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 诂 学 家 郭 在 贻 传 略

        郭在贻(1939——1989),号旻盦,室名朴学斋、冷凳斋。山东省邹平县碑楼村人。幼年失怙,家境贫寒。少时讷言敏行,沉静好学。先后就读于当地小学和张店初级中学、济南第三中学。1957年考入杭州大学中文系,1961年因成绩优异而留校,分配在语言文学研究室工作,“文革”后转中文系任教。生前任杭州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古籍研究所兼职教授。浙江省第六届政协委员、九三学社社员。学术界担任中国语言学会理事、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理事、中国训诂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语言文学分会副会长、浙江省语言学会副会长。主要著作有:《训诂丛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训诂学》(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2005年中华书局出版修订本,作为高等院校教材);《郭在贻语言文学论稿》(浙江古籍出版社,1991年);《郭在贻敦煌学论集》(江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敦煌变文集校议》(与张涌泉、黄征合作,岳麓书社,1990年);《郭在贻文集》(中华书局,2002年,四卷本)。

        1961年,郭在贻任名家姜亮夫的助手,他没有急于述作,而是潜心读书。他读书的重点是语言文字学,旁及历史、哲学、文学以及其他杂书。清人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他从头到尾研读三四遍,朱笔评注,又密密麻麻贴满浮笺,自谓“丹黄灿然”。1978年引起学术界较大反响的处女作《说文段注与汉语词汇研究》等系列论文,便是这段读书生活的结晶。“文革”十年,举国板荡,他甘当“逍遥派”,藏修息游,沉潜书卷,由博览群书转入专门研究。首先专攻楚辞学。前人关于《楚辞》著述不下数百千种,要有所突破,难乎其难。他知难而进,逐一研读了杭州大学和浙江省图书馆收藏的楚辞研究专著近百种,博思精辨,先后七易其稿,终于撰出考订精审、发前人所未发的论文力作《楚辞解诂》。自言十年功夫写出万把字之论文,真如曹雪芹所云:“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他治学严谨,学风朴实,坚持实事求是、无征不信的原则。每立一义,必胪举大量本证、旁证,穷源竟委,不为空疏皮傅之说。他在《回顾我的读书生活》中,将自己治学经验归纳为四点:一,读书要博,研究要精;二,讲究方法,学风尤重;三,重创造,贵发明;四,刊落声华,甘于寂寞。“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是他做学问的座右铭。

        1976年以后,在蒋礼鸿先生的影响熏陶下,他从传统训诂学研究领域转向汉魏六朝以来俗语词研究的新领域。80年代初,研攻重点又指向敦煌文献语言文字及俗文学作品。在此期间,他文思喷涌,尽吐所蓄,创作极为旺盛,先后撰写论文六十余篇,在训诂学、楚辞学、敦煌学诸方面均展布出丰硕成果,受到海内外学术界的推崇和瞩目。香港《大公报》两度载文评价赞誉《训诂丛稿;《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语文导报》等报刊纷纷载文介绍其研究成果。《楚辞解诂》《唐代白话诗释词》两篇论文获中国社会科学院首届青年语言学家奖;《训诂从稿》一书获浙江省高校文科科学特等奖;有关说文学、敦煌学、训诂学的论著连续三次获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他主持撰著的《敦煌变文集校议》获北京大学第四届王力语言学奖。他在俗语词研究中开创性的成就,填补了学术研究领域的空白。1988年,郭在贻教授被国家人事部核准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郭在贻道德文章,学界推重。他不慕名利,甘于清贫。“入吾室者但有清风,对吾饮者唯当明月”(语出《南史》),他手书压在书房台板底下、并常以分赠师友弟子的这一名句,正是他精神境界的真实写照。他长期工作在教学第一线,坚持讲课,为学生批改作业,审阅论文,并满腔热情地为为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学子看稿、审稿、推荐,有信必复,有求必应。他为教学与科研,无私奉献,竭尽毕生精力。竟至积劳成疾,中道而陨。殁时少一日方五十岁也。凶问所至,士林潸然,学界扼腕痛惜。郭在贻值得欣慰的是,他的弟子严守师门高风,均已学术有成。因此,在姜亮夫、蒋礼鸿两位先辈导乎先路之后,由他承前启后,传递薪火,杭大(今浙江大学)——在敦煌学、近代俗语词和俗文字研究领域已成为海内外前沿重镇。郭在贻的这一贡献之大,恐怕是他自己所未能始料的。

(本文转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