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平民间节庆文化(下)

 

 

寒食与清明。寒食本是一个禁忌性节日,传说是纪念春秋时孝子介子推的,日期并不确定。县内不知从何时起,把清明节的前一天作为“寒食日”,为禁火日,户不能炊,吃则冷食,故称“寒食”,也就顺理成章地演变成了真正的“鬼节”。寒食前一天早晨,在未出太阳之前,为祖先坟墓培土,谓之“培坟”。过去还要插柳,在坟头上标纸钱。但是有新坟不过三年不培土的说法。寒食下午,置供品上坟祭祖。出嫁的闺女须节前到娘家上坟。也可在这时迁祖坟、立墓碑。迁坟要在寒食天亮之前完成,立碑须是死后三年及以上的。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后演变为节日。清明本是鬼节,是民间三大鬼节之一(另两个是七月十五和十月一)。因为传统上清明时“扫墓”“上坟”后的食品要“分馂(jùn)”,即要分吃祭祀后的“馂馀”(祭祀过祖先的食品),因而就有了野餐,也就有了顺便的郊游。清明节则演变为人节,俗称“玩日子”,是郊游踏青的日子,有荡秋千、放风筝和吃红皮鸡蛋的习俗。据说清明节早晨,小孩吃一对染成红皮的熟鸡蛋,眼睛明亮,取“清明”之意。过去还有在清明时节“淘井”的习俗,原长山县人还要在清明时“吊孙少府墓”。近年清明已成为法定假日。

农历三月初三,作为节日,来源于古代的“上巳节”或“修禊日”,邹平俗称“三月三”。乡野之人没有文人那么“文雅”,且这一天常常与清明节赶在一天,于是县内把这一天当成了庙会。如原长山县在三月三这一天要“祀元帝庙,范文正公祠”,百姓烧香云集。现在,把三月三当作庙会的地方依然不少。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邹平俗称“五月端午”,讹音常常成为“五月耽误”。相传战国时代楚国爱国诗人屈原投汩罗江之日正是五月初五,后人为纪念他,就在端午节这一天包粽子投入江河中,以乞鱼类不食屈原之体,后演变为节日。端午之日,家家户户门上插艾,以避虫邪;儿童手足腕上系五色线,名曰“长命线”;少女以各色绸料缝成小袋,内装香料或艾叶,谓之“香荷包”,式样多种,制作精巧,或自己佩带、或赠亲朋好友。2008年始,端午已成为法定假日。

农历六月初一,俗称“半年节”或“六月初一”,即所谓“六月初一过半年”。古时,家家以新麦磨面做水饺,供神、祭祀祖先,名曰“献新”,俗称“上新麦子坟”。

农历六月初六,俗称“六月六”,过去曾是一个重要的节日,涉及朝野、僧俗,甚至家养的猫和狗。在传统观念中,月、日相同的日子总是不平凡的,所以许多月日重复的日子都成了节日:正月一、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六月六、七月七、九月九,都是如此。六月六正值一年中闷热潮湿,东西容易受潮发霉的时节,所以就要洗和晒,所以就成了“曝晒节”。这一天,要晒衣、晒经、晒书、晒粮食,所有怕霉的都要晒。人要洗,狗猫也要洗。

农历七月初七,统称“七夕节”,又称“乞巧节”,俗称“七月七”,是一个独特的节日,是女性的节日,传说是牛郎织女相会之日。古有妇女们祭拜织女、向织女乞巧之俗。七月七日晚,三五成群的少女,聚集在院中,摆上香案,陈设供品,借香头之光穿针引线,以穿针眼最快者为巧,据说是向织女乞巧的结果。传说七夕夜半,在葡萄架下,就可凝神谛听到牛郎织女的窃窃私语。今人有把七夕节称为中国“情人节”的,有的媒体甚至组织单身男女郊游活动,男性似乎也可以过七夕节了,但还不普遍。

农历七月十五,统称“中元节”,俗称“七月十五”。在传统习俗中,正月十五元宵节称上元,十月十五称下元,七月十五则称中元。届时五谷已经登场,要扎谷穗一束,放置门楼,设祭,是为了报早秋丰收,称“荐新谷”。家家要祀祖先,在家中设香案摆供品鲜果祭奠祖先,俗称“请老的”(先人),是三“鬼节”之一。如果亡者时间不到三年,不可在家中祭奠,要到坟茔去上坟。过七月十五要“戴麻棵子”“请老的”。如果家里有轴子,放轴子就可以,不用去上坟。请老的要上供,包饺子,上四碗,每个碗里四个饺子,至少要放两个。麻棵子是从地里拔两棵谷子,用“毫麻”(即熟过的苘麻纤维)扎成的捆;在大门口一边一捆,就叫“戴麻棵子”。上完供之后,到锅里舀一瓢汤,拿四柱香到门口“愿慰愿慰”,念叨念叨,泼上一瓢水,然后就送“老的”走了。这时候要把捆好的“麻棵子”放到门楼顶上,根朝下,穗头子朝上,一直到它淋烂在上面。有的人家还要在近水之处,摆上瓜果,放纸灯于水中,叫“放河灯”,名曰盂兰会,这与佛教、道教有关。中元节如今已不那么显赫,但在过去它却曾经是一个涉及佛、道、官、民的大节日。在道家它是赦罪日,地官向天帝报告人间善恶,并赦免罪行;佛家则当作“自恣日”,要做忏悔,也叫“佛喜欢日”;官、民则以放河灯等活动,祈求为故去的先人解脱罪恶,得以超生。

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俗称“八月十五”,因为恰值三秋之半而得名,是中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中秋是月亮一年中最圆最亮的一天,所以也叫月夕、月节。晚上全家团聚,拜月、赏月、玩月,视为家庭最美好的盛事,故又称“团圆节”。晚上各家在庭院内摆设供桌,摆上果品和月饼,燃香对月朝拜,称为“圆月”。祭毕,在月下摆酒菜,合家饮酒赏月,共享人月同圆之乐。中秋节有食月饼的习俗。月饼形如圆月,是每个家庭中秋节必备物品,象征着团团圆圆,吉祥如意。不但自己家庭食用,还是走亲串友的主要礼品。2008年始,中秋也成了法定假日。   

 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九是最大的阳数,两九相重,故称重阳,有长长久久的意思,人们以为吉祥,所以有相应的活动。重阳节主要的节俗是登高,故称“登高节”。此时,菊花盛开,蟹黄满腹,故又称“双黄节”。文人墨客,有登高、赏菊、结社赋诗之俗。旧时邹平一带“士庶登高赏红叶,饮菊花酒,富相山、会仙山游人尤众”;长山一带则要“祀范文正公祠,登高,采菊,酿菊酒”,商人们还要祭祀李宫保。自90年代起,国家将重阳节定为“老人节”,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赋予重阳节以崭新的内容,深受群众欢迎。

农历十月初一古称“寒衣节”,俗称“十月一”,是民间三大冥节之一。此时天气渐寒,人间正需添衣;人鬼同此情,由阳间推及阴间,便要“送寒衣”;又可劝女工,装绵勤织;还要灌溉农田,储蓄蔬菜。此节的主要节俗是“送寒衣”。节日上坟祭祖,要烧寒衣,即焚烧事先准备好的彩纸剪成的“寒衣”。如今,寒衣节只剩下上坟祭祖的习俗。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过去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日,又称“冬节”。因为冬至是一年中最短的一天,四时之阴气已达极点,阳气开始上升,所以又称“阳节”。很多人把冬至节过得很隆重,有“冬肥年瘦”“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冬至这一天,要举行有关“扶阳”的活动,比如“拥炉会饮”,吃冬至饭,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还要祭祀祖先。有的则把它过成了“追节”。所谓追节,指定亲后的人家,男方逢节送礼于女方。官府要行拜贺礼,称“拜冬”或“贺冬”(据《长山县志》)。邹平旧志上说“仲冬月,墐门户,塞蹊径,农勤樵牧”,这就有点“猫冬”的味道了;但是农家还是比较辛苦,冰天雪地还要打柴放牧。

(转载自会仙老友的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