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秋岩其人其诗之三
郝秋岩的精神世界
读秋岩诗我们可以看出,诗人的精神世界非常丰富。
秋岩有着豁达的人生观。虽然出身世家,其父郝允哲是乾隆进士,但她从小就有一颗淡泊的心,不慕权贵,甘心平凡的生活。少女时代的诗《平原春日寄家兄竹林》二首其二:“清时豪客竞弹冠,宦海应知归棹难。季子幸馀田二顷,无须车马入长安。”就是婉言规劝兄长竹林不要过于迷恋、追求做官。秋岩的这种想法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起码头脑是清醒的,从后面多首诗作中所反映的官场失意、考场失败造成的人生悲剧来看更是如此。《题月下垂纶图》,虽然是一首题画诗,但很像是作者的人格写照。诗写得很大气,很傲气,也很潇洒:“蓑笠垂纶傲五侯,浴凫飞鹭共悠悠。五湖烟水三秋月,芦荻花中一叶舟。”以布衣之身,而能笑傲王侯,是许多读书人追求的一种境界。希望平平安安地过日子,是秋岩诗的一贯主题,也是她的人生态度。
《奉和醒堂春日闲居》有句云,“无须怅望貂裘敝,十亩农桑亦足耽”,《贺外叔祖张汝安先生致仕归里》等诗也是表达了这种思想。醒堂大概也就是因为多年文战失利,忧郁致疾而死的。《题舅外祖宋湘皐先生新居》:“三径郊原外,春深事事幽。轻风翻晚燕,夕照下归牛。屋角青烟合,门前碧水流。桃源难胜此,何必武陵游。”多么悠闲宁静的农村生活!表现了作者对此极为热爱的思想感情。天下雨了,作者想到的是:“幸得丰穰完国课,无妨贫贱是生涯。”(《喜雨》)
能够淡然世事,安贫乐道,老庄思想、隐士思想应该是秋岩精神世界的重要支柱。《 新秋月下读<南华经>偶成》:“年来慕至道,所学在忘情。”“一诵庄生语,寥然万虑平。”后来的诗中,也多次提到《南华经》。《冬雪歌呈水村叔父》,是作者年轻时候的作品,诗中对陶渊明推崇备至。所以作者才在诗中赞美那种在窗寒砚冻之时,对着通红的炉火烹煮新茶的闲适生活,而不去羡慕那种如太尉一样的豪奢。苏武牧羊,餐雪吞毡,虽然是一种忠贞,但总不如“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隐者陶渊明那样名垂不朽。
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读书是贯穿秋岩一生的主要精神生活。《杂题二首》其一写作者静坐焚香读书的情景:“睡鸭香炉袅篆烟,垂帘独坐静如禅。晴窗斜日移槐影,细读南华第一篇。”看得出秋岩从小就喜欢读书。《冬夜观书》是秋岩一首很重要的诗,细腻地表现了作者的读书生活。夜深了,作者才开始读书:“篝灯夜读史,摊书盈绮栊。”不一会儿,天就亮了:“披阅未终卷,杳杳闻晨钟。”一个女人家,怎么不去做针线活?“靡彼膏火费,妨兹刀尺工。”竟然像一个冬烘先生:“堪笑漆室女,居然类冬烘。”丈夫功名没有希望:“夫子事简编,四十困黉宫。”虽然作者知道读书对她来说没有实际的意义,“专成未有分,文章难送穷”,但她还是希望在读书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修养,有“郝钟淑德”;更是作者自己的爱好:“聊以适吾意,谁宁图其功?”
《醒堂归自京师,携书数种,披阅有感,漫成四绝》,更加形象地展示了秋岩对书的痴迷。其一:“千里游人隔月还,入门一笑各平安。解装忽见缃函绿,忙启牙签仔细看。”得书的喜悦急迫之情,跃然纸间。其二:“驴背垂垂压晓风,路人不道客囊空。一编入手抛难遽,又费机窗半日工。”作者如饥似渴地读书,连女工都不做了。其三:“纸上琳琅触目惊,文星何意聚昆明。堪怜万里论诗处,也有侬家诸父名。”作者竟然在丈夫带来的书中,发现其叔父澄泉先生的诗,兴奋和感慨溢于言表。其四则偏于抒怀了:“清词难免世间扬,紫綍吟成翰墨香。”好的诗句,必然要世间传扬;女人也能吟出美妙的诗篇。不要将不好的命运归咎于文章:“我自艰难君自贵,漫将憎命怨文章。”《纸价》描写了作者从小对书籍文字的深厚感情,现在已经到了买书纸和买米面花钱一样多的程度,不是缘分是什么:“纸价平分籴米钱,情深文字亦前缘。”秋岩热爱读书,特别注重精神生活,在那个时代,又身为女性,实在不容易,更是难能可贵。
秋岩有着很高的识见。世间许多人,肚子里装了不少东西,但就是缺乏自己的识见,没有自己的独立见解,但秋岩是有自己思想的。《读史》是秋岩诗中很有分量的一首诗。作者对纷杂迷离的历史事实提出了自己的评价,表现了一种不让须眉的气概、心力和见识。在年轻的秋岩看来,历史有很大的偶然性,得失荣辱难以预料。“时来屠狗亦王佐,事去卧龙非将才。金马功名托谐谑,长沙心力寄悲哀。”多少历史人物的机遇得失、宠辱难如人意的感慨,都包括在这短短的一首七律中了。
《饮马池怀古》以饮马池为题咏韩信。曾经有着“平魏破赵天下惊”之奇功的淮阴侯韩信,最终也只落得个“一代英雄付逝水,千年遗恨留青史”的下场。因为韩信自己“破敌收城遽自王”,以致于“钟室之祸从兹始”。另一方面,“君王纳谏如转毂,相国爱才终反复”。韩信作为英名盖世的豪杰,后来落得一个悲惨的下场,有其自身的原因,也与刘邦的人格有关。因此他与刘邦的君臣关系,也常为后世所叹息。作者在这首诗中对这一桩历史公案作出了自己的评判。有对韩信的责备,也有对刘邦和萧何的谴责。但是“王孙一去不重来”了,只有“池边春草年年绿”。面对如此复杂的历史,年轻的秋岩也只有一声叹息了。
《月夜早眠》:“藜床聊憩苦吟身,飞鹊宾鸿惊梦频。可惜元规楼上月,清光今属辟纑人。”作者在月夜早眠,可是却睡不着,思绪连绵,神飞千古。权倾一时的元规楼上的月光,今天只能照耀清廉之士和普通老百姓了。刘禹锡曾有诗曰:“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乌衣巷》)这首诗不仅得其神韵,似乎还略胜一筹。位高权重怎么了,不也随着历史烟消云散了?清廉之士的美名,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却是永远的。
《寄醒堂》:“夫子林栖者,胡为日下游?宁关附凤翼,岂免抱乡愁。西馆谁相待?南国尚可休。五侯多自贵,怀刺莫轻投。”是对丈夫的婉言规劝。本来自己就是普通人,跑到京城去干什么?难道为了攀附高贵?难道就不想家了?孩子还要上学,南国之游可以罢休了吧。那些权势之人都很难结交的,可千万不要轻易地去投靠他们啊。这与秋岩一贯的不慕富贵、安于贫穷的思想是一致的。“五侯多自贵,怀刺莫轻投”也算是看透了达官富贵者的本质。
《拟古三首》其二,形式上是写“佳树”,实际上是一首隐喻很深的教子诗。“岱东有佳树,婆娑依山冈”,但如果一纵斤斧,便会“枝叶忽分张”,而且“伐多枝叶稀,伐久根本伤”。只有像葛与虆那样,任其自然,才能“绵绵相庇长”。邹平俗谚中对于孩子的成长有“树大自然直”的说法,就是这个意思。但现在我们许多的家长教师对孩子的教育简直就是拔苗助长,摧残身心,应该反思啊。
对于生命的思考,也是秋岩诗中经常的主题。《春阑》是秋岩于归后早期的作品,这时候的秋岩还有点“为赋新诗强说愁”的味道,所以她在春天将尽的时候,感叹时光易逝,闲愁难释:“令节抛来易,闲愁释去难。”闲来无事,照照镜子,看看又长了几根白发了:“鬓丝生几缕,仔细镜中看。”《晓起》是看见女儿梳妆打扮,忽然想起了自己的童年:“坐看娇女梳蝉鬓,忽忆兰闺十五时。”《感镜》则是照镜子时的感触:童年的记忆好像还是昨天,却已经有了白发了。人的生命过程中,我们谁没有“垂髫忆昨日,早已二毛初”那样的突然感悟?《春日有感(二首)》其一写得极其酸涩:在“东风又染绿杨枝”的时候,想起了“膝下娇憨”的时光;虽然“艰难菽水何曾惯”,但如今却是“辛苦桑麻只自持”了。在这样艰难的日子里,作者已经“赢得华年成老大”,只剩下“鬓云白雪一丝丝”了。从童年的优游自在,到目前的艰难度日,两者的反差极大,也真难为秋岩女士了。
《拟古三首》是极富哲理的诗篇。其一借各种神化传说,对生命长短的相对性作了形象的诠释:人间的彭铿活了“八百秋”,算得上是长寿了吧?但让神仙方平看起来,这也“无以异蜉蝣”。因为“浩劫无终极”,所以“麻姑亦白头”。这样看来,一个人即使活上“三万六千日”也就是大概一百年,“安见非浮沤”,像水面上的泡沫一样呢?古人经常会有一些超出生活经验的思考。如屈原有《天问》,他问天、问地,问日月山川,问神鬼灵异,一口气发出170多问,令人千古称奇。李白把酒问天:“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苏轼把酒问月:“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辛弃疾《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对浩淼世界的发问,几乎具有了一定的现代意义。秋岩在那个时代以她的见识也有了对时间之无限和生命之短暂的极富想像力的思考。
秋岩虽然身处闺中,但对于外面的世界一直很关心。作者少女时代的作品《偶成二首》就表示了作者对前方战事的关心,对“王师”的了无战绩,作者深感焦虑。爆发于嘉庆元年(1796年)的“白莲教”起义,历时十年,到这时已经过了六年。当时的战局还不明朗,战火已经从三楚之地蔓延到了秦蜀,整个大西南都笼罩在战争的阴霾之下。作者最后对当前处境表示满足,青齐之地还算太平,这全仰仗了当地使君的仁德。
《闻九弟将入省观剧有感》,听说弟弟要到济南去看戏,给了作者以借题发挥的余地,还是关心前方的战事。人们都喜欢去看戏剧里边演出的精彩内容,可谁又知道现实中还有实实在在的战争的苦难呢?“黄巾犹肆暴,朱儁未成功。云梦泽边骨,魂归明月中。”起义军还在肆虐,官军没有战功。要知道有多少死于云梦泽边的战士的魂灵,在明月之夜回到了故乡呢?《绝句二首》前面有一个小序:“阅邸抄,诸蒙古王公祝觐之时,川帅勒大将军奏,生擒教匪首逆王三槐。内外臣僚蒙恩渥厚。作绝句二首以志喜。”为的是“一纸奏章天子悦,将军生擒王三槐”。作者甚至想象到皇帝的奖励诏书来到军营时万众欢呼的场面:“遥想军营受恩日,呼声振地万人欢。”
《闻西郡警有感》是秋岩诗歌为数不多的大胆地为老百姓说话,并且指责和劝戒当朝官员的一首诗。所谓父母官是干什么的?“使君将王命,本期抚元元。”安抚老百姓啊。但是,“奈何承平地,倏忽兴戈鋋?”老百姓过日子,只是为了养活好老婆孩子:“小民蓄妻子,所乐惟田园。”但是因为苦旱连绵,使老百姓遭了千载奇冤。老百姓都靠借贷过日子了,秋税还没有免。以至于哀鸿遍野,饥寒交迫,这不是官逼民反是什么?所以作者劝戒当政者:像这样置老百姓的死活于不顾,无异于厝火积薪,是非常危险的。请当朝官吏记取前车之鉴,不要做那种官逼民反的事:“厝火置积薪,高卧岂为安。愿言告良牧,戒此前车翻。”作者虽为闺阁中人,且在田野之间,但她的心一直很开放,视野广阔,经常关心时局。
《杨花诗录王使君且住为佳轩叙文》也是有涉白莲教起义的,其主人公杨花,是陕西孝义厅徐司马的歌童,“教匪”扰关中时,为保护徐司马而英勇牺牲。但那些诗作者都是站在统治者立场上的说教,像这首诗这样同情人民大众,指出官逼民反的历史事实,并劝戒当朝官吏,还是难能可贵的。
(转载自会仙老友的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