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在邹平探索的民族自救之路(上)
邹平一中
第一集
1931年春天,一大群知识分子模样的陌生人,从周村下了火车以后,带着成箱的书籍和各种行李,乘坐马车浩浩荡荡地来到邹平县城。看他们的穿着,与当地人不同,有的长衫礼帽,有的西服革履。听他们的说话,南腔北调,都是外地口音。他们的到来,一时给相对封闭的邹平县城带来不小的轰动。人们议论纷纷,这是一些什么人呢?他们来邹平干什么?
(一)
这群陌生人,就是梁漱溟和他的朋友和学生们。他们为什么来邹平呢?概括起来,梁漱溟来邹平有三大原因:
第一,梁漱溟要找一条民族自救之路。
梁漱溟来邹平要干一件大事,而且还不是一般的大事,他要为旧中国探寻一条新的发展道路:一条民族自救之路。梁漱溟是什么人?怎么这么狂妄和自信呢?
说起梁漱溟,在近现代史上那可是个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祖籍广西桂林,1893年生于北京,1988年去世,享年95岁,他这一生,经历了清朝晚期、中华民国、新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他的一生,基本上是中国近现代史的一个缩影。梁漱溟年青的时候,追求的是西方的民主政治。1911年他还在顺天中学堂读书的时候就加入了同盟会,后来参加辛亥革命,当了《民国报》记者;1916年袁世凯死了之后,当时南北的政治势力势均力敌,最后联合建立了一个南北统一内阁,梁漱溟就在民国政府的这个内阁中干了司法总长张耀曾的机要秘书。当时张耀曾有两个秘书,一个是42岁的沈均儒,一个是24岁的梁漱溟。
民国司法部共事的梁漱溟和沈钧儒
梁漱溟只有中学学历,但他从小就喜欢思考社会问题和人生问题。中国民国有名无实的混乱局面,使他民主政治的梦想彻底破碎,他非常苦恼和郁闷,于是顿入佛学,甚至想出家当和尚,他写了一篇研究佛学体会的论文,叫《究源决疑论》,上海《东方杂志》很快把他这篇论文发表了。这篇论文引起了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的注意,他非常赏识梁漱溟,1917年竟然把只有中学学历、年仅24岁的梁漱溟聘到北京大学,去讲印度哲学。梁漱溟没有辜负蔡元培先生的希望,刻苦研究,勤奋努力,进步很快。来北大四年后,写了一本书,叫《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在学术界一鸣惊人,他被频繁地邀请到全国各地演讲。正当梁漱溟在学术研究上如日中天的时候,他却做出了一个令人费解的决定:辞掉了北京大学的职务,从繁华的北京,来到了山东贫穷艰苦的农村。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说到底,这是梁漱溟处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主义热情而做出的抉择,不是一般世俗的眼光可以理解的。众所周知,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梁漱溟生活的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的危机已经空前严重了:外有列强侵略,内有军阀割据,天灾人祸,生灵涂炭,民不聊生,社会动荡不安。
面对危局,象梁漱溟这样有社会责任感的仁人志士是很多的,他们先后掀起一浪高过一浪的社会救亡运动,先是康有为主张学习英国和日本,实行君主立宪,进行了戊戌变法;后是孙中山主张学习美国和法国,实现民主共和,领导了辛亥革命。这些探索,都先后失败了!之后,共产党又主张学习苏俄,走社会主义道路,掀起国民大革命。但是,蒋介石和汪精卫1927年先后发动反革命政变,镇压了国民大革命,革命进入低潮,毛主席领着队伍上了井冈山。这时候,有思想的中国人都在苦苦思索:中国的出路在哪里呢?
这时,在北京大学教学的梁漱溟也在积极地思考着中国的前途和命运。他认为,资本主义道路和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在中国走不通,是因为康有为、孙中山和共产党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他们没有认清中国的国情,没有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而是照搬了外国的经验和模式!
那么,中国特殊的国情是什么呢?
梁漱溟认为,中国是一个“伦理本位、职业分途”的社会。“伦理本位”是相对西方国家而言的,他说西方国家重视团体组织,重视集体生活,中国重视家庭血缘关系,重视家族宗法意识,中国人把社会和国家当作一个放大了的家庭,中国就是伦理政治,伦理社会,老百姓把政府官员叫“父母官”,父母官把老百姓叫“子民”。西方国家讲究法制和原则,不讲究面子和人情,而中国不太讲究法制和原则,重视的是亲情和面子,注重家族关系,亲戚关系、老乡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等等。
“职业分途”是说中国虽然有贫富贵贱之别,但是各阶层之间并不固定,是不断转换流转的。比如,科举考试可以让社会底层的人进入社会上层,土地可以自由买卖,地主和农民的区别也是相对的。所以,中国不象西方工业国家那样存在尖锐的阶级对立。当时,中国最大的问题是:在西方列强的冲击之下,中国原有的社会结构和文化已经崩溃,学习资本主义的道路失败了,学习社会主义的道路也没有走通,中国已经处于“中不中,西不西”的尴尬境地。因此,中国最需要的是进行社会改造,去重新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秩序和文化。
如何进行社会改造呢?梁漱溟提出三大策略:
第一,必须从农村入手。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中国百分之八九十的人口都在农村,农村是整个国家的基础。但是,前边历次的社会运动,注意力都集中在城市,所以最终都没有成功。
第二,必须以教育为手段。中国农村太落后,广大农民没有文化,大部分都是文盲。搞民主政治,老百姓不懂。搞科学技术,也不会。梁漱溟认为,要真正实现现代化,必须实现人的现代化,所以教育是根本。
第三,必须走合作化道路。中国历来是小农经济,一盘散沙,各顾各家,因此必须组织起来,然后才能推行科学技术,实行民主政治。
梁漱溟非常自信地断言:中国既不能走英美的资本主义道路,也不能走苏联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唯一的出路,就是他的乡村建设道路,除此之外没有第二条道路可走!
这时候,他踌躇满志,自信找到了拯救中国的正确道路。所以,非常迫切地想找一个地方进行实验。于是,他毅然辞掉公职,不辞辛苦,不计名利,从城市来到农村。
第二,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大力支持。
梁漱溟来山东之前,实际上已经在广东和河南搞过两次实验,但是都失败了。
1928年梁漱溟的老朋友李济深在广东主政,邀请梁漱溟去广东进行村治实验。但是,广东的政局很快发生变化,李济深倒台,梁漱溟的实验随之失败。1929年梁漱溟又去了河南,河南的政府主席当时是韩复榘,在他支持下,梁仲华等人正在搞村治实验,他们盛情邀请梁漱溟参加他们的活动。但是,刚刚一年时间,1930年中原大战就爆发了,战争的中心恰好就在河南,梁漱溟的实验再次破产。中原大战之后,韩复榘成为山东省政府主席,于是又邀请梁漱溟和河南村治学院的原班人马来山东,继续搞他们的社会实验。这样,梁漱溟1931年初又来到山东。
早年,韩复榘在冯玉祥部队的时候,曾经听过梁漱溟的演讲,对梁漱溟非常尊重,也很热情,开口闭口地称梁漱溟“梁先生”。这个时候,他在济南设宴招待梁漱溟。他说,现在这个形势,不搞改革混不下去,但我这个人是个大老粗,才疏学浅,不会搞改革,今后山东搞改革,就靠梁先生了,我就是迷信梁先生!他聘梁漱溟为“政治高级顾问”,并从省政府拨款10万大洋,作为梁漱溟进行乡村建设实验的启动经费。
李济深
在大家的印象当中,韩复榘是个草头王、大草包,关于他的笑话也很多。那这样的一个人,为什么会如此热情地支持梁漱溟呢?说白了,首先是为了装点门面,显示一下他的开明;更重要的是,梁漱溟搞的乡村建设实验,有利于他的地方统治。而梁漱溟呢,要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又必须找一个支持他的地方政权。所以,他们就走到一起来了。
第三,邹平符合梁漱溟的实验要求。
在选择什么地方做实验基地时,梁漱溟很是费了一番心思。他带着几个人,先后考察了济南周围的几个县,但是都不很满意。那他想找个什么地方呢?按照梁漱溟的想法,搞实验的地方必须符合两个条件:第一交通要相对方便,但又不能离济南太近,以避免省政府的政治干扰;第二,社会结构必须简单,没有大地主等豪强势力的阻挠破坏,这样才能顺利地实施自己的实验计划。
经过考察,梁漱溟认为邹平正符合自己的条件:第一,邹平西距济南160多里,有一段距离;但交通还比较方便,离周村火车站只有30里。第二,邹平当时比较小,是典型的农业地区,当时人口只有16万,面积600多平方公里,相当于今天邹平县面积的一半。现在的邹平县是建国后合并了长山县和齐东县建立的,现在有1251平方公里。当时,邹平贫富悬殊不大,大部分是自耕农,没有大地主。所以,最后他们来到了邹平。
那么,他们来邹平之后,在什么地方安营扎寨了呢?
他们在现在邹平一中老校的位置安顿下来。他们为什么选择这个地方呢?因为他们人比较多,还要搞各种活动,得找一个比较大的地方。当时县城里边比较拥挤,不好找空地方,于是他们到县城外边找。当时,邹平县城比较小,老一中现在这个位置已经是东关了。在马路北边,当时有一家卖盐的商店,院子比较大,有十几亩地,是三家合伙的买卖,由于经营不善已经面临倒闭。经过协商,梁漱溟他们买下了这个院子,对房舍简单修缮了一下,然后又在院子里新盖了一座礼堂和七座教室。但是,他们觉得地方还不够,于是向县政府报告,把东墙外边的一座天齐庙(道教祭祀泰山神)征过来,改做了梁漱溟的办公室。他们还想再铺一个操场,但是地基不够。所以,他们想向北扩建,把院墙外边的一块空地买下来。
梁漱溟30年代在研究院
在征这块地的时候,还遇到一些麻烦。院子北边这块地,是东关村几户农民的菜地,平常他们种点菜,除了满足自家需要之外,还能卖菜换点零花钱,所以不愿卖地。经过反复交涉和动员,事情有了转机。他们中间有一个叫薛文斋的人,有点文化,比较开通,在了解了梁漱溟的想法之后,就说,人家梁先生从大城市来到农村,抛家舍业地帮助咱们搞乡村建设,不容易,咱们得支持人家的大事业!然后,薛文斋就带头把菜地让出来了。其他几户在他的带领下,也相继把地让了出来。这样,征地问题得以解决。梁漱溟对薛文斋和这几户村民印象很好,后来都成了朋友,梁漱溟还给薛文斋写了一副字。
准备停当之后,1931年6月16日,梁漱溟和他的同事们挂牌成立了“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正式开始他们改造社会的实验工作。
(二)
安营扎寨之后,梁漱溟信心百倍,想在邹平大展宏图。可是,令他没想到的是,从1931年6月到1933年7月,整整两年多的时间里,他的乡村建设却没有从实质意义上展开。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有两个:第一,当时邹平人还不了解乡村建设运动是怎么回事,从思想上接受还需要一个过程;第二,邹平实验县还没有得到南京国民政府的认可,他们的自主权还比较小,很多改革要受到国民政府和省政府体制的束缚。
在这种不利的情况下,梁漱溟并没有悲观失望,而是积极应对,认真准备,先后采取了五大措施,逐步打开了局面,为后来的工作做好了各方面的准备。那么,他采取的五大措施是什么呢?
第一,举办乡村教师假期讲习班:乡村教师有文化,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他们又与当地群众联系密切,通过培训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接受乡村建设运动。因此,研究院从1931年9月1日开始,连续举办了两期乡村教师讲习班,每期四周,共培训教师400名。
第二,举办农产品展览会:为了让群众更直观地感受乡村建设运动,研究院在1931年10月25日举办了第一次农产品展览会,展览会共展出改良农具、改良作物、家禽品种等2800多种,这在当时比较封闭的邹平来讲,还是一件前所未有的新鲜事。远近的老百姓扶老携幼、大车小辆地一起来县城赶会,参观者达到4万多人,占到全县总人口的四分之一。
人头攒动的农产品展览会现场
现在,在邹平东范村退休教师王孝平老师的家里,还珍藏着一枚制作精美的银盾。这枚银盾是王老师的父亲王英贤当年参加农产品展览会荣获的奖品。银盾中间刻着“农为国本”四个字,落款是当时实验县县长梁秉琨。王英贤老先生当年是远近闻名的木匠,手很巧,爱钻研,他发明了一种手摇缠穗机。当时,农村织布需要把棉线缠成线穗,用手工缠一个线穗需要20分钟左右,而王英贤发明的手摇缠穗机一次却能缠两个线穗,并且2分钟即可,工作效率提高了几十倍。这项发明参加展览会后荣获一等奖,这在当时的乡村中间引起了不小轰动。
展览会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效果,研究院趁热打铁,在接下来的两年中又连续举办了两届农产品展览会。这两次展览会的规模和档次有了进一步提高,研究院从全省征集的展品达到6000多个,每次参观者都超过57000人。通过展览会,邹平人加深了对研究院的了解,对科技知识有了比较深刻的感性认识。
第三,进行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应用。当时的邹平以农业为主,老百姓花钱主要靠养猪和养鸡,梁漱溟就想从这里入手,进行农业科技推广。研究院从美国引进优良品种“波支猪”,然后与本地猪杂交,培育出新的品种。这种猪长得快,个头大,每头猪平均比本地品种多产肉50多斤。其次,研究院从意大利引进著名的“莱克亨鸡”,培育出的新品种产蛋率比本地土鸡高一倍。除此之外,研究院还引进了棉花、小麦、高粱、大豆、各种果树、桑蚕等一大批改良品种。
但是,研究院的科技推广工作一开始进展得并不顺利!
2002年6月20日中央电视台《人物》栏目,播放了梁漱溟的专题片,节目组当时采访了邹平的王向浦老先生。王先生回忆说,当年他大爷买了一头小波支猪,这头小猪跟本地猪长得不一样,嘴巴子很长,很瘦很小,他大娘看到后就很有意见,说这样的外国品种,咱不会喂啊!这种担心,在当年的邹平很有代表性。
大家很着急,把这个情况报告给梁漱溟。梁先生说,这个事咱们早有思想准备。农民观念保守,而且一盘散沙,各顾各家。要大面积地推广实验,就必须把农民组织起来。通过广泛的教育,才能更好地推广农业科技。接下来,梁漱溟带领研究院又采取了一项重要措施。
第四,创办乡农学校。1931年11月,研究院师生300多人一起下乡,去村里边组织建立乡农学校。这项活动三个月之后初见成效,他们在全县共创办了91处乡农学校,入学人数达3996人。乡农学校启发引导农民自觉地、有组织地进行合作改良,对引进的优良品种,通过对比实验和农户示范,让广大农民逐步认识到这些农业科技给他们带来的实惠,于是农业技术逐渐推广开来。
与此同时,另一个问题又出现了:随着工作规模的扩大,研究院的人手严重不足。这个燃眉之急,梁漱溟是如何解决的呢?
第五,培养和延聘人才。乡村建设研究院建立之后,下设研究部和训练部。训练部主要培养基层乡村建设工作的实用型干部。第一期招生范围以邹平为主,招生对象是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青年人,学制一年,一个学生每月补贴5块大洋。2002年中央电视台《人物》栏目专题片中,采访到邹平当时还健在的一位老太太,她是当年训练部的学员。她介绍说,这5块大洋,除了吃饭、买书和零花外,每个月还能剩下点钱。食堂吃饭,一般是八个人一桌,饭菜标准是四菜一汤。训练部1931年招收第一届学生300人,1932年从鲁西南招收第二届学生320人。后来,1934年和1935年还从全省分别招生280人,四届学生加起来共计1307人,他们成为乡村建设运动的骨干力量。
研究部主要培养进行乡村建设理论研究的高层次人才,招生对象是省内外的大学毕业生,培养方向是研究生,主要课程都是梁漱溟亲自负责。研究部的学制两年,一个学生每月补贴10块大洋。1931年第一届招收30名学生,1934年和1935年又办了两届,各18名,共培养研究生66名。邹平南范村当时有个小伙子叫李守文,家庭条件很好,曾经在济南读过书。研究部第一届30个学生中,从邹平招的学生只有2个人,李守文因为文化水平高被有幸录取。李守文在同学们中,年龄较小,但是学习用功,非常上进,梁漱溟非常赏识他。研究部毕业之后,李守文被留在实验县政府干秘书,不久被提拔为教育科长,后来又担任了财政科长,相当于咱们现在教育局局长和财政局局长。
现在,乡村建设研究院培养大批学生,非常需要一些懂教育的人。这时候,梁漱溟想到了一个人:陶行知。
1929年梁漱溟参观南京晓庄师范学校时,非常欣赏陶行知先生的教育事业。当时就向陶先生提出一个请求,希望将来搞乡村建设时能够给他派几个干将去搞教育。现在,梁漱溟确实需要人了,就给陶行知写信请求帮助。陶先生非常重视这件事情,经过斟酌,最后决定派他晓庄师范学校的教导主任来邹平。这个人是谁呢?是教育专家杨效春。杨效春这个人很有能力,也很热心乡村工作。在邹平期间,经常骑着一辆破自行车下乡,到各乡农学校视察指导工作。当时搞乡村教育没有教材,他就下手编写了大量的教学资料和课本。其中,最出名的一本书叫《乡农的书》。梁漱溟非常器重他,后来让他担任邹平国立简易师范学校的校长,并兼任邹平实验县政府的教育科长,主管全县的教育行政工作,邹平实验县的教育工作很快进入良性循环轨道。后来,杨效春被人从邹平挖走了。谁呢?国民党高级将领张治中!他来邹平考察时,对邹平的乡建工作非常满意。当时,他出资在他的老家安徽创办了一所师范学校,正缺校长,就向梁漱溟提出请求,请梁先生帮忙物色人选。梁先生忍痛割爱,把杨效春派给了张治中。之后,陶行知先生又给梁漱溟先后派了两个人来邹平,一个是潘一尘,一个是张宗麟,都是陶先生的得力干将,是非常优秀的教育专家。
不仅仅是研究院缺人,这时候实验县政府也缺人。缺什么呢?缺县长!开始的时候,实验县的工作一直不稳定,两年换了三任县长:梁秉琨、朱桂山和王怡柯。没有办法,梁漱溟1933年还亲自兼任了两个月的县长职务。也就是说,在咱们邹平的历史上,梁漱溟先生曾经干过县长!很快,梁先生就物色到了一个合适的人选。
这个人名叫徐树人,是江苏吴县人,当时正在河北省东光县干县长。他思想进步,很有能力,在报刊上了解到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运动之后,非常感兴趣,对梁先生非常敬佩,是梁先生的一个“铁杆粉丝”。徐树人经常给梁漱溟写信请教问题,还亲自到北京专程拜访过梁先生。梁漱溟有一次出发去河北,顺便回访了徐树人。交流过程中,梁先生就提出邀请,想让徐树人去邹平工作,两人一拍即合。很快,徐树人就向河北省政府主席王树常提出辞呈。但是,王树常没有答应徐树人的要求,事情被搁浅。梁漱溟了解到这个情况之后,就给他的老朋友——河北省教育厅厅长陈筱庄写信,请他从中帮助协调,跟王树常讲清楚:确实是邹平实验县缺人,不是徐树人个人有什么想法,徐树人的辞职请求这才得到批准。徐树人来到邹平之后,从1933年到1937年,一直担任实验县县长。他作风正派,工作扎实,深受群众欢迎,成为梁漱溟的得力助手。
30年代的徐树人
梁漱溟求贤若渴,想尽各种办法,利用他的社会感召力和影响力,从全国各地吸引人才。七年多的时间里,有100多名专家、教授等高层知识分子,抱着振兴农村、改造社会的良好愿望,不惜放弃大城市的舒适生活,追随梁漱溟来到邹平,投身艰苦的乡村建设工作。尽管他们的名字我们今天感到比较陌生了,但在当时都是在国内名燥一时的专家学者。
经过两年的紧张筹备,梁漱溟在邹平已经聚集了大批人才,老百姓也接受了他的乡村建设事业,这个时候,恰好一个重大历史机遇来了,把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运动推向了高潮!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历史机遇呢?请看下集:兴衰荣辱。
第二集
上次我们说到,梁漱溟在邹平经过两年多的紧张筹备,基本上具备了全面进行乡村建设的群众基础、人才基础和组织基础。这时候,一个重大的历史机遇来临,把他的乡村建设运动推向了高潮。
这个机遇是什么呢?1932年12月国民党中央召开全国内政会议,通过了县政改革方案、地方自治改革案等。1933年7月,山东省政府又根据这次会议精神,确立邹平和荷泽为县政改革实验县,两个实验县隶属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
这个机遇给梁漱溟带来两个好处:第一,乡村建设实验由此获得了合法的身份,与国民政府的县政改革实验合二为一。第二,梁漱溟获得了较大的自主权,比如实验县可以截留50%的地方税收作为实验经费,实验县的各级行政人员由研究院自己任命,实验县的县长人选也是由研究院向省政府提名,而且后来实验县的范围扩展到全省十几个县,所以研究院当时有“第二省政府”之称。
这时候,梁漱溟亲自担任了研究院的院长,并一度兼任实验县县长。机会来了,梁漱溟终于可以按照自己的理想一展抱负了!接下来,梁漱溟是如何把握机遇,把自己的事业做大的呢?他在邹平干了哪些有意义工作的呢?
(一)
在梁漱溟的战略中,乡村建设运动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改造方案,内容涉及到方方面面。尽管这些工作纷繁复杂,但是梁漱溟只用四个字,就概括了乡村建设的主要工作:“政、教、养、卫”。
政——县政改革。从梁漱溟1931年6月来邹平,到1933年7月的两年之中,国民党的政府机构一直存在,邹平当时并存着两套班子,两边的矛盾一直不断。邹平实验县的批复下来之后,国民党的县区政府机构全部撤消。实验县政府“裁局设科”,把原来的公安、财政、建设、教育四个局裁撤之后改为五个科,并进行合暑办公(类似于现在开发区的行政服务大厅),政府机关实行8小时工作制,建立考勤制度、例会制度等,县长、科长和科员们一样衣着简朴,没有特殊享受,和大家在食堂一起就餐,毫无官僚作风,政府工作面貌焕然一新,工作作风大为改观,工作效率大为提高!
实验县政府联署办公
教——乡学和村学。最能体现乡村建设特色的,是邹平的地方行政机构的改革。实验县把原来的7个区划为14个乡,在乡设乡学,在村设村学,把原来的乡农学校并入相应的村学和乡学之中。乡学和村学的特点是以教统政、政教合一,它们既是教育机关,也是地方行政机关。其结构都是四部分:学长、学董、教员和学众。“学长”是从全村和全乡选举一名德高望重的人担任,带有顾问性质,不负责具体事物,在乡学和村学中坐镇,发挥道德教化和矛盾协调的作用。“学董”是村学和乡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