第 22 页 共 22 页
梁漱溟评传
- 说明
- 作者: Administrator
- 分类:梁漱溟
- 点击数:15982
目 录
后记
我接触梁漱溟先生是从研究熊十力哲学开始的。那是1983年初冬,在汤一介老师的指导下,我刚选定了熊十力哲学思想研究为硕士学位论文的题目,着手收集资料,认真阅读《新唯识论》、《体用论》、《十力语要》等。从熊先生的著作中,我了解到了他与梁漱溟先生之间的深厚友谊。尤其是《尊闻录》所记他们众学友间披沥肝胆、啸声学海的生动情景,深深地感染了我,遥想当年,心仪不已。在随后的调查访问中,从熊先生的弟子及熟人的口中,我了解到了更多的不见著于书册的事情,熊先生的形象在脑海里开始跃动起来,具有了活生生的感觉。在这些谈话里,自然关涉到梁先生,对于他的了解也就更多了些。
翌年春,同样在准备撰写熊十力研究硕士论文的武大郭齐勇兄,由汉北上,查找资料,访问熊先生的故交弟子。他的首要目标是拜见梁漱溟先生,并已打听到了梁先生的住址。这样,与郭兄结伴,我便有了第一次见到梁漱溟先生的机会。那是四月初的一个上午,北京尚春意料峭,尤其是当我们走到梁先生的住地——木樨地22栋高层住宅的楼下时,寒风劲厉,加之稍稍有点激动的心情,禁不住有些索索然。梁先生的中式便服和那顶颇具象征意味、令人过目难忘的瓜皮小帽,第一眼就给了我新奇而强烈的刺激。也许是这类装束的老人过去见得少,也许是“蓝蚂蚁”的识别印记太过深刻了,总之,只在照片上和对祖辈的依稀记忆中才有的形象,突然活生生地出现在面前,着实令我有点惊异,一种混杂而莫名所以的感受油然而生。梁先生和蔼而不失威严,那是一种刚毅、自信,能笼盖气氛、折服对象的威严,尤其是当他开始谈话后,我的这种感觉就越来越强烈。当时,梁先生已年过九十,但一点也没有老年人的那种颤痹和迂缓,言辞果决,语气清爽,使我不由自主地不时凝视一下他那瘦削的脸庞和精健的身躯,相信这中间有种奇妙的协调和一致性。梁先生的思路异常的清楚,丝毫也感觉不到他已是那样的高龄;谈着谈着,我甚至逐渐忘记了我们之间巨大的年龄距离。
那次谈话,持续了近三个小时。也许是对青年学子重理旧章、研究他们那一辈学者的思想产生了感奋,也许是沉浸在了回首岁月、追风故人的悠悠情思之中,梁先生显得很投入,兴致非常好,侃侃而谈,不容我们插言或随便打断话头。所以整个谈话基本上是他一个人在说,而且是顺着他自己的思路往下讲。梁先生回顾了他与熊十力先生相识的经过,谈了熊先生的生平和学行,特别强调熊先生傲而不驯、喜好独创、俯视一切的性格。他认为熊先生的天资很高,气魄也大,富有创造性。但太过主观,不尊重古学,也不敬惜古人,在这方面几近于顽劣。言词间,梁先生对此表示了深深的不满。尤其出乎我意料的是,他对熊先生并无常人追忆故友时常带的那份情感的眷念和敬意,没有丝毫的见谅曲隐之辞,评说起来反而更直截了当,用词也相当的严苛。他以“愚而好自用”五字概括熊先生的一生,这使我怎么也无法将几达半个世纪的深厚交谊、思想最为接近的新儒学同道等印象,与这一太过贬损的评价联系在一起。说真的,对此我当时很不理解,也深不以为然,心底里还直为熊先生叫屈。除了谈熊十力外,梁先生也说到了他自己的思想和一些生平往事,其中有两点我印象颇深。一是梁先生在讲他的三大文化路向说时,特别赞扬了印度文化和佛教,认为佛家出世法破二执(人我执和法我执)、断二取(能取与所取),无能、所之别,浑然宇宙为一体,复归到了圆满自性、无所不足的最高境界。话语间,崇敬之情溢于言表,这和熊先生的贬斥佛教、以纯儒自许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比照。当时人们的普遍观念是,熊、梁二先生均为由佛转儒、出佛入儒,已是最后的儒家,所以,梁先生对儒佛的衡论和感情的偏向着实让我吃了一惊。儒者耶?佛徒耶?使人感到困惑,茫然不知如何据断。二是梁先生详细叙述了1924年夏,他辞去北大教职到山东办学的经过。当时,曲阜大学未办成,重华书院亦夭折,草创的曹州省立六中高级部也因驻军吕运斋(属冯玉祥国民五军)和地方当权者郑士奇(属段祺瑞派)之间的摩擦而大受影响。最后终难维持,凄惨收场,同道别离,学生星散。这才有了他的还客京师、谢绝外务,埋头于《桂林梁先生遗书》的整理编纂工作。看来,第一次办学失败的经历对梁先生的一生来说痛切而记忆深刻,所以他在讲这件事时,我领受到了一种怨世而无奈的悲壮感。照例,梁先生也向我们谈了他的近况,包括参加政协会议、日常读作及生活起居等。尤其是了解到了海外研究他的一些情况,像美国学者艾恺(G。Alitto)的著作,我那次是第一回听说和见到。梁先生也告诉我们,《人心与人生》一书几经周折,最后由他自费3500元,上海学林出版社接收并已排版,即将问世。临行,梁先生拿出年前应德安县志编纂办公室约请所作的《忆熊十力先生》一文的抄件,并将他写于1962年的《读熊著各书书后》和《熊著选粹》的稿本,借给了我们。他还应允把所藏熊十力先生的书信手迹提供给我们拍照整理。《读熊著各书书后》多达四万余字,直到1988年底才收录在《勉仁斋读书录》一书中公开面世。那次,我读到了这样一篇奇特的长文,倍感兴奋;同样也为梁先生对熊著率直而严厉的批评所震惊,这和当面听到他苛责熊先生时的那种感受是完全一样的。
我访谈梁漱溟先生前后共有三次,后两次分别在同年的五月和十月,但都不及第一次的印象那么深刻,待的时间也没有那么长。这两次均是和汤一介老师、王守常兄结伴去的;最后那次,已开始着手研究梁漱溟思想的王宗昱兄也去了。第二次去时,我们专门请了一位摄影师,将梁先生处所藏熊十力的一批书信原件拍了反转片。这些书信,主要是写给梁先生本人的,也有少部分是写给林宰平、马乾符等先生的。后来,由我整理出来并打印成册的《十力书简》(1985年12月),即是以这一批书信为主干的。梁先生的图书资料收藏,或已捐献,或多被毁,当时留存下来的已经很少。在他的居室里,只放了两个书柜,而且没有装满。所以,当他亲自打开一只小皮箱,颤抖着双手解开仔细放置的小布包、拿出那些发黄的残旧纸片时(最早的一封信写于1925年春,已经保存了整整60年),我被眼前的这一情景深深地感动了,真切地体味到了他和熊先生之间五十年交谊的那种深邃和圣洁。此后,再读到他批评熊先生的那些文字,我脑海里就立时浮现出那令人难以忘怀的一幕;对他常相标举的“学术本天下公器”之旨,也更多了一层文字以外的理会。那次,我们比较多地谈到了梁先生本人著作的整理和出版问题,汤老师似已有筹划编纂梁先生全集的意图,故于有关问题征询颇详。数年后,中国文化书院竭尽全力毕此盛举,也真是终于了却了一桩夙愿吧。我当时的印象是,梁先生对自己的文化著述并不特别顾恋,倒是念念不忘奔走于国共两党之间时的那些笔墨遗存,叮嘱再再。也许,梁先生是对社会公论只重其文化创造而漠视其政治活动感到不满,对于社会政治活动家的他之长久被遗忘心有所不甘,所以言谈间自然有点偏执。第三次见到梁漱溟先生,正值中国文化书院在酝酿筹组,故话题就多围绕于此。汤老师诚邀梁先生出山,参加中国文化书院的学术工作,并报告了有关的准备情况。梁先生听后很高兴,欣然应允下来。此后,梁先生担任了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和发展基金会主席,并以导师身份参加了中国文化书院组织的一系列学术活动,直到他1988年谢世。
我因研究熊十力先生的思想而较早接触到了梁先生,并有幸亲聆其谈话。但因为我当时的兴趣并不在梁而在熊,所以对他的思想殊少体味,也错失了当面请益的机会。梁先生的社会名望远比熊先生要高,其“抗争”形象也更能引起一般大众的兴趣与关注,故每每成为有轰动效应的焦点。在梁先生过世前后,汪东林的访谈录热闹了一阵子。每当此时,我更感触和同情熊先生的寂寞,对熊先生的苦心孤诣不为世解感到不平,对当代人形而上的盲失感到悲哀。从哲学专业和我本人的兴趣来讲,我对熊先生可能更偏爱些,特别喜欢他的深湛与精纯。相比较而言,梁先生的思想则多少显得有点杂沓,也太过平淡了些。所以在此之前,我只是零零星星地读了一些梁先生的著作,而并未深下过工夫,更无著述之想。一直到前年,蒙钱宏兄嘱托为“国学大师丛书”撰写《梁漱溟评传》,这才开始屏息杂想,专注于梁先生的所有著作。两年来,恰逢八卷本的《梁漱溟全集》陆续问世,这就免去了许多搜求资料之劳,而在阅读上得到了很大的便利。经过几个月的写作,现在终于完成了这部书稿。
本书是由我和黎业明兄合作完成的。业明晚我几届,亦师从汤一介先生。他的硕士学位论文即是研究梁漱溟思想的,所以无论是于材料的熟悉程度,还是对梁先生思想了解的全面和深入,业明都远胜于我。因是故,我邀请了他共著此书,第1、2章由我执笔,第3、4、5章由他撰写。因全书体例及统稿由我负责,所以若有错漏,理应我来承当。
最后,对汤一介老师的拨冗赐序和钱宏兄的着力督导,均表示深深的谢意。
景海峰
1994年7月于深圳岗厦
翌年春,同样在准备撰写熊十力研究硕士论文的武大郭齐勇兄,由汉北上,查找资料,访问熊先生的故交弟子。他的首要目标是拜见梁漱溟先生,并已打听到了梁先生的住址。这样,与郭兄结伴,我便有了第一次见到梁漱溟先生的机会。那是四月初的一个上午,北京尚春意料峭,尤其是当我们走到梁先生的住地——木樨地22栋高层住宅的楼下时,寒风劲厉,加之稍稍有点激动的心情,禁不住有些索索然。梁先生的中式便服和那顶颇具象征意味、令人过目难忘的瓜皮小帽,第一眼就给了我新奇而强烈的刺激。也许是这类装束的老人过去见得少,也许是“蓝蚂蚁”的识别印记太过深刻了,总之,只在照片上和对祖辈的依稀记忆中才有的形象,突然活生生地出现在面前,着实令我有点惊异,一种混杂而莫名所以的感受油然而生。梁先生和蔼而不失威严,那是一种刚毅、自信,能笼盖气氛、折服对象的威严,尤其是当他开始谈话后,我的这种感觉就越来越强烈。当时,梁先生已年过九十,但一点也没有老年人的那种颤痹和迂缓,言辞果决,语气清爽,使我不由自主地不时凝视一下他那瘦削的脸庞和精健的身躯,相信这中间有种奇妙的协调和一致性。梁先生的思路异常的清楚,丝毫也感觉不到他已是那样的高龄;谈着谈着,我甚至逐渐忘记了我们之间巨大的年龄距离。
那次谈话,持续了近三个小时。也许是对青年学子重理旧章、研究他们那一辈学者的思想产生了感奋,也许是沉浸在了回首岁月、追风故人的悠悠情思之中,梁先生显得很投入,兴致非常好,侃侃而谈,不容我们插言或随便打断话头。所以整个谈话基本上是他一个人在说,而且是顺着他自己的思路往下讲。梁先生回顾了他与熊十力先生相识的经过,谈了熊先生的生平和学行,特别强调熊先生傲而不驯、喜好独创、俯视一切的性格。他认为熊先生的天资很高,气魄也大,富有创造性。但太过主观,不尊重古学,也不敬惜古人,在这方面几近于顽劣。言词间,梁先生对此表示了深深的不满。尤其出乎我意料的是,他对熊先生并无常人追忆故友时常带的那份情感的眷念和敬意,没有丝毫的见谅曲隐之辞,评说起来反而更直截了当,用词也相当的严苛。他以“愚而好自用”五字概括熊先生的一生,这使我怎么也无法将几达半个世纪的深厚交谊、思想最为接近的新儒学同道等印象,与这一太过贬损的评价联系在一起。说真的,对此我当时很不理解,也深不以为然,心底里还直为熊先生叫屈。除了谈熊十力外,梁先生也说到了他自己的思想和一些生平往事,其中有两点我印象颇深。一是梁先生在讲他的三大文化路向说时,特别赞扬了印度文化和佛教,认为佛家出世法破二执(人我执和法我执)、断二取(能取与所取),无能、所之别,浑然宇宙为一体,复归到了圆满自性、无所不足的最高境界。话语间,崇敬之情溢于言表,这和熊先生的贬斥佛教、以纯儒自许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比照。当时人们的普遍观念是,熊、梁二先生均为由佛转儒、出佛入儒,已是最后的儒家,所以,梁先生对儒佛的衡论和感情的偏向着实让我吃了一惊。儒者耶?佛徒耶?使人感到困惑,茫然不知如何据断。二是梁先生详细叙述了1924年夏,他辞去北大教职到山东办学的经过。当时,曲阜大学未办成,重华书院亦夭折,草创的曹州省立六中高级部也因驻军吕运斋(属冯玉祥国民五军)和地方当权者郑士奇(属段祺瑞派)之间的摩擦而大受影响。最后终难维持,凄惨收场,同道别离,学生星散。这才有了他的还客京师、谢绝外务,埋头于《桂林梁先生遗书》的整理编纂工作。看来,第一次办学失败的经历对梁先生的一生来说痛切而记忆深刻,所以他在讲这件事时,我领受到了一种怨世而无奈的悲壮感。照例,梁先生也向我们谈了他的近况,包括参加政协会议、日常读作及生活起居等。尤其是了解到了海外研究他的一些情况,像美国学者艾恺(G。Alitto)的著作,我那次是第一回听说和见到。梁先生也告诉我们,《人心与人生》一书几经周折,最后由他自费3500元,上海学林出版社接收并已排版,即将问世。临行,梁先生拿出年前应德安县志编纂办公室约请所作的《忆熊十力先生》一文的抄件,并将他写于1962年的《读熊著各书书后》和《熊著选粹》的稿本,借给了我们。他还应允把所藏熊十力先生的书信手迹提供给我们拍照整理。《读熊著各书书后》多达四万余字,直到1988年底才收录在《勉仁斋读书录》一书中公开面世。那次,我读到了这样一篇奇特的长文,倍感兴奋;同样也为梁先生对熊著率直而严厉的批评所震惊,这和当面听到他苛责熊先生时的那种感受是完全一样的。
我访谈梁漱溟先生前后共有三次,后两次分别在同年的五月和十月,但都不及第一次的印象那么深刻,待的时间也没有那么长。这两次均是和汤一介老师、王守常兄结伴去的;最后那次,已开始着手研究梁漱溟思想的王宗昱兄也去了。第二次去时,我们专门请了一位摄影师,将梁先生处所藏熊十力的一批书信原件拍了反转片。这些书信,主要是写给梁先生本人的,也有少部分是写给林宰平、马乾符等先生的。后来,由我整理出来并打印成册的《十力书简》(1985年12月),即是以这一批书信为主干的。梁先生的图书资料收藏,或已捐献,或多被毁,当时留存下来的已经很少。在他的居室里,只放了两个书柜,而且没有装满。所以,当他亲自打开一只小皮箱,颤抖着双手解开仔细放置的小布包、拿出那些发黄的残旧纸片时(最早的一封信写于1925年春,已经保存了整整60年),我被眼前的这一情景深深地感动了,真切地体味到了他和熊先生之间五十年交谊的那种深邃和圣洁。此后,再读到他批评熊先生的那些文字,我脑海里就立时浮现出那令人难以忘怀的一幕;对他常相标举的“学术本天下公器”之旨,也更多了一层文字以外的理会。那次,我们比较多地谈到了梁先生本人著作的整理和出版问题,汤老师似已有筹划编纂梁先生全集的意图,故于有关问题征询颇详。数年后,中国文化书院竭尽全力毕此盛举,也真是终于了却了一桩夙愿吧。我当时的印象是,梁先生对自己的文化著述并不特别顾恋,倒是念念不忘奔走于国共两党之间时的那些笔墨遗存,叮嘱再再。也许,梁先生是对社会公论只重其文化创造而漠视其政治活动感到不满,对于社会政治活动家的他之长久被遗忘心有所不甘,所以言谈间自然有点偏执。第三次见到梁漱溟先生,正值中国文化书院在酝酿筹组,故话题就多围绕于此。汤老师诚邀梁先生出山,参加中国文化书院的学术工作,并报告了有关的准备情况。梁先生听后很高兴,欣然应允下来。此后,梁先生担任了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和发展基金会主席,并以导师身份参加了中国文化书院组织的一系列学术活动,直到他1988年谢世。
我因研究熊十力先生的思想而较早接触到了梁先生,并有幸亲聆其谈话。但因为我当时的兴趣并不在梁而在熊,所以对他的思想殊少体味,也错失了当面请益的机会。梁先生的社会名望远比熊先生要高,其“抗争”形象也更能引起一般大众的兴趣与关注,故每每成为有轰动效应的焦点。在梁先生过世前后,汪东林的访谈录热闹了一阵子。每当此时,我更感触和同情熊先生的寂寞,对熊先生的苦心孤诣不为世解感到不平,对当代人形而上的盲失感到悲哀。从哲学专业和我本人的兴趣来讲,我对熊先生可能更偏爱些,特别喜欢他的深湛与精纯。相比较而言,梁先生的思想则多少显得有点杂沓,也太过平淡了些。所以在此之前,我只是零零星星地读了一些梁先生的著作,而并未深下过工夫,更无著述之想。一直到前年,蒙钱宏兄嘱托为“国学大师丛书”撰写《梁漱溟评传》,这才开始屏息杂想,专注于梁先生的所有著作。两年来,恰逢八卷本的《梁漱溟全集》陆续问世,这就免去了许多搜求资料之劳,而在阅读上得到了很大的便利。经过几个月的写作,现在终于完成了这部书稿。
本书是由我和黎业明兄合作完成的。业明晚我几届,亦师从汤一介先生。他的硕士学位论文即是研究梁漱溟思想的,所以无论是于材料的熟悉程度,还是对梁先生思想了解的全面和深入,业明都远胜于我。因是故,我邀请了他共著此书,第1、2章由我执笔,第3、4、5章由他撰写。因全书体例及统稿由我负责,所以若有错漏,理应我来承当。
最后,对汤一介老师的拨冗赐序和钱宏兄的着力督导,均表示深深的谢意。
景海峰
1994年7月于深圳岗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