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忧后乐范仲淹第四集
千秋楷模
导视:
毛泽东在讲堂录中说:“中国历史上,不乏建功立业的人,也不乏以思想品德影响后世的人。但二者兼有,即办事兼传教之人,历史上只有两位,即宋代的范仲淹与清代的曾国藩。”
范仲淹,是东方人格形象的典范;他在邹平度过了自己的青少年时期,从这里开始走上历史舞台台吟诵出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长山,是范仲淹先忧后乐思想的形成地;因此,邹平是范仲淹真正的故乡。
鲁中职业学院高级讲师王忠修为您讲述《先忧后乐范仲淹第四集 千秋楷模》。《邹平史话》,即将播出。
《左传》上曾经有一个说法,“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就是说人生最高的价值,第一等的就是“立德”,要有高尚的品德,这样可以做到不朽。其次呢,有“立功”。就是你建立了功勋,也可以做到不朽。第三种呢,叫“立言”。你有言论传于世。比方说你写了什么书,有什么著作传于世。有什么理论,有什么思想传给后代,这也可以不朽。就是立德、立功、立言都可以做到不朽。但是我们说范仲淹是做到了“三不朽”的人。他是这三点他都做到了。对于立德来说,范仲淹最被人推崇的就是道德高尚。对于立功而言,范仲淹功勋卓著。无论是抵御西夏,还是在朝廷搞的“庆历新政”,都是丰功伟绩。对于立言来说,范仲淹也有文章传世。《范文正公全集》,厚厚的,那么多。到现在也是我们非常重要的精神财富。就是说范仲淹是做到了立德、立功、立言的人。也就是说做到了“三不朽”的人。所以我们说,范仲淹他这个人,他的精神,他的思想,是会永垂千古的。可以成为千秋楷模的。
范仲淹受到了当代和后世的景仰和纪念。在他做过官的地方,有数不清的纪念地。全国各地都有。在邹平最早的纪念地,就是在范仲淹去世后13年,也就是说,到了1065年,长山来了一个知县,叫韩泽。他来到范公的故里做知县,他就倡议并主持修建了邹平第一所“范文正公祠”。
我们再说一下醴泉寺。醴泉寺是我们邹平一个很重要的建筑。它始建于唐代,后来历代重修,规模建制不断扩大。它又是范仲淹青年时代读书的地方。所以在这里留下了很多的遗迹。这里也有一个范公祠。范公祠在南边,范公祠的正门朝南。醴泉寺的正门朝北。范公祠的正门朝南。大家看这个图片所表示的,就是范公,醴泉寺,也就是青阳那边那个范公祠的正门朝南。有人说这种建制叫如尻相对。
怀范楼是在长山建的,现在没有了。上书堂,下书堂,现在还有。就是范仲淹当年读书的读书洞那个地方。黉堂岭,书堂寺,这都是因为范仲淹在这里读书。有个读书洞,所以后来人们建了书堂寺,有上书堂,下书堂,所以这个地方好多学堂,书堂。它旁边那座山,就叫做黉堂岭。黉堂岭这个“黉”就是学校的意思。在这旁边还有范公泉,还有上一集我们说过的礼参坡,范仲淹生活的那个村,后来叫范公村。在青阳这个地方,过去还设过范公乡,还建过范公书院。这些东西有的还存在,有的就没有了。
到了1989年,邹平县人民政府在当时的县城中心塑了一座范仲淹的石雕像。后来这个范公像就移到了黛湖公园。现在这个图片就是屹立在黛湖旁边的范公像。咱们邹平2006年搞了一次“邹平精神大讨论”。据说当时提供的提案有200多个。其中80%以上都含有先忧后乐这个元素。所以呢,后来我们邹平精神就把“先忧后乐”取进去,而且放在前边。我们现在所提倡的邹平精神就是“先忧后乐,创新超越。”
历代的文人、学士,包括一些官僚,来到邹平之后,都拜谒范公祠。许多人留下了一些非常好的诗篇。我们在这里选两首给大家说一说。咱们邹平有个人叫李士翱的,曾经参拜过范公祠,写了一系列诗。我们看他其中的一首。他对范仲淹一生的评价很高。
“先忧后乐是平生,不独胸中十万兵,
风采曾倾天下望,文章高播百年名。
当进自谓超平仲,今日人称逾孔明,
欲挽唐虞还宋室,可堪天际掩长庚。”
“致君尧舜”是中国读书人、做官人的一种非常崇高的理想。范仲淹就想着让宋朝恢复到唐尧虞舜那个时代。但是,“可堪天际掩长庚”。但是,天边的长庚星,也就是说太白金星,他的光芒,被遮住了。因为范仲淹生不逢时,生在了一个积贫积弱的大宋朝,没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
我们再看一首张实居的诗。张实居写过一组诗,二十首,叫《长白竹枝词》。其中有一首诗是这样写的:
“书堂路自象山分,
犁箭南来半入云。
野老相逢谈往事,
流风解说范希文。”
张实居是我县清朝初期的诗人。他生于明朝,主要创作在清朝。在这个时候,邹平一代对于讲范仲淹的故事就成了一种风俗了。所以我把这首诗引过来,就是想说明这个问题。在邹平这个地方,解说范仲淹,讲范仲淹的故事,以此来鼓励后人,鞭策后人。成了一种风俗。“野老相逢谈往事”,就是那些乡间的老人们坐在一起,讲古,讲故事。说说范仲淹,范希文是范仲淹的字。范仲淹字希文。解说范希文的事迹,在这时候就成为一种风俗了。
解说一:从封建社会到今天,近千年的时间,范仲淹受到了一代又一代人的认同和景仰,总结范仲淹的一生,他的所作所为,究竟表现出一种怎样的精神特质?一个封建社会的官吏,如何能赢得这不朽的盛名?
鲁中职业学院高级讲师王忠修为您讲述《先忧后乐范仲淹第四集 千秋楷模》邹平史话,正在播出。
范仲淹为什么会受到后世的敬仰。我想从十个方面说一下。
第一点,先忧后乐,以民为本。范仲淹胸怀大志。刚才我们说的范仲淹的千古绝唱,他是“进亦忧,退亦忧”,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最终归结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么一种崇高的境界。所以范仲淹他一生是怀着这种忧国忧民之心的。而且更重要的是范仲淹经常站在老百姓的立场上说话。他即使是辅佐皇帝,帮助朝廷做事,也是想着为老百姓多做点好事。国家安定了,人民才能安居乐业。所以范仲淹归结起来他一生的真正的最重要的东西,就是以民为本。所以范仲淹自从进入仕途以来,每到一处,为官一任,总是想着为民兴利。你像我们以前讲过的,1021年,范仲淹在那里修了捍海堰。1033年,组织了江淮赈灾。1034年,有所谓“睦州德政”。1034年,有所谓“苏州治水”。1036年,有所谓“饶州仁政”。
第二个原因,范仲淹谏言献策,奋不顾身。1026年范仲淹在丁忧期间,也就是在给母亲守丧期间,他看着朝廷中的许多事,确实需要说一说了,他就冒哀上书。写了非常著名的《上执政书》。提出了六条改革意见。刚才我们讲了,形成了后来的所谓庆历新政的《条陈十事》。这是一个先期的思想。后来有所谓“三出专城”,就是说三次被贬出京城。就因为什么?因为三次谏言。三谏三贬。我们回忆一下的话,第一次是两谏太后,谏太后放权,谏止太后让皇上给她拜寿。第二次谏,就是谏止废后。仁宗不是要废掉郭皇后吗。他不同意,上书。第三次那个谏,就是上书论朝政。主要是批评吕夷简用人不当,后来被指为朋党,又被贬出京城了。对于这一点,当朝人就非常佩服他。比方说宋代的著名诗人叫梅尧臣就曾经写诗赞扬范仲淹,说是:
山水番君国,
文章汉侍臣。
古来中酒地,
今见独醒人。
我们就看后边这两句,就是说,朝廷这个地方,官场这些地方,自古以来都是中酒地,何为中酒地,就是花天酒地的地方,你在这里吃喝玩乐,不问朝政,尸位素餐,说不定能混个大官做,你要是非常清醒想站出来说话,那就势必站到了整个官僚集团的对立面去,很有性命之忧,所以说今见独醒人,但是今天我们见到了一个独自醒着的人,没有喝醉的人,独醒人本来是屈原的话,屈原不是说吗?众人皆醉我独醒,现在范仲淹就成了一个在中酒地的独醒人。
第三点,戍边御敌,知难而上。范仲淹是个文臣从来没做过将军,虽然统帅过军队但他不是将军,他是以文臣的身份去指挥军队的,但是为了国家为了人民,范仲淹还是知难而上,他两次到西北边境去,都做出了很大的成绩,比方说,1040年到1041年,他抵御西夏非常有成就,就是他修的那些工事、筑的那些寨堡、训练的那些军队让西夏王元昊害怕了,没敢继续进攻,后来就求和,范仲淹所做出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1044年到1045年期间,范仲淹在庆历新政失败之后,他又宣抚陕西、河东,后来又在邠州做知州,这都是前线,做着前线的事,为了保卫边疆,使宋王朝能够安宁,使人民能够安居乐业,范仲淹在这里付出了很多的心血,
解说二:躬身政务,建功立业,范仲淹是一位良臣,但是他的着眼点远不止于此,他关心的是整个天下,而他的整个思想体系也由此而来。这才是范仲淹青史留名的根本。
鲁中职业学院高级讲师王忠修为您讲述《先忧后乐范仲淹第四集 千秋楷模》邹平史话,正在播出。
第四点,创通经义,明体达用。复兴儒学是范仲淹对历史的一大贡献,儒学在宋朝初年不大被重视,到了范仲淹的时候,范仲淹才开始把儒学的地位逐渐提高,他当时提出了一个思想就是“孔颜乐处”就是他号召当时的读书人要像孔子、像颜回那样乐于处事,讲究出处,范仲淹的出发点是这样的,就是在封建社会实行的科举制度,但是我们知道科举制度是个独木桥,真正能通过这个独木桥走到统治阶级那一步的,特别是通向高层的,非常少,所以范仲淹就希望读书人要像孔子、像颜回学习,不管是出来做官还是在家里隐居,都要快乐,要出处有道。另外,范仲淹创立了春秋学,就是把《春秋》这本书当作一门学问来研究,是从范仲淹开始的,范仲淹在丁忧期间,晏殊曾经请他在应天府掌府学,就是在那里教书,他当时收了个学生叫孙复,后来非常有成就,当时他收孙复的时候,教孙复什么,就是教的《春秋》,后来宋朝又作为“宋初三先生”,也就是胡瑗、孙复和石介都是儒学的大家,非常有成就,他们都是范仲淹的学生。
第五点,革新政令,为国图远。搞改革其实每一个朝代都要搞改革的,在宋朝,宋学精神中的革新政令,做得最好的,我们知道是王安石,但是这个创始的是范仲淹,范仲淹的“庆历新政”开了王安石“熙宁变法”的先河,如果没有庆历新政不会有后来的王安石熙宁变法,就在改革方面,范仲淹也是受到大家尊重的,
第六点,重视教育,举荐人才。宋代有所谓书院式教育,在真正发展成为成熟的书院教育之前,曾经有过书院,像应天府,皇上就命名它为书院,范仲淹念书的时候,书院式教育还不发达,就是范仲淹在那里教书之后,才使它那种教书的模式,就是学生和老师之间的那种交流、切磋,后来到了,你像朱熹、陆九渊那个时候就非常成熟了,宋代的书院式教育在中国历史上是非常著名的,这个开创者也是范仲淹,而且范仲淹每到一个地方,做知州也好,做其他的官也好,都要兴办学校,他在每一个地方都兴学办校,为当地培养了很多人才。范仲淹非常重视教育,他也非常注重举荐人才,特别是后来他做官之后,特别是做了参知政事之后,他举荐了很多的人才,如欧阳修、富弼、张方平、田况、王洙,还有刚才我们说过的“宋初三先生”胡瑗、孙复、石介,还有一些武将,就是范仲淹在抵御西夏的那个时候,像钟世衡、狄青,这是武将,这些人,通过范仲淹的推荐,都在朝廷做了官,有的在军队做了官,都是非常好的官,非常有能力的将领。
第七点,心胸坦荡,淡泊名利,范仲淹这个人心胸是非常宽阔的,非常广阔的,他从小就胸怀大志,心胸坦坦荡荡,没有什么私心杂念,因为做官难免得罪一些人,因为政见不同也难免得罪许多人,但是范仲淹没有私仇。范仲淹当官的初期和后期,有一个很重要的人叫吕夷简,这个人也是几上几下,在朝廷当宰相被撤了,后来又当宰相,几起几落,这个人有不少的缺点,比方说任人唯亲,但是这个人毕竟是个很有能力的宰相,范仲淹在政治上跟他冲突很多,但是到了后来吕夷简(被)罢相之后,他们私交不错。范仲淹淡薄名利也非常著名,比方说在1042年,皇上因为范仲淹抵御西夏,功劳非常大,就提拔他当观察使,观察使这个官虽然不是很大,但是俸禄很高,当时范仲淹是龙图阁直学士,这个官好像是他的年薪是200石粮食,而观察使是2000石,因为是军队的官工资比较高,俸禄比较高,但是范仲淹认为我做的事并不多,不敢享受这么丰厚的俸禄,连续上了三道表辞这个观察使,后来皇上终于批准了,没再提拔他当观察使;像到了1043年,范仲淹在西夏御边,在延州御边,西夏跟这个宋朝议和之后,皇上想提拔他到朝廷来做枢密副使,范仲淹连上五表,辞官不做,他说我做不了这么大的官,枢密副使刚才我们说过了,枢密副使相当于军委副主席,很高的官了,他连上五表辞官,但这一次辞皇上没批准,最后范仲淹还是来了,但是从范仲淹身上表现的这种淡泊名利的精神却是值得我们钦佩的。
第八点,清正廉洁,情操高尚。范仲淹一生的清廉是非常著名的,像他年轻时候在醴泉寺读书,发现了满窖的金银,他分文不取,留下了“窖金捐僧”的故事,范仲淹在朝廷做官,文章写得又好,又很有文采,他在人们中间威望也很高,所以好多人让他写墓表、墓志,就是墓志铭,像作个书写个序文之类的,按照当时的传统、习俗,都是有馈赠的,有润笔的,就是拿个酬金的,但范仲淹从来不收酬金。你像后来他在苏州、在洛阳、在长山,他都在这里置了义田。这些义田干什么用呢?就是帮助当地的他的同族的那些贫苦的人家。范仲淹临死的时候作遗表,不牵扯私人的一点事,不向皇上提什么要求。范仲淹死了之后,他是死在徐州,在上任的路上,据说要埋葬他的时候,殓无新衣,就是要收殓他的时候,他连件新衣裳都没有,友人醵资以奉葬,他的朋友们敛了敛钱给他买了新衣裳,才把他葬了。
第九点,治家严谨,教子有方。范仲淹治家非常严谨,主要是以俭约率家人,富弼曾经给他写过墓志,墓志里边是这样说的,“丧母时尚贫,终身非宾客不重肉。临财乐施,意豁如也。及退而视其私,妻子仅给衣食,”退回来,回到他家里去看看的话,他怎么供养老婆孩子?就仅仅让他们吃饱了穿暖了就行,据说范仲淹还亲手制定了《家训百字铭》,因为范仲淹治家严瑾,教子有方,他几个儿子都非常有成就。除了长子纯佑早亡之外,他的三个儿子后来都在朝廷做过大官,而且政声非常好。像他的第二个儿子叫范纯仁,到了皇佑元年的时候他考中进士,曾经做过尚书兵部员外郎,曾经做过吏部尚书。这个人做官也做的非常好。他的第三个儿子叫范纯礼,曾经做过光禄卿,做过给事中。到了宋徽宗的时候,他以龙图阁直学士的身份在开封府做知府,后来提拔成尚书右丞,政声也不错。
第十点,出处语默,进退有道。出是出来做官,处是隐居,语默,语是说话,默是不说话,这个出处语默范仲淹是非常讲究的,他一生主要讲究出、讲究语,就说我要积极地出来做事,我要积极地说话,建言献策奋不顾身,范仲淹因为三谏三贬,被贬到饶州,当时的诗人梅尧臣,作了篇赋,叫《灵乌赋》,劝范仲淹少说话,那个赋中写到:“结尔舌兮钤尔喙,尔饮啄兮尔自遂。”意思是说就是把你的舌头绑住,把你的嘴封住,你想吃饭的时候你自己吃,少说点话,但是范仲淹不同意他的观点,也作了一个《灵乌赋>直接反驳他的观点说:“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就是我宁肯说话去死了,也不默不作声的去活着。1043年他在越州做知州,越州有一个翠峰院,相传是范蠡的故居,范仲淹题了一首诗,
翠峰高与白云闲,
吾祖曾居山水间。
千载家风应未坠,
子孙还解爱青山。
就说范蠡功成身退,大家知道范蠡不是帮助越王勾践打败了夫差吗?功成名之后他隐退了,他说这种千载家风,就说功成名退的这种家风应该没丢吧?所以他的子孙还要知道青山的可爱,范仲淹也有知道退的一面,范仲淹讲究进退行止,进退有道。1044年范仲淹做陕西宣抚使的时候,他见到了一位隐士叫魏疏,他就写了一首诗,
我亦宠辱流,
所幸无愠喜。
进者道之行,
退者道之止。
就是道行的时候我就进,道止的时候我就退,进退都要合乎道,这就是范仲淹的态度,正因为这样范仲淹得到了大家的尊重。但是范仲淹在这里可以看出来,他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他积极进取但是受到了很多的挫折,但是最终范仲淹还是以他坚强的意志、高尚的人格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丰富的人生,辉煌的人生。
范仲淹为什么会受到千秋敬仰,范仲淹是一本很厚的书,很难把他读透,范仲淹还有许多的东西值得我们去学习,就是在范仲淹这个人生过程当中,他是主张积极进取的,积极进言献策的,积极说话的,表达自己思想的,但是那个历史那个条件不允许他这样。所以范仲淹在积极进取的同时也要退一下,看起来似乎有点矛盾,但是范仲淹“进亦忧,退亦忧”,“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将永远鼓舞着我们向前进,他的这种先忧后乐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