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子”这种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娱乐形式,堪称一颗璀灿绚丽的中华传统文化瑰宝,它由敬神祈福文化发展而来,历史悠久,生命力强,盛传不衰。邹平县高新街道吕家庄(自然村)扮演的"芯子”以其 传承久远,内容丰富,阵容强大,异彩纷呈而蜚声黄河以南的邹长桓淄博广大地域。
吕家庄“芯子”往日风采
在邹平、淄博一带,近半个世纪来,人们一提起 “玩芯子”,言必称长山镇甘家埠(自然村)芯子, 而鲜有人知,甘家埠“芯子”传自吕家庄。吕家庄、甘家埠两村三里之遥,隔河相望,土地穿插分布,耕作地邻相处,两村交往频繁。民国年间,吕家庄"芯子”传到甘家埠,至今两村演奏的“锣鼓经”完全一致。早在2001年春,笔者曾同时任礼参镇文化站长的孙桂芹专题采访了四吕(北吕、东吕、南吕、西吕四个行政村)九名耄耋老人,他们是当年“玩芯子”的参与者与知情人。
相传,吕家庄玩“芯子”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每逢玩"芯子”,周围几十里乃至上百里的人们闻讯赶来观看。贫穷人家携幼扶老徒步而至,达官贵人骑马坐轿,络绎不绝,蜂拥而来一睹吕家庄奇妙“芯子” 的玄机和风采,使这个孝妇河畔的偏僻村庄一改平时宁静而喧闹起来。村里村外,搭棚扯帐,商贩云集,摊点如龙,顾客如蚁。俨然成为繁华的集镇。这时的吕家庄人又是自豪,又是犯愁。自豪自不必说,犯愁是愁于接待盈门的众多宾客。本来玩“芯子”,村里的男爷们几乎全部出动,家里只剩下妇女儿童,此时忽啦啦一下子拥进众多亲戚和朋友,总要应酬招待, 又是敬烟献茶,双是炒菜备饭,忙得头昏脑胀脚不着地。俗话说“穷怕亲戚富怕贼”,日子穷困,怕来亲朋。当时一位八十老太太回忆说,我记的是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鬼子听汉奸说,吕家庄"芯子”远近出名,硬是逼迫村里玩“芯子”。那时我刚结婚,新媳妇春冬两闲住娘家,婆家庄里玩"芯子”,本来是来饱眼福,没承想“芯子”没看成,亲戚拥进门,帮着婆婆妯娌招待亲戚忙得腿痛腰疼。我和婆婆妯娌忙了一头午,上午开饭一摆四桌,挤的满满当当的,没法讲排场了。我往桌上端菜时,发现多是陌生面孔,虽说是亲戚,可不认识的占大多数,亲戚们事后说起此事,婆婆解释说,不认识者不拘礼。新媳妇不认识,礼数不到不是怪事。别处不玩“芯子",方圆百十里独一庄,亲戚朋友都来了,亲的疏的凑一块,自然不认识的就多,都因为玩“芯子”的少呀!
不知什么年间,邻村的甘家埠来求教取经扮“芯子”,“芯子”在甘家埠扎下了根,而吕家庄经历日本鬼子大洗劫,1942年后几乎断了根。
吕家庄玩“芯子”出名就出在出“芯子”数量多,阵容大。吕家庄是个南北东西纵横三华里的大村,近四千人口,民国年间一度称为吕家镇。建国后才分为东吕、西吕、南吕、北吕四个行政村。村内共有大小十六条街,街街各有名号,如兴隆街、裕泰街、吉祥街、万顺街、兴盛街、泰盛街、如意街、洪福街、平安街、耙头街、官仓廒街、炭市街、牲口市街等等。玩“芯子”时,每条街出动两抬“芯子”, 扮玩时,吕家庄“芯子”后配有“舞狮子”、“玩龙灯”是一大特点。队伍出动时,先有标有街名和芯子名称的大纛(dao,大旗)作前导,后面依次是五彩缤纷的大花伞,化了装的的锣鼓队,每抬芯子两套锣鼓并肩齐奏,芯子后方是舞狮子和玩龙灯队伍。一抬 “芯子”由十六个人抬,两组轮换,共需三十二人抬一抬“芯子”,加上锣鼓队员、龙灯、狮子共需四五十人。一支庞大壮观、五光十色、锣鼓喧天的队伍形成一条彩色巨龙一摆三里之长,其阵容之强大,令人 赏心悦目,目不暇接。
老人们说,世代流传下来的"芯子”有两种,“扛芯子”、"抬芯子”。“扛芯子”结构比较简单,只是一条铁芯上面一个小演员,下面由一年轻力壮的汉子扛着表演而谓之“扛芯子”。“抬芯子”结构就相对复杂,铁芯不再像“扛芯子”只有一根直铁芯,其附属部件多,主体呈“h”形,便于下端固定稳固。“h”形铁芯下部固定在一张厚二十厘米左右的硬木质(一般多用榆树、枣树、槐树)做成的桌面上,桌子的四条腿和“横撑子”也相当粗重,用以加大下部重量,铁芯上下的两个演员稳固安全。演员由“扛芯子”的单人表演改为上下两人。下面的演员固定在桌面上,不但丰富了 “芯子”的戏剧人物,而且加大了下部的重量,使铁芯顶部表演的演员更为稳固安全。人们扛起“芯子”后,从地面算起,“芯子” 共有三米余高,这样使浩浩荡荡的表演队伍高低错落,富有层次感。
吕家庄的三十二台“芯子”名称各异,各具特色,独具匠心。如“状元拜塔”,取材于戏剧《白蛇传》,白娘子被多事的法海和尚压在镇妖塔下多年后,她与许仙生的儿子高中状元后拜塔解救生母。桌面上站着的是头戴乌纱插金花,身穿官袍的状元郎,顶端是婀娜多姿的白娘子。三十二台“芯子"虽然名称各异,但一色由上女下男的两个演员。这三十二台芯子,在世的老人极力回想,也只能忆起《状元拜塔》、《铁弓缘》、《梅龙镇》、《拾玉镯》、《打磨坊》、《段桥相会》、《许仙游湖》、《红鸾喜》、《龙凤爱》、《刘二姐逛会》、《花园会》、《骨牌》、《小放牛》、《砸粥缸》等。在采访中,我们幸而观赏了北吕村刘统新老人精心保藏的《打磨坊》铁芯,我堂兄保存的《状元拜塔》的 “芯桌”和铁芯,可惜其他铁芯与芯桌等都毁于日寇之手,这是后话。吕家庄的三十二台“芯子”的“神奇”和“玄妙”蕴藏在芯子的结构和妆扮上。上下两个演员的下肢部都用白布条捆扎在铁芯上,上面的演员外露的两腿和两脚都是假的。演员都是古装打扮,真下肢部都用“袍”或“裙”遮掩。显露部分却形象逼真。如《状元拜塔》中的白娘子一脚踏在塔顶上,另一只脚翘起。《许仙与白娘子》中,白娘子一脚踏在细而弯长的酒壶嘴上,表达的是白娘子端阳节喝了雄黄酒酒醉显原形。《骨牌》中扮演一少妇的小演员在芯子顶上一只脚踏在树立的骨牌上。《铁弓缘》中一少妇一只脚踏在弓弦上。人们看了无不惊奇咋舌,口称“神了!”感到神奇玄妙无比。
芯桌上站立的与铁芯上的两个演员,随着抬“芯子”抬夫们的脚步的节奏上下起舞,如海浪,如起伏 的花束。小演员们表演各种动作,随着角色而定,有的端庄,有的调皮,有的滑稽。女演员在芯子顶端手持彩巾起舞,彩色的彩巾,彩色的服饰,彩色的腰绸,彩色的彩绸裹扎的铁芯,与前导的彩色的花伞,相映成辉,一片彩色的海洋,美轮美奂,令人叹为观 止。
“芯子”前面的花伞,除了装点气氛外,另有一个重要作用是作为"芯子”顶端的小演员前行中的参照物。由于花伞的高度几乎等高,使演员平视花伞, 双目直盯花伞,避免东张西望,恐高而眩晕。“芯子”两旁,各有一人扛顶端安装月牙形铁杈的长杆,他们的职责是保护“芯子”顶部的小演员的安全,如若行进中有树枝障碍物则排除,“芯子”队伍暂停时,双杈立即插入演员腋下,便于演员小憩,如同下肢残疾人拄上双拐。扛杈人一般由演员的亲属充任。
上“芯子”演员的人选,是年龄十岁左右,身体苗条,貌相俊秀的男女儿童,他(她)们年龄小,体 态轻盈,既减轻铁芯的负荷,又减轻人们抬“芯子” 负担。
小演员们上“芯子”之前两三天要“换肠”,那时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普遍较低,农村最好的食物便是 鸡蛋和糕点一类素食,减少饮水,上“芯子”半天内 不大小便。
扮演"芯子"是一种综合艺术形式,它集音乐、 美术、工艺、表演之大成,且里面蕴含着物理等诸多科学道理,集中体现了我们祖辈的聪明和才智。
老人们说,吕家庄的“芯子” 一般不是元宵节演,而是在农历二月初二请泰安奶奶(碧霞元君)时才演。每年农历二月初二前几天,村里一些老人照例到泰山碧霞元君祠去烧香上供请“泰安奶奶”,二月初一定期返回到长山城,二月初二由村里的"芯子” “狮子” “龙灯”大军隆重去迎接。初二这天早饭后,那些五更就起身妆扮好的“芯子”纷纷到庄中间一处叫“酒店胡同”大场里集合,由几位“会首”带领浩浩荡荡的迎神队伍到长山西关去接神。队伍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绵绵延延长达三四里。每年从长山接 “泰安奶奶”返回来,心里个个感到泰安奶奶会赐福保全全家岁岁平安。“芯子"队伍返回到村南部的土地庙后面的大场里早已搭好的戏台前摆好,随同“会首”们又一番烧香祈祷赐福,请泰山奶奶入庙后方散。
装扮一台"芯子”要花费众多钱财,人们为了祈福保平安,乡亲们心甘情愿地集资募捐,有钱出钱, 有物出物,富者多捐,贫者也都尽其所能。
为鬼子扮演遭劫难
吕家庄“芯子”以敬神祈福保平安为宗旨,绵延传承几百年,没想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惨遭日寇劫难 而销声匿迹,湮没无闻。
抗日战争艰苦的1942年,邹长一带已成为沦陷区。日寇在长山、苑城、苏家村等地安了据点,经常纠合几个据点的鬼子由伪军开路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大扫荡,惨无人道地推行“三光”(烧光、杀光、抢光)政策,到处是人间地狱。有几个卖身投敌,为日寇充当走狗的汉奸,向鬼子献媚讨好,说吕家庄的 “芯子”如何好,如何出名,建议鬼子下令让吕家庄为皇军演“芯子”以饱眼福,要求三十二台“芯子” 全部出动还要象往常一样扮演舞狮子和龙灯,如果谁敢违抗格杀勿论。
这天,“芯子”大队人马在伪军监押下,按照鬼子的布置,上午先到长山据点慰问演出,下午往吕家 庄西北向十几里的苏家庄据点。浩浩荡荡的“芯子” 队伍让鬼子大开眼界,“芯子”上演员的神奇造型让 鬼子看得目瞪口呆,有的凑近瞧,有的站远观,有的弯腰瞅,有的仰头望,个个嘴里叽里咕噜,手舞足蹈。这场景,给当地老百姓留下了一个地域性极强的 歇后语:“日本鬼子看芯子一一傻了眼。”
鬼子看了一天看上了瘾,下令第二天继续,然而鬼子哪里知道,就在他们第二天看"芯子”饱眼福时,八路军游击队员化装成锣鼓队员敲锣打鼓大摇大摆地进了鬼子长山据点和苏家村据点,与我们在据点内的地下工作者接上了头,传递了情报。几天后,一队鬼子和伪军从长山据点出动,过城北永池村,刚穿过甘家埠,我八路军游击队按情报从吕家庄出发,涉过孝妇河在村东和甘家埠之间的田野上包围了鬼子, 展开了激烈的战斗。三名鬼子中两名被击毙,一名剖腹自杀。当地老百姓闻讯拍手称快。就这事,吕家庄留传下来一个童谣:日本鬼子,喝凉水,打了罐子赔了本儿。
吃了亏的鬼子疯狂报复吕家庄,他们猜测是在扮 “芯子”中透露了消息。鬼子纠合了苏家和长山两个据点的鬼子和伪军,丧心病狂一边杀人放火,一边气急败坏地搜索玩芯子的道具,“芯桌子''和“铁芯" 这些主要道具大部被毁,花伞、绸缎全部被焚毁。从此,吕家庄“芯子”偃旗息鼓,全村十六条街出动三十二台“芯子”成为一段美丽的传说。不过,1942年玩“芯子”留下部分照片,据传一部分在1945年被投降后的日军带回了国内。据吕家庄两位在北京工作的退休老工人说,在北京博物馆看到了扮芯子的照片, 照片说明文字中有“1942年山东省长山县吕家庄"的 字样。
吕家庄“芯子”今生今世
吕家庄“抬芯子”遭受鬼子毁灭性破坏后,长期一蹶不振。
时间推移到上世纪90年代。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农村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富裕起来的农民们, 不再满足于经济上摆脱贫困,表现出对文化生活的强烈需求,吕家庄年轻人先是在老人们指点下运用杠杆原理,研究出一种“翘芯子”。东吕村一个叫卢令茂的年轻人,心灵手巧,长于电气焊工艺,他发现“翘芯子”单人表演,且操作不灵便,便开动脑筋,利用他老父亲开香油坊淘汰了的磨香油机械,经过改制,研制出用齿轮带动的双人表演的“转芯子"。古代传承下来的"芯子”截至此时,经历了 “扛芯子一一抬 芯子一一翘芯子一一转芯子”与时俱进的演变过程, 艺术借助人的文化需求,使芯子在民间得以复兴和发展。
(作者:卢兴国 转载自《梁邹文化》总第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