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永祭 万古留芳
大宋皇佑四年(1052)五月二十日,范仲淹病逝于去颍州赴任的路上,终年64岁。是年十二月葬于河南省洛阳东南万安山(今属伊川县)。谥楚国公、魏国公。古文载范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殁之日,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惟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而已”。就是说范仲淹虽然地位高、俸禄多,却终生过着清贫的生活。逝世的时候,甚至没有钱财装敛,子孙们也没有钱财为他举办象样的丧事。他只是把救济贫寒、养活亲族的道义,留传给儿子而已。范仲淹最终实践了他忧国忧民、报国爱民的宏志,成为历代推崇的一位封建社会第一流的清正官吏。噩耗传到长山,从河南村到醴泉寺,从读书洞到礼参坡,父老乡亲无不捶胸弹泪,嚎啕痛哭。邑人知县韩泽 主持在长山县城南建范公祠,于宋治平二年(1065)竣工。之后经过元、明三次重修,最后一次重修在清道光三十年(1850),距今已经140余年。据长山河南村年长的朱氏后人介绍,清代重修后的范公祠分前后两院,前院为大殿,后院为享殿。大殿前东西两侧,各有大银杏树一株。殿前近百米的甬道两旁,碑石林立,古松掩映。院内有古槐三株,相传为宋韩泽建祠时所植。最大的一棵直径三米,躯干通直,绿荫蔽天,另有一株因树龄高古,原躯干中空,后来却又在腹中生出一株新槐,粗如水桶,状似蛟龙,人称“怀中抱子”,此乃长山一大盛景,每至春冬两闲,前去观赏者络绎不绝。可惜大批古树、塑像、碑石毁于战火和“十年动乱”,现仅存大殿一座和“怀中抱子”古槐一株。为了纪念范仲淹,邹平县人民政府和长山镇政府,曾于1993年、1995年先后两次重修范公祠,并制定了开发规划,现正在实施中。醴泉寺旁也建一范公祠,原在寺东,座南朝北。山门外分竖“先忧”、“后乐”石碑两通,门上方横悬“山高水长”大匾。刻在两侧木柱上的对联是:宰相出山中,划粥埋金,二十年长白栖身,看齐右乡贤,依然是苏州谱系;秀才任天下,先忧后乐,三百载翰卿著绩,问济南名士,有谁继江左风流?”该联对仗工整,对范仲淹一生的经历和业绩作了高度概括。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时期,这里曾是乡学驻地,梁漱溟先生视察乡学,曾应乡学学长之邀,在醴泉寺亲笔题写此联,悬挂于殿中。可惜醴泉寺和范公祠皆毁于战乱和“文革”。在醴泉寺寻踪访迹,仍能从字迹漫漶的高大古碑、裸露的殿基和一米多高的大佛头来想像醴泉寺昔日的风采。“范仲淹读书洞”由于地处深山,远离村舍,虽经多年风雨侵蚀,洞口山岩剥落,但仍基本保持山洞的自然风貌,1993年,当地政府在洞旁竖立石碑以示纪念。范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也是一位优秀的统帅和文学家。他任参知政事时倡导的“庆历新政”后来成为王安石“熙宁变法”的前奏。他对某些军事制度和战略设施的改善,使北宋的西线边防稳定了相当长的时期。他在散文《岳阳楼记》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脍灸人口,千百年来为人传诵。这句描写范仲淹生活理想的写照,被人称为“范公精神”,实际上成了中华民族共同的道德规范,闪耀着“民本”思想和人生价值的光辉,与中国共产党所提倡的“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是一致的,成了中华民族文明史上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不仅对邹平人民,而且对全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精神生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邹平人民以培育了青少年时代的范仲淹而自豪,邹平县也因历史上出了这位著名人物而扩大了知名度。在纪念范仲淹诞辰一千周年之际,1989年10月邹平县人民政府在县城中心为范仲淹竖立了石像。1999年底,塑像移之黄山西脚下。雕像高5米,底座高4米,前面刻有著名画家范曾先生题写的范仲淹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阴面刻有隶书《范仲淹雕像记》、两侧刻有两副描述范仲淹邹平生活的汉画形浮雕,每天吸引不少的游客前来瞻仰。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将更加怀念这位先哲,他的忧乐思想将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得到弘扬光大。
(作者:徐新民 郭蒸晨 )
- << 上一页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