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仲淹门下多贤士,纯仁兄弟都能折节和他们交游。纯仁和司马光在洛阳那时,相约开一个“真率会”以一顿粗米饭,几杯清酒请客。洛阳中人,认为这是一种胜事。仲淹其他的子子孙孙都能谨守家风,传好几代都出好子弟。这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事,我们说仲淹是一个大教肓家,亦无不可。

        仲淹不但能教育自己的儿子,也很能教育他人。他初出来在广德军做司理参军,看见广德人不知道求学,便替他们请三个名士做老师,不久他们便很有大的进步,不断有人中进士。

       晏殊在南京做留守时,请仲淹管理府学。仲淹常在学里住宿,教学生夜课,和他们定了时间表,读书,睡觉,吃饭都有定时。有时他悄悄地到学生宿舍里来视察。有一天,他发觉一个不按时先睡的学生。仲淹问他是什么缘故,那人答道:“刚才觉得很疲倦,暂时躺躺休息一下。”仲淹问他未躺前看什么书,那人随便乱指一本,仲淹拿他所说的书考问他,他答不出来。 仲淹知道他不用功,胡说塞责,惩戒他。以后学生都以这个人为戒,努力向学,不敢偷懒了。仲淹出题给学生作,必定自己先作过,看看难易如何,和该怎样用意,然后教学生写。远近的人,听见他这样循循善诱,能来求学的都跑来了。仲淹认为人才全是靠教育出来的④。他要为国家育人材,到处设法兴办学校,一时教育大兴起来。仲淹通六经,长于易学,有来求教的,他一定很高兴的为人执经讲解,毫无倦容。他拿他自己的俸禄,养四处来游学的读书人。 他无论怎样忙,有机会教人,总是不肯错过的。因为听他几句教训而成功的,不知有多少人,如张载、狄青等就是很好的例子。

        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西境非常危急,那时张载才十八岁。他志在得功名,想结合一班同志去取洮西之地,上书谒见仲淹请愿。仲淹知道他是大器,但所长不在兵,乘机劝勉他道:“儒者自有名教可乐,何必从事军旅,说完,亲手拿一篇《中庸》送给他。载立即改变过来,努力于道学,后来成为一代的大儒。仲淹做西帅时,狄青在他的部下。仲淹看出狄青是良将材,有心要成全他。有一天仲淹亲手拿一部《左氏春秋》给他,对他说道:“熟读这部书,可以决断大事。为将不知古今,不过是匹夫之勇而已。”青从此发愤读书,结果成为一个智勇兼全的良将。

        仲淹之所以能使人敦品励学,开宋儒崇尚节操的风气,完全因为他自己能居仁由义,以身作则,为天下倡导。凡义理所在,仲淹虽赴汤蹈火也不推辞。他做天章阁待制时,因为论事直言无隐,切中时弊,把但求敷衍了事的宰相急坏了。他暗里使人示意仲淹道:“待制是侍臣,并无言责。”仲淹道:“直言正是侍臣的事,我怎敢不勉力。”宰相晓得没法禁止仲淹说话,只得别生一计,委他做开封府尹。这是一个非常繁难的职。宰相想使他忙到没空发议论,万一做错事,便可以借故革他的官。不想仲淹振起精神,办事很有条理,把一个多事的京都,弄到“政简刑清”。京里的人,无不歌功颂德地唱道:“朝廷无事有范君,京师无事有希文。”宰相弄巧反拙,竟奈何仲淹不得。

        那时一个得宠有权力的太监阎文应违法,作威作福,扰乱治安。谁都怕惹火上身,不敢弹劾他。仲淹也以为他一出言攻击文应,必会得罪处死的,但他为国家设想,不能不冒死直谏疏。疏上了后,他便绝食,把家事尽交给他的长子,叫齐他的儿子来吩咐道:“我上疏斥责君侧小人,恐怕难免一死。我死后你们不要再做官,就在我的坟墓旁边,教授生徒罢!”幸亏仁宗听了仲淹的话,把文应充军岭南去,仲淹才得不死。

        仲淹不但对大事认真,对小事也非常认真的。他常说:“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这句话,是从大处着想,也是从小处着想的,因为他尽力施赠,自奉极薄。他每晚睡觉前,必先计算他一天为自己花了多少钱和干了什么事,如果所用的钱和所干的事价值相等,他才能熟睡,否则整夜不能阖眼,第二天一定要设法改过。

        他六十一岁那年做杭州知府,把自己俸禄所余的钱,在苏州买几千亩良田做义庄,赡养宗族里贫穷的人,而自己虽有退隐的心,但并不为自己打算。他的子弟乘机请他在洛阳建筑一所别墅来养老,他推却道:“一个人如有道义之乐,甚至身体也可以不介意,何况所住的屋子?我的年纪已过了六十,余生无几,今儿建筑房子园圃,等什么时候住呢?我所忧虑的是位高难退,不怕退后没有居住的地方。而且西京士大夫的园林随处都是,做主人的往往不能常常游玩。我要去游,有谁阻我?何必一定要自己私有才快乐呢?如今我俸禄所余的钱,都定了拿来周济宗族,你们要听我的话,不要挂着我没有房子住。”他总是这样无微不至,舍己为人的。

        元昊请和之初,西境一时相安无事,谏官欧阳修等奏称仲淹有宰相材,仁宗也深知仲淹之为人,就拜他做宰相。可惜当时宋朝的积弊太深,在势不能早晚革除,而仁宗望治太急,不肯给仲淹充分时间按部就班治理,结果仲淹执政,并无什么大治功,这哪里是仲淹的过错呢? 史家说他为政“更张无渐,规模阔大,不易执行。”实在是冤枉的话。

        仲淹晚年不得志,仆仆做州府官,六十四岁那年转任颍州(今安徽阜阳)未到任便死了。 好在他过去能及时努力,早已立下了万世不朽的大功。他死去那一天,四方听闻的人,都哀悼叹息不止。羌人召集许多同族来哭他,伤心到像死了父亲一样,斋戒了三天,才拜辞去了。 过去汉人干怀柔异族的工作,感人最深的,恐怕只有仲淹罢。

 

 

注释

①     拓跋氏是中国西境一个异族,唐时服属中国,赐姓李,世世做夏州节度使。到了宋仁宗时,夏主元昊作反称帝,改国号做大夏,史家称他做西夏。

②     羌是当时中国西境的异族,久服中国,元昊叛变时,暗里引诱羌人相助。有一次,他约定羌族酋长六百多人做向导来侵略中国,幸亏事泄得早,祸乱不至发作。后来仲淹治边,以恩结诸羌,和他们立约,羌人才肯为中国用。羌人很尊重仲淹,大家都称他做龙图老子。

③     郭元振是唐武后时一个尚义任侠,慷慨施助的人。

④     见《邠州建学记》,《范文正公集》卷七,第4页。

 

参考书

《宋史》:《仁宗本纪》,《韩琦传》,《范仲淹传》,《范纯仁传》,《夏国传》。

明冯琦《宋史纪事本末•夏元昊抗命》。朱熹《宋名臣言行录前集•范仲淹》。

黄宗羲《宋元学案.高平学案》,《横渠学案》。

《范文正公集》、《范文正公年谱》、《年谱补遗》、《范文正公言行拾遗事录》、《褒贤集》。以上五种均见 《四部丛刊》本《范文正公集》。

                          

 

                                                                (原载《大众知识》1936年11月1卷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