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游九州 思乡情深
大中祥符四年(1011),朱说二十三岁,见其长兄不够节俭,批评了两句。长兄却说:“我吃的是朱家饭,花的是朱家钱,与你何干?”朱说闻听此言,遂向母亲探问究竟。当他知道自己的身世后,即离开长山,前往河南应天府拜戚同文为师,继续苦学。大中祥符八年(1015),范仲淹以朱说之名考中进士,初授广德军司理参军,向皇帝呈表略云:“志在投秦,入境遂称张禄;名非霸越,乘舟偶效于陶朱”。他用范雎因避难改名张禄入秦拜相、范蠡帮助越王勾践灭吴后改名陶朱公隐居的典故,贴切的表达了要求恢复范姓的因由。29岁时经皇帝核准,恢复范姓。因感到自己与南朝梁人江淹命运相似,少年孤贫,又敬佩江淹好学,才志过人,文章誉满天下,起名“仲淹”,字“希文”。
范仲淹曾挂帅出征,威戍三边,抵御西夏,被称为“胸中自有甲兵数万”;曾出将入相,出任参知政事(副宰相),主持庆历新政;还曾做过泰、楚、陈、睦、饶、润、越、延、耀、彬、邓、青等地的地方官,为官清正,体恤民情,平反冤狱,解民疾苦。正如后人誉为“忠义满朝庭,事业满边隅,功名满天下”,史书尽载,本文不多赘录,只述范公在邹平的几件传闻。
范仲淹考中进士得官后,即返乡迎母归养。谢氏自仲淹的继父去世后,孤独的心灵只有寄托于长年吃斋念佛,为儿子祈福,求神灵保佑儿子平安。家务的操劳加上挂念儿子的心情,使得她长夜难眠,经常以泪洗面,眼睛哭瞎了,头发也白了。现在儿子做了官,范母又喜又忧,喜得是,说儿终于成才出人头地,忧得是要离开朱家子孙,进退两难。范公说:“母亲,咱家是耕读之门,兄长子侄我定期接济,诸贤侄要勤学不辍,勤耕不懈,定能继承祖业,耀祖光宗。”并时常寄诗文指教,朱氏子弟读书上进,有三人得官。
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范仲淹出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知延州(今延安),抗击西夏。八月中秋,“每逢佳节倍思亲,”范公望着升起的明月和南方的家乡,思亲思乡之情按耐不住,提笔写下三首词,传之后世。其一《渔家傲》上阙已录于篇首,下阙云:“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其二《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其三《御街行》:“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叙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范仲淹性格刚正坚毅,其作品多是情调苍凉悲壮、气概雄伟,但他也有自己的个人生活,也有乡思、有友谊、有爱情,这三首词就透出了“铁石心肠人,”也“作此销魂语”,可见范公对养他十八的长山故乡亲人思念至深。
范公在镇守西北边防之时,一年醴泉寺遭大火,殿宇毁坏严重,主持欲整修寺院苦于无钱,忽然想起范仲淹,便派人前去相求。范公款留前去的僧人几日,临走仅修书一封相送,令僧人大失所望。回来后,僧人当着众人的面开信一看,见画着一棵老荆树,上写“荆东一池金,荆西一池银,一半修庙宇,一半斋僧人。”众僧半信半疑,急忙挖土,果然得到许多金银。于是用之整修殿宇、置办寺产,从此醴泉寺再度兴盛。比范仲淹稍后的北宋谏议大夫钱公辅作《义田记》一文,记述了范仲淹身居高位,自奉节俭,而以俸禄购置义田,养济族人的事迹,也是历历在目。文中云:范文正公,“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方贵显时,置负郭常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用现代语译之:“范仲淹,平生乐于用钱财帮助别人,选择那关系亲近而贫穷、关系疏远而贤能的人,都予以帮助。当他贵重显达之时,购置近城保收的良田一千亩,称做‘义田’,用来养育、救济本家族的人们。”《长山县志》也记载他居高位后,“仍念朱氏顾育之恩,乞以南效封典,赠朱氏父太常博士,并于孝妇河南置义田四顷三十六亩,以赡朱族”。正是:卷中青史颂仲淹,夜半山农话范公。
范仲淹与邹平
- 说明
- 作者: Administrator
- 分类:范仲淹
- 点击数:5222
目 录
第 3 页 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