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史学家——马骕

 

张熙维

 

        明清之际,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剧烈动荡的时期。激烈的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有力地推动着学术思想的发展,造就一大批宏大博通的杰出人物。清初著名的史学家和经学家马骕,就是其中之一。

 

贫寒苦读的青少年生活

 

        马骕,一字宛斯,山东邹平人。明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正月十一日,他出生在一个小康家庭。父亲马献明,曾在县学读过书,是村里有学问的人。在马骕还没上学的时候,父亲就因病去世了,抛下母亲、弟弟和他三人,过着清苦的生活。后来靠了伯父的接济,马骕才得以入私塾读书。

        私塾里念的是经书史籍,尽管深奥难懂,但马骕却很满意。他刻苦好学,尤其爱动脑子,老师每教完一段文章,他总是翻来复去地诵读,直到背过了,自认为懂了才肯罢休。他还有一个爱好,就是每念完书上的一个内容,就是把书中的情景画成图画。

        由于父亲早死,母亲挑起了全家生活的重担。为了分担母亲的忧劳,懂事的马骕在读书之闲,总是帮母亲料理家务,从不惹母亲生气,在村子里是有名的“孝子”。做母亲的也盼望儿子早日成材,光宗耀祖。

        明朝腐败的封建统治引起了农民大起义。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三月,农民起义首先从陕西爆发,起义的烈火迅速烧遍了北方地区。山东各地也象发生了剧烈的地震一样动荡起来。十几年以后,东北的满州贵族又入主中原,随之抗清的烽火也从河北、山东、山西漫延到南方。

        那是一个兵慌马乱的岁月。胆小怕事的母亲从没有让儿子离开过家。渐渐长大的马骕,除了照顾地里的农活以外,便是在家读书。他关心时事:可他不了解时事会变得如此动乱,他看到了明朝的灭亡,可是不明白庞大的明朝为什么会灭亡。他试图从书本上找答案,忧国忧民之心促使他重新深入地研究已经读得很熟的经史书籍。

 

关心百姓疾苦的好官

 

        现在已经是清朝统治的天下了。经过流血的反抗失败以后,人们终于剃发,梳起了辫子。为了笼络人心,消除反抗情绪,清政府从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恢复了科举考试。在最初的几年中,满腹学问的马骕却没有去应考。当然,“读书出仕”的念头也在他的头脑中萦回。

        顺治十五年,清政府在全国各省增加一次“乡试”,叫“恩科”。这时,马骕离家赴考了,结果考中举人。第二年,又加科“会试”,他再次赴考,中了进士。马骕中进士后,即到吏部报名,侯选官职。

         几年以后,马骕才得以补缺,先被差遣做了一次“乡试”同考官,然后出任淮安府(今江苏淮安)推官(掌管刑狱)。他廉洁奉公,从不收受贿赂,号称“廉能”。不久,清政府下令废置推官,马骕于是改任安徽灵壁县知县。

        长期的战乱,使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这时全国到处是一片荒凉萧条的景象。大江以北,“满目榛荒,人丁稀少。”大江以南,“弥望千里,绝无人烟。”恢复发展生产,不仅是清政府巩固统治的当务之急,也是久遭战火茶毒的劳动人民的迫切希望。马骕到灵壁以后,兴利除弊,先后做了这样几件事:一是招抚流民,把无主荒地分给无地农民耕垦,规定时间以内不纳田赋。二是今后遇有灾荒照例全部豁免赋税。三是按定额、地亩多寡轮推差役和徭役。人口死亡生长,定期除籍、入籍。四是取消“私征”、“加派”等等陋规。这些措施实行后,先后复业的农民达数千家,“岁省民力无算”。然后马骕让人把这些已实行了的办法刻在石碑上,立在县府的门前,作为永久的制度施行。

        康熙十二年(公元一六七三年)七月,马骕突然生病,不久便溘然长逝,终年五十三岁。灵壁士民听到马骕的死讯后,联名上书朝廷,要求在灵壁为马骕修建祠堂。这一要求很快被批准,同时朝廷还命名马骕的祠堂为“官祠”。

 

有价值的史学著作

 

        马骕从小上学,四书五经无不精通。他的青少年时期,正值改朝换代的动乱年月,虽无救国大志,但还有忧国忧民之心。马骕要从史书上去探索世事兴衰的原因。他一生写下了三种大部头的著作:《左传事纬》二十卷,《绎史》一百六十卷和多卷本的《十三代瑰书》。

       《左传事纬》是马骕长期研究《左传》的成果。《左传》是我国古代的一部编年体的春秋史,也是儒家的经典之一。马骕根据《左传》所记的历史事实,融会贯通,以事相从,排比罗列为一百零八个专题,每个专题为一篇,每篇都有自己的论断,是他研究的体会心得,也借以表明自己的政治主张以及对时事的看法。书后还附有他精心编排制作的各种图、表等。《四库提要》评价此书说:“所论具有条理,其图表亦皆考证精详。”被称为“专门之学”。

         继《左传事纬》以后,马骕又用了五年左右的时间,完成另一部巨著《绎史》。这部书著录了从远古到秦朝末年的历史,尤其详于先秦各国的兴亡,正表明马骕研究历史,古为今用的深刻用意。马骕在史学编撰学方面也有所创造。在体制上,他熔铸了各种史学体制,创造了综合体的编纂方法。全书首列世系图和历史年表,正文分太古、三代、春秋、战国、别录五部分。前四部分叙述史实,也是以一事相从,每事立一标题,详迷始末,篇后写上自己的论断。别论部分则详细叙述从古至秦的各种制度、地理、名物等等,“卓然特创,自为一家之体”。在史料上,他把经、史诸子平等看待,每记一事,必广征博引,有文必录。相同的记载,按时间先后排比附注文内;不同的记载按至是记载伪舛的,也一一疏通辫证记载文内。《绎史》刊行以后,很为时人所推崇。著名历史学家顾炎武曾称赞它是“必传之作”,是当时的其它著作无所比拟的。另一著名经史学家阎若璩也称誉说,读了此书以后,“令人心气俱尽”,“尤可嘉叹”。

        此外利用做官的闲暇时间,马啸还撰成卷幅宏富的《十三代瑰书》。书稿写成后,同《左传事纬》一样,在马骕逝世前一直没有刻版流传。马骕临终前,也以未看到二书的出版为遗憾。康熙四十四年,诏令文华殷大学士张玉书派人访求马骕遗留的书稿,可惜,《瑰书》已经散逸了。

        尽管如此,马骕在学术上的卓越成就,对开辟清代治学的新途径,对继起的考据学派都有一定影响,因而在清代学术思想史上,应该给予马骕以应有的地位。

 

节自《可爱的山东丛书:齐鲁英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