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词语文化内涵
一、“邹平县”语源简析
“邹平县”一词属于汉语政区地名。其标准读音为“Zōu píng Xiàn”。它所指代的县级行政区域(地理实体),位于山东省中北部。地处北纬36°41′~37°08′,东经117°18′~117°57′。东邻淄博市、桓台县,西接济阳县、商河县, 南连章丘市、周村区,北靠高青县。县境南北长50.2公里,东西宽75.6公里,面积1252平方公里。人口69.3万。县人民政府驻地邹平镇,在省会济南东北方向69公里处。为滨州市辖县。
“邹平县”这个地名和县境内的其他地名一样,都是在地域文化数千年形成、发展、演变而成的,具有自己的语源特征和文化内涵。据史料记载,最早在夏朝曾封舜之后姚姓为邹侯,在邹平之域立邹侯国。汉朝刘邦封功臣武虎为梁邹侯。今邹平县城有梁邹侯墓。此乃邹平称梁邹县之由来。汉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邹平地区设有梁邹、邹平等7县,邹平县治所在境内孙镇东,梁邹县治所在韩店旧口村。晋朝废梁邹县,但邹平县一直沿用至今,长达两千余年,足见“邹平县”一词命名源远之流长。
二、邹平县政区沿革简况
今之邹平县为原邹平、长山、齐东三县相继合并而成。三县自西汉建置以来,历经数代更易,其建置时有增设省废,境域时有割并分析,而三县建置自成脉络,各不混淆。
邹平县历史悠久,从目前县境内已发现的古文化遗址来看,先后有后李文化、北辛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等。由此可知,在距今约七八千年前的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早期,邹平县境内就有勤劳智慧的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创造着灿烂的中华文化。
据旧志记载,最早夏曾封舜后姚姓为邹侯,在邹平之域设立邹侯国,隶属青州。春秋时设苑囿、夫予邑、於陵邑,隶齐国。战国时属田姓齐国,隶属齐郡。邹平境内置县大约在西汉初期,楚汉战争以后,汉高祖刘邦为巩固统治,分封诸侯,当时封功臣武虎为梁邹侯,于梁邹立侯国。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在全国初置13部州。山东分属青、兖、徐三州,青州领平原、济南、千乘、齐、北海、东莱6郡。时邹平地区建有7县:邹平县(治所在今孙镇东)、梁邹县(治所在今韩店镇旧口村)、於陵县(治所在今临池镇古城村)、朝阳县(治所在今码头镇旧延安村东15公里,史称魏王城)、菅县(治所在今魏桥镇菅家村)、高苑县(治所在今苑城驻地)、东邹县(治所在今高青县花沟乡驻地),皆统属于青州部。邹平、梁邹、於陵、朝阳、菅县5县隶济南郡,高苑、东邹2县隶千乘郡。
东汉初年,东邹县省废。建武十七年(41年),济南郡改称济南国,邹平、梁邹、於陵、东朝阳、菅县5县仍依西汉制,隶属青州部济南国。晋朝初,废菅县并入东朝阳县。仍为邹平、梁邹、於陵、东朝阳、高苑5县,其中邹平、梁邹、於陵县隶属济南郡,东朝阳、高苑2县隶乐安郡。隋朝初,东平原郡废除。开皇三年(583年)降济南郡为齐州。将北齐平原县治移于邹平故城孙镇,仍称平原县。十八年,又改平原为邹平县,隶齐州。改武强县为长山县,县治移入今长山镇,隶淄州。大业初,并济南县入长山县。大业二年(606年)又省朝阳县入临济县,隶齐州。
唐朝建立后,在临济县治设邹州,邹平、长山、临济、高苑等县均隶之。二年(619年),邹平县治移于赵台城(今九户镇古王台)。八年(625年)邹州废止。邹州原所属邹平、临济等县改隶谭州(治所在今章丘西平陵城),同时又将邹平县治由赵台城复迁回孙家镇。长山县、高苑县改隶淄州。贞观元年(627年),谭州废止,邹平县改隶淄州,临济县改隶齐州。五代时,邹平、长山、高苑3县仍隶淄州,临济县隶齐州。
宋朝初,邹平地区诸县及淄州隶属于京东路。咸平四年(1001年),临济县省废,其地分别析入邹平、章丘二县。景德元年(1004年),邹平县治又移于济阳县废城(旧口)。邹平、长山、高苑3县及淄川同隶京东东路淄州。宋末金初,由于战乱,为利于自保,邹平县城由旧口迁至今邹平县城。元初,邹平、长山、高苑隶济南路总管府淄州。元宪宗二年(1252年),析邹平、章丘县地,以邹平县之齐东镇立齐东县,隶济南路。析邹平之青平镇立青城县,隶陵州。中统五年(1264年),淄州升格为淄州路,并置总管府,邹平、长山、高苑仍隶之。至元二年(1265年),实行“划境之制”,邹平县划归济南路总管府直接管辖,高苑县划归益都路管辖。齐东、青城两县则划归河间路(治所即今河北省献县东南)管辖。同时淄州路改为淄莱路。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淄莱路又改为般阳路,长山县属之。
明代,邹平、齐东二县隶山东布政使司济南府,长山县隶般阳府,高苑县隶青州府。此后,境域多有变动。洪武二年(1369年)青城县省废,其地析入邹平、齐东二县。洪武九年(1376年),般阳府降为淄川州。洪武十二年(1379年),淄川州废,长山县又改属济南府。十四年(1381年),复立青城县,亦属济南府。自此,邹平、长山、齐东三县鼎足而立,一直延续到建国后1956年。明、清时代,政局稳定,区划未有多大变动。邹平、长山、齐东三县皆属山东布政使司济南府管辖。邹平县为乡里制。
中华民国初期,废府、州,沿用道制,三县先隶岱北道,后隶济南道。1927年废道制,只存省县两级,三县直属省。 1933年7月,梁漱溟在山东推行乡村建设实验,邹平实验县又将邹平7个区划为14个乡。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开始调整区划。1950年4月,耀南县复名长山县。1953年6月,邹平、长山二县复划归惠民专区。1955年4月,淄川县第六区胶济铁路北35个村庄划归长山县,称临池区。1956年3月,邹平县、长山县合并为邹平县,齐东县、高青县合并为齐东县(驻地田镇)。1958年11月,撤销齐东县,将其原辖青城、花沟、黑里寨、九户、魏桥、码头6个公社划归邹平县。同时邹平将其原长山县所辖马尚、房镇、南闫、张坊4个公社分别划入淄博市张店、周村两区。1961年10月,高青县恢复,邹平县复将青城、花沟、黑里寨3个区划归高青县。自此,邹平县境域始定。
邹平、长山、齐东三县相继合并后,原属三县的县城都在今县境内。
三、邹平县地名语词特征
因邹平县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众多,物产丰富,历代为兵家争夺之地,因而境内地名的形成、演变等都有鲜明的特征和内涵。
邹平县古老的村落村名较多,据对全县875个自然村考证,村史2000年以上的19个(其中春秋战国立村的10个,汉代立村的6个,西周立村的3个),占自然村总数的2.2%;1000年以上的27个(五代立村的3个,南北朝立村的3个,北魏立村的1个,隋朝立村的6个,唐朝立村的14个),占自然村总数的3.1%;500年至1000年的675个(宋朝立村的19个,金代立村的2个,元代立村的10个,明代立村的644个),占自然村总数的77.1%;100年至500年的46个(属清代立村),占自然村总数的5.3%;100年以内的108个,占自然村总数的12.3%。
1、以古迹派生演化的地名 由于文物古迹遍布境内,许多村因古迹而名。如苑城村是以齐国之苑囿而名,古城村是以春秋时长山县古县城而名,演马村是以春秋战国时齐桓公所筑演马台遗址而名,其他如碑楼、礼参、地佛、神坦、接官亭、刚斧寨、古王台、柏林等村名皆是。
2、以军事带位为村名的地名 由于历代战事不断,境内驻兵的寨、营、屯等逐渐演化城村名。如大寨、小寨、南营、西营、史家营、崔家营、马头寨等村名皆是。
3、以姓氏为村名的地名 古代战事频发,境内人口骤减,大片土地荒芜,元、明两朝从山西等地迁来大批移民。他们为怀念故土遂以姓氏为村名。如高家、王家、李家、小吕、盖家等村皆是。根据对全县自然村统计,有281个村以姓氏命名,约占自然村总数的32%。
4、以古代名人而命名的村名 邹平由于人文积淀深厚,历史上出现了许多各种历史人物,人们为了怀念他,遂以其姓名名村,如雍齿村、丁公村是以汉代大将雍齿、丁公而名;王少堂村是以明代村医王少堂而名;还有豆腐赵、刘英勃、陈玉平、刘先生等村名皆是。
5、以其地理位置和特点命名的村庄 如临池、莲花池、杏林、河沟崖、南山涧、白云涧、芦泉等村名皆是。
以上这些形形色色颇具内涵的村名,世世代代对当地的人文产生了深厚的影响。
地名实体文化内涵
邹平县历史悠久,胜迹众多,文化发达,是齐鲁人文荟萃之地,数千年形成了灿烂的地名文化。
一、深厚的历史文化
邹平县地域早在远古时期即有人类居住,先民们在此繁衍生息,创造着古代的文明。龙山文化是新时期时代文化的鼎盛时期,其在邹平的表现相当广泛,据不完全统计,主要遗址有苑城丁公遗址、长山鲍家遗址、好生史营遗址、九户古王台遗址等,最具特色的是鲍家遗址和丁公遗址。特别是丁公陶文的发现,对我国的文字学研究有重要意义。
(一)文物古迹
邹平县是山东省文物大县之一,现县境内有古遗址50多处,古建筑100多处。其中著名的有鲍家遗址、丁公遗址和范公祠、唐李庵等。建国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文物保护工作,先后对全县文物进行四次普查,加强了文物保护与管理,新发现了一批重要的古文物和革命文物,公布了两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古遗址
(1)鲍家遗址 位于长山镇鲍家村南高埠,面积约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2米。1973年省、地、县联合调查确定为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遗址。遗址分墓葬区和居住区。墓葬区内分布着商、周至汉的墓群,居住区发现多处灰坑及大量陶片。出土石器有石斧、石镰、石簇、石凿、石铲等,蚌器有蚌锯、蚌镰,陶器有薄如蛋壳的黑陶杯等,还有饰有附加堆纹的白陶鬶和鬼脸式鼎腿及铜戈铜削等。1977年被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古城遗址 位于临池镇古城村,村庄座落其上。村东为重点保护区,面积17110平方米。遗址西南、东南各有一段残存的於陵故城城墙。此城始于战国,后为於陵县、武强县、长山县地,宋宣和末年城圮。文化层厚1.4米,地表暴露大量陶片,有板瓦、卷云纹及树木纹半瓦当、方折豆盘等。文化层包含物有灰陶、夹砂红陶、夹砂灰陶。城墙夯土层发现有石斧、石镰等石器。属商周文化遗址。1980年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化庄遗址 位于青阳镇化庄村北400米处。西南、东南为山岭,西邻河滩,遗址呈梯田形,面积为1582平方米,属商周文化遗址。文化层厚1.7米。先后出土文物有陶鬲、鬲腿、豆把、豆盘等。1980年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丁公遗址 位于长山镇丁公村东高埠,东西长300米,南北宽200米,面积为6万平方米。遗址内发现大量龙山文化及岳石文化遗物,是重要的史前遗址。出土的石器有石铲、石锛、磨制石斧等。骨器有骨针、骨簇等。陶器有泥质灰陶小陶罐、黑陶鬼脸式鼎腿、猪嘴式鼎腿等。1984年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山东大学考古专业来此实习挖掘,出土文物极为丰富,出土的“陶文”将中国的文字历史提前了八百年,被列为1991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首,此后定为山东大学考古专业实习基地。
(5)醴泉寺遗址 位于长白山西部黉堂岭下,青阳乡南陈村南。传为南朝宋齐高僧庄严法师所建,后废。至唐中宗时,寺僧仁万重建。寺成时东岩有泉涌出,唐中宗特赐名“醴泉寺”。寺院三面环山,一面靠水(古浒山泺),风景优美,占地40余亩。建筑主要有大佛殿、文昌阁、碧霞行宫、范文正公祠等。古柏参天,堂宇巍然。佛殿内大石佛就山石雕刻,如地涌出,仅头部即1米多高。院内有古碑30余通。宋朝范仲淹青少年时曾就读于此。寺南山阴处有读书洞。1939年清明节,日军“扫荡”,寺院毁于一炬,现仅存唐志公碑一通。1980年定为县级重点保护文物。
(6)王薄起义遗址 位于青阳镇西窝陀村东南雕窝峪内。该峪三面环山,长约三里,里面空阔,西北有宽约20米左右的峪口,俗称山门。峪两侧层峦叠嶂,林木茂密,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公元601年隋炀帝东征高丽,横征暴敛,百姓苦不堪言,铁匠王薄聚众于此,首举义旗,先后转战齐鲁数十郡县,达8年之久。1980年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西鲍遗址 位于长山镇西鲍村东西大道以南100米处,面积约30000平方米。出土文物有夹砂红陶、方唇折沿陶鬲、灰陶罐等。陶罐为泥质灰陶,肩下有三角画纹,属典型的商周文化遗存。1984年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邹平故城遗址 位于孙镇东南1公里处。西为利民桥和庆淄公路,中间为利民河。夏、商、周至宋,先后为邹侯国城,邹平县城。旧基暴露大量碎瓦片,利民河南侧与南北沟交接处,发现旧城墙基夯土痕迹,为县内重要古城址。
(9)梁邹故城遗址 位于韩店镇旧口村北1.5公里处。立县前为梁邹侯国城。自汉至宋先后为梁邹县城,平原郡城、东平原郡城、平原县城、邹平县城。宋宣和末年城迁始废。出土文物有商周时代鬲腿、豆把等。
(10)朝阳故城遗址 位于码头镇甜水村西2公里处,地处高埠。此址自汉始,历经魏、晋、南北朝,皆为朝阳县城,出土文物有周代鬲腿。
(11)高苑故城遗址 位于长山镇王世庄。相传为战国时齐桓公之苑囿。汉代置高苑县,后县废,清代称苑城店。遗址1米之下有大量古代砖瓦。
(12)西南遗址 位于长山镇西南村西南50米处。南北宽约200米,初步定为北辛文化遗址。出土文物有骨器、蚌器、口红陶钵等。采集标本有夹砂红陶、泥制灰陶、红陶、纹饰为绳纹,器形似鼎,鬲居多,也有秦汉卷云纹瓦当。
2、古建筑
(1)范公祠 坐落于长山镇河南村,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之享堂。旧志载,该祠为1065年(宋治平二年)邑人知县韩泽所建。后经元、明、清多次修葺,最后一次修葺为2000年,有祠门、大殿、碑石等,占地13000平方米。大殿3间,为歇山式,四角飞檐,斗拱相扣。有古槐一株,俗称“怀中抱子”,为宋治平二年韩泽所植,至今浓郁茂盛。1984年,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唐李庵 坐落于邹平镇石樊鲁村西北300米山谷中,系小型佛教寺院。相传古时有唐、李二仙在此修炼而得名。兴建年代失考。寺院久历风雨剥蚀,殿内彩色壁画大部涂铲,现存有大殿、山门、东西偏殿、跨院僧房、藏经楼及客房共32间。山门左右有重修寺碑4通。院内有丁香、古柏,院东有500余年的文冠果树。该寺为县境内仅存的较完整的古建筑之一。1984年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伏生祠 坐落于韩店乡苏家庄西,为后人纪念秦朝博士伏生、伏生女及晁错而建。祠堂3间,雕梁画栋,砖墙瓦顶。塑像有三,正中伏胜,左晁错,右伏生女。壁画为晁错授书图。祠旁有书院,祠前有碑数通,其中有晁错亲书小篆汉碑。该祠始建无考。元、明、清多次修葺,至建国时保存尚完整。“文化大革命”时期被毁,伏生后殿辟为宅院。
3 、古墓葬
(1)伏徵君墓 秦朝博士伏生之墓。位于魏桥镇寄驾冢村西南,为汉代墓葬。相传唐太宗东征高丽,曾寄驾于此,又易名寄驾冢。墓葬几经破坏,面目全非,现墓封土直径45米,残高2米,有“徵君伏生墓”、“伏生墓序”碑石两通。1980年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梁邹侯墓 位于邹平县城南安家村西南,属汉代墓葬。梁邹侯,名武虎,系汉初功臣,汉高帝六年封为梁邹侯,死后葬于此。封土已于1956年取土铲平。1980年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马骕墓 位于邹平镇韩坊村西500米处青龙山下,为清初著名史学家马骕之墓。墓址封土高1米,长8米,宽8米,未开掘。原有石碑一通,1956年兴修水利时毁。1980年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景范墓 位于邹平西南相公山下,为五代后周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景范之墓。相公山由此得名。墓基不大,墓前原有景范神道碑,有翁仲、石马、碑碣。1955年农田基本建设时,墓被挖掘,封土铲平。1980年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陈仲子墓 位于长山城内十字街东北侧,为战国时齐人陈仲子墓。陈仲子为齐国世家,隐居於陵,曾辞楚王重金相聘,为人灌园,死后葬于此,原有墓碑一通,后遭破坏。墓址封土,1958年被铲平,1968年拆毁。
(6)成瓘墓 位于邹平镇柳泉村西。成瓘,字肃中,号篛园,著有《篛园日札》、《篛园医说》等书。1958年墓土被毁,但墓碑尚存。
(7)大省古墓群 位于苑城乡大省村东南约300米处。1979年,省博物馆会同地、县考古人员挖掘墓葬9座,出土青铜器12件,陶器10件,贝2枚,内有铜鼎、铜舟、铜鉴、铜匜、陶罐、陶壶等。有4座断定为春秋墓葬。
4、古石刻
(1)醴泉寺唐碑 位于青阳镇南陈村醴泉寺遗址。715年(唐开元三年)立。碑高2.5米,宽1.1米,厚0.3米,碑座已坏,碑首断裂,正面碑文已模糊难辨,碑首刻文尚清晰,为“大唐齐州章邱县常白山醴泉寺志公之碑”,北面阴刻南北朝高僧志公半身像,此碑为古寺遗存的珍贵文物。
(2)墨竹赋碑 现存焦桥镇东平村学校内,碑石4通,八面皆有刻字。其中两面为清代书法家铁保书写的大明湖对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其余3通6面刻有宋代书法家黄庭坚行草《墨竹赋》,计22行。赋后为元代书法家赵孟頫的跋语“书黄庭坚《墨竹赋》卷后”。碑石质地细腻,雕刻精美,行草笔法刚劲挺美。
(3)康熙帝手迹石刻碑 现存好生镇李家茔村李家祠堂内,有康熙皇帝手笔“清慎”二字石碑和临黄庭坚书诗一首,临黄庭坚书诗共6石,每石宽1米,高0.35米。刻石均砌于祠堂墙内。据考证,此石是康熙皇帝御赐给大理寺卿李斯义的。
(4)王家石刻 长山镇王家村粮所内有石刻20余块,分墓室浮雕和院门石雕。石刻内容为人物故事、花卉图案等。工艺精美,技法高超,此石刻为清代长山人张伯仁所为,经三年雕刻而成。
(5)袁守侗神道碑 位于焦桥镇东平村东北,碑高3.1米,宽0.86米,厚0.31米。为清乾隆甲子年立。碑文记载清户部、刑部尚书袁守侗官讳爵位及赐葬谥号。1984年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不畏强御碑 位于孙镇乡辉里村东南。总高3.66米,座宽1.2米。碑首雕有二龙戏珠,碑身两侧刻佛8尊,正面右上为“大英畏烈士殉难纪念碑”,碑文为“不畏强御”。此碑系1929年邹平、长山19村集资为纪念抗击土匪张鸣九骚扰,而殉难的辉里庄村民李吉庆、李友长、李恭长、段维烈四人所立。1984年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牛家太湖石 座落于焦桥乡牛家村。相传清朝该村袁家向新城(今桓城)王家索得此石,置于乡勇祠前。太湖石高7米,埋深1米,玲珑剔透,为县级保护文物。
5、古树木
(1)后麻柘条树 位于长山镇后麻村,相传为隋朝所植。现树高4米,径粗0.5米,树冠分东西两杈,夏秋仍枝荣叶茂。
(2)宋槐 位于长山范公祠院内,原有3株。旧志记载:“宋治平二年邑人知县韩泽所植”。现仅存一株,因树干空心,干中又生新芽,称“怀(槐)中抱子”。树高10米,干径1.5米,树冠阔径15米,夏日枝繁叶茂,浓荫蔽天。
(3)文冠果树 位于唐李庵院东,高约5米,相传已有500余年。树干虬曲苍劲,枝叶茂盛,现仍开花结果,属县内稀有树种。
(4)尚庄古槐 位于西董镇尚庄村东公路南侧,相传为明代崇祯年间所植。树高10米,树荫浓郁。夏日行人多在此乘凉。
(5)河滩白杨 西董镇由家河滩南有古白杨3株,人称“三阳(杨)开泰”,现仅存一株,树高18米,干径约 1.5米,主干内空,相传为明朝崇祯年间所植。
( 6)王家寨古槐 位于魏桥镇王家寨村东,高7米,树干周长5米,冠绿身空。“文化大革命”期间,部分主枝被伐,现生长茂盛,相传为唐代所植。
(7)苑城古槐 位于长山镇东南村南北大街,相传为明朝所植,树干高3米,呈弓形,老干新枝,苍郁繁茂,夏秋宛如巨伞。
6、革命文物纪念地
(1)邹平烈士陵园 坐落于黄山北麓。1971年始建,1976年竣工,占地4万平方米。陵园依山势分为5级,左右对称,中间有石阶迭次向上。第一级陵园大门,坐南朝北的牌坊式门楼,上书“烈士陵园”镏金大字。第二级为绿化区,遍植苍松翠柏。第三级东为烈士纪念堂,西为烈士纪念馆。第四级为两座六角纪念亭,东曰忆英亭,西曰怀烈亭,亭内各立石碑一通。碑文记述着邹平人民历次革命战争中的英勇业绩。第五级为烈士墓地。正中矗立着白色高大的纪念碑,正面上书“死难烈士永垂不朽”。纪念碑两则为烈士墓,共144座,掩映在苍松翠柏之中。
(2)长山烈士陵园 位于长山镇南神坛村高埠之上。1953年长山县人民政府修建。陵园占地24亩。大门坐北朝南,门内左右两碑亭对称。亭内各有一座六棱纪念碑,碑上镌刻着山东省赵健民、副省长晁哲甫和马宝三的题词及长山县人民政府立的碑文。其余8个碑面镌刻着为国捐躯的1590位革命烈士的英名。亭北为烈士陵墓,东西26座,南北10排,共262座。正中为八路军清西二团团长罗少卿之墓,陵园周围为砖砌花墙,整个陵园掩映在青松翠柏之中,庄严肃穆。
(3)刘家井烈士陵园 位于魏桥镇刘家井村东,建于1963年,扩建于1974年,占地5亩。该地系抗日战争初期著名刘井战役纪念地。园内安葬着73位革命烈士。正中矗立纪念碑一座,高8米,正面碑文为“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1980年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河滩东山烈士纪念碑 位于西董镇由家河滩村东小山之上。纪念碑雄伟高大,坐南面北,碑座高2米,宽3米,碑身6米。在古雅的花纹边饰中,正面碑文为毛泽东手书的“死难烈士万岁”,背面为“为国牺牲永垂不朽”,纪念碑左前方另有一小石碑,高5尺,顶部残损,正面上书“浩气常存”,背面记载马耀南等烈士们的不朽功绩。此碑原立于西董镇东峪村,共有两通,为长山县委、县参议会、县政府、县大队、县各救会为纪念抗战牺牲的马耀南及400多名革命烈士而立的。1946年冬,国民党军队进犯长白山区,砸毁了刻有400多革命烈士英名的一座。1972年,邹平县政府将残碑移至河滩东山,修建纪念碑,并将此地作为长白山区抗战纪念地。
(5)杨家峪抗日沟 位于西董镇杨家峪村西南1.5公里鹤伴风景区内,四面环山,形势险峻,1943年9月14日,长山县大队二连(俗称钢八连)在此被日军包围,激战竞日,大部壮烈殉国。建国后,邹、长人民将烈士们殉难的山谷命名为“抗日沟”,并修一桥,名为“抗日桥”,2002年又竖立抗日群雕像一座,以纪念为国阵亡的革命英灵。
(6)邹长党组织发源地 位于长山城里东南原县立初级中学旧址。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先后派姚仲明、廖容标、赵明新等党员来长山中学,建立党组织,开展抗日武装斗争,举行了著名的黑铁山起义。该地成为邹长地区抗日斗争的策源地。
(7)邹长中心县委成立纪念地 位于焦桥镇孙家村,原为孙家祠堂,后为供销社。祠堂大殿保存完好。1939年5月,中共邹长地区首次代表大会在此召开,选举产生以李寿龄为书记的邹长中心县委。
(8)抗日民主政府成立纪念地 位于焦桥镇姚孙庄原学堂内,现为姚孙小学。1939年10月,邹长各界代表会议在此召开,成立邹长抗日民主政府。
(9)黄山梁漱溟墓地 位于黄山公园南侧山坡之上,占地200平方米,建有梁漱溟墓、墓碑、先生生平墓志铭等。“梁漱溟先生之墓”由赵朴初先生题写。墓周及台阶两旁,分别列有启功、陶天白、冯友三、任继愈、张岱年、袁晓园、吴祖光等知名人士的题字碑石。墓周是苍翠的柏林和峭立的悬崖。梁漱溟墓是黄山公园的主要景点,每天吸引无数游客。2003年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