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平地区传统文艺比较发达,地方戏曲兴盛于全县各地。在旧社会,乡村的地主大户和豪绅,借过年或家中红白大事,请走闯江湖的戏班子助兴。 一般的是借庙会或其他庆典活动,民间自发组织起“子弟班”,自娱自乐。县内流行的传统戏曲剧种主要有京剧、吕剧、五音戏(俗称周姑子)、西路梆子(又称笛梆子、河北梆子)、东路梆子(又称山东梆子)、柳腔等。

        京剧在邹平发展比较晚。清康乾年间,徽班多次进京演出,后整理演变为京剧,以其优美的音乐曲调、高亢的唱腔和优美的表演,奠定了国萃的根基,很快在全国范围内流传。民国初年,京剧由河北传入县境内,后在全县各地流行。20世纪30年代,县内较大村庄都有京剧“子弟班”,有的业余剧团人数达二三十人,有乐队、布景、演出服装(行头)、道具,能演出多本剧目。常演出的剧目有《秦香莲》《追韩信》《玉堂春》《红娘》《杨门女将》等。这一时期主要代表演员有袁荣福、张筱亭、孙玉芳等。他们不仅在本地演出,有时还应约到潍坊、青州、淄博、章丘、济南等地演出。由于京剧在邹平起始较晚,而且大部分都是有唱梆子剧而转改过来的。因此,邹平较早的传统地方戏曲,应 为梆子剧。

        早在明末清初,邹平民间就有唱梆腔的“子弟班”。每个子弟班的人数虽然不多,一般只有三、五个人,但能演出成本大套戏。后来,演员人数不断增多,并有了演员、伴奏乐器手之分。各路梆腔戏的主要伴奏乐器有大胡(主伴奏、高胡琴筒、桐木板琴膜)、二胡、小三弦、笙及打击乐器中的中低音鼓、中低音锣、梆子等。主要曲调有乱弹、昆腔、戳腔、娃娃腔、哭腔、水龙吟、点将唇、悲泣颜回等几十种,以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在发声方面,先字后腔,吐字清晰。在演唱上,高亢激昂是其主要特色。

        梆腔由于传入的途径不同,唱腔也不完全一样,又分东路梆子和西路梆子。东路梆子也叫山东梆子,由惠民、阳信一带传入,多流行于县境西北部, 尤以台子、魏桥、九户一带为盛。主要剧目有《武加坡》《双官诰》《三疑计》《黄桂香出嫁》《全恩孝》《骂阎罗》等。西路梆子又叫笛梆子、河北梆子,主要由商河、济阳、章丘一带传入,多流行于明集、里八田、青阳、西董一带。主要剧目有《斩皇袍》《高平关》《泉龙珠》《二进宫》《状元谱》《铁弓缘》等。到了清末,梆腔剧有了专业剧团,济南、德州、泰安、章丘及河北省的梆腔专业剧团每年都到邹平巡廻演出,为节日、庙会、秋冬季物资交易会助兴。在专业剧团的影响带动下,邹平农村的梆腔“子弟班”非常活跃,尤其是西部、北部地区几乎村村都有梆腔戏爱好者,人人都能哼出几句梆子腔。较大村庄都有梆腔业余剧团。如,九户的东路梆子就有刘寨村的“刘家大班”,以刘殿庆为主。宋家村和北郭村也有30多人的戏班,小戏自办,大戏合办,经常到惠民、章丘、高青一带演出。主要传人有宋金平,胸装50台戏,生旦净末丑,张嘴就唱,唱念做打皆会,尤善司鼓。北郭村赵怀树主攻青衣,河沟村张恭士擅长弦乐。西路梆子主要在九户西部,传人主要有黄家村的黄永成、黄永同等人,剧目有 《锄美案》等。

        梆腔在邹平的流行过程中,由于受当地方言习俗的影响,其唱念做打诸方面都发生了一些变化,逐渐形成了一些新的唱法、新的风格。时间长了,就有了青阳南陈梆腔、西董西峪梆腔、九户西河沟梆腔、台子常家梆腔等多种具有鲜明地域特点的变音梆腔。青阳南陈梆腔,起始于民国初年,属东路梆子。最早由青阳镇南陈村的潘文章和章丘市的丁善俊组织领导,并组建了“同聚剧班”,经常在济南、章丘、齐东、青阳一带的农村和乡镇演出,受到当地群众的欢喜。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侵入山东,兵荒马乱之秋,剧班解散,潘文章回到村里,闲暇之余组织本村戏剧爱好者进行业余演出,始称“南陈梆腔”。 南陈梆腔高亢激昂,淋漓酣畅,具有浓郁的山区地方特点。潘文章死后,剧班传人张永斌和张永新继续带班演出。其弟子又多次邀请丁善俊来指导演出,演出技艺日臻完善。后来有邹平县青阳镇庄户剧团的张玉芬等老艺人自发组织起来,整理“南陈梆腔”曲调,重新排演,让这一几近失传的古老戏种又重 回到民间舞台。演出剧目四五十种,其中,《单于寺》《辕门斩子》《破洪州》 《桃花庵》《女寺门》《打渔杀家》《回龙图》等剧目,颇受群众喜爱。

        西董西峪梆腔剧团始于民国初年,由已故老艺人刘玉锡、池凤琦、田玉珍等人组建,剧团有20余人。刘玉锡原为河北梆子剧团的演员,经常在天津、 石家庄等城市演出。回家后,在池凤琦等人的主持下,在家乡西峪村组建了一个小型梆子剧团,虽然人数不多,但唱念做打,文武场兼合。最初唱一生一旦的戏,后来唱演员较多的折子戏。每逢清明节、中秋节、春节都在村里搭台唱戏。到20世纪30年代,剧团发展到鼎盛时期,人员增至30多人,除在本地 演出外,还到章丘、历城、周村一带的农村演出,由义演发展为卖票。每年在 外地演出100多场次。梆子腔很受百姓欢迎,民间至今还流传着许多梆腔剧团的轶事。据说艺人池凤琦在没有任何音响的野台子上唱高腔花脸,一声喊出,五里地之内都能听清楚,号称“池铁嗓子”。有一年池凤琦的父亲去世了,正巧前一天应邀到茶柱山唱戏,戏台已搭好,但戏却唱不了。当地群众说,无池凤琦不算戏,无奈只好去叫池凤琦。池凤琦问明情况,忍着悲痛说:“我处理完父亲的后事,下午就赶过去,误不了晚上的演出。”就这样当天晚上的演出没有受到一点影响。老一辈艺人凭着对艺术的执着和高尚的人格品质,传承着梆腔这一戏剧文化,代代相传。西董镇上娄村也有梆子剧团。

       台子常家村东路梆子又叫“山东吼”,历经数代艺人的传承和加工,形成了行当齐全、表演程式完备、风格独特的地方戏曲。常家梆子在唱腔方面独具特色:先吐字,后拖腔,吐字用真嗓,很清楚,拖腔用假嗓,也就是“吼”,听起来高昂激越。唱腔音乐属板腔体,扮相有四生四旦四花脸。常家梆腔的生、旦、净、丑,演唱在行腔、用气等方面各行有各行的唱法,均为先吐字后甩腔。 演出的传统剧目有《天仙配》《宋江杀惜》《陈大官上坟》等。演出一直延续到1960年。最近几年,老艺人们又重新组织班子,演唱东路梆子,并传教给年轻人,让这一古老的戏曲得以相传。

        梆腔在邹平流传了数百年,清末民初为流行盛期。七七事变后,由于战乱,民间梆腔戏演出都被迫停止。后来由于京剧、吕剧的普及,年轻人开始喜欢京剧、吕剧,梆腔戏的演出市场越来越小,大多数转为唱京剧。如西峪的业余京剧团、夫村的业余京剧团、台子镇贾寨的京剧团等都是由梆子剧团转来的。

        新中国成立后,原长山县组织了於陵业余剧团,有演职人员50多名,以演京剧为主。邹平、长山两县合并后,改为邹平县京剧团。1959年,原齐东县京剧团又并入邹平县京剧团。1962年,邹平县京剧团划归高青县,从此邹平无专业京剧团。近年来,县成立了京剧票友协会,许多票友经常聚在一起学唱京剧,农村社区也有的成立了京剧“子弟班”,京剧艺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 喜爱。

        流行于邹平境内的戏曲还有吕剧。吕剧于民国年间由博兴县传入,后成为县境群众喜闻乐见、流传甚广的一种著名地方戏曲。据传,吕剧的形式和发展源远流长。早在明末清初,在博兴一带流传着一种“凤阳歌”曲牌和一些地方杂曲小调,至晚清这些曲调演变形成一种独具特色的“秧光腔”。再后来,有人吸收当地各种杂剧曲调及表演艺术之精华,在演唱多年的《后娘打孩子》《战花墙》等小段的基础上,改编演出了以章回小说为底本的成本大套戏, 使“秧光腔”逐渐发展为“坐腔扬琴”。初由演员自操琴自演唱,后专门设立了琴师,以坠琴、扬琴、三弦等乐器伴奏,形成了三五个演员同台表演的“上妆扬琴”。至此,此剧在曲调和表演艺术水平上,比“凤阳歌”和“秧光腔”有了很大进步。民国初年,“上妆扬琴”的艺人们吸取其他戏曲优美的腔调和表演技艺,创造性地运用到“上妆扬琴”中来,从而奠定了吕剧的雏形。

        邹平县与博兴县毗连,吕剧直接传入邹平。由于吕剧唱腔及表演艺术蕴含着浓郁的乡土气息,许多优秀剧目充分而生动地反映出鲁北一带的风俗民情,戏词风趣诙谐,听起来更觉亲切,戏迷与日俱增,且代代相传。至建国前后,邹平许多村庄都有业余吕剧团或演出队。逢年过节或喜庆日子,都搭台演出吕剧。尤其在明集一带,家家户户男女老少都喜爱唱吕剧,以至成瘾,有人夸张地说,这一带的妇女烧饭拉风箱都有吕剧调。明集南成家、颜家集的吕剧就很有名。至今,在邹平城乡仍保留着如《李二嫂改嫁》《姊妹易嫁》《借年》《王定保借当》《逼婚记》《皇亲国戚》《柜中缘》等几十个吕剧传统剧目。 这些剧目在民间长演不衰,不少村庄还保留着自编自演、古朴活泼的地方 风味。

        在邹平地区土生土长的地方戏曲当属于五音戏。五音戏,原名“周姑戏”。源于原长山县周村一带,创始人名叫邓洪山(艺名“鲜樱桃”)。据传, 距今大约100多年前,在原长山县(今为邹平)、章丘县交界处有一座庙。庙内有一个尼姑,姓周。人们不知其名,便都叫她周姑子。此人善唱小曲小调,经常口哼小曲四处化缘。时值清朝末年,朝廷腐败,丧权辱国,民不聊生,乞讨者甚多。有一对要饭的青年男女特别喜欢周姑子的小曲调。每天讨饭归来,晚上就在周姑子的庙门下住宿,偷听她唱小曲。时间长了,就学会了很多。从此,再上门要饭,就经常唱段小曲给人家听听,以讨得主人欢喜,多打发一点干粮。后来,别的要饭的,见他们两口唱小曲要的特别多,也跟着到庙门下住宿学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很多要饭的便学会了周姑子小曲。周姑子的小曲小调广泛传开了,要饭的人便自动组织起来,打场子、赶庙会、唱 堂会、庆宴会、忙红白公事。再后来,就由原来的干口清唱,到加上锣鼓胡琴。这便形成了周姑戏的雏形。

        章丘县有个叫李德兴的艺人,原来是唱章丘梆子的。因为该剧种占人多,往往挣不出吃来。后来听说一帮要饭的串庄赶会唱周姑子调,挣钱不少, 就领着几个人跟踪他们,没有多长时间,就把这“玩意儿”学到手,重打锣鼓另开戏。由于周姑子曲调简单易唱易学,戏文内容大都是反映百姓乡里的民间凡事,因而深受农村大众欢迎。特别是戏文中的男婚女嫁、打情骂俏、是非恩怨、家长里短,逢场作戏、捧场逗哏,乡土气息,通俗易懂,备受农村妇女青睐, 称为“栓老婆撅子”戏。

        李德兴的儿子唱周姑子红戏唱红了,人们送给他一个艺名“根柱子”,意为舞台上一根台柱子。当时当地流传着这样的一句口头禅:“摸摸根柱子的大辫子,三天不用想汉子”,“听见根柱子锣鼓响,糊饼子糊到门框上”。周姑子唱腔流传开了,影响很大,当地一些戏班纷纷移植、改唱。五音戏泰斗“鲜桃红”的父亲原来也是唱章丘梆子的,后来,领着邓洪山、王化奎、王化元等人都改唱周姑戏了,并且邓洪山也因此唱出名了,从此周姑戏始改名为“五音戏”。

        邹平,是五音戏的发源地、根据地、演出地。仅好生一镇,就有邓洪山的过门弟子30余人。五音戏主要流行于县境中南部及东部地区,长山、好生、 西董、临池一带乃至全县一些村庄都有业余五音戏班子,人人都会哼周姑子调。县内五音戏主要剧目有《亲家婆顶嘴》《拐磨子》《王小赶脚》《金镯玉环记》《五宝珠》《紫金镯》《莲花盏》《王美蓉观灯》《王二姐思夫》等。     '

         西董镇宋家村的五音剧团始自清末,主要代表人物有赵仁茂、赵尊辉等, 得到真传,曾名噪一时;韦家岭村的五音剧团班主是李象玖,聘尚庄艺人马汉芝前来传艺,培养了演员10多人。明集柴家也建有五音戏业余剧团。

        邹平城附近也是五音戏的重要传播区,原来北关的老艺人们就是唱“周姑子”的。1948年解放后,生活安定下来,那些民间艺人和戏剧爱好者又主动凑在一起,唱起了“周姑子”,相续排演了《王小赶脚》《安安送米》《王良休妻》 《站花墙》等传统剧目,深受村民的欢迎。十里铺村的五音剧更是热火,已经唱了 100多年。上辈们都是戏迷,逢年过节、碰到高兴的事总要唱一段。大家在一块玩,听戏、看戏、学戏,叫玩会,会友达到30余人,属民间组织。没有背景没有章法,能者为师,互相学习,外村有唱得好的就去跟人家学,或请进来教。黄山平原村的陈继永,与十里铺村戏迷们是多年的搭档。后来购买戏装、道具、锣鼓、化妆品等,皆大家捐献。贾风基的须生,张绪杨、张保田的小生,王玉、霍胜云的青衣,张茂荣、张茂秀的花旦,贾汝生的丑旦等,叫响十里八乡。1949年为配合动员青壮年参军参战,还自编自演了新剧《改造二流子》《抓特务》,收到很好的效果。与十里铺同时的还有西范村、新民村、滕家村的五音戏,也是很知名。西范村的主要传人是刘恩坤,因五音戏唱得好,曾与当时五音戏名家“鲜樱桃”搭班唱戏多年。

        在邹平,还保留着一种独具特色的地方剧种——杂耍剧,主要剧名是《八仙过海》,相传是当年在淄川西铺村毕府教私塾的蒲松龄,根据八仙过海神话故事所创作。《八仙过海》杂耍剧是邹平县临池镇柏家村独有的民间传统剧目,已有300余年的表演历史。其表演方式:凡仙家皆踩跷,龙王水族皆步行,把杂耍与戏剧合为一体。唱腔用的是老牌古调,配用神话戏曲,格外融洽切体。内容从“庆寿”、“赴会”、“过海”、“斩虬”、“骂海”,一直到“菩萨话和”,首尾贯穿,情节生动。文有吟诗,武有塵战,乡音俚曲,通俗易懂。格调清新而别致,耐人寻味,不同凡响。

           在柏家村,《八仙过海》戏,家喻户晓,人人会唱。附近流传着这样几句民谣:“山南头,柏家庄,出门就是神仙腔”“卧牛山,两头尖,柏家庄里出神仙”。 可见八仙戏在当地群众中的影响之大。清康熙年间,柏家村柏方森颇具文艺天赋,爱说爱唱,滑稽幽默,年年闹元霄,耍得一手好驴,是一个远近闻名的杂耍迷。有一年春节后去西铺村毕府走丈人家,正碰上蒲松龄和“疯举人”在“绰然堂”一唱一和,哼哼哟哟地切磋戏文,腔调十分动听,经打听才知是蒲松龄新写成的《八仙过海》戏。柏方森颇感兴趣,便利用媳妇娘家人的关系把剧本弄到手。后请人谱曲,定唱腔,画脸谱,办服装,置道具,演出后引起轰动。以后剧本几经流传,期间曾因保管不善,被老鼠咬烂,幸好有一老道人能背诵全文,才传了下来。建国前两次由柏元彬执导演出,剧本也由柏元彬保存。20世纪80年代中期,柏家村的柏承峻目睹蒲松龄杂耍剧失传,颇感痛惜,凭着当年的记忆,整理出剧本,使这一文艺题材再现原貌,为民间戏曲作品的挖掘整理作出了榜样。

                                                                    (本文节录自《邹平区域文化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