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私塾教育,现代人已经不太熟悉了,有的几乎完全不知所以然。现依据有关资料,将易于混淆的几个问题阐明如下:
(依据《红楼风俗谭》有关资料整理)
一、塾与学。《礼学记》记载:“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这是春秋时期的解释,后来经演化,官方和民间就只有“塾”与“学”的叫法,但有时也有人搞混了。“学”是公家的,县有“县学”、府有“府学”、国有“国学”,即北京的“国子监”。“塾”是私人的,有私塾、家塾、义塾之分。但严格说起来,县学、府学、国学等等,还只是教育管理机构,只有私塾、家塾、义塾,才是直接教育机构。
二、家塾。家塾是富裕的官宦人家花钱请来先生,专门教育自己子弟的学校,最晚在宋朝就已十分普遍。当时的豪门世族请来的教书先生,因为学问好、教授得法而受到器重、尊敬,大多成为门客。教家塾的先生,不但要教授学生知识,而且往往要陪伴东家谈诗论文,处理各类文稿,类似私人秘书。东家对其很客气,给予很好的礼节待遇,尊称“西席老夫子”,地位有如“清客”。如蒲松龄在毕家,后期教学任务很轻,事实上成为毕际有父子的门客。
三、私塾。私塾是教书先生自己开设的“塾”,俗名“书房”。一般是教书先生在自己家中,或找个公用场所,如寺庙、会馆等,安排几间书房,招纳学生前来学习,这就是私塾。也就是私人设立的学校。古人文章中称作“设帐”,用后汉马融“施绛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的典故来尊称教书先生。如鲁迅少年时读书的三味书屋,就是这种私塾。
四、学费。学生来塾读书,根据老师要求或家庭经济状态,要向老师交纳一些钱,这就是古代所说“束脩”。后来给老师的钱,最客气的叫法,称作“脩敬”,也就是聘金。
五、假期。旧时私塾不像现在学校,明文规定要放寒暑假,但过年也要休息几天,叫“下学”,再开始学习叫“上学”。三伏天也休息几天,叫“歇伏”。
六、坐馆、处馆与荐馆等。教书先生俗称书房为“馆”。在自己家中授徒,或在公共场所授徒,称作“坐馆”。受聘于人,到他人家中教书,因为要与东家处理好关系,所以叫做“处馆”。托人找教书的地方,叫做“寻馆”,荐举他人教书叫做“荐馆”,不愿再教或另有高就,或教的不好,遭到撤换,均叫做“辞馆”。因为把“馆”当作教书工作,所以“失馆”就是失去教书的职业,“寻馆”就是寻找教书的职业。现在有的资料把蒲松龄在西铺村毕家教书称作“坐馆”,这是不正确的,应该叫做“处馆”。
七、义塾。义塾是一种公益事业性质的私塾。贫家子弟入学,可以不交束脩,不用花钱,甚至还可以得到极少经济补助,如发点饭钱或笔墨纸砚钱,但教书先生要得到束脩,并非尽义务。义塾有的由氏族祠堂举办,有的由某一行业举办。
八、村塾。村中几家凑钱共同请一个教书先生,找一个地方做书房,其子弟前来学习,这是村塾。村塾是介于义塾和家塾之间的一种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