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伏生

伏生,名胜,西汉济南郡梁邹(今山东邹平)人,生卒年不详,约生活在战 国末至汉文帝时。秦汉经学大师,今文《尚书》的传播者。《尚书》是我国现 存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奠基性文献,经秦始皇焚书和秦末战火,《尚书》失传。伏生于汉文帝时口传《尚书》,为中国文化 的传承做出了巨大贡献。

伏胜为孔子弟子宓子贱的后人(古代“宓”与“伏”通)。相传伏胜从十 岁起就攻读《尚书》,“以绳绕腰领,一读一结,十寻(八尺为寻)之绳,皆成结 矣”(段成式《酉阳杂俎》)。伏胜曾做过秦朝的博士。秦赢政三十四年(公 元前213年),始皇颁布禁书令,伏胜冒死将一部《尚书》偷藏于夹壁墙内。 此后,在秦末汉初的兵荒马乱岁月里,他离乡背井,流落他乡。

秦亡汉兴,时世安定后,伏胜回到家中,从墙中取出了《尚书》,由于水湿 虫蛀,百篇《尚书》只剩下了二十几篇。他把仅存的《尚书》篇目抄录整理,并 广招弟子,进行传授。齐鲁一带的儒生纷纷拜他为师,“学者由是颇能言《尚 书》,诸山东大师无不涉《尚书》以教矣”(《史记•儒林列传》)。

汉惠帝时恢复了儒家经书的合法地位。汉文帝时,想找能治《尚书》的 学者,结果朝内外竟无人能传此书。后来听说伏胜能讲《尚书》,便准备召他 进朝传授。但这时伏胜已90多岁,行走十分困难。文帝下诏让主管宗庙礼 仪、文化教育的太常掌故晁错亲自到济南伏胜家中学习《尚书》。伏胜传授 《尚书》,一直是口授。这时因年事已高,言语喃喃,晁错很难听明白,伏胜便 让女儿羲娥在一旁代为解说。羲娥讲的是方言——齐语,而晁错是河南颍 川人,因此仍有部分内容听不懂。经过数月的努力,晁错终于将《尚书》学完 并记录下来。这就是传之后世的今文《尚书》,即用汉代通行的文字隶书写 定的《尚书》,和讲解《尚书》的《尚书大传》。

《尚书》后来有了“今古文”之争。秦火以后,由伏生口授、用汉代通行文 字隶书写的《尚书》,共28篇,人们称之为“今文《尚书》”。西汉时期,相传 鲁恭王在拆除孔子故宅一段墙壁时,发现了另一部《尚书》,是用先秦六国时 的字体书写的,人们称之为“古文《尚书》”。古文《尚书》经过孔子后人孔安 国的整理,篇目比今文《尚书》多16篇。

然而,在西晋永嘉年间的战乱中,今、古文《尚书》全都散失了。东晋初 年,豫章内史梅赜给朝廷献上了一部《尚书》。这部《尚书》共有58篇, 包括今文《尚书》33篇、古文《尚书》25篇。现今流传一千多年的《尚书》,全 都是根据梅赜所献的这个本子编修。

由于梅赜献书时没有说明其来源,没有严格的师承关系,来历蹊跷,后 人便怀疑它的真实性,所献之书的“血统”被质疑,所以这个本子又叫伪《孔 传》。伪《孔传》的作者至今仍是一个谜。宋、元、明、清的许多学者,都对梅 赜所献《尚书》产生了疑问。清代学者阎若璩还专门写了一本《古文尚书疏证》,系统论证古文《尚书》为伪作。但也有一些学者坚信东晋以来的古文 《尚书》不伪,认为现存的古文《尚书》可能是根据秦火以后所传的零星断简 增补而成。

2008年7月,清华大学校友赵伟国向母校捐赠了一批战国楚简,清华简的内容多为经、史一类的典籍。2010年12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 出版,2011年1月5日,整理鉴定的首批成果正式发布。成果之一就是重现 了《尚书》及类似典籍,澄清了一些学术史上长期争论的疑难。主持人李学勤教授说,近年来有学者试图为伪古文《尚书》翻案,但此次出土真本,可证 明古文《尚书》中《咸有一德》一定是伪作,其他篇目也可能是伪作。这又一 次充分证明了伏生传《尚书》的贡献是多么巨大。


《尚书》是本什么书呢?相传《尚书》是孔子编定的。孔子晚年集中精力 整理古代典籍,将自上古时期的尧舜一直到春秋秦穆公时期的各种重要文 献资料汇集在一起,经过认真编选,挑选出一部分,这就是百篇《尚书》的由来。相传孔子编成《尚书》后,曾把它用作教育学生的教材。在儒家思想中, 《尚书》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尚书》原来就称“书”,后代才称“尚书”。《尚书》的“尚”义同“上”, “尚书”就是上古之书,其基本内容是君王的文诰和君臣的谈话记录,是中国 最早的公文汇编。按其体例,大致可以分成四类。

1.典    主要记载古代典章制度。《尧典》《舜典》《禹贡》《洪范》《吕刑》《周官》等都属于这一类。

2.训诰     主要是训诫诰令,包括君臣之间、大臣之间的谈话以及祈神的 祷告。这一类篇目较多,是《尚书》的主体部分。《虞书》的《皋陶谟》,《商 书》的《盘庚》《高宗肜日》《西伯戡黎》,《周书》的《金縢》《大诰》《多士》《召诰》《君奭》《顾命》等篇都是“训诰”体。

3.誓    主要是君王诸侯的誓众词。《甘誓》《汤誓》《泰誓》《牧誓》《费 誓》《秦誓》诸篇都属这一类。

4.命   主要是君王任命官员或者赏赐诸侯的册命。《君陈》《毕命》《君牙》《冏命》《文侯之命》等篇都是这一类。

《尚书》记录了距今四千年至二千六百多年间虞、夏、商、周的典、训、诰、 誓、命,涉及政治、思想、宗教、哲学、法律、地理、历法、军事等领域,范围很 广。它为《左传》《史记》等史书的写作提供了珍贵的原始资料,同时也是研 究我国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不可缺少的历史文献。

伏生传《尚书》的意义在于,他为我们留下了中国最重要的历史典籍之 一。如果《尚书》失传,则上古史将失去很重要的文字佐证,我们今天所知道 的虞、夏、商、周将几乎全成了“传说”,我们中华民族源远流长、辉煌灿烂的 历史的真实性就会受到严重的挑战。所以后人评伏生传《尚书》之功曰:“汉 无伏生,则《尚书》不传;传而无伏生,亦不明其义。”因而伏生又被人称作“尚 书再造”。

唐代颜师古《汉书注》曰:“经非伏生作,似与邹平无涉。然当汉文之世 传尚书者,惟伏生一人耳。且古文尚书出自孔壁,孔安国以今文读之,因以 起其家,倘无伏生书,则孔壁古文虽出,安国将不能读,此经亦永绝矣。”清代 诗人张实居有一组诗叫《山中述事》,其中的第一首就是咏伏生的,歌颂伏生 传《尚书》的历史功绩:“能使唐虞三代存,重从舌上辟乾坤。泮宫俎豆今千 古,翻幸秦火虐焰燔。”

伏生对《尚书》的讲解辑录成书,称《尚书大传》。如果没有伏生的解释, 即使看懂了《尚书》的文字,也不大清楚它的真实含义。如《尚书•商书•高 宗肜日》:“高宗祭成汤,有飞雉升鼎耳而雊,祖己训诸王,作《高宗肜日》《高 宗之训》。”“高宗肜日,越有雊雉。袓己曰:‘惟先格王,正厥事。’乃训于王。 曰:‘惟天监下民,典厥义。降年有永有不永,非天夭民,民中绝命。民有不 若德,不听罪。天既孚命正厥德,乃曰:‘其如台?’呜呼!王司敬民,罔非天 胤,典祀无丰于昵。”这样的文字,即使我们对照注释,读通了文字,也往往会 一头雾水。

《尚书大传》对《高宗肜日》就补充了这样的材料:“武丁祭成汤,有飞雉 升鼎耳而雊。武丁问诸祖己。祖己曰:‘雉者,野鸟也,不当升鼎;今升鼎者, 欲为用也,远方将有来朝者乎? ’故武丁内反诸己,以思先王之道。三年,编 发重译来朝者六国。” “孔子曰:‘吾于《高宗肜日》,见德之有报之疾也。’ ” “武丁之时,王道亏,刑罚犯,桑谷倶生于朝,七日而大拱。武丁召其相而问 焉。其相曰:‘吾虽知之,吾不能言也。’问诸祖己,曰:‘桑谷,野草也。野草 生于朝,亡乎?’武丁惧,侧身修行,思昔先王之政,兴灭国,继绝世,举遗民,明养老之礼,重译来朝者六国。”这样我们就明白祖己是怎样劝说武丁的了。


伏生受到历朝历代统治者的重视。汉武帝时,朝廷设了一种职务,叫 “五经博士”。五经博士负责把诗、书、易、礼、春秋当作经典来教授别人。当 时在朝廷里,每经只设一个博士。到西汉末年,博士有所增加,但数量也不 是很多,因此说五经博士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职。唐代,儒家传统又进一步 得到恢复。唐太宗贞观二十一年(647年),把伏生配享孔庙。当时唐太宗下 诏:“以伏生配享孔子庙庭。”

宋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封伏生为“乘氏伯”,伏生的地位得到进一步 提高。宋元时期,在邹平,也就是伏生的故里,给伏生建造了祠和墓。建祠 之后,就要求州、县官员到地方上任的时候,都要到伏生祠去拜祭。过去邹 平对伏生有一个称呼叫“伏圣人”,就是因为伏生跟着(孔)圣人一起供大家参拜祭祀,所以也就把他称作“圣人”了。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为了更好地供奉伏生,更好地保护伏生祠,朝 廷设了奉祀生。当时选了伏生的六十一世孙伏永芳作为“奉祀生”,并由官 府置奉祀田八十亩。奉祀生的主要职责,就是在庙中奔走执事及先贤先儒 祠墓的祭祀。奉祀生是挑选圣贤后裔俊秀的子孙充补的。其程序是从圣贤 后人里择其杰出者,由礼部命题,让省、县来主持考试,最后礼部经过审查注 册,直接任命,规格是很高的。乾隆十一年(1746年),伏生的六十二世孙伏 中兴任奉祀生。嘉庆元年(1796年),山东巡抚兼山东学政,通过查访伏氏后 裔,想把伏中兴立为五经博士,但这时伏中兴已经老迈,没有立成。后来他 就举荐了六十五世孙伏敬袓,于嘉庆十年(1805年)被恩准为五经博士。这 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的五经博士,因为这个时候,五经博士这个职务在整个 朝廷都没有了,只有伏生的后裔担任了最后的几届五经博士。

民国三年(1914年),奉祀生改名为奉祀官。最后一位奉祀官是伏生的 第六十九世孙伏嘉祥(字伯言)。因为日本侵略中国,伏伯言参加了著名的 黑铁山起义部队“山东抗日救国军第五军”,当时号称“圣人参军”,影响很 大。伏生祠的官方奉祀也就从此结束了。

因为战争动乱,伏生祠墓遭到了严重破坏,但遗迹留存尚完整。今逢盛 世,祠墓的恢复已在计划中。王渔洋诗曰:“袓龙枉以吏为师,牵犬东门笑相 斯。转盼阿房化焦土,千秋人拜伏生祠。”伏生传《尚书》的历史功绩是值得 千秋铭记的。

(作者:王忠修  转载自《邹平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