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的出处语默
出处语默,指出仕和隐退,发言和沉默。语本《易·系辞上》:“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儒家是特别讲究“出处有道”的。《论语·微子》曰:“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论语·述而》曰“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孟子·尽心上》:“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范仲淹作为宋初新儒学的开山人物,对儒家的这些观点肯定是非常清楚的,但因为他“少有大节,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不一动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欧阳修语),“自做秀才时便以天下为己任”(朱熹语),再加上个人性格的原因,所以在他的一生中,在对待出处语默的问题上,范仲淹主要是以“出”和“语”为主的。
我们先看他对待“语默”的态度。在这一方面,范仲淹是宁语而死,奋不顾身的。1026年,因母亲去世,范仲淹丁忧南京。其间,应晏殊之邀,在应天府书院任教。按理说,一个人在服丧期间是不必关心政事的。但范仲淹目睹当朝吏制腐败、兵备废弛的现状,实在沉默不下去了,便于1028年冒哀上书,极论国家大事。提出了“固邦本,厚民力,重名器,备戎狄,杜奸雄,明国听”的改革建议。对此,林逋曾写《送希文寺丞》诗赠范仲淹,其中有“马卿才大能为赋,梅福位卑数上书”的句子。梅福是西汉时人,因王凤当道,外戚专权,以县尉之微官上书朝廷,指陈政事,被朝廷斥为“边鄙小吏,妄议朝政”,险遭杀身之祸。这里林逋是赞扬范仲淹像梅福一样,虽身处卑位而能关心国家大事。
三出专城的经历,更表现了范仲淹是敢于说话,奋不顾身的。1027年,仁宗要率百官在会庆殿为皇太后祝寿。这样的事以前也有过,但没人说话。可现在范仲淹在朝廷,他就站了出来。其理由也很充分:“(皇帝)有事亲之道,无为臣之理;有南面之位,无北面之仪。若奉亲于内,行家人之礼,可也。今顾与百官同列,亏君体,损主威,不可为后世法。”但太后未加理睬。还是在这一年,范仲淹以仁宗皇帝已满20岁为由,上书请太后还政。专横贪权的太后依然未加理睬。范仲淹觉得京城不好呆了,主动请求外任,结果到河中府做了通判。1033年,皇太后死,范仲淹回到了京城,任右司谏。这年十二月,皇帝要废掉郭皇后,另立新后。他与几个大臣一起谏止此事。但仁宗并没有给他更多说话的机会,第二天便一纸诏书把范仲淹贬知睦州。他作《谪守睦州作》诗说:“重父必重母,正邦先正家。一心回主意,十口向天涯。”看得出来,这一次范仲淹的心情是很凄凉的。1035年,这些事逐渐平静,范仲淹又回到京城,任礼部员外郎。不过以天下为己任的范仲淹总是闲不住的。1036年,他又上书论朝政,批评宰相吕夷简用人不当。结果被指为朋党,又一次被贬,出知饶州。三次被贬,都是为了主持正义,所以赢得了世人的赞誉。
最能体现范仲淹见义忘身精神的,是他弹劾阎文应。范仲淹任礼部员外郎不久,又判国子监。这时候郭皇后暴死。人们怀疑其死与内侍阎文应有关,因为郭皇后是在阎文应探视之后死去的。阎文应与吕夷简关系很亲密,郭皇后被废,他们都是出了力的。范仲淹对阎文应一向不满,因为他以内侍之便,干涉朝政。郭皇后之死,他更是罪责难逃。谏官们开始弹劾阎文应,范仲淹更决心向皇帝揭发他的罪恶。为此,他甚至留下遗嘱,安排了家事,对长子纯佑说:“吾不胜,必死之!”阎文应终被贬逐岭南,死在路上。对此,梅尧臣曾作诗赞扬:“山水番君国,文章汉侍臣。古来中酒地,今见独醒人。”但同时又写了一篇《灵乌赋》劝范仲淹少说话:“结尔舌兮钤尔喙,尔饮啄兮尔自遂,同翱翔兮八九子,勿噪啼兮勿睥睨,往来城头无你累。”但范仲淹不愿意结舌钤喙,也作《灵乌赋》以答,态度却和梅尧臣截然相反:“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我们再看范仲淹对待“出处”的态度,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出处有道,进而知止。圣人之训曰“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范仲淹生于宋初,自认为是“天下有道”的,所以他便以积极出世作为自己人生奋斗的基调。范仲淹是从小就有大志的。据说他随继父在淄州读书的时候,有一天和小朋友们到庙里求签问卜,希望自己将来能做宰相或良医。为什么少年范仲淹会这么想呢?后来别人曾经转述他的话说:“能及大小生民者,固为相为然。在下而能及大小生民者,舍夫良医,则未之有也。”
入仕后,范仲淹不管做什么官,都是尽心竭力。范仲淹初入仕途,被任命为广德司理参军。司理参军是州府的判官,掌狱讼之事。任职期间,范仲淹审理案件,常与上司争论。他从不屈服于上司。回来后把争论的问题和焦点写在屏风上,卸任时屏风都写满了。范仲淹的尽心,有时甚至超出他的职责范围,因为他心里想的,只有国家和生民。1021年,范仲淹监泰州西溪镇盐仓。到任之后看到原先挡海护田的海堤坏了,就建议修复捍海堰。经过努力,终于修成。百姓感激,称之为“范公堤”。这时候的范仲淹才只有31岁。
1038年,西夏元昊称帝。西夏人屡犯宋边,夺地掠城。1040年,范仲淹除龙图阁直学士,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以文臣之身承担了卫国戍边的重任。上任不久,范仲淹就到延州视察,并兼领州事。到那儿他发现寨破军残,士卒缺乏训练。范仲淹的前任范雍曾有诗描写这种情形:“承平废边事,备预久已亡。万卒不知战,两城皆复荒。”这是大宋王朝骨子里的病,因为它先天不足,又不修兵备。在这种形势下,范仲淹开始了他的戍边工作。他训练士卒,修复城寨,筑造新城,联合熟羌,进行持久防御。一个文臣,在国家危难之时,却成了带兵打仗的将军,并且赢得了军心民心,连西夏人也惧怕,称“小范老子腹中有数万甲兵,不比大范老子好欺。”边上也有民谣曰:“军中有一韩,西贼闻之心胆寒,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文臣戍边,能有这样的成就,也算是不辱使命了。
但范仲淹并不是一味地蛮干,更不作无谓的牺牲,经常表现出很有弹性的人生或政治谋略。1044年,因为庆历新政的实施严重影响了官僚集团的既得利益。仁宗听信谗言,又以朋党责之。范仲淹知道,皇帝对他的信任已经变味了,如果他的改革得不到皇帝的支持,是无论如何也无法进行的。于是范仲淹就想避开锋芒,主动请罢参知政事,再度出守西北边关。皇帝也顺水推舟,让范仲淹宣抚陕西。其间范仲淹拜访了隐士魏疏,作诗曰:“我亦宠辱流,所幸无愠喜。进者道之行,退者道之止。”早在此之前很多年,即两谏太后均遭冷处理的时候,他主动请求外任,也是表现了这样的人生智慧。因为范仲淹深知官场险恶,他时刻都有挂帆远去的思想准备。
范仲淹为什么能做到这样的进退自如呢?主要就是因为他淡泊名利,不恋官位。如果一个人总是斤斤计较于个人私利,就会在关键的时候患得患失,就会在大是大非面前直不起腰杆。宋朝官员与历代相比其待遇之高是非常有名的,俸禄大约是前代的五倍,还有数不清的补贴和赏赐。因此能够获得一个相当级别的官职是非常诱人的。但即使如此,范仲淹也经常在高官厚禄面前不动其心。1042年,朝廷为了“正其名使之总戎,厚其禄使之抚下”,命范仲淹等四人任观察使。在文臣中,观察使相当于秘书监,但俸禄却高得多。秘书监是四十五千,观察使却二百千。面对如此厚禄,范仲淹连上三表,坚辞不受。范仲淹的主要理由就是因为自己是文臣,现在来戍边是勉强为之,所以在表中一再申明:“臣自知孑孑惴惴,非将相之才,岂了大事?但国家急难之际,边鄙乏人。臣以事君之心,虽知屡困,日勉一日,将帅得人,臣即引退丘园,歌咏太平。虽多难之夫,有全归之乐,此臣之所期也。”
范仲淹之所以有这样的行止,与他的思想修养和处世观念有着很大的关系。从小就有志于天下的范仲淹,到晚年还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儒家思想在他的一生中占着主导地位。但纵观范仲淹的一生,也很容易看得出来,在他的思想深处,既有儒家“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出处之道的影响,也有深深的隐士思想的影子。
范仲淹被贬知睦州的时候,来到了当年严光在富春江隐居垂钓的地方。这时候的范仲淹似乎在严光身上找到了共鸣。他为这个著名的隐士作《桐庐郡严先生祠堂记》,最后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后来,人们经常用这些话赞颂范仲淹。对隐士能有这样的评价,如果不是从内心里仰慕,会有这样发于中怀的赞语吗?1036年在饶州时,道士程用之为范仲淹画像,范仲淹题诗其上:“无功可上凌烟阁,留取云山静处看。”1037年知润州,那正是因屡次进谏而导致三出专城的时候,范仲淹给皇帝有《谢表》:“进则持圣政之方,冒雷霆而不变;退则守恬虚之趣,沦草泽以忘忧。”1043年知越州,那里的翠峰院相传是范蠡的故居,范仲淹题诗曰:“翠峰高与白云闲,吾祖曾居山水间。千载家风应未坠,子孙还解爱青山。”这不明显地要学范蠡功成身退吗?1044年以参知政事宣抚陕西时,范仲淹与张焘同行,常常说到家乡江南的山水,曾作一绝句曰:“数年风土塞门行,说着江南意暂清。求取罢兵南国去,满楼苍翠是平生。”这位“进亦忧,退亦忧”的志士,在历尽宦海风波之后,终于在地分胡汉之处,发出了对江南的思慕之情。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范仲淹虽然身居高位,但又随时准备望阙引退,寄身山水田园。
最能体现范仲淹有隐退思想的,是他的《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词:“昨夜因看蜀志,笑曹操孙权刘备。用尽机关,徒劳心力,只得三分天地。屈指细寻思,争如共、刘伶一醉? 人世都无百岁。少痴騃、老成尪悴。只有中间,些子少年,忍把浮名牵系?一品与千金,问白发、如何回避?”调子虽然低了点儿,但颇有些看破红尘的味道。
范仲淹与常人一样,是个矛盾的统一体。他既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胸怀,这使他勇于出世,奋不顾身。同时他也有澹泊从容的一面,这使他在官场的沉浮中能够不计名利,进退自如。
(转载自会仙老友的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