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每当读到范仲淹这些千古不朽的诗文,多少仁人志士、莘莘学子无不慷慨激昂、拍案而起;无不为报国拯民而悲歌前往。你知道吗?北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范仲淹是在我们山东邹平成长起来的伟人,邹平的泉水和米粥养育了一代名将贤相。
随母漂泊 徙居长山
北宋端拱二年(989)八月二日,武宁军节度掌书记(徐州军事长官的秘书)范墉侧室家一男儿呱呱坠地,给范家带来一片欢喜,范母谢氏更是喜之不尽。范墉说:“这孩子给咱家带来不少喜悦,乳名就叫说(同悦)儿,官名入学时再斟酌”。谁知天有不测风云,当说儿刚满两岁,范墉即在任上中了瘟疫,一至不起。弥留之时,谢氏及小说儿偎依在旁,悲痛难忍。范墉喃喃地说:“娘子与我恩爱数载,谁知我却无福,看来凶多吉少,只是娘子与孩子让我牵挂不下。我是从军文官,未有家产、积蓄。我去后,说儿还在襁褓哺乳,你就带在身边改适他人吧!”谢氏大悲:“官人怎说这话,我生是范家人,死是范家鬼,官人若有不测,俺娘俩个就随您而去!”范墉连忙摇头:“夫人差矣!上苍赐给咱家这个儿男,他前程远大,夫人育儿、教儿重任在肩,怎能推脱?我寿短已愧为人父,您若再不承当责任,不仅我不应允,上天也不答应。”说罢气绝而两眼不闭。全家大嚎。谢氏泣曰:“官人瞑目吧,我谨遵遗命,誓将小儿养育成人。”范墉这才闭目升天。谢氏扶柩回苏州吴县葬夫,七七四十九天多次哭昏在墓地,过路人无不垂泣含泪。范墉正室陈氏在故里抚养范仲温、范兹,老三说儿就随母亲漂泊,靠给人缝洗度日。
转年清明节,谢氏抱着说儿给范父上坟,不用说又是一番断肠痛哭。忽然两个踏青泼皮来到谢氏身边,尖声尖气地叫道:“娘子,休要弹泪,随我去梅开二度吧!”另一个说:“小心肝,可怜煞人,和我正是天生一对。”说着就动手动脚。谢氏怒目相视,与之撕打,无奈身轻力微,被两个歹徒扭住双臂,动弹不得。说儿见状,吓得大哭。“住手!”几个官样人士恰巧路过此地,高声断喝。泼皮闻言,见来的人多势众,慌忙撒手逃窜。谢氏急抱起孩子又大哭起来。来人走上前去向谢氏深施一礼:“敢问夫人可是范家弟妹”?谢氏抬头一望,见是夫君的好友朱文翰,连忙还礼。文翰说:“贤弟年轻有为,想不到如此匆匆驾鹤西去。这几月我外出办案,近几天才得知贤弟葬在此地,特来祭奠”。谢氏知道朱文翰淄州长山人,端拱二年进士,时任平江府推官,范墉回乡探亲时常与之谈文吟诗,是个忠厚清廉之仕,连忙回话:“夫君生时也常提到兄长。今日多亏兄长到此搭救,否则不堪设想。”文翰说:“弟妹眼下必须节哀顺便,横下心来抚养孩子成人才是出路,不知弟妹如何打算?”谢氏道:“我这几月全靠给人缝洗糊口,那里有生活门路。”文翰说:“家族中、娘家里可有可靠亲戚?”谢氏道:“家中难容侧室,娘家已空无一人。”文翰叹道:“真是个苦命人啊!这样吧,您带上孩儿先到我家,我虽不富足,也不至于饿着孩子”。就这样谢氏带着说儿来到朱家当了保姆。朱文翰为官清正,全靠工薪持家。孩子多,老婆常年有病,文翰一出去办案,老婆孩子就饥一顿、饱一顿的就和。谢氏到了朱家,勤苦耐劳,不几天就拾掇得井井有条。朱夫人以大妹相待,朱家孩子以姨娘相称。
又过了半年,朱夫人陈病加重,一至弥留。夫人临死之时,一手拉着朱文翰,一手拉着谢氏,哽咽着说:“官人,我死之后,孩子们就交给大妹子吧,给孩子找别的后娘我不放心”。又回过头来对谢氏说:“妹子,我就求您了,从今天开始,您就是他兄妹的亲娘。”谢氏含泪点头。朱夫人又把孩子们叫到身边:“孩子们,快给你娘磕头!从今天开始,谢姨就是你们的亲娘!说儿就是你们的亲弟弟。”随着一片叫娘声,朱夫人归天。从此,朱文翰带着谢夫人和几个孩子,先后宦游安乡、池州等地,不久文翰奉调淄州任长史。朱文翰与谢氏商量:“我已奉调到淄州任职,淄州与故邑长山不远,家里有众多族亲乡邻,还有几亩薄田,您就带孩子们到家耕读,也省得长年在外奔波,无人照应。”谢氏答应了,就这样,范仲淹(此时名叫朱说)于四岁之时随母迁徙到长山县河南村(今邹平县长山镇河南村。一九五六年长山县并入邹平,长山县城改长山镇至今)。正是: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裤少伟男。
画粥断齑 苦读荒寺
谢氏到了长山,和睦邻里,勤俭持家,白天下地耕作,夜晚回家缝补浆洗,看着孩子们挑灯夜读。朱文翰时常回家送些俸银,添补家用。全家虽然辛苦,倒也安乐。转眼朱说到了启蒙年龄,文翰亲自将说儿送到村塾,对先生说:“我这三个儿子,唯有小儿聪明伶俐,孟先生可严加管教,培育成才。”孟先生将说儿叫到跟前端详,果然天庭饱满,地阔方圆,童稚之中透着秀气,天真之处含着刚毅,随以唐诗试之,三遍可诵。先生大喜,朱说随行拜师之礼不提。数年之后,朱说在村塾读完了《百家姓》、《千家诗》,又读了四书五经,学问大进。一年清明醴泉寺主持慧通方丈佛事毕到村塾叙谈。“孟兄,得高才以教之不亦乐乎?”“大师过奖。村塾小地,大多入学三两年因贫而辍,或从耕,或从商。唯朱家小公子朱说才志可嘉,然而我却学问不到,正想请大师赐教。”“阿弥陀佛!孟兄亚圣后裔,贫僧四大皆空,怎敢好为人师?”孟先生道:“大师道德文章精深,今日隐居荒寺,是将所学圣贤之道烂之于肚还是传之于世,还望三思。”正说着,朱文翰进屋,拱手曰:“孟先生,哦,慧通大师也在,别来无恙?”孟先生答道:“长史今日如何空闲?适才还谈及令郎。”文翰说:“小官已告老还乡为民,刚到家,特来先生这里一叙。大师在此,真是三生有幸。”说着,叫小厮将酒菜摆上,三人把酒交谈。寒暄一阵,话题又转到朱家兄弟。文翰说:“时才与贱内在家议论过,我已辞官,积蓄无几,日子艰难,正想让大儿、二儿经商养家,贱内却主张让说儿学商,主意未决,特来讨教。”孟先生说:“何不叫他们兄弟三人来述志定夺”。慧通道:“愿瞻诸公子风采。”朱家兄弟一会儿到齐。老大说:“我们兄弟三人,我居长,又无才,还是我下学经商,为父母养家分忧。小弟有志有才,应让小弟求学深造,以耀门庭。二弟可随其愿。”慧通问朱说道:“小施主有何志向?”朱说答道:“先生教诲,忧民之忧,乐民之乐。学生对商贾技艺一无所乐,但愿读书学经世之略以济苍生。”慧通微微点头,问道:“民谵曰:‘长山邹平二十五’,居此二十五里邹平有何重要人文?”朱说答道:“先生教诲,邹平城西有伏生村。伏生为秦博士,冒死藏匿《尚书》于夹壁,以避秦火梵书。史曰:汉无伏生则《尚书》不传;有《尚书》而无伏生,人亦不能晓其义,是伏生一人为商周微言道统之所寄。”慧通面带微笑,又问:“本地隋末出了一位草莽英雄,小施主可知?”朱说回答:“先生曾带徒儿登山踏青,到过雕窝峪,多次讲到王薄在此聚众,以《无向辽东浪死歌》号召起义反隋。”“小公子可背诵否?”朱说遂朗朗背诵:“长白山前知事郎,纯著红罗锦背裆。横槊侵天半,轮刀耀日光。上山吃獐鹿,下山食牛羊。忽闻官军至,提刀向前荡。譬如辽东死,斩头何所伤。”慧通连连点头,又说:“公子可否在七步之内以此为题作诗一首?”朱说望见窗外山下泉水潺潺,桃花半开,在堂前才迈了两步,就开口诵曰:“长白山下水悠悠,清明桃花半含羞,遥指铁棚千古事,英雄载舟又覆舟。”慧通大喜,从座上站起来,拉着朱说的手对朱文翰说:“此儿大才,如勤学不辍,其位不在你之下。”孟先生趁机对慧通道:“此才此志不教之,亏煞大师胸中五车书。”朱文翰忙上前拱手,拉着说儿下跪拜师。慧通大喜,连忙扶起:“我佛慈悲,但愿长山出宰相,解民水火于倒悬。”
醴泉寺地处群山环抱之中,周围古木参天,泉水环绕其间,远离村舍,鲜有杂扰,且有学问高僧,确是一处安心读书的理想之地。慧通大师对朱说疼爱有加,授之以《左传》、《战国策》、《史记》及诗词歌赋。时间一长,引起一些小和尚的妒忌,常常吵吵嚷嚷扰乱安静,又以“饭后钟”相戏弄,饭钟响过,等朱说去伙房,斋饭早已被小和尚吃光,朱说只好饿肚子。于是他便到寺南二里远的一辟静山洞读书,用家中送来的小米一次煮一升,待凉后划上一个“十字”,每顿吃一块,再切上点野菜,撒上盐末下饭,这就是邹平妇孺皆知的“读书洞”“画粥断齑”的故事。宋史亦有记载:“冬日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继,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当时,谏议大夫姜遵的公子也时常来向慧通求教,回家便向他父亲谈起朱说之事,姜遵便命儿子带些酒肉送于朱说,再次去时,看到上次的酒肉原封未动。姜公子说:“朱学兄,我带点酒菜,您尽管食用,不必客气。”朱说道:“姜大人与学兄之谊安敢不敬,只是我食小米野菜已习惯,恐改食肉鱼以后将吃不得粗食。”姜公子又问:“你断齑画粥,苦读寒洞不感到太苦吗?”朱说回答:“我只感到书中滋味无穷,无觉苦也”。姜公子回家与父说及,姜遵大惊:“此生志坚学笃,必成大器,你等须学之敬之。”
姜遵字从式,淄州长山人。进士及第后,先为蓬莱尉,后升任监察御史、开封府判官,仁宗即位后,为京东转运使,后召拜为枢密副使。因其长于吏事,处世严苛,向来对人对事不随声附和,素以刚严著名,人称姜谏议。一日,朱说与同学去拜访姜遵。姜遵留朱说引入后堂,对夫人说:“朱学究年虽少,奇士也,他日不惟为显官,当立盛名于世。”吩咐夫人置办饭菜招待,从此待朱说若亲子。
一日晚,朱说在洞中读书,两只老鼠跳进粥锅,吱吱乱叫,朱说抬头见是一黄一白两只小鼠,随口道:“小鼠小鼠,无食我粥。”两鼠却不怕人,反而在粥上乱踏乱跳。朱说气极,用书猛打过去,两鼠慌忙逃出洞外,钻到荆树两侧,朱说追到树下,见一鼠洞闪着黄光,一鼠洞闪着白光,甚感惊奇,于是取来纸刀一挖,见下面一个大地窖,扒开土石,却是满满一窖黄金,朱说随手埋好。又挖开树另一侧,见是一窖白银,仍不动分文,埋好如旧,复回洞挑灯夜读。这便是邹平妇孺皆知的“窖金苦读”的故事。正是:贫贱不移书生志,富贵不淫伟人心。
宦游九州 思乡情深
大中祥符四年(1011),朱说二十三岁,见其长兄不够节俭,批评了两句。长兄却说:“我吃的是朱家饭,花的是朱家钱,与你何干?”朱说闻听此言,遂向母亲探问究竟。当他知道自己的身世后,即离开长山,前往河南应天府拜戚同文为师,继续苦学。大中祥符八年(1015),范仲淹以朱说之名考中进士,初授广德军司理参军,向皇帝呈表略云:“志在投秦,入境遂称张禄;名非霸越,乘舟偶效于陶朱”。他用范雎因避难改名张禄入秦拜相、范蠡帮助越王勾践灭吴后改名陶朱公隐居的典故,贴切的表达了要求恢复范姓的因由。29岁时经皇帝核准,恢复范姓。因感到自己与南朝梁人江淹命运相似,少年孤贫,又敬佩江淹好学,才志过人,文章誉满天下,起名“仲淹”,字“希文”。
范仲淹曾挂帅出征,威戍三边,抵御西夏,被称为“胸中自有甲兵数万”;曾出将入相,出任参知政事(副宰相),主持庆历新政;还曾做过泰、楚、陈、睦、饶、润、越、延、耀、彬、邓、青等地的地方官,为官清正,体恤民情,平反冤狱,解民疾苦。正如后人誉为“忠义满朝庭,事业满边隅,功名满天下”,史书尽载,本文不多赘录,只述范公在邹平的几件传闻。
范仲淹考中进士得官后,即返乡迎母归养。谢氏自仲淹的继父去世后,孤独的心灵只有寄托于长年吃斋念佛,为儿子祈福,求神灵保佑儿子平安。家务的操劳加上挂念儿子的心情,使得她长夜难眠,经常以泪洗面,眼睛哭瞎了,头发也白了。现在儿子做了官,范母又喜又忧,喜得是,说儿终于成才出人头地,忧得是要离开朱家子孙,进退两难。范公说:“母亲,咱家是耕读之门,兄长子侄我定期接济,诸贤侄要勤学不辍,勤耕不懈,定能继承祖业,耀祖光宗。”并时常寄诗文指教,朱氏子弟读书上进,有三人得官。
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范仲淹出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知延州(今延安),抗击西夏。八月中秋,“每逢佳节倍思亲,”范公望着升起的明月和南方的家乡,思亲思乡之情按耐不住,提笔写下三首词,传之后世。其一《渔家傲》上阙已录于篇首,下阙云:“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其二《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其三《御街行》:“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叙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范仲淹性格刚正坚毅,其作品多是情调苍凉悲壮、气概雄伟,但他也有自己的个人生活,也有乡思、有友谊、有爱情,这三首词就透出了“铁石心肠人,”也“作此销魂语”,可见范公对养他十八的长山故乡亲人思念至深。
范公在镇守西北边防之时,一年醴泉寺遭大火,殿宇毁坏严重,主持欲整修寺院苦于无钱,忽然想起范仲淹,便派人前去相求。范公款留前去的僧人几日,临走仅修书一封相送,令僧人大失所望。回来后,僧人当着众人的面开信一看,见画着一棵老荆树,上写“荆东一池金,荆西一池银,一半修庙宇,一半斋僧人。”众僧半信半疑,急忙挖土,果然得到许多金银。于是用之整修殿宇、置办寺产,从此醴泉寺再度兴盛。比范仲淹稍后的北宋谏议大夫钱公辅作《义田记》一文,记述了范仲淹身居高位,自奉节俭,而以俸禄购置义田,养济族人的事迹,也是历历在目。文中云:范文正公,“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方贵显时,置负郭常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用现代语译之:“范仲淹,平生乐于用钱财帮助别人,选择那关系亲近而贫穷、关系疏远而贤能的人,都予以帮助。当他贵重显达之时,购置近城保收的良田一千亩,称做‘义田’,用来养育、救济本家族的人们。”《长山县志》也记载他居高位后,“仍念朱氏顾育之恩,乞以南效封典,赠朱氏父太常博士,并于孝妇河南置义田四顷三十六亩,以赡朱族”。正是:卷中青史颂仲淹,夜半山农话范公。
微服还乡 礼参父老
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范仲淹任参知政事。根据当时官俸兵饷激增,民穷财困,农民不时起事,边境又受到辽夏威胁的实际情况,为摆脱积贫积弱的困境,范仲淹提出:“明黜陟,抑侥幸 、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推恩信、重命令”等改革十策,被朝庭采纳,时称“庆历新政”,揭开了北宋改革的序幕。但不久遭到保守派的反对, 新政失败,范仲淹、欧阳修等因此遭到贬逐而外放。范公宦游几州后,于皇佑三年(1051)任青州郡守,特意绕道拜见长山父老。长山父老倾城出动,去城西十里夹道相迎,真是人山人海,敲锣打鼓,鞭炮齐鸣,热闹非常,争睹长山长大的一代名将贤相之风采,大家跷首西望,以为大员衣锦还乡,一定八抬大轿,前呼后拥,气派非凡,却见一草蓬骡马远远停住,下来一清瘦长者,青衣小帽,蹒跚几步,大礼参拜。知县与长山父老哗啦跪倒一片,连忙还礼。知县上前扶起范公说:“相爷大礼,某等承受不起。”仲淹道:“生我者吴县父母,养我者长山父老,十八年成人之恩无以为报,父母官与众父老今又十里相迎,礼当参拜。”知县携着范公之手说:“老相爷年事已高,还望保重。”仲淹道;“某虚度六十又三,辗转朝庭上下三十六年无成几事,近来身感不适,越发思念乡亲父老。”说着不会儿到了县衙。知县忙准备文房四宝请范公题字。范仲淹略一沉思,赋诗一首:“长白一寒儒,荣归三纪余。百花春满路,二麦雨随车。鼓吹罗前部,烟霞指旧庐。乡人莫相羡,教子苦读书。”该诗记述了正值小麦吐穗,春光明媚的初夏季节,长山父老热烈相迎的盎然气氛,充分表达了范公回乡的兴奋之情,并谆谆教导父老乡亲要教育子女刻苦读书,力争成才报国。当年范公礼参父老之处被命名为礼参坡,后又建礼参店,礼参村,今设礼参镇,此是后话。正是:长山寒儒拜父老,一代将相耀古今。
千秋永祭 万古留芳
大宋皇佑四年(1052)五月二十日,范仲淹病逝于去颍州赴任的路上,终年64岁。是年十二月葬于河南省洛阳东南万安山(今属伊川县)。谥楚国公、魏国公。古文载范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殁之日,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惟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而已”。就是说范仲淹虽然地位高、俸禄多,却终生过着清贫的生活。逝世的时候,甚至没有钱财装敛,子孙们也没有钱财为他举办象样的丧事。他只是把救济贫寒、养活亲族的道义,留传给儿子而已。范仲淹最终实践了他忧国忧民、报国爱民的宏志,成为历代推崇的一位封建社会第一流的清正官吏。噩耗传到长山,从河南村到醴泉寺,从读书洞到礼参坡,父老乡亲无不捶胸弹泪,嚎啕痛哭。邑人知县韩泽 主持在长山县城南建范公祠,于宋治平二年(1065)竣工。之后经过元、明三次重修,最后一次重修在清道光三十年(1850),距今已经140余年。据长山河南村年长的朱氏后人介绍,清代重修后的范公祠分前后两院,前院为大殿,后院为享殿。大殿前东西两侧,各有大银杏树一株。殿前近百米的甬道两旁,碑石林立,古松掩映。院内有古槐三株,相传为宋韩泽建祠时所植。最大的一棵直径三米,躯干通直,绿荫蔽天,另有一株因树龄高古,原躯干中空,后来却又在腹中生出一株新槐,粗如水桶,状似蛟龙,人称“怀中抱子”,此乃长山一大盛景,每至春冬两闲,前去观赏者络绎不绝。可惜大批古树、塑像、碑石毁于战火和“十年动乱”,现仅存大殿一座和“怀中抱子”古槐一株。为了纪念范仲淹,邹平县人民政府和长山镇政府,曾于1993年、1995年先后两次重修范公祠,并制定了开发规划,现正在实施中。醴泉寺旁也建一范公祠,原在寺东,座南朝北。山门外分竖“先忧”、“后乐”石碑两通,门上方横悬“山高水长”大匾。刻在两侧木柱上的对联是:宰相出山中,划粥埋金,二十年长白栖身,看齐右乡贤,依然是苏州谱系;秀才任天下,先忧后乐,三百载翰卿著绩,问济南名士,有谁继江左风流?”该联对仗工整,对范仲淹一生的经历和业绩作了高度概括。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时期,这里曾是乡学驻地,梁漱溟先生视察乡学,曾应乡学学长之邀,在醴泉寺亲笔题写此联,悬挂于殿中。可惜醴泉寺和范公祠皆毁于战乱和“文革”。在醴泉寺寻踪访迹,仍能从字迹漫漶的高大古碑、裸露的殿基和一米多高的大佛头来想像醴泉寺昔日的风采。“范仲淹读书洞”由于地处深山,远离村舍,虽经多年风雨侵蚀,洞口山岩剥落,但仍基本保持山洞的自然风貌,1993年,当地政府在洞旁竖立石碑以示纪念。范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也是一位优秀的统帅和文学家。他任参知政事时倡导的“庆历新政”后来成为王安石“熙宁变法”的前奏。他对某些军事制度和战略设施的改善,使北宋的西线边防稳定了相当长的时期。他在散文《岳阳楼记》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脍灸人口,千百年来为人传诵。这句描写范仲淹生活理想的写照,被人称为“范公精神”,实际上成了中华民族共同的道德规范,闪耀着“民本”思想和人生价值的光辉,与中国共产党所提倡的“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是一致的,成了中华民族文明史上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不仅对邹平人民,而且对全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精神生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邹平人民以培育了青少年时代的范仲淹而自豪,邹平县也因历史上出了这位著名人物而扩大了知名度。在纪念范仲淹诞辰一千周年之际,1989年10月邹平县人民政府在县城中心为范仲淹竖立了石像。1999年底,塑像移之黄山西脚下。雕像高5米,底座高4米,前面刻有著名画家范曾先生题写的范仲淹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阴面刻有隶书《范仲淹雕像记》、两侧刻有两副描述范仲淹邹平生活的汉画形浮雕,每天吸引不少的游客前来瞻仰。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将更加怀念这位先哲,他的忧乐思想将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得到弘扬光大。
(作者:徐新民 郭蒸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