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生
伏生,名胜,西汉济南郡梁邹(今山东邹平)人,生卒年不详,约生活在战 国末至汉文帝时。秦汉经学大师,今文《尚书》的传播者。《尚书》是我国现 存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奠基性文献,经秦始皇焚书和秦末战火,《尚书》失传。伏生于汉文帝时口传《尚书》,为中国文化 的传承做出了巨大贡献。
伏胜为孔子弟子宓子贱的后人(古代“宓”与“伏”通)。相传伏胜从十 岁起就攻读《尚书》,“以绳绕腰领,一读一结,十寻(八尺为寻)之绳,皆成结 矣”(段成式《酉阳杂俎》)。伏胜曾做过秦朝的博士。秦赢政三十四年(公 元前213年),始皇颁布禁书令,伏胜冒死将一部《尚书》偷藏于夹壁墙内。 此后,在秦末汉初的兵荒马乱岁月里,他离乡背井,流落他乡。
秦亡汉兴,时世安定后,伏胜回到家中,从墙中取出了《尚书》,由于水湿 虫蛀,百篇《尚书》只剩下了二十几篇。他把仅存的《尚书》篇目抄录整理,并 广招弟子,进行传授。齐鲁一带的儒生纷纷拜他为师,“学者由是颇能言《尚 书》,诸山东大师无不涉《尚书》以教矣”(《史记•儒林列传》)。
汉惠帝时恢复了儒家经书的合法地位。汉文帝时,想找能治《尚书》的 学者,结果朝内外竟无人能传此书。后来听说伏胜能讲《尚书》,便准备召他 进朝传授。但这时伏胜已90多岁,行走十分困难。文帝下诏让主管宗庙礼 仪、文化教育的太常掌故晁错亲自到济南伏胜家中学习《尚书》。伏胜传授 《尚书》,一直是口授。这时因年事已高,言语喃喃,晁错很难听明白,伏胜便 让女儿羲娥在一旁代为解说。羲娥讲的是方言——齐语,而晁错是河南颍 川人,因此仍有部分内容听不懂。经过数月的努力,晁错终于将《尚书》学完 并记录下来。这就是传之后世的今文《尚书》,即用汉代通行的文字隶书写 定的《尚书》,和讲解《尚书》的《尚书大传》。
《尚书》后来有了“今古文”之争。秦火以后,由伏生口授、用汉代通行文 字隶书写的《尚书》,共28篇,人们称之为“今文《尚书》”。西汉时期,相传 鲁恭王在拆除孔子故宅一段墙壁时,发现了另一部《尚书》,是用先秦六国时 的字体书写的,人们称之为“古文《尚书》”。古文《尚书》经过孔子后人孔安 国的整理,篇目比今文《尚书》多16篇。
然而,在西晋永嘉年间的战乱中,今、古文《尚书》全都散失了。东晋初 年,豫章内史梅赜给朝廷献上了一部《尚书》。这部《尚书》共有58篇, 包括今文《尚书》33篇、古文《尚书》25篇。现今流传一千多年的《尚书》,全 都是根据梅赜所献的这个本子编修。
由于梅赜献书时没有说明其来源,没有严格的师承关系,来历蹊跷,后 人便怀疑它的真实性,所献之书的“血统”被质疑,所以这个本子又叫伪《孔 传》。伪《孔传》的作者至今仍是一个谜。宋、元、明、清的许多学者,都对梅 赜所献《尚书》产生了疑问。清代学者阎若璩还专门写了一本《古文尚书疏证》,系统论证古文《尚书》为伪作。但也有一些学者坚信东晋以来的古文 《尚书》不伪,认为现存的古文《尚书》可能是根据秦火以后所传的零星断简 增补而成。
2008年7月,清华大学校友赵伟国向母校捐赠了一批战国楚简,清华简的内容多为经、史一类的典籍。2010年12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 出版,2011年1月5日,整理鉴定的首批成果正式发布。成果之一就是重现 了《尚书》及类似典籍,澄清了一些学术史上长期争论的疑难。主持人李学勤教授说,近年来有学者试图为伪古文《尚书》翻案,但此次出土真本,可证 明古文《尚书》中《咸有一德》一定是伪作,其他篇目也可能是伪作。这又一 次充分证明了伏生传《尚书》的贡献是多么巨大。
-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