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村与李化熙

王 红

        周村原为长山县之重镇,也是明代中叶以来影响邹、长、桓乃至齐中心文化圈的重镇,更是近代鲁中地区民族工商业经济与西方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交流融汇的龙头老大。窃以为,要解读与挖掘邹平的历史文化资源,梳理邹平近现代商品经济的来龙去脉,把握商品文化观念的基本元素,必须打开周村这个含金量极高的地理符号宝库。周村商埠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又与原长山县的著名历史人物李化熙及其李氏家族密不可分,故题目定为《周村与李化熙》。

        今日周村的诸多地方志专家学者,如李君国经、郭君济生等先生,都在研究与解读周村商埠方面取得了令人敬佩的学术成果。笔者声明:我采取公开的赤裸裸的拿来主义,是否仍有鸡鸣狗盗式的现代侵权之嫌,也顾不得那么多了,拿来为我所用为上上策。敬请周村诸位专家学者谅解。

        於陵故城(今临池镇古城村)李氏家族的第一代李士举在明朝永乐四年( 1406年),从直隶枣强迁来定居。二世坤,三世章 (号古城),皆为单传。古城公为正德年间例监(捐纳之监生), 任镇江府丹阳县主簿(知县属下官吏,掌管文秘),其长子号槐轩,次子号松轩,为李氏四世传人。槐轩公也以例监身份任县衙主簿。父子两任县衙主簿是李氏家族步入官宦世家的先导。槐轩公长子逢春,监生,分家后居住古城;次子遇春,候选县丞,分家后居住长山城东田家庄;三子迓春,分家后居住长山城内。迓春生子二,梦龙、梦凤。孙子九人,曾孙二十八人。梦凤有子五,重熙、化熙、世熙、文熙、振熙。其中李化熙为李氏官宦世家的巅峰,也是推动周村商埠重镇形成与发展的元勋。

        李化熙,字五弦,号长白小樵,祖父迓春住长山城里,父亲梦凤一代迁到周村城西紧靠淦河的傅家庄居住。化熙生于明朝万历二十二年八月十五日子时(1594年9月28日),卒于清康熙八年六月二十一日(1669年7月18日),享年76岁。李化熙的一生正值明王朝没落、清王朝崛起的动乱时期。清朝铁骑自1629 年起,五次入关掳掠。第四次1638年,皇太极派多尔衮入关,直指济南。长达半年时间内,转战两千余里,攻克一府(济南府)、三州、五十五县,获人畜四十六万,独邹平县城未被攻克。第五次1642年冬天,皇太极派阿尔泰入关,横扫山东,俘获人口三十六万,牲畜三十二万。此次清兵攻打邹平,正值崇祯十五年腊月初一、初二(1643年1月20日、21日),仰仗张万钟组织军民顽强抵抗,也未能攻下。两次清兵侵入山东,长山、周村、淄川等地,皆陷落于清兵,损失惨重。再者,明末横征暴敛赋税年达一千几百万两,加之天灾频仍,劳苦民众难以生存,自天启七年(1627 年)陕西白水县农民王二,揭竿起义,形成前后长达三十余年的李自成农民起义大军。1641年,起义军攻占洛阳,人数已逾百万。明朝官军、李自成起义军、清朝铁骑三股军事力量,把个神州中原,搅得周天寒彻。李化熙就在这种历史大背景下登上了政治历史舞台。天启四年(1624年),化熙30岁中举人。崇祯七年(1634年),40岁中进士(正是邹平张延登任工部尚书、两京总宪的仕官鼎盛期),可这时离明王朝灭亡仅有十年了。一步入仕途,李化熙便显示出他突出的政治才能,“筮仕湖州司理,雪徐巘奇冤;署德清,厘租弊,惠流于民。”(引自康熙《长山县志》)这时候,家乡周村,兵荒马乱,兵匪蜂起,父亲与弟弟振熙避难长白山中。 振熙为保护父亲,身中两箭,然父亲终因箭伤过重,死于这场劫难。李化熙回家丁父忧三年,面对桑梓的兵匪盗贼之害,忧心如焚。他出仕湖州后,父亲曾手书“清白”相诲勉。天下滔滔,生民惶惶。

       化熙服满后又任河间府推官、津门兵备。正值饥馑,煮粥救直隶、山东、河南流民数十万,政声卓拔。在明朝岌岌可危的最后时期,李化熙被倚为干城。崇祯皇帝在生命最后的一百四十天中,五次下旨言及李化熙。先提拔为都御史,巡抚四川。未及到川,又改任陕西巡抚。又未上任,再升任榆林三边总督,让他带领十万大军增援陕西。1644年2月11日(正月初四),崇祯皇帝顾不得过年,督促李化熙“宜闻命星驰”。3月16日(二月初八),又命令他率高杰兵马,“遄驰晋疆”。李自成此年正月初一在西安称王,正式建国号大顺,年号永昌。二月,李自成率百万大军东渡黄河,占领太原,分兵南北两路,直捣北京。4月23日(三月十七日)包围北京。4月25日(三月十九),攻破内城,崇祯皇帝在残酷杀死皇后嫔妃后,自缢煤山,明朝覆灭了。统领西征军务的李化熙看看无力回天,政局又扑朔迷离,他只好带领自己一支部队退回山东腹地周村,“就食于家”,以静观时局之变。

       李化熙及其部队驻扎周村,父亲惨遭杀害的教训他不会忘记。他首先驱逐了各种为非作歹、劫掠为生的盗匪及各种散兵游勇,迅速稳定了周村及附近地区的社会秩序,在兵荒马乱的山东腹地开辟出一个相对安定的避风港。四面八方的乡绅富户,逃难的平民百姓,纷纷奔来周村这个避难之地。一时之间,周村人口骤增,衣食住行的生活需求飆升,坐商行贾也纷纷云集周村,店铺林立,贸易迅速繁荣起来。

        崇祯死后,清军趁机兴师入关,逐鹿中原。1644年5月26日至28日(四月二十一至二十三日),山海关大战,吴三桂降清。清军打着为明朝皇帝报仇的旗号,宣称官吏归顺者,官复原职;百姓归顺者,重操旧业,不予伤害。于是沿途官兵,献城投降,奉表称臣。李自成于5月31日(四月二十六日)败归北京,6月4日(四月三十日)弃京西逃。6月6日(五月初二日),多尔衮从朝阳门进京,迅速决定迁都北京,并颁布实行招降政策,“令兵部传檄省郡县,归顺者官吏进秩,军民免迁徙,文武大吏籍户口钱粮兵马亲至京,观望者讨之。故明诸王来归者,不夺其爵。在京职官及避贼隐匿者,各以名闻录用,卒伍欲归农者听之。”明朝众多文官武将纷纷归顺。在看到满人决意留驻北京已确然无疑时,聪明过人的李化熙审时度势,在清将巴哈那、石廷柱等人的引荐和劝说下,率部归顺清廷。李化熙步入政治舞台以后,尽管崇祯皇帝十分信赖,但他已经看到明王朝大厦将倾的腐败现实。再者,若坚持抗清,他的数万亲兵及周村的一方百姓、李氏宗族,势必要惨遭荼毒。权衡利弊得失,李化熙大抵宁戴贰臣这顶不光彩的帽子,也不愿伤及数万生灵。笔者以为,李化熙降清,是民本思想的体现,乃明智之举!再说,李化熙任榆林三边总督总领西征军务以后,仅仅是一个极其短暂的军衔虚名,并没有任何军事行动的记载,既没有与起义军作战,更没有与清军交兵。在腥风血雨的兵戎之争中,李化熙是“清白”的。据《清史稿》记载,六月“甲戌,故明三边总督李化熙降。壬午,上遣使劳军。”李化熙被任为工部右侍郎,擢升工部左侍郎、兵部右侍郎转左侍郎,直至太子太保、光禄大夫、刑部尚书,故人称司寇公、太保李公。李化熙官运步步高升之时,周村一带的府县官吏,谁敢在一品大员的故土上胡作胡为呢?窃以为,周村在李化熙任京官期间,定然是更加安定有序,商贸活动繁荣有加。

       李化熙虽然不断加官晋爵,但做威臣的矛盾心理以及清廷对汉人存有戒心的现实处境,促使李化熙萌发及早从仕途生涯中抽身退隐之念。他先是上疏辞官终养老母,继而当面向顺治皇帝哭诉跪求。顺治皇帝被他的一片诚心所动,特别予以恩准。康熙《长山县志》中云,“当是时,国家新造,百官皆揣揣奉职,无敢以终养请者,有之,实自化熙始。”顺治十年( 1653年),李化熙终于以“母老乞养”为由,归去来兮,致仕回乡。如果说李化熙在清廷为官十载政绩平平的话,那么归养后十几年中在桑梓周村却是 善举多多,功莫大焉。

       清朝初年,致仕回乡的官员一般都是闭门家居,不涉公门,不打搅有司,而五弦一反常规,经常把长山知县请到家中或长白山别墅宴饮叙谈,与当地的文人墨客诗酒唱和,“生平为人慷慨,不修方幅,性好客,虽布衣韦带之士造门者,未尝不倒屣前席,握手欢燕,杂以诙笑,尽无所隐,人人皆得其欢心,至今称善。居乡者,必曰太保李公云。”晚年,李化熙把心血倾注于桑梓的社会安定与经济发展。

       豁免荒地田赋是长山人称道的第一件善举。历经兵燹战乱,百姓流离失所,荒地增多,编户减少。当时长山县有一千六百顷荒地,田赋却仍摊派在现有农户头上,当地官吏又从中做手脚,百姓苦不堪言。李化熙向山东巡抚陈述利弊,特疏朝廷,豁免荒地田赋,极大地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代完市税,设立义集,扶商安商,是周村妇孺皆知的最大善举。顺治年间,周村已成为鲁中商品贸易的集散地,商人们称为 “都会”。但市场秩序相当混乱,“市税银两,豪猾多就中取利, 商困难苏。”(金弒《周村义集记》)。李化熙一反重农抑商的传统观念,而改为重视商业,支持商业,培育商业。他在周村城内,开设义集。他毅然慷慨解囊,周村街市交易的税收全部从傅家庄的李府拿银子,不再向商人征收一文。并请县衙下令禁止市场上的巧取豪夺、欺行霸市的不法行为。他还向商人承诺,在离周村一百里的范围内遇上路劫,由李府负责找回财物,分文不取。五弦公去世后,他的儿子李溉之,孙子李斯佺,曾孙李可淳又继续代完市税,还刻了 “今日无税”的六棱石碑立于市中。

       康熙四十九年十二月(1711年1月或2月),长山县知县金弑在《周村义集记》中详细记载了李氏一门四世代完市税的义举,周村商民及百姓感恩不尽。孙子李斯佺“继先人代输周村市税银三十余年,各省商贾,立碑颂之”(引自《长山县志》)。当李斯佺卒于两淮盐运使任上,灵柩运回周村时,“迎而奠者,号泣塞途。葬日,不知乡曲姓氏,持牲醴来奠者,殆千有余人,盖从前所未有也。”可见民望之高! 一门四世代完市税,前后约八十余年。据《李氏族谱》中介绍李宗昂时,又有这样一段记载:“慷慨好义,素多隐德,先宫保公捐纳周镇课税近二百年,商贾赖焉。至道光九年,忽有黠者假增课税,以便私图,致令商不安业,市集几坠。公愤义御之,历禀各大宪,请示勒石安阖镇之商……”由此可见,李化熙家族代完市税持续了至少七代,二百余年。周村无税的佳誉,风传宇内,四面八方的商人纷纷奔聚周村。周村大镇“地不通夫水陆,而天下之货聚焉,熙熙然贸易有经,如游化日。”(引自金弑《周村义集记》)。乾隆年间王衍霖作《周村重修兴隆桥碑记》中写道,“烟火鳞次,泉贝充轫,居人名曰旱码头。”在灾荒、战乱的社会背景下,周村从一个仅三百户人家的村落,得李氏家族之助,而迅速发展成为“东徂海,西逾河,达于秦晋;南尽湖湘,北抵燕云,而辽而沈,商旅闻风慕说,羽萃鱗游,周村一隅屹焉,为东南大都会……”(引自王遂善《重修宫保李公周村祠堂碑记》)

       李化熙乐善好施,热心社会公益,“修神宇,建桥梁,蓄药 饵,助婚姻,舍絮袄,施棺槥,置义仓,修学宫,种种义举,四方德之。”这四方德之的种种善举,营造了周村良好的社会环境, 改善了商人、手工业者经营贸易的社会条件,深得民心。李化熙死后,周村商民集资建起祠堂,以示感恩,并恳请高珩侍郎为新建的祠堂作记。李化熙,人称五弦公,生于八月十五日子时,因此取乳讳“五更”。据说周村街更夫只打四更,不打五更。还说,周村街商人喝酒划拳,为避“五弦”之讳,一律免五。周村商民对李化熙的崇敬已化入民俗之中。周村有两个李氏祠堂,一是祠堂街东侧商民集资兴建的,俗称“大祠堂”;二是在杨树林子,李化熙的后代公建的,俗称“小祠堂”。大祠堂先后有两块横匾,一块上写“商贾蒙恩”,李府之人怕与“皇恩”争荣之嫌,没敢挂。另一块上写“商贾戴德”,一直持续挂了二百余年。祠堂门内立有四牌,文曰:“太子太保”、“一品百龄”;“太子太保”、“刑部尚书”。 前者是指李化熙之母宋氏,活了一百零一岁,母以子贵,朝廷封一品太夫人,并下旨拨银在长山城南门里建贞寿牌坊一座。后者是指李化熙的最高官衔。每年九月初九办庙会,用花轿将五弦公 画像从李家府第接进祠堂,商民进庙瞻拜公祭。家庙前搭台唱大戏三天,以示庆贺。周村李国经先生评价得十分中肯:“李化熙生前的努力和身后的影响实在是功不可没。”

        李氏家族从李化熙到清朝末年,共出过十位进士,二十三位举人,科第仕宦之盛,在长山县堪占鳌头。府第鳞次,田连阡陌,家大业大,堪称首富。在李化熙的影响带动下,门风族风,世堪称首佳。翻开长山旧志和李氏族谱,李氏族人乐善好施、济危救困的事迹可谓比比皆是。化熙长兄重熙,乐于助人而不图回报,他曾烧掉一千多两银子的借券而面无德色。化熙弟文熙,做监察御史十九年,族人称侍御公,高珩称赞他“慷慨仗义,好施无吝色。”淄川刘芳勋罢官后穷困无着,被迫卖女,他闻听后立即捐出十二两银子赎还。他在长白山买下一处房产,房契交割后听说卖主无处栖身,他毅然退回房契,而价银奉送,不再收回。一次,侍御公过洞庭湖遇风浪,一客船沉没,落水者挣扎呼救,他举起手中包袱,对船夫们说,谁救起一人,我赏他一两锒子,谙习水性的船夫们纷纷跳人水中,很快救出百余人,他如数付了银两。 李汧,随父由古城迁居安家庄,德高望重,“乡人有两不相睦者片言排解,莫不悦服,以故里中土著百余家,从无以雀鼠之嫌涉诉公庭者。命老仆张珣充应甲长,凡遇约下公事皆代办,三十余年省里甲差徭无算,大去之日乡人哭之如哭私亲。”李应熙,“敦古道,好施与,三党赖以举火者甚众”。李斯绪,“尚俭朴,乐施与,见贫者亲邻每多温恤。仆隶中有不能成婚者,不惜囊橐务令有家室。”化熙从弟雍熙,可谓李氏族风的缩影:“弟明熙将移家别墅, 雍熙不忍离析,割宅与之。抚弟延熙、从弟时熙遗孤,治田园,备奁具,委曲有恩义。族中有以先垄宰木求售者,给值而反其券。有兄弟争产者,先置腴田如其所争之数而解之。其敦睦类如此。至於世人,或资助而反其田宅,或捐金而赎其妻女,或代完婚姻, 或收养鳏寡,又代周村觅斗秤之夫,纳牙行之税。设义学以教子弟,立义仓以救饥馑,施义田以葬无归。其好善乐施,有醇儒所弗逮者。”

       於陵古城李氏家族这种乐善好施、为富行义的家风族风,成为一股强劲而深刻的社会精神力量,注入了周村这个商贾云集的都会之中,营造出货真价实、童叟无欺、诚信为本、百年老店的周村商业古风。这当是周村商埠创造历史辉煌的深刻精神内涵。

        今日淄博及邹长一带的人们,应当深入挖掘周村历史商业文化的 宝贵遗产,再造现代商业文明的辉煌。周村历史商业文化资源,是淄博的,也是邹平的。今日正在崛起的邹平,特别需要继承与吸纳周村优秀商业文化的因子。

        窃以为,历史是发展的历史,不应画地为牢;今日开放的邹平,更不应画地为牢。

                                                                                                                  ( 2005年2月18日)

作者:王红  转载自《解读邹平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