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美国学者艾恺(右一)在邹平县孙镇冯家村与村民交流。
▲1997年,迈克·奥克森伯格(前排右四)陪同卡特(前排右三)在邹平县西董镇北禾村考察。
▲1995年元宵节美国学者傅静在邹平县西董镇参加旱船表演
本组图片均为资料照片
上世纪30年代,梁漱溟在邹平展开了为期7年的乡村建设行动,这也是这位倡导“知行合一”的思想家一生中成效最为显著的一次乡村建设实践。
30年前,一批美国学者也陆续来到这里,以邹平为样本观察中国。他们或查询史料、考察乡野,或对话官员、访谈百姓,以发表文章、专著,进行授课、讲演等多种方式,向世人特别是西方世界传递“他们眼中的真实中国”。
■邓卫华(新华社山东分社记者)
从山东省会济南驱车,一路向东,大约一个小时的车程,就到达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城。
上世纪30年代,梁漱溟在邹平展开了为期7年的乡村建设行动,这也是这位倡导“知行合一”的思想家一生中成效最为显著的一次乡村建设实践。梁漱溟一直把邹平视为自己的“第二故乡”,并且选择百年之后在这里安息。
30年前,一批美国学者也陆续来到这里,以邹平为样本观察中国。他们或查询史料、考察乡野,或对话官员、访谈百姓,以发表文章、专著,进行授课、讲演等多种方式,向世人特别是西方世界传递“他们眼中的真实中国”。
远方的邹平
远方的邹平。
时隔多年,回忆起自己和邹平的缘分,美国芝加哥大学历史系教授艾恺用了这样五个字,描绘他对这个中国县城的倾心和向往。
作为一位研究民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梁漱溟的美国学者,邹平一直是艾恺做梦都想去的地方。
1979年,艾恺出版了《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一书。一年之后,在梁漱溟的邀请下,艾恺在北京与梁漱溟闭门长谈三周。
谈起邹平,艾恺曾怅然叹息:“邹平对我而言,仍然是梁漱溟进行过乡村建设运动的那方充满神秘和诱惑的土地。”
1986年春天,艾恺终于获得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时任美国国家科学院美中学术交流委员会副主席迈克·奥克森伯格找到艾恺,请他前往邹平进行考察,并撰写一份在邹平设立美国学者中国研究基地的可行性调查报告。
谙熟中国文化、精通汉语的艾恺抓住了这次机会。在1986年7月中旬至8月初的半个多月里,艾恺深入邹平,走访街头巷尾,最终向美中学术交流委员会提交了一份肯定性的考察报告。
随后,邹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第一个长期对美学者开放考察点的事情正式确定下来。1987年至1991年为第一个5年考察期,经费也有了保障,许多美国学者纷纷申请这一项目。
这5年中,艾恺先后四次来到邹平,通过邹平研究中国农村社会,理解他痴心研究大半辈子的梁漱溟。
研究并非一帆风顺。尽管精通汉语,邹平人朴实地道的方言对艾恺而言,仍是一个巨大的难题。他必须依赖地方陪同人员的翻译,才能开展他的访谈性调研。
令他更意外的是,基于西方社会科学体系的问卷调查方法,在邹平遭遇了“水土不服”。
“因为我发现越是系统性的问题(无论在理论上是多么有效率和有效果),得到的答案就越疏远、越谨慎、越保守。”艾恺在回忆文章中这样描述那段带着些许痛苦和无奈的邹平岁月。
最终,时间和友谊很大程度上帮助了艾恺克服难题。
“在1987年剩下的日子以及以后的几年里,我完全改变了自己的采访方式,从提问的形式转变成更像谈话的形式。新的采访方式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比方说,在询问他们童年时期在村里都玩什么样的游戏之前,我会先描述一下自己童年时期的街头游戏,还会问他们是否有类似的游戏。通过这种新的提问方式,我与被采访者的关系变成了平等身份的对话者,采访也变为轻松的闲谈。”
轻松而平等的采访交流,帮助艾恺从走进邹平到融入邹平,并完成了专著《邹平1911-1996:中国农村社会的变迁》。
艾恺与邹平的缘分,并没有因为五年考察期的结束而终止。从1999年到2008年,艾恺又先后五次来到邹平,继续对这片热土进行观察和研究。期间,他还和梁漱溟的后人一起整理了1980年那次长谈的录音,用中英双语出版了《这个世界会好吗?——漱溟晚年口述》。并完成了对《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修订,在西方世界里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的人文思想。
了解邹平,就是了解中国
艾恺与邹平结缘,媒人是迈克。
时间回溯到1984年5月,时任美国国家科学院美中学术交流委员会副主席的迈克·奥克森伯格分别致信邓小平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希望中方在农村和城市各选择一个调查点,供美国学者进行蹲点式、连续性的学术考察。
他特别在信中提到:“中国80%的人在农村,不了解中国的农村就不了解中国,选择一个具有中等发展水平的农村,供美国学者较长期(不少于5年)连续性蹲点式多学科综合考察,这对于促进美中学术文化交流,加深美国人对中国的了解都是有益的。”
迈克本身就是美国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他也是1979年邓小平访美时美方接待小组的重要成员。而这份信件正是缘起于邓小平访美时与美方达成的“互派留学生与学者”的协议,协议中包括美国国家科学院每年派学者到中国农村进行追踪式、连续性、蹲点式调查的项目。
最终,经过中方推荐和美方实地考察确定,邹平成为调查点。
然而,直到1988年,邹平调查项目正式启动一年之后,迈克才首次访问了邹平。和艾恺一样,在此后的岁月里,迈克也多次来到邹平,与这片热土上的许多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1991年6月18日至8月2日,迈克和夫人洛伊丝一道,在邹平县住了50多天,就邹平发展的方方面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综合考察。
回国前,他在山东社会科学院发表演讲,重点就邹平县发生的巨大变化谈了他的三点印象:经济方面,邹平开始从农业县向工业县转变;行政方面,从人治向法治转变;思想观念方面,从封闭向开放转变。
在1991年研究项目第一个考察期即将结束时,迈克正式向中方提出,希望美国学者在邹平县的考察研究能继续延长5至15年。史泰丽、戴慕珍、韩德森、冯姝娣、傅静等一批美国学者也先后提出,希望继续他们在邹平的考察研究。邹平县对此事非常重视,经请示上级有关部门,最终同意了美国学者的请求。
美国学者先后有200多人次来到这里,通过连续性追踪式的考察研究,亲眼见证并记录了邹平县,特别是当地农村的发展历程,并成为中国农村发生深刻变化的见证人和传播者。
《乡土中国的变迁:美国学者在山东邹平的社会研究》一书曾这样评价:“美国学者在邹平的社会研究,持续时间之长,吸引学者之多,研究成果之丰,社会影响之大,都是独树一帜的,是中美人文交流与合作的典范,在中外学术文化交流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美国学者通过邹平这个特殊的对外窗口形成的社会研究成果,对于美国乃至世界人民全面了解中国,促进中美两国关系的发展,起到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期间,迈克先生还促成了一位重要人物——美国前总统卡特的邹平之行。1997年7月下旬,已经第四次来中国访问的卡特先生,在北京与中国国家领导人会见之后,经陪同他访问的迈克先生推荐,既没去繁华的大城市,也没有去沿海的发达地区,而是径直来到一个“最值得一看的地方”——邹平县,从这个窗口看看中国农村发生的变化。
卡特和夫人罗莎琳在邹平县生活了两天,并在迈克的陪同下先后参观考察了西董镇北禾村、韩店镇西王村、邹平第一中学、邹平福利公司、邹平热电厂等,会见了部分村干部和邹平县妇联、计划生育委员会等单位的负责人,就农村经济发展、水利灌溉、村委会选举、环境保护、人口控制、妇女权益保障、精神文明建设等问题进行了座谈。
邹平的考察,使卡特目睹了中国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谈到邹平之行的印象,卡特说:“中国农村取得了如此大的进展,使我很感振奋。我们在城乡各地都能看到你们取得的巨大的、了不起的进步,几乎是令人难以置信的。”
卡特回国后不足半月,便在当年8月10日的《纽约时报》上发表了题为《将中国妖魔化是错误的》文章。文章开头这样写道:“1949年春,我作为一名年轻的海军军官首次随潜艇出海时,到过中国的一些海港。将近30年后,邓小平和我实现了我们两国关系的正常化。”
文章还提到了他在中国农村特别是邹平农村看到的变化:“现在,农民在土地上进行耕作所获的利润实际上已全部归己。许多村民还拥有自己的企业,收入和受教育的机会也大大增加了。”
卡特对邹平的成功访问,迈克功不可没。令人惋惜的是,2001年2月,年仅62岁的迈克因病去世。他曾想撰写一部以邹平研究为基础、反映中国社会巨大变化的专著,甚至在病榻上依然为此继续努力。让人欣慰的是,在他的嘱托下,他的学生、现任斯坦福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主任的戴慕珍教授仍继续着他的研究课题。
“北禾村的洋村民”
冯家村有一黄一绿两栋两层小楼,当地人唤作“鸳鸯楼”。
位于邹平县孙镇的冯家村,是中美双方确定的邹平农村考察专家定居点,“鸳鸯楼”则是当年为了接待这些美国学者专门修建的。
1988年夏天,艾恺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冯家村度过的,是“鸳鸯楼”里的常客。艾恺回忆起这段客居“鸳鸯楼”的岁月时这样描述:“他们为我们美国人安排了专门的厨师,饭菜很简单,但非常可口。村里所有的人见了我都热情地打招呼,和我聊天。事实上,在这些毫无准备的街头‘非正式’聊天中,我竟然获得了我的‘采访’中最有价值的资料。”
曾担任过冯家村党支部书记的冯永利至今还清楚地记得,艾恺操着一口流利的汉语走家串户拉家常的情景,面对这位和蔼可亲的异国学者,许多村民都亲切称呼他为“小胡子”。
另一个与美国学者邹平考察渊源深厚的村庄,是位于邹平城郊的西董镇北禾村。在北禾村《邹平——世界观察中国的窗口》主题展廊里,一位身穿桃红色连衣裙的外国女士划旱船的照片十分显眼,她的中文名叫傅静,曾两次来到北禾村考察。
1993年9月,美国匹兹堡大学人类学系博士研究生傅静第二次来到北禾村,就《农村妇女孕期在家中的地位及社会关系》的课题,进行了为期18个月的连续考察。她吃住在北禾村,几乎每天都会到村民家里,了解风土人情、家庭生活和民俗习惯等情况。谁家有婚丧嫁娶、孩子满月、新娘回娘家,她都到场参加。她还在附近的中学教学生英语。日久情深,村民们都亲切地称她为“北禾村的洋村民”。
1997年,美国前总统卡特也造访了北禾村,以及当时“以企兴村”的典型西王村。在西王村,中国农村村办企业的兴起给卡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08年7月1日,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乡土中国的变迁:美国学者在山东邹平的社会研究》一书之时,卡特先生专门发来贺信,信中这样写道:“邹平对罗莎琳和我是特殊的,不仅是因为我们在那里第一次看到由邓小平开启的经济改革带来的好处,以及人们为通过基层民主来实现持续经济发展而付出的努力,而且因为正是在此,迈克·奥克森伯格、戈迪温、戴慕珍等美国学者和其他人用很长时间记录并且与美国分享中国的变化。他们的工作将继续帮助美国人民更好地了解中国和她的人民。这种理解对于两个国家之间保持一个富有成效的关系非常重要。”
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深化提高,外国学者对中国乡村的调研考察早已不再局限于邹平一地,而邹平也已完成了从昔日农业大县向工业强县的转变。
不少基层干部认为,如今的邹平不仅是研究中国乡村巨变,也是研究中国县域跨越式发展的模板。“邹平样本”,在今日中国研究中依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典型意义。
这也代表了一批美国学者的心声。先后10次来到邹平调研的艾恺,早在2008年就曾这样写道:“中国改革开放已经30年了,现在我们可以去中国任何其他一个地方做调研,但关于邹平的调研将持续下去,毕竟研究需要连续性,而我们也与当地的人民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生活过得越来越好的邹平村民们也有着自己独特的心声。
眼下,冯永利最大的愿望,就是把已经废弃多年的“鸳鸯楼”整修一新,收集这些年来美国学者关于邹平和冯家村的研究成果,在这里建成“美国学者乡村研究博物馆”,为这个“独特的中美人文交流窗口”留下一段国际范的“乡村记忆”。
而当年接待过卡特的北禾村村民郭长征则期盼着,把北禾村建设成为具有历史传承意义的“中美友谊村”。
站在北禾村口,机器轰鸣、人来人往,连接济南、青岛两大城市的济青高铁已于2015年8月在附近村庄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