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平县地名渊源沿革述略与辨析
刘庆亮
地名是人们对地物和地域的命名,在我们的生活中必不可少。但是,这些司空见惯的地名,往往都是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化逐渐形成的,其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邹平,是千年古县,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积淀、刀光剑影的历史风云,也给邹平地名的沿迁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一、最初渊源——邹侯国
邹平地名的最早渊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五帝之一的舜帝。
舜帝(约公元前2128~2086年),姓姚,名重华。因为突出的孝行和杰出的才能,成为古代东夷人有虞氏部落的首领。这个部落信奉一种叫“驺虞”的仁兽为图腾。驺虞,又名驺吾、驺牙,因为不吃活的动物,所以被为仁兽、瑞兽,在我国共古代文献中经常出现这个词。“驺”在古文中通“邹”,《毛传》解说为“白虎黑文”。这种仁兽到汉代已经绝迹。后来,舜受尧帝禅让,登帝位,国号有虞,建都于晋南的蒲坂(今山西永济),史称虞舜。关于舜帝的国号,《史记·五帝本纪》解释说:“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故黄帝为有熊,帝颛顼为高阳,帝喾为高辛,帝尧为陶唐,帝舜为有虞。”
舜在晚年把帝位禅让给禹。禹年老的时候,准备把帝位禅让给东夷族首领、少昊后裔伯益。伯益曾辅佐大禹治理水土、开垦荒地、种植水稻、凿挖水井,在政治上很有建树。但是,禹的儿子启为了争夺帝位,杀死了伯益,开创了“家天下”的夏王朝。为维持统治,夏启对实力尚存的有虞族进行迫害,将舜的儿子封于河南虞城,实际上是强迫有虞氏进行迁徙。有虞氏大部分族人大量向南、北、东方迁移,有虞氏由此进入衰落时期。
当时的古人在改朝换代的时候,还保持着“兴灭国、继绝世”的君子大义,也就是说有道德的天子,不能把前代帝王的后代斩草除根,要给他封地,再帮助其子孙后代重新建立一个可以祭祀祖先神灵的地方,不能让其家族失去祭祀而从此断根,如商封夏的后代于杞,周封商的后代于宋等等。
在这种背景下,有虞氏的一支被安置到了邹平一带,建立邹侯国,隶属青州。无疑,邹侯国名字里的的“邹”仍然保持着由于是部落的印记,这就是邹平的旧县志说的“夏属青州,为邹侯国”。郦道元《水经注》说:“邹平,古邹侯国,姚姓,舜后也。”邹侯国建立什么地方了呢?民国版《邹平县志》注解说:“邹侯国城,在城北四十里孙家镇”。这是邹平疆域沿革和地名渊源的开端。
由于邹侯国力量弱小、影响不大,史籍关于它延续发展的相关记载非常有限,只留下了基本的延续脉络:商朝隶属营州(即青州)、西周隶属青州、春秋战国隶属齐国、秦朝隶属齐郡。
二、短暂开端——梁邹侯国
夏商周三代之后,邹平的地名中又出现了“梁邹”,这则与汉高祖刘邦相关。
楚汉战争以后,汉高祖刘邦认为,秦朝短命而亡的原因,是由于用郡县制代替了原来的分封制,王室没有封国作为屏障,结果势单力薄、孤立无援而导致灭亡。因此,西汉建国之后,采取郡国并行的制度,即在郡县制的基础上,又分封诸侯和功臣,建立了一些王国和侯国。其中,一级行政区是郡和王国,二级行政区是县和侯国。据统计,西汉共有103个郡国。另据《汉书·百官表》统计,西汉还有县、邑1314个,道32个,侯国241个,二级政区总计1587个。
邹平一带,就是当年西汉分封的一个侯国。来这个侯国受封的人叫武虎,他当年追随刘邦从沛县起兵,最初只是一个传令官(谒者),后来屡立战功,升为将军,成为功臣。高帝六年(公元前197年),武虎被封为梁邹侯,位次居列侯第二十一名,在邹平境内建立梁邹侯国,食邑三千八百户。民国版《邹平县志》记载:“梁邹侯国城,在城东北二十里旧口”。高帝十一年(公元192年),武虎去世,谥号“孝”。
“梁邹”,也称“梁驺”,此名渊源有两种可能:一,此地为舜帝后裔邹侯国故地;二,“梁邹”一词还有“古代天子狩猎之地”的意思。邹平在春秋时期是齐国地域,齐桓公曾在邹平东部设苑囿(今长山镇王世庄)。“苑囿”的含义,《说文》解释说:“苑,所以养禽兽囿也”,即畜养禽兽的圈地。历代帝王一般都在京城周围设置若干苑囿,以方便举行骑射、观奇、宴游、祭祀、召见大臣等各种活动。齐景公时期,曾把临淄以西、邹平以东的大片地区作为养马之地,有“千驷之说”,经常来游畋狩猎,所以后来西汉高帝在齐城西北百五十里(今高青县唐坊镇孙家集东南)设置“千乘郡”。邹平作为齐桓公的苑囿、齐景公的养马之地,在地名上也留下了一些痕迹,现在长山镇的苑城、演马、饮马、下寨等地名都与此有关。汉初封武虎为“梁邹侯”,从这两方面分析都是顺理成章的。
常言道,君子之泽,五世而斩。梁邹侯只传了四世共85年,侯国就被废除了。原因是刘邦分封的王国并没有按照最初的意愿发展,反而逐渐产生割据分裂的趋势。西汉建国刚刚48年,即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就出现了“七国之乱”。汉武帝等基后吸收这个教训,着手解决王国问题,他采用的手段一是用“推恩令”分解王国势力,二是找各种理由废除了很多王国和侯国。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汉武帝为祭宗家庙,要列位王侯献酎金助祭。然后又以酎金的分量不足或成色不好为借口,废除王侯共计106人,而梁邹侯就在其列。现在,黄山西北麓还有梁邹侯汉墓遗址,是当年武虎死后所葬之地,墓冢直径达8米。可惜的是,封土已于1956年取土铲平,1980年该遗址被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夏之邹侯国、汉之梁邹侯国的存在还有其他材料为证。《山东通志》说:“邹平即古邹侯国,有虞氏后墓在县境安家庄、城子庄、成家庄、十里铺、南山下等处,共十一所。”至于这十一处墓葬是否全部是有虞氏后裔,民国版《邹平县志》也提出了异议:“有虞氏后为邹侯,汉武虎为梁邹侯,混而一之,非也”;“《通志》、《县志》皆云境内侯冢有十一所,其中有古邹侯冢亦未可知。历年既久,无可考据。”但是,不管是有虞氏舜帝后裔,还是梁邹侯武虎后裔,史书记载的这些墓葬却都是邹侯国、梁邹侯国在邹平历史上存在的佐证。
三、正式建制——一域七县
邹平县地名的正式确立是在西汉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
汉武帝解决了王国问题之后,为了加强统治,在全国初置13个部州作为监察区。山东分属青州、兖州、徐州三个部州,青州管辖范围内有平原、济南、千乘、齐、北海、东莱6个郡。邹平一域建有7县:邹平县(治所在今孙镇以东)、梁邹县(治所在今韩店镇旧口村)、於陵县(治所在今临池镇古城村)、朝阳县(治所在今码头镇甜水村西2公里,史称魏王城)、菅县(治所在今魏桥镇菅家村)、高苑县(治所在今苑城驻地)、东邹县(治所在今高青县花沟乡驻地)。其中,邹平、梁邹、於陵、朝阳、菅县5县隶济南郡,高苑、东邹2县隶千乘郡。
邹平一域七县之中,邹平、梁邹、东邹3县均已“邹”命名,这说明均在当年的邹侯国范围内所建,“梁邹县”的得名源于其坐落于梁邹侯国城旧址,“东邹县”的得名是因为其位置在邹侯国的东北方向,“邹平县”的得名,则因为其治所孙镇处于当时的黄河和济水之间的鲁北平原,因为《毛传》说:“土治曰平,水治曰清”,《尔雅》说:“大野曰平”。
此后,虽然历经数代更易,治所时有迁徙,隶属时有变化,建置时有增设省废,境域时有割并分析,但邹平县的地名一直延续至今。
四、邹平县与邹县渊源是否相同?
邹平县、邹县都以“邹”而名,其渊源是否相同?根据史料分析,邹平县和邹县的渊源不是一回事。
《说文》解释说:“邹,鲁县古邾国,帝颛顼之后所封。”宋代欧阳忞在《舆地广记》中则进一步加以明确区别:“兖州之邹,曹姓也。淄州之邹,姚姓也。”因此,邹县和邹平县的区别至少有四:其一,地域不同:邹县地处鲁国故地,后属兖州。邹平县地处齐国故地,后属淄州。其二,世系不同:邹县是五帝之一的颛顼之后,而邹平是五帝之一的舜帝之后;其三,姓氏不同:邹县的颛顼之后姓曹,邹平的舜帝之后姓姚。其四,时间不同:邹平之“邹”得名早于邹县,邹平自夏朝就建邹侯国,西汉先封梁邹侯国,后立邹平县。邹县是西周封立的邾国,隶属于鲁国,因为“邾、驺”二字古音相同,春秋鲁穆公时(公元前480年前后)改“邾”为“驺”,历汉、晋、南北朝,直到唐初才改“驺”为“邹”,称邹县。
五、邹平为什么又称“梁邹”?
西汉立县之后,邹平县治在孙镇,梁邹县治在韩店旧口。从辖区范围看,现在邹平县城一带在梁邹县,而不在邹平县,此其一。
西晋永嘉七年(公元313年)梁邹县被废,之后的南北朝时期,此地先后设置过平原郡、东平原郡和平原县。隋朝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平原县治所移至孙镇,仍称平原县,公元598年平原县改名为邹平县。北宋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邹平县治所从孙镇迁入梁邹故城(韩店旧口)。宋末金初,由于战乱,为利于自保,邹平县治所又从旧口迁至邹平县城现在的位置。这也就意味着,梁邹县最终并入了邹平县,此其二。
今邹平县城一带称为“梁邹”、“古梁邹”,不管从最初的地域隶属关系,还是从后来梁邹县并入邹平县的史实来讲,都是名至实归。但是,当下有人习惯说“邹平,古城梁邹”。如果从两汉、三国、西晋时期两县并存的史实来看,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
六、邹平历史上为什么会出现一些外来的地名?
南北朝时期,邹平不仅出现了平原县、济南县、济阳县、高唐县等一些外来的地名,还出现过平原郡、东平原郡、广川郡这些比县的级别高的行政单位。归其根源,是当时分裂割据的政治形势使然。
西晋灭亡后,北方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纷纷进入中原地区建立政权,即所谓“五胡乱华”。原来的汉族统治者失去了北方的统治权,偏安江南,先后建立东晋和南朝的宋、齐、梁、陈。在分裂对峙的格局下,争夺正统就成为南北政权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因为这不仅关系到其政权的合法性问题,而且关系到民心向背与军事形势。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自居正统,多以占有中原地区为由。而离开了中原的东晋和南朝政权,则拥有皇统继承或禅让,以及传统文化的多重正统资格。但是,他们在事实上毕竟失去了地理上的正统依据。因此,东晋和南朝政权就借鉴了三国时期魏、蜀、吴政权“遥领”、“虚封”的办法,大规模地“侨置郡县”,进行“侨治”或“寄治”,也就是把不属于本政权范围的地方,算作自己王侯封爵的封土,然后设置该地的地方长官,如州牧、刺史、太守、县令等名义,对其地进行象征性的统治。侨立沦陷区域的州郡县,不仅是对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否定,也是对故土的一种怀念,表明了规复失地的决心,既可慰勉一番正统观念,又表示不忘故土,恢复有望。
侨置郡县的政治风气也影响到邹平行政格局的变化。公元420年,掌握实权的东晋大将刘裕,废掉东晋政权,自立称帝,建立南朝的刘宋政权。其政权最盛时的北界,仅到达淮水以北的河南南部、山东的中南大部地区。于是,刘宋政权侨立了冀州(实际治所在河北)、平原郡(实际治所在德州)、广川郡(实际治所在德州)。
刘宋侨立的平原郡在梁邹县旧城(韩店旧口),下辖平原、鬲、临济、茌平、广宗、高唐6县。其中,平原县在邹平侨立,治所在今苑城。侨立的冀州治所在今济南历城,平原郡隶属于它。在现在长山镇的位置侨置广川郡,下辖武强、索卢、中水3县,也隶属冀州。改东朝阳县为朝阳县,隶属济南郡。还建立临济县(治所在今高青县刘家镇),隶属乐安郡。
北魏占领山东后,在皇兴三年(公元469年)将侨置冀州改为齐州,治所仍然在历城。改平原郡为东平原郡,又侨置平原县(治所在今好生镇平原庄)。北齐时,废朝阳县立高唐县(治所在章丘水寨,天保七年移治女郎山南)。天保七年(556年),移平原县治入东平原郡城旧口,东平原郡、广川郡与清河郡(治所在今淄川)合并,仍称东平原郡。
需要说明的是,在东晋和南朝的政区中,州郡县三级很多都有实治、侨治两种地名并存。可以说,这一时期不仅是我国历史上,也是邹平历史上地名最为混乱的时期。而恰是在这一时期,邹平县的建制和沿革失考,成为一段空白。整个南北朝时期,州郡地名猛增。《宋书.州郡志》记载大名八年(公元464年)共有州22个,郡238个。《隋书.地理志》说到梁武帝大同年间(公元535—546年)州的数量增加到107个。据《魏书.州郡志》记载,北周的州数猛增到210个,郡数达到508个。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西汉的郡国总数量只有103个,所谓“百三郡国”。这种极其混乱的局面,直到隋朝统一才得到有效清理。
隋朝初,东平原郡废除。开皇三年(583年)将北齐平原县治移于邹平故城孙镇,仍称平原县。六年,置朝阳县于菅城(治所即今魏桥镇菅家)。开皇十六年(596年),于北魏平原县治(今平原庄)置济南县。将朝阳县改为临济县,并移治于今章丘临济镇,而别置朝阳县。开皇十八年,又改平原为邹平县,隶齐州。改武强县为长山县,县治移入今长山镇,隶属淄州。隋大业初(605年),并济南县入长山县。大业二年(606年)又省朝阳县入临济县,隶齐州。大业三年,高苑县治移至长乐城(即今高青县高城)。同时隋炀帝又改州为郡,实行郡、县两级。邹平县、长山县、临济县、高苑县又皆隶齐郡。
由此可以看出,邹平历史上确实出现过平原县、济南县、济阳县、高唐县等一些外来的地名,这也正是南北朝时期地名极其混乱的一个写照。
七、邹平在汉初的一域七县为什么在新中国成立后只剩下三个县?
汉初邹平一域七县,但是经过历代废立分合,到建国后只剩下了邹平、长山、齐东三县,数量和县名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其基本延续脉络是:
西汉在邹平境内最初设立的七个县分别是邹平、梁邹、於陵、朝阳、菅县、高苑、东邹县。首先,废县最早的是东邹县,东汉建立后就废除失考了。
其次是菅县,西晋初期被废除,其地并入东朝阳县。
其三,朝阳县变化较为频繁,东汉永元七年(95年)被改称东朝阳县,南朝刘宋孝武帝时期又改成朝阳县,北齐时期一度被废,隋初开皇六年(586年)恢复,大业二年(公元606年)又废除,并入临济县。
其四,梁邹县从西汉历经东汉、三国,至西晋永嘉七年(公元313年)被废。之后,虽然在其旧址仍然设郡立县,但是梁邹县一词却淡出了历史。
其五,高苑县历经西汉、东汉、三国,从西晋一直到隋唐,期间仅有南朝刘宋时期有过短暂的恢复,期间一直处于省废析并状态。唐代之后,由于治所归属变化基本与邹平无关,兹不赘述。
其六,於陵县历经两汉和三国,在西晋改名乌陵县,其后被分割到逢陵、土鼓两县,南朝刘宋时期更名为武强县,隋朝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定名为长山县。之后,虽然隶属关系几经变化,但县名与治所一直未变,直到1956年与邹平县合并。
其七,邹平县历经两汉、三国、西晋,南北朝时期一度失考。自隋朝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恢复以后,虽然治所有迁徙,隶属有变化,辖域有增减,但一脉相承,非常明晰。
其八,齐东县是元朝宪宗二年(公元1252年)从邹平县、章丘县划地新建,治所齐东镇是金太宗天会元年(公元1123年)由赵岩口(今台子镇旧城渡口)更名而设,1892年齐东县城被黄河吞没,随迁至九户镇,之后又经数次搬迁,隶属关系也数次变更,1958年与邹平县合并。至此,邹平今天的版图才最终形成。
参考资料
民国版《邹平县志》
《解读邹平丛稿》
《中国地名史话》
《齐鲁文化概说》
《山东历史》
《名家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