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碧莹,生卒年不详。她性爱菊,别号东篱居士。有诗集《东篱集》传世。诗宗三唐,注重情景,以天地性情为师,清新雅丽,超凡脱俗。
王碧莹出身原长山县名门望族“长山东街王”,是太常寺少卿王桢(字大木)的从孙女,武状元王应统的堂侄女。祖父王廷简,康熙三十五年(1696 年)贡生(据嘉庆《长山县志》),亦称明经(据刘其旋《才女王碧莹传》)。
父亲王应聪,爱好文学,诗书传家,但没有什么功名。母亲李氏出身原 长山名门“北关李”,是明嘉靖年间“三部尚书”李士翱后裔。王碧莹的两个舅父都是品诣超群的文人雅士,一曰李绪方,字千子,“好诗酒,浑若谪仙”;一日李东华,“嗜诵读,精诗文”。
王碧莹生有异质,幼年早慧,读书过目不忘,好作“有韵之言”。每得佳 句,就向舅氏李东华先生请教。东华先生叹其清绝,“以为非夙慧不能”。
王碧莹19岁时嫁与本县赵象坤(字载庭)。赵家原是官宦之家,赵载庭叔祖赵之随是康熙丙辰科(1676年)进士,曾任云南学政。载庭祖父赵之震、父亲赵士焕、叔父赵孔杰也都是当地名士, 然而他们都畏政如虎,不愿意进入官场。
王碧莹嫁入赵门时,家道虽已中落,但其诗书门风仍不减当年。王碧莹 的妯娌、赵伯麟之继室李氏,乃诗人李瑸之女,亦是远近闻名的才女,其诗词 作品后来曾结集为《梅月楼诗》及《梅月楼词》。她们经常切磋诗艺,即便生活贫困,难得温饱,也是乐此不疲。这样的家庭环境,自然有利于诗歌天分 极高的王碧莹的成长。
碧莹与载庭雅相爱重,诗歌唱和,以图史自娱。虽然经常连饭都吃不 上,但能坦然处之。家中没有多少藏书,每天取三唐作者的著作,比较优劣, 思考领会,就像与古人交谈。
诗歌创作理论上,王碧莹有独到见解。她说:所谓诗歌,不过“情”与 “景”而已。景在天地,情在人心,诗人应该“融而出之”。所以天地景物是我 的老师,胸中性情也是我的老师。她特别崇拜唐代的王、孟、韦、柳、元、白、 皮、陆,认为他们都是自己的老师。“王孟韦柳”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 人物,即盛唐的王维、孟浩然,中唐的韦应物、柳宗元。他们的诗歌,语言朴素自然,风格淡雅而意味深长。“元白”是指中唐以元稹、白居易为代表的诗歌流派,他们注重写实,语言力求通俗易解。“皮陆”是晚唐作家皮日休、陆龟蒙的并称,他们的诗以写景咏物为多,也有忧时愤世、同情民间疾苦之作。 从她所崇拜的人物即可以看出王碧莹的诗歌美学倾向。
王碧莹晚年遭遇饥荒,家道益落。但诗歌吟诵益厉,即使一天只吃-顿 饭,却常常得诗数十首。
其诗歌内容范围很广,凡日用居室、米盐琐细,以及顺逆常变,忧悲愉怿,以及物序人风,花开花落,一切可欣可悲可惊之事,皆用诗歌写出。日子 长了,诗歌积累的就多了。她自集其诗,题曰《东篱集》。淄川诗人韩用晦为之序。
王碧莹的诗歌,因为家庭贫困,未得出版,仅有手抄本传世,难得一见,所以世人得窥其全貌者不多。据说有《哭女》一篇,凄恻衰艳,直逼楚骚。这 位非凡才女,命运多舛。生活贫困,饥寒交迫,又遭丧母之痛。由于哀伤过度,竟然一病不起,英年早逝,年仅40岁。
我们今天能够见到的关于王碧莹的记载,仅得于嘉庆《长山县志》刘其旋所撰《才女王碧莹传》,其夫家娘家的个别资料,则来源于卢兴国先生对有关族谱的考证。刘其旋在该记的“赞”中说,王碧莹的诗歌成就、道德为人, 高于李清照,可为一说。近年有点校长山县志或引用《才女王碧莹传》者,断句殊恶,错漏亦多,让人不知所云。特录于此,给有兴趣者提供一些参考。
牟山(在今浙江省余姚市)人刘其旋撰《才女王碧莹传》:
王氏字碧莹,性爱菊,别号东篱居士,长邑望族太常寺少卿王大木先生, 其从祖也。祖廷简,明经;父应聪,文学。女生有异质,读书一过不忘,好为有韵之言。每得句,辄以质舅翁东华先生。东华先生叹其清绝,以为非夙慧不能。年十九,归邑赵载庭,雅相爱重。家故贫,以图史自娱。箪瓢屡空,晏如也。闺中无诗,日取三唐作者丹铅而曱乙之。冥搜默会,期于亲见古人。 常自言:诗者,情景而已。景在天地,情在吾心,融而出之。天地吾师也,性 情吾师也。彼有唐作者,特过来人耳,岂能于情景之外而别有妙谛哉?概而言之,王、孟、韦、柳,元、白、皮、陆,皆吾师也,吾何忧乎无师哉?晚遭连饥, 家益落,吟益厉。不再举火,而得诗或数十首。凡日用居室,米盐琐细,以及顺逆常变,忧悲愉怿,与夫物序人风,花木开落,一切可欣可愕之事,皆于诗 乎写之。积日既多,卷帙繁富。尝自裒其作,颜曰“东篱集”。淄川诗人韩用 晦为之序。文不多见,有《哭女》一篇,凄恻哀艳,直逼楚骚。会母卒,哀毁致疾,归而不起,竟以殉孝卒,年四十岁。子毓玟。诗文在家笥,其子方谋板行 而未暇也。
赞曰:天地间原有诗,钝根人自不解耳。清风明月,时时送与巾帼中,能 不相负者,惟王碧莹与李易安(李清照)是也。然易安席富贵,偶宰相子,洎乾节不终,为世非笑;而碧营贫困终身,以死殉孝。以彼易此,孰得孰失,必有能辨之者。
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王碧莹的诗,仅限于嘉庆《长山县志》所录二首,并 转载《山左诗抄》所选的四首,共六首。
《望长白》是王碧莹传诵最多的一首诗,有人以为这是众多咏长白山诗 歌中最好的作品之一。诗写得大气磅礴,气势不让须眉:“晴岚积翠望中无, 泰岱东分灵气殊。怒劈三峰穿碧落,神通五岳足元都。飞泉瀑布光如接,叠嶂层霄势可呼。齐鲁风烟收绝顶,青天半落夕阳乌。”
《秋月经过孝滨》中写秋叶萧萧时节的送客之愁:“山光波色尽涵秋,黃叶萧萧送客愁。策马临溪方日暮,残霞明天山西流。”
《春愁》是怀人之作,但所怀何人,我们不得而知:“春愁转无赖,散步出 庭闱。低首问芳草,王孙归不归?”
《闻雁》是思念弟弟的一首诗:“雁声秋不断,阿弟却无音。千里阳关路,摇摇一寸心。”全诗以景寄情,虽无“思念”字样,但思念之情溢于言表,正所 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者也。《山左诗抄》选登其弟赠给姐姐的《除日贴壁有赠》诗,也写得颇有情趣:“近来诗兴更何如,此日天涯岁又除。茅屋穷年不堪润,春风满壁映君书。”看来姐弟的诗才都很高,可惜作品均流传不多。
《寒食》诗,写寒食景物,语言晓畅明白,颇得元白诗蕴:“芳草青青柳放芽,东风摇曳几枝花。宵灯不乞邻家火,春月如波浸碧纱。”
《寄母舅李公千子》是写给舅舅李绪方的诗。全诗情景交融,情真意切: “遥怜舅氏隔天涯,独对长庚玩月华。想得故乡初雪后,一枝竹外有梅花。”
据资料介绍,王碧莹作品尚存于世。《山东文献集成》第三辑第36册, 有《东篱集》一卷,标注为“(清)长山王碧莹撰”,山东省博物馆藏有“清钞 本”。我们期待见到王碧莹全部作品的那一天,那将是邹平文化史上的盛 事。
(王忠修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