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忧后乐范仲淹第三集

 庆历新政

导视:

毛泽东在讲堂录中说:“中国历史上,不乏建功立业的人,也不乏以思想品德影响后世的人。但二者兼有,即办事兼传教之人,历史上只有两位,即宋代的范仲淹与清代的曾国藩。”

范仲淹,是东方人格形象的典范;他在邹平度过了自己的青少年时期,从这里开始走上历史舞台台吟诵出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长山,是范仲淹先忧后乐思想的形成地;因此,邹平是范仲淹真正的故乡。

鲁中职业学院高级讲师王忠修为您讲述《先忧后乐范仲淹第三集 庆历新政》。邹平史话,即将播出。

 

各位观众大家好,欢迎收看《邹平史话》。

1042年的时候,范仲淹54岁了,西北边防形势有了很大的变化。首先是契丹人所建立的辽国和大宋议和了,辽宋议和之后,辽国也不希望自己的身边有一个新的强大的西夏国发展起来,所以它又劝着西夏和宋朝和好,随之宋朝和西夏也开始议和了。到了1043年,因为西夏议和,边防暂时没什么事儿,朝中的大臣们就上书宋仁宗,说是要振修纲纪,选贤任能,以求国家复兴。这时候宰相吕夷简请求罢相,皇上就批准了,新接任宰相的叫章得象。在这种的情况下,到了1043年的4月,在西北边疆两个大臣范仲淹和韩琦,同时接到了回京担任枢密副使的任命。枢密副使是个什么官呢,相当于军委副主席,另外中书省呢,是管行政的,它的正职叫同平章事,它的副职叫参知政事,这时候章得象担任的宰相就叫同平章事,范仲淹后来当了参知政事,也就是副宰相,对于让范仲淹和韩琦同时回朝,朝内的大臣有很多不同意。为什么呢?因为两个边防大臣,一下子都回来了,西夏那边虽然议和了,辽国虽然议和了,但能长久吗?他们很担心,所以不同意他们同时回来,范仲淹也屡次上书,据说连上五表,不同意皇上这次任命,但是宋仁宗最终也没有同意,还是让他们回到了京城。

到了1043年8月,范仲淹从枢密院转到了中书省,做了参知政事,相当于我们平常说的副宰相。范仲淹从小梦想着做宰相,现在终于做了副宰相了,能够参与国家大事了,手中掌握了很大的权力。但是这时候的范仲淹,却非常的谨慎,他担任参知政事之后,最初一个月几乎不说话,可能是他的考虑还不成熟,心里有想法,但是考虑不成熟,他就不想贸然的说,贸然的去搞什么改革。到了九月,皇上有点着急了,仁宗他就在天章阁,召见这些宰辅,就说这些宰相们,包括枢密院的军事长官,中书省的这些行政长官,召集到一起谈话,希望他们早一点拿出改革的措施,皇帝对范仲淹和富弼还有特别的礼遇,据史书记载说:皇上给他们赐座,给笔札,使疏于前。就是让范仲淹、富弼这些人,皇上给他们赐座,给他们座位,还给他们笔、给他们本子,让他们在这里记录,和皇上面对面的交谈,讨论国家大事,说明皇帝对范仲淹是非常重视的,也寄托了很大的希望,皇帝就要求他们对于朝政改革发表意见,尽快的拿出措施。范仲淹考虑成熟之后,就写了著名的《答手诏条陈十事》,就是回答皇帝的手诏,叫“答手诏”,“条陈十事”就是陈说了十件需要改革的事情。

第一条, 明黜陟。这是对官吏的改革,就是提拔官吏,贬斥官吏要看实际的政绩、看执政的效果,不能够滥进。

第二条, 抑侥幸。宋朝的官吏腐败是非常严重的,滥赏很多,冗官冗费很多,。范仲淹提出来要改革这种办法,主要是省去一些冗官。

第三条,精贡举。宋朝的科举制度也很滥,很宽,选出来的人特别多,造成一个庞大的官僚集团。范仲淹这里提出来要精简贡举,选拔人才注重人的德行。

第四条,择官长。就是要选好的官吏,目的是为了正纲纪,救民生,后来实际改革的时候范仲淹是把选拔县令、这个知县和知州也就是说基层的这个干部。。

第五条,均公田。土地问题在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大问题。范仲淹在他的改革措施里边提出来要均公田,宋朝打下五代十国那些小国来之后,产生了好多公田,这些公田有好多被官吏,被大地主给霸占了,范仲淹在这里提出来要把这个公田分给老百姓去种。这样有利于百姓的生活,也有利于生产的发展,当然更有利于国库的积累。

第六条,厚农桑。范仲淹的改革措施基本上秉承了前代改革家们的意见,比较重视农业,目的是丰稼穑,强国力。

第七条,修武备。范仲淹提出来要修武备不但要卫宗社,还要宁邦国。要安定天下。

第八条,减徭役。宋朝徭役很多,就是征兵,征出好多人来去当兵或者去干别的事,就是被国家征召过去做义务劳动,这种情况很多,范仲淹提出来要减轻一下这些东西,减免一下徭役,他提出的具体措施主要是合县邑,当时宋朝的县不是很大,有的县就几千人,后来范仲淹在改革的实际过程当中把好多县都合并了,有的是两个县合一个。有的是几个县合一个。或者是拆一拆。这样把一个县拆了合到另一个县去。这样可以减少官吏,减少老百姓的负担。

第九条,覃恩信。“覃恩信”意思就是说要深恩泽,重信用,就是皇上对下边,对官员也好,百姓也好,有很多的许诺。许诺的太多了之后他就办不好了,所以范仲淹提出来,皇上的许诺要慎重,以便皇上获得信用。让老百姓心服口服。

第十条,重命令。就是要重法度,行帝命。皇上的命令、朝廷的命令下去你就得实行。如果不实行那不是一纸空文吗?所以说,重命令也是范仲淹提出的一个很重要的措施。

这就是范仲淹的《答手诏条陈十事》。讲了十项改革措施。它的核心,我们给它总结一下。就是三个大的方面,一个是整肃吏制,就是这些官吏制度,整肃一下。第二个是要严肃法纪,把法律把纪律。严肃起来;第三个是富民强兵,让老百姓富起来,增强国力,把自己的军队强大起来。范仲淹提出的这十件事,皇上非常欣赏,他没有一下子把它当做一个法律,他没一下子把它推出去,而是陆续的颁布实施了,这样就形成了我们历史上所说的所谓“庆历新政”。庆历新政也成为20多年之后王安石搞变法的先声。王安石后来搞西宁变法,许多措施就是沿用了庆历新政的一些东西,就是说从范仲淹的“条陈十事”里边吸取了不少东西。

但是这样一个改革严重的影响了官僚集团的既得利益,在任何时候,任何朝代改革首先触动的就是那些既得利益集团的那些利益,你像那些拿着高官厚禄又不做事的人,通过这些改革范仲淹罢了不少官,有一些就是当权者他的亲信,有一些可能直通皇上。所以范仲淹得罪了这些人,那是像捅了马蜂窝一样,所以许多人就污蔑范仲淹,上谗言,说范仲淹又在结党营私了。实际上范仲淹团结了一大批富有改革精神的干部,但是仁宗皇帝听信谗言之后,由原先的非常信任范仲淹到了后来不大相信范仲淹了。

 

解说一:失去了皇帝的支持,范仲淹革新朝政的理想也将落空。这一年,他已经56岁了,56岁的范仲淹又一次黯然离京,这一次,他还能再回来么?

鲁中职业学院高级讲师王忠修为您讲述《先忧后乐范仲淹第三集 庆历新政》。《邹平史话》,正在播出。

 

到了1044年8月,范仲淹主动请求罢黜自己的参知政事,我这个副宰相不干了,这时候范仲淹已经50多岁了,政治上比较成熟了,他知道自己的改革如果得不到皇帝的支持那是没法办的,所以范仲淹就提出了辞职,他说西北边疆仍然需要人,我还到那里去吧。那里情况我比较熟悉。对于范仲淹的这个请求皇上并没有直接批准,而是让范仲淹到西北去,但是还是以参知政事的身份去的,宣抚河东、陕西,做宣抚使,所以说代表朝廷到那里去观察一下边疆的军备建设。这样56岁的范仲淹又一次来到了边关,回到了对于大宋王朝来说性命攸关的边防前线。

 

范仲淹主动请求来到了西北边防前线,在西北期间,朝廷内部的变动很大。那些改革派人物都陆续的,有的被查办,有的被外放,这样历时一年的庆历新政,就不了了之了,也可以说是失败吧。因为这些东西,陆续的也都被废掉了。那些改革派人物也都不在朝中了。他从东京来到边疆,几乎走遍了边疆的每一个寨堡。了解情况,关心将士的生活。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到了庆历五年,也就是1045年,范仲淹57岁了。那些改革的官员陆续的被罢黜了。范仲淹本来去边疆的时候,他是以参知政事的身份,宣抚边疆,现在呢,皇上也就答应了原先他的请求。不是请求罢黜自己的参知政事吗,这时候皇上就批准了。降格为什么东西呢,叫资政殿学士。这样范仲淹就以资政殿学士的身份,到邠州,就在现在陕西那个地方,做了知州。这样范仲淹就最后一次离开了京城。离开了中央领导机关。从此以后,他这一辈子,再也没有回到京城过。

在邠州,范仲淹也做了很多事儿。因为邠州也是前线,靠西夏不远。范仲淹忙于政务和军务,劳累过度,体力难支。因为范仲淹这时候毕竟已经是五、六十岁的人了。他就上书请求罢黜自己的安抚使职位。调一善地,说是“须求便安,以全衰晚。”说我到那地方,养养病,安度晚年吧。这时候范仲淹身体很不好。范仲淹很早以前就得过一种病,是肺病。断断续续的不好,西北的天气又不大好。所以他的肺病又复发了。有一次,在视察途中,就晕倒了。所以他感觉到很危险。范仲淹还有一个习惯,一辈子从来不坐轿,都是骑马。到了晚年实在走不动了,他才坐车。但是从来不坐人抬的轿子。这样范仲淹觉着自己身体不行了,不适于在这个地方了。就想找一个比较轻松的地方,去安度晚年。仁宗很快的就答应了范仲淹的请求。这年十一月,让范仲淹到邓州去做知州。

邓州在河南的南部。那个地方自然条件比较好,生活条件比较好。离京城又比较近。就去了邓州。在这里,范仲淹给我们留下最重要的东西,就是在1046年,他58岁那一年,写下了著名的《岳阳楼记》。这些年来,所有的语文教材都是必选的篇目,而且一般都把它放在初中教材里边。到现在不同版本的教材,都选《岳阳楼记》。《岳阳楼记》无论是艺术上还是思想上,成就都非常高。范仲淹在写《岳阳楼记》的时候,心情是很复杂的。他把一生的感慨、抱负、理想,都艺术化地融入了这一篇368字的短文。这时候,庆历新政刚刚失败,政局非常复杂,范仲淹感到他是无力回天了。尽管他胸怀天下,但这时候他深刻的感到自己是壮志难酬。边关依然是危机四伏,但自己的体力、精力、精神已经不济,已经不能够继续为国效力,所以这时候的范仲淹心情是非常矛盾的。他面临一个非常艰难的人生选择。我们简单的稍微回顾一下。大家知道,第一段,他写这篇文章写作的缘由,为什么写这么篇文章啊?就是因为“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他要求范仲淹给他写这么个东西,就是说重修岳阳楼嘛。要求范仲淹写的,这是应朋友之邀写的。滕子京这个人,我们得说一下。滕子京叫滕宗谅,他跟范仲淹一年考上进士,这在封建社会叫做同年,两个人个人关系也非常好。滕宗谅这个人性格非常豪爽,非常潇洒,很义气。所以在朝中他比较主持正义,非常支持范仲淹的改革。两个人是情投意合,至死不渝。范仲淹也很欣赏他,后来滕宗谅被诬为贪污。贪污这个公款,随便发给别人,滥用公款,结果被贬官了。谪守巴陵郡,就到岳州了。范仲淹是应朋友之邀写的。然后呢,范仲淹写岳阳楼的大观,然后写览物者的心情。第三段、第四段就是写那个览物之后有悲的,有的是览物之情有喜的,有悲的,有喜的。到了第五段,就是文章的一个高潮,精华的部分。他把前边两段,览物之情,有悲的,有喜的,一概否定。表现了一种更高的思想境界。范仲淹是这样说的,“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就是说,我观察古代的那些仁人志士,他们和上边两种人都不一样。上边不是有观物而悲的,有观物而喜的吗?范仲淹说,古代的仁人志士既不悲,也不喜,跟他们不一样。为什么呢?范仲淹的回答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在这里提出了一个非常高尚的人生命题。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的时候,在朝廷的时候,对老百姓的事儿去忧心。处江湖之远,就是被贬官,贬到边远地区的时候,为皇上操心,替皇上担忧。就是进的时候,有忧,退的时候,也忧。那么人生还能光有忧愁吗,没有快乐吗?当然是有的,范仲淹说,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提出一种非常高的人生境界,人生理想。也鼓舞着这千年来的仁人志士,树立一种正确的忧乐观,人生观。不但这些年来,鼓舞着我们这个民族的仁人志士,我们想,他将来也会被永远继承下去,发扬光大。

到了1049年,范仲淹61岁了,改知杭州。改到杭州去做知州。在杭州他做了很多事儿。比方说在杭州救荒,在杭州那年赶上了灾荒之年。范仲淹三出奇策,度过了难关。我们可以简单的说一下。这三个奇策是什么呢?第一个是以工代赈。平常的救济老百姓,可能就是把这个粮食、钱财发给大家,主要是发粮食。因为灾荒之年嘛。但是范仲淹这一次他没这么做。他就让官府,寺庙等等,大兴土木。让老百姓来干活,来干活的人我就把粮食发给你,以工代赈。你来做工,我发给你粮食,不直接救济你粮食了。老百姓只要有粮食吃就行了。所以,范仲淹这个措施非常聪明,非常好。既解决了灾荒问题。又让官府,或者是寺庙得到了修缮。第二个是纵民竞渡。所谓纵民竞渡,就是杭州有一个风俗,人们喜欢赛舟,赛船。他就让老百姓去组织这种比赛活动。比赛活动期间,就让那些富户人家,给老百姓舍粥,给他们做粥喝。这样他们出钱做粥,老百姓去看比赛。这不到那儿就吃饱肚子了嘛。目的还是为了度过灾荒。第三,提高谷价。一个地方荒年之后,这个粮食的价格是很会高的。范仲淹就说,我要把这个价钱提得高高的,赶紧收粮食。而且广泛宣传贴告示。外边的商人们知道了,杭州的粮食这么贵啊,就千方百计的,不远千里的把粮食都往杭州运。等到运了去,粮食都囤积的很多了,你还能卖那么贵吗?它就贵不了了。物以稀为贵,太多了,它就贵不了了。你那么远运去了,你可不能再拉回去呀,所以杭州的粮价就降下来了。这样,范仲淹就用这些智谋帮助杭州人度过了难关。

 

解说二:范仲淹依然在各地辗转为官。他已经有三十多年没有回过故乡长山了。晚年的他终于有了一次再回故乡的机会,“少小离家老大回”,这将是一次怎样的会面呢?

鲁中职业学院高级讲师王忠修为您讲述《先忧后乐范仲淹第三集 庆历新政》。《邹平史话》,正在播出。

 

到了1051年,范仲淹63岁了。这时候他在杭州又呆了2、3年了,他被改派到青州来做知州。63岁的范仲淹来到青州,在上任的途中,他路过长山。长山毕竟是范仲淹生活了将近20年的地方,他以朱姓的身份在这里学习,生活,后来还是以朱说的名字到应天府求学。后来考中了进士。所以他对长山的父老乡亲,特别是他自己家里的朱氏兄弟们,是非常感激的。范仲淹在路过长山的时候,就亲切的会见了故乡的亲人。历史上记载说,邹平,也就是长山这个地方,有一个礼参坡,也就是长山县城的西边九里,范仲淹“为青州守,过县,礼参父老甚恭,因以为名。”这是我们《山东通志》上记载的。范仲淹这一次礼参父老,还留下了一首非常著名的诗叫做《留别乡人》。是这样写的:

长白一寒儒,荣归三纪余。

百花春满路,二麦雨随车

鼓吹罗前部,烟霞指旧庐

乡人莫相羡,教子苦读书。

 

范仲淹在青州呆了不长时间,因为这时候他的身体已经很弱了,他从邠州去邓州的时候,就因为养病去的。现在他身体更虚弱了。但是政务还很繁杂,范仲淹实在承受不了了,他就请求再调到一个比较轻松的地方。就调以闲郡来修养。他害怕给国家耽误公事。皇上不久就批准了。1052年的春天,范仲淹64岁了。皇帝批准了范仲淹的请求,让他到颍州,也就是现在安徽省的阜阳市去做知州。颍州,也是宋代官员晚年来休养生息的地方。那个地方自然环境比较好。范仲淹接到这个任命之后,轻车简从,抱病上路。四月范仲淹到达了徐州,但这时候的范仲淹病体难支,实在不能往前走了,就留在了徐州,想在这里求医调治。这时候徐州的知州,叫做孙沔。他尽力竭力的给范仲淹治病,范仲淹那些朋友们,像韩琦,富弼,也给他送衣送药。甚至仁宗皇帝听范仲淹病了之后,都派人到这里来探视。还给范仲淹送来了贵重的药品。但是这时候的范仲淹已经是无医可治了,沉疴难起。范仲淹这时候感觉到自己体力实在是不行了,就用他最后的精力写下了600字的《遗表》。这是过去的惯例,就是写个遗嘱。当官的叫《遗表》,这个《遗表》是给皇上看的。包括自己对一生的总结,对以后朝政的一些看法,或者是对自己家里的什么要求对皇上提一提。但是范仲淹在这里,只写国家大事,对于自己家里的事只字未提,一点都没说。虽然宋朝的惯例是,一个官员死了,说我家里还有哪个孩子还没有安排,让皇上给安排个官做,好养家糊口,过日子。对这些东西,范仲淹只字未提。1052年五月二十日,这是阴历。范仲淹终于走完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在徐州去世了。范仲淹的生命轨迹非常有意思。他生于徐州,死在徐州,他走遍了中国版图的大半个中国,给他的人生画了一个非常大的句号。也可以说一个完美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