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伏生(上):
尚书再造
导视:
在浩瀚的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本书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人文思想;
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这本书成为士宦阶层科举取仕的必读书目;
这本书记载了中国上古时代最原始的历史,承载了华夏文明最久远的传统和智慧
―――这本书就是《尚书》。
而这本书能够逃脱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历史劫难而幸存于世,与生长于我们梁邹大地的一位圣哲先贤密切相关,这个人就是伏胜。
《尚书》是一本什么样的书,伏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能够传《尚书》?
请收看鲁中职业学院高级讲师王中修为您讲述《千秋伏生》,《邹平史话》,即将播出。
各位观众大家好,欢迎收看《邹平史话》.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我们邹平历史上一个非常有名的历史文化名人--伏生。伏生生活的地方,是汉代的梁邹,也就是今天邹平县旧口那个地方,他的墓和祠原先也在那里,现在他的墓和祠的遗址也都非常完整的保留着。今天我们要讲的伏生,他对于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产生过非常重要的影响。
今天我主要讲三个问题,第一个就是伏生是个什么样的人;第二,伏生为什么能传《尚书》,秦始皇焚书坑儒,为什么就是伏生能够有条件把《尚书》给传下来;第三,《尚书》是一本什么样的书,为什么这么重要。
我们先讲第一个问题,是伏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伏生名字叫胜,就是伏胜,他的生卒年月,已经不好考察了,就知道到汉文帝的时候,他已经九十多岁了;就说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时候,大概有三十多岁,将近四十岁了。伏生是西汉时期的梁邹人,梁邹就是今天的邹平境内,在汉朝的时候,属于济南郡。为什么后人称他为“生”呢,过去把有学问的人、有文化的人,都称作“生”;有学问的人不是称“子”吗?孔子、孟子、老子、荀子,那么这些称“子”的,能够有自己的专著,才能称“子”,你看孔子有《论语》,孟子有《孟子》。这些“生”是把前人这些学问传授给别人的,他没有一家之言,所以说生比子稍低一点,但是生也是对有学问的人的一个尊称。伏生是孔子的弟子,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朝廷设了“博士”这么一个职务,据说有七十人,到朝廷去当顾问,伏生就是其中的一个。
当时在我们这个地方,有两个县,与我们现在经常叫的名称,很一样的,一个是邹平,邹平县在汉朝刚刚设县的时候,它的地点在什么地方呢,在现在的孙镇的这个地方,同时还设了一个梁邹县,梁邹县的位置,就在现在韩店镇的旧口那个村,那个地方,之所以叫旧口,也就说它是旧的县城,老的县城,过去的那个地方又有河,清河从那个地方流过,后来清河改道了,清河从那地方流过,所以叫旧口,那是老的邹平县城之一。伏生就生活在梁邹县城这个地方。
解说一:伏生所生活的时代,正是战国末期的动乱年代,秦始皇为了巩固其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实施了惨绝人寰的“焚书坑儒”,伏胜作为秦朝的博士,是怎样冒着生命危险,把记载上古文献的《尚书》保存下来的?请收看鲁中职业学院高级讲师王中修为您讲述《千秋伏生》,《邹平史话》,正在播出。
伏生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到了秦的首都咸阳去做博士。但是到了秦始皇三、四年,秦始皇听了丞相李斯的一个建议,要烧书。他烧书也不是全烧,他把种树的书、把医学的书、秦国的书等等都留下,属于函谷关以东的,像齐国、鲁国、燕国、赵国、楚国等等,都统称为山东文化,而且山东的这些书生们都瞧不起秦国那个文化传统,对秦始皇实行的那种政策,他们经常议论,影响到了他的统一,影响到了国家政权的安全性,所以李斯就建议秦始皇把山东的各种书,像《诗经》、《尚书》还有这些六国的国史,就说除了秦国的历史之外全烧掉。这样呢,有了禁书令之后,就要把书全烧掉了,这时候伏胜就冒死把一部《尚书》偷偷的藏在了自己家里的夹壁墙里面。伏生在秦始皇坑儒的时候,他把一本《尚书》就藏在了自己的家里,在焚书之后,不接着还有一个坑儒吗,坑儒那就更厉害了,把四百多个书生活埋了,在这种情况下,伏生也就不敢再回秦国的首都咸阳了,只好流落他乡。
但是秦朝是个很短暂的王朝,这个大家都知道,焚书坑儒之后,几年秦朝就灭亡了,秦亡汉兴,时局安定以后,伏胜就回到家里,从墙壁当中,取出了他藏起来的《尚书》,但是这完整的尚书,由于水湿虫蛀各种原因吧,损失了很多,只收集了二十九篇,伏生就把这二十九篇《尚书》又抄录了一遍,重新整理了一下,就在家乡邹平这个地方广招四方的学生,在这里授徒讲课讲《尚书》,这样齐鲁一带的儒生就纷纷拜他为师,收了好多的学者,好多的学生,也成就了好多有学问的人。伏生之所以能够在这里授徒讲课,是和当时的大局有关的,是和当时的政治紧密相连的。汉朝的统治者要努力恢复文化,儒家经书就获得了合法的地位,所以伏生才能够在那里非常安全的讲他的《尚书》,收他的学生。
到了汉文帝刘恒时候,想找能够治《尚书》的学者,既找不到文本,也找不到能够讲这本书的人,很着急。后来他听说,济南有一个叫伏胜的,能够讲《尚书》,就传诏说让伏胜来朝廷讲讲《尚书》,可是这时候伏胜已经九十多岁了,行动不方便,那时候不像现在这样交通这么发达,怎么办呢,汉文帝只好下命令,让他的一个官员,汉文帝就下令,让他的一个官员,叫晁错。晁错是什么官员呢,叫太常掌故,管宗庙的礼仪,管文化教育的,这是他分内的事,就到济南郡的伏生家里,来学习《尚书》。伏胜传《尚书》的时候,他是口授,就是拿过文本来给学生念着说,就说我就是开始看着这本书讲给学生,这时候他年事已高九十多岁了,口齿不伶俐了,晁错很难听明白,伏胜的女儿叫羲娥,就在一边给他充当翻译。羲娥也就立了这么一大功,在传《尚书》的时候她充当了翻译。但是这个翻译也不是非常好,为什么呢,因为羲娥讲的是咱们邹平话,也就说当时的齐国话吧;而晁错是河南人颍川人,所以说大约有十分之二三听不懂,这样就得一遍一遍的说,一遍一遍的订正,费了好多周折,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晁错终于把《尚书》学完了,并且记录下来。
解说:《尚书》流传以后,对后世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古人对伏生传《尚书》有什么样的评价?我们应该怎样来看待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请收看鲁中职业学院高级讲师王中修为您讲述《千秋伏生》,《邹平史话》,正在播出。
《尚书》本身的文字很少,因为它是很早很早的一些历史文件,它记录的是周朝之前的一些历史,比方说,尧那个时候,大禹治水,周天子的一些命令、一些谈话,那些东西非常难懂,用现在的话说是佶屈聱牙,看不懂,所以晁错不仅要把《尚书》给记下来,他还要学明白,所以一下子待了好几个月。这就是我们现在一直使用着的《今文尚书》,他就是用汉代通行的隶书写定的。伏生不是招了好多学生吗,他就继续传《尚书》,他的学生们,又根据老师的讲解,给这个《尚书》做“传”,做“传”就相当于注解,给它注释一下,解释一下,这样就形成了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尚书大传》,根据这个“传”,人们可以理解那个比较难懂的《尚书》的文本。
伏生传《尚书》,他的学生有这么几个著名的人,一个是济南的张生,就是姓张的一个学生,还有一个千乘的欧阳生,千乘就是现在淄博市高青县这个地方,姓欧阳,欧阳还有一个再传弟子,叫兒宽。兒宽这个人对《尚书》很有研究,后来也因为他精通《尚书》做了大官。
伏生传《尚书》这件事,对中国历史影响很大,在我们邹平当地影响就更大了,我们邹平人有好多诗、词,来歌颂他,吟咏他,还有好多人作画记载这件事,我们邹平还给伏生建了很豪华的墓,和一个很像样的祠。赵孟頫是元代的著名书法家,他的画也很好,他曾经画过《伏生授经图》,他也写过名字叫《伏生授经图》的诗,
自叹平生少宦情,
龙钟四十二专城。
青山历历空怀古,
流水泠泠虚著名。
官府簿书何日了,
田园归计有时成。
道逢黄发惊相问,
只恐斯人是伏生。
因为伏生之所以能传《尚书》,与他能活那么大年龄,也有很大的关系。你想九十多岁,在那个时候人生自古七十稀,八十多就成耄耋之年了,他活了九十多岁,也就说老天爷就是留下伏生,就是让他这么长寿,给他一个天命,让他干啥,传《尚书》。由感叹伏生年纪老了,也敬佩那些老年人的意思。
还有人写诗,咏伏生的女儿羲娥,
程麟德的《伏夫子墓祠》一系列诗里面的一首叫《伏生女》:
圣帝传心藉不穷,这个圣帝就是指汉朝的皇帝,汉文帝,传心就是相传古代中国文化,藉是凭借,藉谁,藉不穷,不穷之人就指伏生。偏偏有这么一个女儿,就是羲娥,这么一个柔弱的女子,能够继承他衰老父亲的事业,甚多胄子隳前业,好多出身第周之家的人,出身于王公贵族的家庭,但是这些事业都丢了,都没藏下一本尚书,就是伏生藏下来了、传下来了,还借助了这个女儿。却笑贞观两相公。 贞观是唐太宗的年号,它这里为什么要笑贞观的这两相公,就是他号称是尚书省,其实这些人不懂《尚书》,不如眼前的伏生祠里边祭拜的这个伏生,也不如伏生的这个柔弱的女儿羲娥。
自古以来呢,还有好多人画画,你像这一幅图,就是《伏生授经图》。我给大家标示一下,在这里伏在案子上的这一个就是传尚书的伏生,坐在他旁边,脸朝着晁错这个方向的这就是羲娥,伏在这个案子上,在这里书写的这个人这就是晁错,这幅画里边,就出现了这么四个人物,传《尚书》的伏生,做翻译的羲娥,做记录的晁错,还有一个保卫的一个卫兵。这是一副明代的唐伯虎画的一幅《伏生授经图》,这个图是比较晚的,所以比较清晰。
解说:为什么偏偏生于齐地的伏生能够传《尚书》?这里面有什么样的历史必然性?揭秘千年圣贤之道,探索梁邹历史渊源。请收看鲁中职业学院高级讲师王中修为您讲述《千秋伏生》,《邹平史话》,正在播出。
伏生传《尚书》之后,又出了一个叫《古文尚书》。当时刘邦统一中国之后,把孔子的裔孙孔安国封到了鲁国做了鲁恭王,扒房子的时候,扒出了孔子那个时代的夹壁墙,夹壁墙里面藏着好多古书,其中就有《尚书》,这个《尚书》是用孔子那个时候的字写的,人们都不认识了,称它是蝌蚪文。孔壁的尚书,靠什么去给他整理好,就是对照着晁错,从伏生这里,记录的那些,《今文尚书》,得一篇一篇的对,这样总共是四十多篇,对照着伏生传下来的那二十九篇,全把它翻译下来了,个别文字上有出入,稍有出入,基本上差不多,据说整个书有几十个字有出入。看来伏生的记忆力还是非常好的,晁错给他记得也是不错的,但是没有今文佐证的,均不能读,人们称它是“逸书”,那些东西也没有传下来,所以现在我们能够知道的尚书,就是那二十九篇,另外有的《尚书》版本是五十八篇,其中有一半是假的,另外二十九篇是假的,那个后面我们可能说的,所以咱们历史上,有人就这样评价伏生的历史贡献,说是“汉无伏生,则《尚书》不传;传而无伏生,亦不能晓其义。”就是那个书完整地传下来,如果没有伏生,也不能明了他里面的含义。所以说伏生传《尚书》,有两大贡献:第一就是把尚书的文字传下来了,让晁错记下来了;第二,他把它解释了,讲解明白了,他的学生还做了《尚书大传》。所以人们就给了伏生一个称呼,叫做“尚书再造”。
为什么偏偏有伏生传下《尚书》来呢,我们从这么四个侧面来了解:
第一,伏生有一个伟大的祖先,据说他的祖先就是伏羲。我们经常说“三皇五帝”,三皇第一位就是伏羲,伏羲神农皇帝,号称中国人的祖宗,伏羲就是伏生直接的祖先,伏羲做了八卦,通神明,以类万物之情。结绳为网以渔,造福于民。
第二,伏生的另一个远祖,叫做宓子贱,他是孔子的学生。
第三,伏生可能有良好的家学渊源,《邹平县志》里边说,伏生幼年家贫,居石室中,叫做向“负图先生”的人,叫季充来学习虞夏商周四代之书,他就是直接继承了儒家传统的《尚书》的讲法,所以说现在我们能够学到的,《尚书》的这些东西,应该是有其原貌的。
第四,伏生是秦朝的博士,他有条件得到官方的定本,秦朝它的政治制度,是以吏为师,就是官吏本身就是老师,官学一体,他的经典都有官方定本,伏生既然是秦的博士,伏生藏的那个《尚书》就是秦朝的官方定本,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善本。
最后再补充一个,伏生之所以能够传出《尚书》,伏生活的年纪太大了,那个时候我们现在的人,能活到九十岁,都不容易,我们身边我们身旁,有几个学到九十岁的,伏生在两千多年前,他能够活到九十多岁,这老天爷,赐以天命,让他传《尚书》的,一种历史的责任。
《尚书》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尚书》最早称“书”,到了汉代称《尚书》,到了唐代之后,称“书经”,我们说《四书五经》,“五经”就是诗经、书经、礼记经,易经,还有春秋经。到了汉代叫《尚书》意思就是上古之书,它是我们国家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一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它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尚书》据说是由孔子编撰而成的,据说《尚书》是一部非常大的书,他把各国的历史典籍都汇到一起来了,《尚书》就是这样一部历史文献的汇编。
传下《尚书》来对于我们来说有什么意义呢?它保留了大量的上古文献,为《史记》等历史文献的写作提供了重要的史料。《史记》里边有十来篇是原文抄录了《尚书》。为我们现代人研究上古史提供了重要依据。
最后我们用张实居的一首诗来结束今天我们这一课。张实居有一组诗叫做《山中术士》,其中的第一首就是咏伏生的,歌颂伏生的历史功绩。诗是这样写的:
“能使唐虞三代存,
重从舌上辟乾坤。
泮宫族斗今千古,
反幸秦国孽页凡。”
这个“反”就是反正的反过来都要庆幸秦始皇这把火烧的太猛了。伏生之所以有今天这么大的名气,反而庆幸秦始皇焚书坑儒,一把火烧出了一个邹平历史文化名人--伏生。
千秋伏生(下):
功垂千秋
导视:
在浩瀚的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本书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人文思想;
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这本书成为士宦阶层科举取仕的必读书目;
这本书记载了中国上古时代最原始的历史,承载了华夏文明最久远的传统和智慧
―――这本书就是《尚书》。而这本书能够逃脱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历史劫难而幸存于世,与生长于我们梁邹大地的一位圣哲先贤密切相关,这个人就是伏胜。
《尚书》是一本什么样的书,伏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能够传《尚书》?
请收看鲁中职业学院高级讲师王中修为您讲述《千秋伏生》,《邹平史话》,即将播出。
各位观众大家好,欢迎收看《邹平史话》。
今天还是由我来给大家讲伏生,今天我们讲伏生的第二集,《功垂千秋》。这一讲主要包括四个内容,一个是伏生后世的辉煌,随着伏生传《尚书》的事,在社会上广泛流传,他的社会影响也越来越大,加上我们整个中国的封建社会,对儒家和儒家的传统,越来越重视,所以伏生也是越来越辉煌;第二,伏生的后裔,因为有了伏生,有了伏生传《尚书》这样的历史功绩,他的后代也有很多在文化方面为中国文化做出贡献的人;第三,伏生的祠和墓,伏生祠伏生墓今昔的变化,最后是关于伏生关于邹平文化的文脉传承问题。
解说1 随着汉朝以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学说的继承人也受到了空前的尊重。出生在我们邹平的这位古圣先贤――伏生,在历朝历代受到了什么样的礼遇?鲁中职业学院高级讲师王中修为您讲述《千秋伏生》之功垂千秋,《邹平史话》,正在播出。
伏生在汉文帝时候,通过传授《尚书》,得到了朝廷的重视,所以到了汉武帝的时候,就设了一个职务,叫五经博士,五经博士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职,这中间经过了许多动乱,到了唐代,儒家传统又进一步得到恢复,贞观21年也就是公元647年,唐太宗下诏,“以伏生配享孔子庙庭”。我们邹平对伏生有一个称呼叫“伏圣人”,大概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因为伏生跟着孔圣人一起被大家参拜祭祀,所以就把他称作伏圣人,到了宋代,宋真宗追封秦博士伏胜为乘氏伯,这是在宋真宗咸平四年也就是公元1001年,那时候的事。通过追封爵位,伏胜的历史地位得到进一步提高,在宋元时期,在邹平的这个地方,也就是伏生的故里,给伏生建造了墓和祠,建了伏生祠之后,到这个地方上任的州、府、县的官员,都要到伏生祠里面去拜祭伏生,伏生的历史地位进一步得到了加强。
这个伏生祠,从开始建,一直到后来毁圮,一直就在邹平韩店的苏家村的西头,现在伏生祠已经不存在了,但是遗址保留的还很完整。到了清朝,为了更好的供奉伏生,更好的保护伏生祠,在康熙三十五年,也就是1696年的事,设了奉祀生,当时选了伏生的六十一世孙伏永芳作为“奉祀生”。并且由朝廷给置了奉祀田80亩。 这个奉祀生,不光伏生庙里边有,伏生祠里面有,就在孔庙、孟庙里都有,奉祀生的主要职责就是在庙中奔走执事及先贤先儒祠墓他的祭祀。就从圣贤后裔俊秀的子孙中挑选。要选那些有学问的、有能力的,能够充当这个职务的人,而且他们的补充,不是像科举考试那样,一层一层的选,而是定点的定向的就从他们后代人里边找,他们的考试是礼部直接出题,让下边比方说省、县来考试,最后礼部经过审查注册,直接任命。到了乾隆十一年,也就是1746年,伏生的六十二世孙伏中兴又担任了“奉祀生”。到了1796年,山东巡抚也是山东学政,通过访查伏氏后裔,想把伏中兴立为五经博士,因为这时候伏中兴已经年老了,没有立成。后来他就举荐了伏胜的六十五世孙伏继祖,在嘉庆十年被恩准为五经博士。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的五经博士,因为这个时候,五经博士这个职务,在整个朝廷都没有了,只有伏胜的后裔任了几届五经博士。
解说2 伏生的后人生生不息,在汉朝曾贵为皇亲国戚,也有的出仕封侯,为传播儒学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鲁中职业学院高级讲师王中修为您讲述《千秋伏生》之功垂千秋,《邹平史话》,正在播出。
伏生后裔,自从伏生传《尚书》之后,从汉代开始,历代大多数都承袭了五经博士。从第六世开始,就移家到了东武,就是现在的诸城,东武这一支有了十几世,和整个汉朝结下了不解之缘,也出现过非常有名的人物,这也是伏生后裔最辉煌的时代,到了伏生的第八世孙伏理,他跟着很著名的一个学者,叫匡衡,学习《齐诗》,成为当世名儒。后来伏理给汉成帝去讲授其《诗》,给皇帝当了老师,后来又任高密王刘宽的太傅。
九世孙伏湛,他曾经做过平原太守,王莽篡汉之后,他反对王莽的这种行为,就弃官隐居,回家做了教书先生。到了东汉,汉光武帝刘秀恢复了汉室以后,伏湛被拜为大司徒,到了建武六年,也就是公元30年,在不其县,建立了不其侯国,封伏湛为不其侯。作为一个平民,能够给他封侯,这在当时是不得了的事,到了汉建武十三年也就是公元37年,应诏出仕。不幸途中中暑病故。汉光武帝派了使臣来给他送丧,来给他修冢,给予了很高的礼遇。这个汉朝的不其国在什么地方呢,在现在的青岛市城阳区那个地方,青岛的北边有一个城阳区,城阳区有城阳镇,也有城阳村,都是因为这个村镇,是在古代的,不其国的不其城它的南边,阳就是南边而得名的。大家看这个地图,这是汉代的地图,汉代的东汉,不其侯国就在青岛市城阳区这个地方。就是即墨的南边。东武支到了第十二世出现了一个伏晨,他嗣了这个爵位。就是不其侯的爵位。而且他娶了皇上的女儿,叫尚平公主。这样就成皇亲国戚了,后来他的孙女又做了汉顺帝的贵人。从此以后,伏氏家族就成了汉王室的贵戚。第十五世孙伏完,伏完,他也承袭了不其侯爵,拜官侍中。
伏完娶了桓帝的女儿阳安公主,生了五个儿子一个女儿。这五个儿子,后来都被杀了,历史上也没有很大的成就,但是他的女儿,这么一个唯一的女儿,这个女儿叫伏寿,寿就是寿命的寿,他一开始被封为贵妃,后来成了汉献帝刘协的皇后,这样伏完就成了国丈。但是就是因为这一点,伏完一家都遭到了灭顶之灾,为什么呢,大家知道汉献帝这个时候,汉朝的气数已尽,已经走向衰落了,在诸侯格局当中,汉献帝顶不住了,后来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汉献帝就在曹操的完全控制之下,曹操专权,汉献帝无能为力,因此伏完还有伏完的女儿,还有伏氏的整个家族,都遭到了很大的灾难,曹操把伏皇后关到屋里,让她幽闭而死。伏皇后伏寿生了两个皇子,曹操都让他们喝毒酒死了。伏皇后在位二十年,“兄弟及宗族死者百余人”,这一次是伏氏被抄家了,被灭族了,百余人都死了。“母盈等十九人徙涿郡”。伏寿的母亲盈等十九人被流放了到涿郡。涿郡在现在的河北省。这段历史很有名,因为是曹操专权挟天子以令诸侯,乱杀功臣。后来连皇后连皇子都敢杀,这个伏皇后就是伏寿。伏完的女儿伏寿。到这里东武这一支伏氏家族就遭到了灭顶之灾。有逃走的,后来又在别的地方繁衍生息,但是东武这一支,从此以后就没人了。
我们再看伏生后裔的另一个支系,安丘这一支。因为伏皇后这件事遭到灭族以后,其中幸免者逃到了安丘,当时是平昌郡,平昌安丘,他们在整个曹魏时期,因为和曹魏政权,有不共戴天之仇,所以在这个期间,一直没有人出来做官。从第六世伏儒到东武之后,邹平这边就基本上没有人了,虽然宋真宗期间,那个时候给他建了伏生祠,也没有人给他守着。到了元末,红巾军起义,天下大乱,这个时候四十六代孙叫伏步,为了避战乱又迁回了邹平。就迁到了伏生祠这个地方,给伏生奉祀。到了康熙三十五年,也就是公元1696年,伏生的六十一世孙伏永芳被朝廷任命为“奉祀生”,邹平伏氏的后裔又逐渐兴盛起来,乾隆十一年,也就是公元1746年,伏生的六十二世孙伏中兴担任了“奉祀生”。嘉庆十年,六十五世孙伏继祖被朝廷任命为五经博士。刚才我们说过了,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后的几个五经博士。民国三年,奉祀生改名为奉祀官,伏生的第六十九世伏伯言做了末代奉祀官,从此以后,这个奉祀官,就没有了。
1938年,日本的军队,就来到了邹平,在民国二十七年,也就是1938年,日寇进攻邹平,廖容标、马耀南等举行了著名的黑铁山起义,组建了山东抗日救国军第五军。伏伯言就带上了自己的手枪和自己家里的油印机还有他自己油印的一些宣传品来参军,受到了廖司令的热烈欢迎,当时被誉为“圣人参军”。因为伏家,伏圣人在邹平当地,有很大的社会影响力,圣人都参军了,我们还不抗日吗?伏伯言跟着这支抗日军队,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解放以后曾经在浙江省粮食局做过局长,后来任过浙江省的交通厅副厅长。1992年6月病逝。
现在在邹平县韩店镇苏家村,还有伏生的后裔在那里生活着,至今已经传到了第七十三世。
解说3 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为弘扬伏生为传播儒家学说做出的贡献,多次为伏建祠修墓,成为邹平一带著名的文化古迹。但在解放后的十年浩劫中,伏生祠和伏生墓也没有幸免于难。伏生旧迹今何在?鲁中职业学院高级讲师王中修为您讲述《千秋伏生》之功垂千秋,《邹平史话》,正在播出。
在伏生传《尚书》的旧址,也就是今天邹平县韩店镇苏家村的西头,建有伏生的墓和祠。在邹平还有一座伏生墓,是在魏桥那个地方,叫冢子,据说那是伏生的墓,但那个地方没有祠,只有在韩店这个地方,既有伏生的墓,墓前有碑,这个墓前还有一个规模不小的祠,大约始建于宋真宗咸平年间,就是刚才我们说过了,咸平年间宋真宗,“追封秦博士伏胜是乘氏伯”。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图,就是我们从苏家村去伏生祠远远的看到的景象,曾经桧柏阴森的伏生祠,现在这个地方只是一个小小的杨树林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地方,这是原来伏生祠大门口那个地方,这两个石头狮子,就是原来伏生祠门口的石狮子,依然还在,伏生祠曾经的一些石碑,已经做了砌墙的石料,大家看这个墙角上的石料,就是过去伏生祠的石碑,我们近了看,这些石碑上的字还依稀可辨。大家看这个地方,我们把它拍了照片再翻过来看的话,这些字看得还算挺清楚。你看“学政按察司”这个字样,依稀可辨。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张图片,它的题目叫作“伏生墓诗”,这是仅存的伏生祠的残碑。伏生祠过去有好多碑,有诗甚至还有画,还有好多记,但是现在呢我们都看不到了,但是在村子里边四处散落着。有的被砌在墙里边,是民居;有的在学校那边。这一块是没被砌在墙里边的。但这一块呢,本来是上下两块石头,组成一首完整的诗。但是现在我们只能看到上半截,下边那一块已经不知去向了。
我们从这个院子里边走到外边,看看伏生祠的样子。这是伏生祠残留的一些建筑。这是它的后边也就是北边。现在这个图片也是伏生祠大殿的残留,这是西边,现在照片不是很清楚,如果清楚的话还能看得见当年在这个地方,抗日战争时期在这地方有战斗,上面的枪眼还清晰可见。这是我们走到伏生祠旧址的院子里边,伏生祠大殿的残留,这是从前头看。大家看,伏生祠的大殿,如果我们走到上边看,那些大殿的筑基都还清清楚楚的留在那里。这里已经被伏生的后人在这里种成小菜园了。这是伏生祠大殿的东墙,已经残缺不全了。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门口,是残留的晁错居室的门口,在伏生祠大殿的西侧。我们从这个图上看,晁错居室就是在伏生祠正殿的西边。现在这个图片是伏生祠的东殿门,这是祭厅前的那个东殿门。我们从这个图上看,这是祭厅前的东厢房,东厢房前边有个东殿门。现在这个东殿门还保留着,只不过上边的瓦换成了现代的红瓦,已经不是原先的样子了。现在这个图片,是伏生祠祭厅前的西厢房。这是伏生祠里边原有建筑保留最完整的一个,现在还有人住在里边,只不过上边的瓦已经换成了现在的这种红瓦,不是原先的样子,但是基本的建筑格局还是那个样。这个西厢房的右边那个小门,那就是晁错居室的那个门。我们从这个图上看,这就是西厢房所在的那个位置,在祭厅的前边。这是伏生祠的东厢房,已经残缺不全了。这里有座小屋,是已经改建过的。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就是原先的伏生墓。曾经很高大的伏生墓,现在仅仅剩了这么一抔黄土。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图片就是伏生墓前那个驮碑的老龟,我们平常说驮碑的老龟。其实这东西叫赑屃。赑屃传说是龙的儿子。它善于负重,所以就把它放在墓前,或者是一些建筑物的前边,让它驮着碑。现在这只赑屃已经无碑可驮了。
我们经常说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但是这种文脉的传承可能更加重要。我们邹平原来有伏生传《尚书》这样的文化底蕴,历代都非常重视。你像宋元时期建了伏生祠,后来还在县城里边建过伏生书院。在韩店这个地方曾经设过伏生乡。这就是一种历史文脉的传承。
最后我们以王渔洋的一首诗来结束今天的这个讲座。王渔洋有一首很著名的诗叫《伏生祠》,诗是这样写得:
“祖龙枉以吏为师,
牵犬东门笑相斯。
转盼阿房化焦土,
千秋人拜伏生祠。”
“祖龙”指的就是秦始皇,“转盼阿房化焦土”转眼间阿房宫被一把火给烧掉了,“千秋人拜伏生祠”但是千年以来,人们都来朝拜伏生的祠堂。秦始皇一把火烧掉了儒家的经典,但是伏生靠他自己的学问,靠他自己的知识又把《尚书》给传下来了,所以才得到了人们几千年来一致的赞颂和朝拜。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