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苦旅田园曲
——读郝秋岩
王 红
80年代初,为探究邹平文化源流,曾研读邹平、长山、齐东三县旧志。民国年间的齐东县志人物篇中,载有清代嘉庆、道光年间的女诗人郝秋岩简介及部分诗作,看后很感兴趣。后来四处寻觅秋岩诗稿,五年茫无端绪。1987年秋,在郭连贻先生那里看到王北溟先生珍藏的秋岩诗集,惊喜不已。借来吟诵月余,爱不释卷。一次,与文化局王泽浚副局长商议复印存档,他说:“不消半月,我按原样抄录复印。”结果,他以工整隽秀的小楷将诗集全部手抄下来,复印两本送我及连贻先生。 抄本后面增加了拙文《邹平文化源流述略》中关于郝秋岩简介的文字,后署“邹平黄山愚叟王泽浚书时维公元一九八八年桃月按王北溟先生珍藏木刻线装善本书缮写时年五十有九”。 从此,秋岩诗稿流传县城。
对于郝秋岩其人其诗,王北溟先生1961年4月18日在他珍藏的秋岩诗集卷末题诗四句,极为简明生动,现抄录如下:
祝阿秋岩女中奇,才如江海命如丝。
孤愤酸情与谁语,留于人间一卷诗。
秋岩,姓郝名(上“⺮”下“豊”,音lǐ),古祝阿人,现为齐河县表白寺镇孙耿街人。父郝允哲,号镜亭,乾隆进士。秋岩胞弟,号餐霞。父子皆工于诗,有诗集传世。天资聪慧的秋岩,在书香门第中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学熏陶和培育。秋岩约生于乾隆四十三年 (1778),7岁时丧父。一些文章说“幼丧母”,不知言之何据? 李若琳《秋岩诗集序》云:“秋岩幼失怙,能读父书。”《诗经•小 雅•寥莪》:“无父何怙?无母何恃? ”丧父为失怙,丧母为失 恃。失怙恃,为父母双亡。《哭叔父寅亭先生》一诗序云:“先生同父伯仲四人,从父兄弟七人,自乾隆甲辰,先严去世……” 古云,严父慈母,先严指父。乾隆甲辰,为1784年。秋岩另有 《归宁遏先严墓》,说她结婚后回娘家齐河谒拜祭奠父墓。很显然,秋岩幼丧父,非丧母也。分辨此事,关涉一个古代的人生命题:“人生三大不幸,一曰早年丧父,二曰中年丧偶,三曰晚年丧子。”秋岩则是三大不幸而集于一身者,世间少有,百不一二。在以男子为轴心的封建社会里,伦理讲究“男尊妇卑”、“三从四德”。所谓“三从”: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秋岩呢,三从全无,毫无依傍,不亦悲也夫。
秋岩24岁嫁给齐东张醒堂,现为邹平县台子镇大张村。餐霞和《命薄》诗序中云:“姊少擅诗名,夙耽艺事,德容双绝,伉俪独迟,年二十四归醒堂……”醒堂名为跃,后改为凤鸣。醒堂之父张思振,乾隆进士,曾于福建、浙江一带为官,结识镜亭先生,是为好友。醒堂前妻病故,镜亭便将次女秋岩许配醒堂为续弦。醒堂前妻生有两女,秋岩生一子,名可观。醒堂在杭州任小吏,郁郁不得志,穷困潦倒。然而,伉俪唱和,陶然忘贫,赋诗抒怀,灵犀通心,也自有一段富丽多彩的生命风景。不料,醒堂染肺病去世,数年后可观夭折。秋岩悲痛欲绝,因婆母在堂,不忍轻生,唯有长歌当哭。
郝秋岩诗集三卷:其一《碧梧轩》,98首,闺中所作;其二《蕴香阁》,75首,出嫁后所作;其三《恤纬吟》,40首,夫亡子夭后所作。三卷诗,秋岩一生坎坷命运的真实自我写照。秋岩诗稿,前期清丽典雅,吟之怡然隽永;后期哀婉凝重,读之凄然陨泪。秋岩生活及诗作,乍读,社会内容单薄窄狭,既没有涉猎社会的动荡与战乱,又没有揭示人间的黑暗与不平,仅是个人及家庭遭遇的描述及审视,似乎没有很深广的社会意义。 原来我亦如是观,今日深而思之,颇觉不妥。其实,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男耕女织的农业文明时代,普通人的田园家庭生活风貌及牧歌式的情感吟咏流向,更别有一番平常人的风景线,也更具有一种平凡人生的典型意义在。往昔,过多的 “世浑浊而莫吾知兮”、“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的宣扬鼓吹,造成一种烈士伟业、诗鸣不平的观念倾斜,则少了几分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的平凡生态美。在这种意义上解读郝秋岩,感觉格外真切、朴实、自然,原汁原味的田园生活气息扑面而来。
郝秋岩视野中的田园风光是“村野人家千百户,篱垣尽在碧烟中”(《秋日道上书所见》)、“浓华灼灼几株同,可爱深红间浅红”(《桃花》)、“芳甸悠扬少女儿,夜来新绽杏花丛”(《杏花》)、“碧裙素袖迎朝晖,舞雪佳人玉一围”(《梨花》)、“经时脉脉情何许,镇日垂垂影亦香”(《李花》),花团锦簇,芳非宜人。 《花朝晓望》中“千里晓烟凝碧草,一湾春水隔林明”两句,勾勒晨雾晓烟,千里碧草,林外春水,明丽诱人,可谓写景的绮语妙句,高标逸韵。这是少女般的春天世界,踏青郊游,弹琴读经,好不自在,正如《夏日即事》诗中所言:“苍苔匝地书连屋,门外炎凉总不知。”《夏日》剪影“斜风细雨送微凉,帘幕沉沉夏日长,棋本怡情输亦喜,诗惟写意拙何妨”,“枕肱独卧看花影,竹露荷风生夜凉”(《夏日杂作》)。《秋村即景》则是“一抹碧烟依静渚,几林红叶醉清霜”,“碧天无片云,月色皎如昼”(《秋 夜》)。冰清玉洁的《雪夜》诗写道:“积雪满中庭,寒光冷画屏。 拨火添兽炭,欹枕阅茶经。人似梅花瘦,灯如豆子青。夜深斜月霁,竹影上窗棂。”对这种牧歌式的农家田园,秋岩情有独钟,《题舅外祖宋湘皋先生新居》一诗可以窥其奥秘:“三径郊原外,春深事事幽。轻风翻晓燕,夕照下归牛。屋角青烟合,门前碧水流。桃源难胜此,何必武陵游。”一家一户的农业文明,其最高理想归宿就是“桃花源”。秋岩认为,桃花源就在家乡的现实生活中,“吾乡风景足吟赏,何必武陵寻水源”(《桃花》)。郝秋岩这种对牧歌式田园生活的情深意笃,在她出嫁后的《蕴香阁》诗抄中也时时流露出来,如“闲门芳草绿,躬爨饷春耕,向晚缝衣坐,时闻新燕鸣”(《春日田家》),春耕时节, 男人忙耕耘播种,女人忙炊送饭,傍晚则纺织缝纫。农家生活难比达官贵人的优裕,但却自有它的独特风味,“桃粥乍成千粒灿,榆羹初进万钱青。劝餐漫道无钟鼎,春酒双双祝耋龄” (《清明》),桃花粥,榆钱羹,钟鸣鼎食之家,难以品尝享用。茅屋篱舍,男耕女织,天高皇帝远,但也并非纯然游离世外,完全的自给自足。缴纳皇粮国税,亦是种田人的传统义务。《喜雨》写道:“幸得丰穰完国课,无妨贫贱是生涯。”安分守己,安贫乐道,“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成为平衡两极对立的中间心里地带。作为一位平凡农家女性的郝秋岩,安贫乐道自然就成了她的思想主导。秋岩自幼深受陶潜诗文的滋润,厌恶宦海浮沉、吏治黑暗,向往人与自然和谐的田园宁静, 这宛如一条生命线路,自始至终贯穿在她的全部诗稿中。《碧梧轩》首篇《秋桐》便道:“忽忆渊明诗,悚然发深省”,她一生都在“深省,体味,感悟。《平原春日寄家兄竹林》诗写道:“清时豪客竞弹冠,宦海应知归棹难。季子幸余田二顷,无须车马人长安。”政治清明时,有志者竞相出仕,可应知道宦海泛舟,一旦知道风高浪险,要想回头可就难了。她奉劝家兄安居田园。《贺外叔祖张汝安先生致仕归里》、《喜澄泉叔父归自云南》两诗,对薄宦归来的长辈又“贺”又“喜”,她心向往之的是“清风一枕南窗卧,的是羲皇以上人”。
秋岩结婚以后,丈夫出外做杭州小吏,她心里比较矛盾,既言“烈士襟怀君自许,贫家风味我能甘”,又说“五侯多自贵,怀刺莫轻投。”天高地迥,牵肠挂肚,“风雪凄凄逼岁阑,尺书缄泪劝加餐”(《岁暮书怀》),更担忧的是,唯恐丈夫以心为形役,去为五斗米摧眉折腰。因此,她叮嘱“武林风景虽云乐,未必他乡胜故乡”(《送醒堂之杭州》),最关注的是“愿言保令德,努力安清贫”(《春日小饮呈醒堂夫子》),希望丈夫做官清廉,清贫自律。
秋岩是有理想的女性。《读史》诗曰:“时来屠狗亦王佐,事去卧龙非将才。”时势造英雄。《咏史》一诗,高度颂扬秦始皇,“始皇冒天险,开国骋奇才,长缨杀六王,雄心驰八垓”,有些可以洞悉秋岩青年时期不让须眉的巾帼之气。《寄族嫂王安人京师》诗赞扬族嫂的文章才华,以此自励自许,毫无女子自轻自贱的俗见。一个田园女子,其才其志,又何以驰驱?也只有寄情山水,倾注于琴棋书画。“无妨弹古调,何必有知音” (《琴》),“无端又竞棋中胜,犹是人间得失心”(《棋》),“惟兹一片石,知我万里心”(《砚》)。在平静、平常、平凡的人生之旅中,有多少不平之音溢于诗外!
秋岩其人其诗,令人感奋的还有她那颗善良慈爱之心。 秋岩一结婚,就面临着抚养两个幼女的重任。寻常百姓之家,这是一个切肤动心的命题及答卷。郝秋岩《恤纬吟诗叙》中说: “结发之初,即有将雏之惧,扶他孤如己出,娇女终托名门。”《蕴香阁》首篇《赠醒堂》,秋岩即托出自己一颗慈爱的心:“膝前双弱女,共作掌珠看。”秋岩生子可观后,一视同仁,“五纹刺绣怜娇女,七字吟诗教幼男”(《奉和醒堂春日闲居》),“坐看娇女梳婵鬓,忽忆兰闺十五时”(《晓起》)。《送女》一诗集中反映了母女之间的深厚亲情。丈夫薄宦在外,她独持门户,上有婆母,下有儿女,艰难劳顿,崎岖酸辛,无怨无悔,只期望“长幼共怡然,蔬布粗能继”(《述怀》)。在夫亡子夭的极度悲痛中,“却 缘白发慈亲在,咫尺黄泉未忍随”(《不忘》),为了老人,顽强生活下去,把痛苦埋在心底,留给自己吞咽。《归宁》诗写道:“阿母把手问,缘何太瘦生……瘦生动母怜,欲泣还复停。母安儿自安,母宁儿自宁。区区饥与寒,那敢陈母听。”回到娘家,如此这般的情怀思绪,读来让人心碎。
秋岩40岁左右,夫亡子丧,家崩溃了,日月无光,风雨如泣,只有“苦绪萦怀”、“拥鼻之吟”。道光五年(1823年)夏天, 秋岩从高氏妹中得到一册苏氏璇玑图诗,题绝句两句,并写《恤纬吟后言》:“用以殿吾全稿,自今而后,悟前非矣……”绝笔之年,大抵46岁。据《齐河文史资料》第二辑石业华先生文章,言及秋岩卒年81岁,纺织为生,在孤独凄凉中度过最后岁月。秋岩诗稿中,如《城武陈氏两节妇诗》、《海盐贞女行挽郁太孺人》等篇什,唯有让人们了解封建礼教如何麻醉戕害广大妇女身心的认识作用。秋岩以节妇事例自律、自励,自我慰藉,其实是自我麻醉。这是非人道的扭曲人性的异化力量,这就是鲁迅先生所痛斥的“吃人”的劳什子。这些篇什,纯属说教,也没有多少诗味。
秋岩一生酷爱诗艺,她自言道:“夫其性之所钟,固有历劫不移者矣……颇染诗魔,未除笔孽……”(《无题次君实诗》序)。郝秋岩人生苦旅之诗,喜怒哀乐,酸甜苦辣,全有。笔者喜爱的是 《碧梧轩》、《蕴香阁》两卷中那些田园生活牧歌。吟诵难忘的名句有“车声撼月影,马迹破霜痕”(《早发平原》)、“一抹碧烟依静渚,几林红叶醉清霜”(《秋村即景》)“千里晓烟凝草碧,一湾春水隔林明”(《花朝晓望》)、“桃粥乍成千粒灿,榆羹初进万钱青” (《清明》)、“惟兹一片石,知我万里心”(《砚》)。
秋岩其人其诗,尘封已经一个半世纪,今日解读,似懂非懂,感慨即题所书:人生苦旅田园曲。
附: 郝秋岩诗选
秋 桐
开窗望秋月,坐对双梧影。斜风自西来,落叶满金井。百尺楼凤干,荣落在俄顷。忽忆渊明诗,悚然发深省。
平原春日寄家兄竹林(其二)
清时豪客竞弹冠,宦海应知归棹难。季子幸余田二顷,无须车马入长安。
桃花四首次寅亭叔父韵(其二)
满月韶华灿小园,柔枝低亚绛英繁。涓涓晓露微含泣,脉脉春愁不解言。飞蝶时随红雨散,落霞常共锦波翻。吾乡风景足吟赏,何必武陵寻水源。
新栽牡丹
一簇香芽带雨鲜,合泥移至小堂前。柔枝未到浓华日,楚楚风姿亦可怜。
夏日即事
碧海云浓日上迟,终朝常是雨丝丝。银铛茶沸人初起,金鸭香霏帘正垂。好菊新栽八九种,娇荷始放两三枝。苍苔匝地书连屋,门外炎凉总不知。
砚
画阁伴轻吟,芸窗每夜深。惟兹一片石,知我万里心,
棋
静坐焚香调古琴,帘垂画阁尽沉沉。无端又竞棋中胜,犹是人间得失心。
早发平原(其二)
促驾离城郭,匆匆登古原。车声撼月影,马迹破霜痕。犬吠松间屋,鸡鸣水外村。纸窗深见火,野老未出门。
花朝晓望
露满芳郊晨色清,参差花木艳新晴。槿篱日暖桃霞重,綺 陌风微柳浪轻。千里晓烟凝草碧,一湾春水隔林明。秦人鸡犬知何处,目极远山螺黛横。
秋村即景
帘卷西风秋气凉,小村景物淡斜阳。山从雨后新添翠,菊到秋深别有香。一抹碧烟依静渚,几林红叶醉清霜。云边鸿雁翻翻去,亦向人间谋稻粱。
登 楼
向晚慵披卷,闲登远眺楼。青山衔落日,黄叶入深秋。百岁人如寄,千年溪自流。一声何处笛,天水共悠悠。
赠醒堂
一结同牢义,相期百岁欢。葑菲君不弃,藜藿妾能安。侍奉惭身薄,忧怜托母宽。膝前双弱女,共作掌珠看。
送醒堂之杭州
检点衣衾夜束装,送君不禁有离伤。悠悠远道风尘苦,寂寂深闺日夜长。旧业应思经史贵,闲情休赋綺罗香。武林风景虽云乐,未必他乡胜故乡。
岁暮书怀
风雪凄凄逼岁阑,尺书缄泪劝加餐。当年唯恨诸孤幼,此日悬知絮被寒。鸿鵠已成千里翮,鹪鹩各寄一枝安。北堂日暮愁何许,寸草春晖欲报难。
晓 起
春梦迷离睡起迟,小庭风暖鸟声知。坐看娇女梳蝉鬓,忽忆兰闺十五时。
春日田家
闲门芳草绿,躬爨饷春耕。向晚缝衣坐,时闻新燕鸣。忧勤诗境改,寂静道心生。薄劣良多愧,敢云怀不平。
清 明
鸟语间关唤晓晴,清明景物艳中庭。彩云低傍秋千架,丽日斜窥翡翠屏。桃粥乍成千粒灿,榆羹初进万钱青。劝餐漫 道无钟鼎,春酒双双祝耋龄。
喜 雨
南风淅沥透窗纱,楼阁朦胧敛晚霞。三径黑云拖地黑,一 帘澍雨压檐斜。禾苗漠漠新垂颖,豆叶青青欲作花。幸得丰穰完国课,无妨贫贱是生涯。
春日小饮呈醒堂夫子
庭前鸣禽改,百卉萋以新。君言意不适,欢饮及良辰。村居何所有,烹蔬脍细鱗。齐眉敬未展,报礼劳夫君。乐极哀斯至,箴铭良具陈。愿言保令德,努力安清贫。
归 宁
女行远慈帏,一岁一归宁。兄弟喜相问,姊妹欢逢迎。相将入归室,环坐话离情。阿母把手问,缘何太瘦生。忆昨去膝下,母疾体未平。瘦生动母怜,欲泣还复停。母安儿自安,母宁儿自宁。区区饥与寒,那敢陈母听。
天 道
天道茫茫未可图,忍将夭寿问洪炉。髡髦已抱千秋恨,付托终惭六尺孤。早是童年随幻化,何须七月识之无。泉台骨肉如相见,应念人间泪眼枯。
春雨(其一)
花外轻雷柳外烟,微风不隔画帘前。迷离病眼经三月,狼藉春光又一年。千载幽情波渺渺,九原暮色单芊芊。东皇不惜伤心泪,为向芳时一潸然。
题苏若璇玑图后
苏氏璇玑图诗,余昔于说乳中见之,未尝深留意也。岁癸未高氏妹以一册见示,图五色灿然如锦,盖其裔孙窦君某重刊于迩岁者。反复展玩,恨然有感,因题二绝句于后云。
宛转离鸾曲,光芒吐凤才。效颦欲有作,谁为寄泉台。
千秋传锦字,百叶有孙枝。不妨哀苦意,并许后人知。
作者:王红,转载自《邹平文史集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