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与邹平

张念书

       北宋的大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范仲淹(989—1052),一生出将入相,功业文章,彪炳青史;人品道德,壮志情操,传颂千古。作为文学家,千载之下,即便是对范仲淹的生平事迹,不甚了解的莘莘学子,一提起他在《岳阳楼记》中写下的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言,也会对他的人品满怀景仰之情。他从政近40年,仕宦足迹,遍布大江南北,黄河上下,许多地方有他的遗迹和传说。他官至参知政事,一生以天下为己任,关心国计民生,为政清廉,少有志操,为官后,政绩卓然天下。作为政治家,他主持参与了“庆历新 政”;作为思想家,他所培植的“泰山学派”直接促进了宋代理学的产生,朱子、程子都尊他为理学的先驱;作为军事家,他在防守边塞的战争中,“号令明白,爱抚士卒”,采取了正确的策略,经常取胜,军威大振,宋仁宗称赞他:“若仲淹出援,吾无忧矣。”范仲淹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代名人,为人们所熟知。但是,也许很少有人知道,范仲淹一生学问、思想的根基,是在山东省长白山下的邹平县打下的。本文想就范仲淹与邹平的关系谈谈看法。

一、邹平是范仲淹的第二故乡

        一个人的故乡,一般以父母的籍贯而定。范仲淹祖籍陕西邠州(今彬县),从其高祖范隋起,移家江南,定居于苏州吴县,直至其父范墉。因此,谈到范仲淹的故乡,一般指苏州吴县。但是,范仲淹岀生于徐州官邸,两岁丧父,4岁随母改嫁到了邹平县长山镇朱文翰家,改姓朱,名说,23岁离开邹平县,天禧元年(1017)28岁,“始奏复姓范”。所以说邹平县是范仲淹的第二故乡。对于范仲淹的这段历史,史料记载比较详细。

        据《范仲淹年谱》载:范仲淹“二岁而孤,母夫人谢氏贫无依,再适淄州长山朱氏,亦以朱为姓,名说。”长山宋代属淄州,今归邹平县。这里“再适淄州长山朱氏”的时间,长山县志《范仲淹传》记载的更详细:范仲淹“二岁而孤,母夫人谢氏贫无依,服除,长山朱氏文翰,宦游平江,遂改适焉。甫四岁,随母来长山。”《宋史•列传七十三》记载:“范仲淹字希文,唐宰相履冰之后。其先,邠州人也,后徙家江南,遂为苏州吴县人。仲淹二岁而孤,母更适长山朱氏,从 其姓,名说。”范仲淹4岁到长山,史料充分一致,不容置疑。

        据史料记载,范仲淹到23岁时才离开邹平。《范仲淹年谱》载:“(真宗皇帝大中祥符)四年辛亥,年二十三,询知世家,感泣,去之南都……”“按《家录》云:公以朱氏兄弟浪费不节,数劝止之,朱氏兄弟不悦曰:‘吾自用朱氏钱,何预汝事!’公闻此疑骇,有告者曰:‘公乃姑苏范氏子也,太夫人携公适朱氏’。公感奋自立,决欲自树立门户,佩琴剑径趋南都。谢夫人亟使人追之。既及,公语之故,期十年登第来迎亲。”这里不仅详细记述了范仲淹离开邹平县长山镇的原因,而且把走的时间写得清清楚楚。范仲淹从4岁到邹平,23岁离开邹平,在邹平县整整生活了 18年。邹平是范仲淹地地道道的第二故乡。范仲淹登第时是以长白朱说之名, 授广德军司理参军时,仍以长山朱说之名,对此范仲淹自己也不否认,有诗为证:“长山一寒儒,荣归三纪余。百花春满路,二麦雨随车。鼓吹迎前道,烟霞指旧庐。乡人莫相羡,教子苦诗书。”这是皇祐三年,范仲淹知青州,途经邹平,长山父老迎拜城西,他下车相见,并赋这首五言诗为赠。后人因纪念此事,名其地为“礼参店”,现为邹平县礼参乡政府驻地。诗中的 “三纪余”,即36年,范仲淹23岁离开邹平,27岁中进士,做官以后,其间30多年,说三纪余, 是恰当的。诗中“长白一寒儒”,范仲淹自认为,他出身于长山一个贫寒的读书人家。这里范仲淹直言不讳地把邹平的长山镇视为自己的故乡。需要指出的是,《中学古代散文注析》(山东人民出版社1980年4月版第268页)中说:“范仲淹……两岁丧父,母亲谢氏没有依靠,只好带着他改嫁长白(今山东省章丘县)朱氏,在朱家长大。”注析的问题是改嫁长白(今山东省章丘县)是不对的,这种说明如果出在外省,不了解情况,还有情可原,而注析者是在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这不应该。据各种古地理志记载,长白山在齐州长山县。长白山,北距邹平最近,东去长山最远,西到章丘,南至淄川,跨四县之境,周围百十余里。长 白山的三大主峰:白云山、会仙山、摩诃山及绝大部分山脉在今邹平县境内。范仲淹幼时读书的长白山醴泉寺,应该在邹平县青阳乡南陈庄之南的山峪中。再者长白山距长山县城西南五十余里,况且山上也无朱氏。范仲淹随母改嫁到长山一个姓朱的人家,应是今邹平县长山镇河南村的朱家。

        范仲淹从4岁到23岁这18年中间,是不是一直生活在邹平?到过其它地方没有?据 《范仲淹年谱》记载,真宗皇帝大中祥符二年至四年,也就是范仲淹21岁至23岁这3年中,在邹平县的醴泉寺读书。但范仲淹4岁到20岁之间,这段历史,有关记载偏少。我的看法是,要搞清这段范仲淹的经历,应从范仲淹的继父朱文翰的活动中去研究。据朱氏《家谱》云:“朱文翰,宋端拱二年进士,江南平江府推官,召试馆职,授秘阁校理,真宗即位拜户部郎中,会有中伤者,出为淄州长史,历盐铁度支判官,知宿州,摄河中府事,迁平江府刺史解组归。”从这里可以看出,朱文翰中进士之年,范仲淹出生;“宦游”平江时,范仲淹之母谢氏改嫁朱氏;真宗即位“拜户部郎中”时,范仲淹20岁,史料载明,这时他到醴泉寺读书。在范仲淹随母改嫁到20岁期间,生活地点可能有两个:一个是跟生母谢氏随继父朱文翰在平江府和开封度过(朱在平江府任推官,在开封任秘阁校理),但是像朱这样的小官,当时能否携带家人子女呢?第二个是在邹平县长山镇度过。从史料分析,后者可能性大。《长山县志》云范仲淹“甫四岁,随母来长山,试以商贾技艺,一无所乐,读书长白山醴泉寺……”由此可知,范仲淹来长山后,曾从事过商贾,但没有兴趣。又据《言行录》载《涑水记闻》曰:“范公少冒朱姓,举学究,尝同众见姜谏议遵。……遵素以刚严著名,与人不款曲。众客退,独留范公,引入中堂,谓其夫人曰:‘朱学究年虽少,奇士也。他日不惟为显官,当立盛名于世。’参坐置酒, 待之如骨肉。人莫测何以知之也。”姜谏议字从式,是长山人,与年少的范公为同里,而且范公又常去姜处,可推断范仲淹青少年时期居住在长山朱家。

        有的人说,朱文翰娶谢氏以后,曾带着范仲淹到过秋口、安徽青阳的读山、湖南澧州的东溪书院读过书,这几个地方还存有范仲淹的遗迹。据史料记载,朱文翰拜户部郎中为任不长时间,即遭中伤,出任淄州长史,此时范仲淹20至23岁,正在醴泉寺读。《支谱》附刘孔怀《流寓考》曰:“初,母居秋口,去读书处百里,时往来省亲。及知青州,优人戏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口到长山一百。辄然泣下。”这里所说的秋口,在今淄博市博山区,宋代属淄州,距邹平县长白山醴泉寺百里,距邹平县的长山镇也百里。朱文翰任淄州长史时,携带谢氏,范仲淹到淄州秋口省亲,完全在情理之中,在秋口读书也完全可能。但时间不会很长,范仲淹从 21岁到23岁,主要在邹平县长白山的醴泉寺读书。《年谱》记载十分清楚,毋庸置疑。至于有人说到安徽省青阳读山、湖南澧州东溪书院读书的时间,不可能是范仲淹23岁之前所为。 范仲淹23岁“佩琴剑径趋南都”之后,据《遗事》云:“公处南都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枕。”从23岁开始,在南都苦学五年,27岁“甲第九十七名”,调广德军司理参军。这段经历史料记载也是很清楚的。在这期间,朱文翰从任淄州长史,又先后调任盐铁度支判官(徐州一带)、知宿州(安徽省北部今宿县)、摄河中府事(今陕西省永济县蒲州镇一带),迁平江府(辖苏州、吴县、常熟、昆山、吴江和上海嘉定)刺史,是否带谢夫人?仲淹是否去看望过朱文翰和谢氏,未见有史料记载。但从上所述,可以说明,范仲淹4岁到23岁之间主要生活在邹平。

二、范仲淹的忧乐观是在邹平形成的

       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格言彪炳青史,传颂千古,对后世 影响很大。他的这一名句集中反映了范仲淹忧国忧民,先公后私,先人后己的世界观,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传统美德,影响着世世代代的有志之士,鼓舞着人民的斗志。这一名句写在范仲淹的名篇《岳阳楼记》之中。此文虽是范仲淹58岁时所作(1046年9月15日),然而这一思想的形成根基是在青少年时期打下的,与邹平有着密切的关系。

        首先,范仲淹在邹平期间,已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志向。青年时代的范仲淹,便有“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之志,忧国忧民,史籍多有所载。宋赵善琼的《自警篇》 对少年时范仲淹的志向,有一段生动的描述:范文正公微时,尝诣灵祠求祷曰:“他时得相位乎?”不许。复祷之曰:“不然,愿为良医。”亦不许,既而又曰:“夫不能利泽生民,非大丈夫之志也。”(见《自警篇》208页)又据《高邮军兴化县重建范文正公祠堂记》载:“昔文正公为士 时,已有泽民之志,每谓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欧阳修《资政殿学士户部侍 郎文正范公神道碑铭(并序)》记:“公少有大节,其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不一动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所谓“为士时”、“少” 均指范仲淹人仕之前。范仲淹是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中进士步人仕途的,人仕之前主要生活在邹平,所以说范仲淹在邹平时已有先忧后乐之志。

        其次,范仲淹青少年时期所处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对其先忧后乐思想的形成有着重大影响。历史唯物论认为:存在决定意识,人的正确思想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来自于社会实践。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上,就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各种思想、观念、知识、道德的影响。 “其中,尤以各种形式的阶级斗争,给予人的认识发展以深刻的影响。在阶级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珞印。”(《毛泽东选集》283页,1991 年6月版)范仲淹对下层人民生活的体验和了解,是其忧乐观形成的重要根源。范仲淹随母改嫁到长山朱家,更名换姓,从生活条件来说,十分清贫。七岁时,生母谢氏教他识字,因买不起笔墨纸张,只得在地上用树枝练习写字。后到醴泉寺读书,也是画粥断齑,十分艰苦。从当时的世俗观念来说,社会上对更名换姓有一种偏见,寄人篱下,随时都会遭到羞辱。尽管母亲谢氏对范仲淹隐瞒了她的悲惨身世,以免使其幼小的心灵上留下创伤。但后来,当范仲淹得知自己家世的隐秘之后,愧愤交集,难以忍受,决意离开朱家赴南都,苦读致仕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范仲淹的继父朱文翰是端拱二年进士,为官正直,因范文正公官位而赠太常博士。“真宗继位,拜户部郎中,因遭中伤,出为淄州长史”。此时,范仲淹已20岁,朱文翰的升迁,使他感受到“天下官吏明贤者绝少,愚暗者至多”,“臣出处穷困,忧思深远,民之疾苦, 物之情伪,臣粗知之。”(范集卷十六,第七页)邹平18年的艰苦生活,无疑是范仲淹忧国忧民 思想的良好土壤。

        第三,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先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思想,是在继承学习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弘扬光大的,而这种学习与邹平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个人的知识不外乎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部分。而且在我为间接经验者,在人则为直接经验。范仲淹其先忧后乐的思想有其根源。我们不宜把先忧后乐的思想境界简单地归结为某一种启示所致,事实上那是范仲淹对儒、道、释、墨等名家精神凝炼的结晶,是他头脑中各派思想集聚升华的产物。中国古代各思想家的共识及其反映的同一文明传统,为这些思想精华的综合凝 炼提供了客观的可能。而范仲淹刻苦修养而获得的崇高品格,则为他能够创造性地集诸家之大成,准备好了主观上的条件。这里要强调指出的是,范仲淹创造性地集诸家之大成,主要是他的内因,是他的主观原因,这就是他的“刻苦修养”。范仲淹的刻苦修养,像一条红线 一样,贯穿于他的整个一生之中,这是不难理解的。而他青少年时代在邹平生活居住的这一段经历,则是极为关键的阶段,一方面他在醴泉寺刻苦攻读三年,博览群书,打下了雄厚的知 识基础,后去南都,“居五年大通六经之旨”(见《范文正公神道碑铭》)。另一方面,培养和锻炼了他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克服困难的顽强意志。在醴泉寺读书时,“日煮粟米三升,作一器, 画为四块,早暮取二块,断裔数茎,入少盐以唤之,如此者三年”(长山县志范仲淹传)。这种 “画粥断蕭”的刻苦读书精神,是范仲淹获取学问、步入仕途的重要因素。后去南都,仍保持了这种精神,长达五年,“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 仲淹不苦也。”(《宋史•列传》七十三)。正因为青少年时期的范仲淹以顽强的毅力,不屈不挠 的奋斗精神刻苦学习,“信圣人之书,师古人之行。上诚于君,下诚于民。”(范集卷/V,第18 页)所以才能取百家之长,提出先忧后乐的光辉思想。

三、范仲淹对邹平有深远的影响

        范仲淹在邹平生活了 18年,长山称之谓“范公故里”,并有碑记,情比桑梓。范仲淹爵位 如此之高,功烈如此之显,邹平人民引以自豪,历代奉为楷模。宋皇祐四年(1052年),范仲淹去世后,宋治平二年(1065年)长山建范公祠,后醴泉寺建范文正读书堂及范公祠,长山建 怀范楼等,其目的都是为了纪念范仲淹,为后来人“举首见文正公祠宇,必当效其勤习,诵其文章,怀其德行,观其勋业,想像而准则之,依仿而景慕之。”他“画粥断產”刻苦读书的精神, “礼参父老”平易近人的作风,“窖金捐僧”清正廉洁的美德,在邹平家喻户晓,世代流传。尤其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是邹平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他的影响,远远超过了他那个时代,他的价值是无法用金钱来计算的。

        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先贤,邹平县人民政府1989年11月在县城建造了范公雕像,1990 年成立了范仲淹研究会,1991年5月举办了范仲淹学术讨论会和书画展,修复了长山的范公祠和醴泉寺的范仲淹读书洞。在中学生中开展了缅怀范公业绩、弘扬范公精神的作文比赛,鼓励青少年刻苦学习,树立正确的忧乐观。这些活动不仅对邹平精神文明建设及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而且对全国也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原载《山东社会科学》1995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