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平“西门张氏”,晚明琴学世家

 

邢恩和

 

        晚明邹平“西门张氏”一门,四世好古琴,编琴谱,弹琴曲,或出或处,均能立名垂世,均有琴声相随,华夏史上,实所罕见。

       一、张一亨:晚年惟好鸣古琴

        邹平西门张氏始祖为张明秀,四传到张桐、张桂、张杞、张松兄弟四人。其中张松做过小官,著过书,为《济南府志》所立传的“西门张氏”第一人。

        张一元、张一亨兄弟,为张桂之孙。张一元(1544-1609),字鸣春,号仁轩,嘉靖甲子举人,隆庆辛未进士,官至河南巡抚,后致仕归,卒年六十五。张一亨字仲春,号义轩,生于嘉靖二十五年二月二十八日,“生而夙慧”,善于经营生计。早岁家境困窘时,舍弃学业,“业农,与仆赁杂作,竭四支之敏,悉以其才智而用之生殖,家遂温”。所得不仅用于侍奉双亲,支持兄长学业,还以之“结客”,以致声望渐起。兄长登第后,曾建议他捐个官职,被他拒绝,继续经营家业,得以大富。

        张一亨卒于万历四十二年五月十二日,享年六十有九。东林党的首领之一赵南星曾受其兄长张一元、独子张延登两代人的恩惠,为之作有《祭邹平义轩张封君文》与《明敕封礼部祠祭司主事义轩张公碑》。后者记载,兄长致仕归来后:

        花开月明,必选胜地,酾芳藇,毕景谈笑,或自鼓琴,极欢而后罢。

        碑文还记载他多才多艺,尤其是琴艺:

       少时,弈碁、六博、握槊、投壶、蹴踘之戏,皆一见而精,尤精于音乐。晚年惟好鸣琴,著《琴经》二卷,多所自得。

       张一亨不但会弹,而且“多所自得”,且撰成琴谱,确属难能。其《义轩琴经》,今存残本,藏于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研究,分上下卷,前署“济南张一亨仲春甫定”,谱前有曲目、字诀、义轩杂说一篇,两卷共收三十三曲。据专家考定,现存明刊《义轩琴经》残本的刊刻年代大概在万历十八至四十二年夏这二十多年间。

         二、张延登:不以簿书废弹琴

        张一亨独子张延登,深受其父影响,颇好琴艺。张延登,字济美,号华东,明朝万历二十年(1592年)考取进士。先担任内黄县知县,在任内,为县里积累了六千担粮食,百姓为他立生祠祭奠。后补上蔡知县,政绩卓著,晋升为兵科给事中,再晋升为太仆寺少卿、太仆寺卿等职。外放浙江巡抚,在任内,平定了地方的骚乱。崇祯元年,加兵部侍郎衔。崇祯四年(1631年)升任南京都察院左都御史。两年后,晋升为工部尚书,入京任职。再改任都察院左都御史。崇祯十四年(1641年)署理刑部尚书,因为劳累过度而病倒,告老还乡,不久病逝家中。去世后,赠太子少保,谥号忠定。其门下刘理顺尝作《总宪华东张公墓碑》,记张延登在上蔡、内黄知县任上:

         治内创远嚣亭、予负亭、仰谢亭。镌秦相斯峄山碑刻、谢显道先生格言,作《予负亭记》《祝疥文》以明志。著述谕蒙以敦俗,弹琴咏歌,不以簿书废也。

        张延登不仅能琴,也能著述琴谱。刘理顺又记其崇祯七年(1634年)辞职回籍后的著述:

        归而杜门著书,不闻户外事,所作有《野服见客说》《水品》《虫冰集》《青钱小集》《拜鹤记说》《修禊吟订正》《兰亭琴谱》诸篇。

       《修禊吟》是一支古琴小曲,既云“订正”,必然是张延登根据自己的理解、趣味与弹奏习惯对原作加以改编、创作。《兰亭琴谱》可能是以王羲之《兰亭集序》文意所作的琴曲,更可能是将《兰亭集序》谱成了可供吟唱的琴歌。此记载可在其孙张实居(1634-1710后)《萧亭诗选》中得到印证。是集卷三有《半园偶成》五古一首,末云:

        家有雷氏琴,祖制《兰亭》谱。先忠定公有《兰亭》曲谱。静扫松间石,铿然一再鼓。曲终心自怡,苍苍山月吐。

        “雷氏琴”大约是极言琴之珍异,未必实指,但“《兰亭》谱”却非泛泛而言。小字注说,《兰亭》曲谱出自“先忠定公”之手。“忠定”即张延登谥号。由是观之,张一亨、张延登父子皆可谓擅琴,而张延登非仅操缦而已,且能制谱。至今,《修禊吟订正》、《兰亭琴谱》二曲已渺不可寻,其中《兰亭琴谱》似为目前所见《兰亭集序》谱入古琴的唯一之例,“终期于尽”,令人不免有遗珠之憾。

        三、张万钟:后人或言其能琴

        张延登有5个儿子,依次是张万程、张万选、张万钟、张万谷、张万斛,其中出类拔萃的是张万钟。据看过《西张氏族谱》的张延登后人张彦翮先生说,张万钟能琴。其兄弟辈张万程、张万选等,能琴的可能性也极大。邹平“西门张氏”琴学传至第三代至少有张万钟为继。

        张万钟字扣之,恩贡生,生于明朝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少年英俊,颇有才干。崇祯十一年冬至十二年春,清兵掳掠畿辅、山东地区时,与因病居家的父亲张延登一起帮助守城的官兵奋勇迎敌,邹平县城得以保全。崇祯十五年至十六年春,清兵再次掳掠山东地区,滨州、惠民等城池都被攻破,而邹平县城在张万钟等乡绅的共同保卫下得以保全,一时声震齐鲁。民国版《邹平县志》评价说:“是役也,城守全局,实万钟操持之。”清军入关之后,张万钟举家逃往南京,受任为镇江府推官、江防同知,负责守备南京,曾带着两名仆人,凭着个人的威望稳定了镇江的骚乱。张万钟尽职尽责,亲自沿长江巡视,南方天气酷热潮湿,不幸中暑去世。所著《鸽经》是纪录中国古代观赏鸽种类、特征和饲养技术的第一部专著,为明以前鸽文化的总结。

        四、张实居:卜居大谷娱弹琴

        邹平“西门张氏”琴学传至第四代,传承人有二,一为张实居,一为张尔奎,均为张万钟之子。

        张实居,字宾公,号萧亭。约生于崇祯七年(1634年),卒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享年80岁。张实居是清朝初年的著名诗人。康熙二十年(1681年)辛酉之秋,因中年遭遇不偶,家道中落,遂割断尘缘,毅然走进了长白山摩诃峰北大谷中,弹琴赋诗,啸傲风月,以“萧亭先生”自号。因为在山麓得到五彩灵芝,因而命名自己的山中居所为“采芝山室”。实居工诗,所作古今诗盈千首,有《萧亭诗选》六卷传世。

        从前面所引《半园偶成》可知,张实居能琴,弹过祖父的《兰亭》。张万钟的女婿、清初诗人王士祯(渔洋)在《萧亭诗选》序文中描述这位内兄在大谷的隐居生活云:

        苗茨数椽,斤斧不施,莞床著席,弹琴咏歌,若将终身焉者。

        张实居之弟张尔奎(1634~?),字锡公,清初藏书家。顺治八年(1651年)举人,十八年(1661年)进士,任广宁知县。一生简朴而好古文章,在广宁时,每天出则用扁舟载琴、书而行,有藏书数万卷。其藏书楼有“柯古堂”。

        邹平“西门张氏”琴学传至四世,家风未堕。此后随着家族的败落,张氏琴学后继乏人。张实居曾写给他儿子的一首很伤感的诗:“旧日琴书归市肆,先人宅第入豪家。”琴书两无,生计维艰,欲琴不能,所求唯有保全性命而已。如今,“西门张氏”琴学虽然早已画上了休止符,但其四世好琴之佳话,不应从此淡出历史的天空,因为那悠扬的琴声、高远的格调里面蕴含着张氏满门何以如是“忠廉”之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