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刹唐李庵

 

石传望

 

       出邹平城,往西南方向行八里地,便进入一个呈现六面形的山谷峡地。虽是谷深林密,但难掩巉岩峥嵘。山势陡而路坡缓,涧水浅而源流长。这里的农户房舍依山而建,错落参差掩映在一片郁郁葱葱之中。虽然多是茅房草屋,但也显得谧静清幽。这里是由三个自然村,石家、樊家、鲁家组合而成的山村,三村之间却没有明显的界限,故俗称石樊鲁。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别看这交通闭塞的石樊鲁山村, 方圆百里却颇有些名气。它除了盛产梨、杏、柿子、核桃之类的果品之外,还主要因为这里有一座古刹唐李庵而出名。

        当年的唐李庵,红门明柱,雕梁画栋,壁画五光十色,金像栩栩如生。在缭绕的香烟之中,玲珑震响,十分肃静,伴随着晨钟暮鼓,木鱼石罄,使许多善男信女,佛门居士,纷纷到庵里顶礼膜拜。这一切还得从头说起。

旅游开发前唐李庵正门(拍摄于2001年)

 

   佛教的传入

 

        佛教从秦始皇时传入中国。是公元前2 4 6 — 2 1 0年,正是印度孔雀王朝阿恕迦王时代,阿恕迦派传教僧人到中国来。隋之费长房《历代三宝记》中记载:“始皇恶其俗,投之入狱。”但说明佛教此时已步入了中国的大门。

       《魏书•释老志》说: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西域佛教国大月氏俾臣伊存来朝,可见西汉晚期,上层官吏中也有人信仰佛教了。

        东汉末年,佛教徒牟融作《理惑论》记述了汉明帝永平八年, 派人前往印度寻求佛法。他们从洛阳出发,过天山,越葱岭,历尽千难万险,到达大月氏国。学习了佛教经典,获得了佛像,又邀请了高僧,于永平十年返回洛阳。汉明帝大喜,从此,“金光流照,法轮东转”,在洛阳的白马寺,佛教才正式在中国传播。这就是历史上称做的“永平求法”。

       南北朝时,印度佛徒菩提达摩,来到嵩山少林寺面壁八年,苦行修道,创立佛教中的禅宗学派。

        隋唐时代的皇帝,大多崇信佛教,在吴承恩的《西游记》中记述了唐王李世民,死而复生,修开封府相国寺,派高僧玄奘西取大乘佛经的故事,证实了唐初佛教在我国成鼎盛时期。

 

   唐李庵的命名

 

        唐李庵庙名的由来,说法有二。其一说:此庙始建于唐初佛教盛世。凡占“寺”字的是当时的官府机构。此庙规模不大,又不愿归属官府管理,但又表示拥护朝廷,扶助李氏唐朝以借于依附官府,求得这一方净土的安宁,所以称唐李庵。庵字谐“安”字之音,希冀国泰民安之意。其二说:有唐、李二仙,从东岳泰山下来云游至此,看中了这酷似泰山缩影的会仙山,也有七十二道峪,三十六条岭。况且这个山坳群峰环抱,几乎与世隔绝,遂在此建庙供佛,故取名唐李庵。庵字的意思是:大凡僧人多怕兵火劫难,初建庙时,搭茅草庵屋暂住栖身,谦称小庙为庵。

 

    庙的建筑

 

        全庙约占地4 6 0 0平方米。整个建筑规模并不大,从地理位置来言,南仰山峰链船橛,北依山峰北大顶,庙的中心线正与这两山峰的中心线相吻合。这绝非无名头陀所能设计到的,显然是得道的高僧所构思。庙门是斗拱飞檐式造型,砖木结构,三层石级之上有两扇朱漆木门,门左右各踞一石狮,情态柔顺可亲。仰见门上匾额上书三个金字“唐李庵”。进门,迎面是一砖石砌成的影壁,上设佛龛,下置香炉。迂迴两侧,各是三间厢房,西厢房为客房,东厢房为经房,房前各植丁香树。

        正北是大殿,为小型高阁式建筑,后墙坐依北山岩石,前庭前出二柱,构成三间。脊上是立式脊瓦,青砖浮雕,图案为花龙荷叶,相间交错。脊两端有鸱尾,张口吞脊,中央竖一火焰形的佛光之甍。两侧脊,按有哈巴狗、张口兽,直通檐头,跷首勾角。

        殿门两侧壁上,画有:周文王渭水访大贤、刘皇叔三顾茅庐以及三国时的各种壁画。正中是一个一米多高的石台佛龛,帐幔下是一尊大弥勒佛,笑容可掬、栩栩如生。佛经上说他居兜率宫,当释迦牟尼废度后若干劫,他从兜率天降临于世,在龙华树下继承释迦牟尼的佛位而成佛。弥勒应世时,是一个“风调雨顺” “五谷丰登”的好年景。于是后人就把他当做吉祥的化身,放在大殿迎门中央来供奉。从这一点上别看唐李庵庙宇不大,确是佛家禅宗正派。两侧分坐四大天王,印度神话说:四大天王分护东、南、西、北四方。按中国《通俗编》记载称之为“四大金刚”。他们各持法器不同,托塔者为“风”,弹琵琶者为“调”, 令伞皆为“雨”,降龙者为“顺”。

        再是前面设有一个两端卷轴的香案,地上摆着七八个蒲团,多在三月三庙会和九月九万松山庙会时,这里才香客络绎不断,虔诚的信徒们,跪在蒲团上的、跪在院子里的都磕头求祈,焚香求签。称为长老的和尚,站立香案一侧,时而收拾供品,时而合掌颂经,小和尚们有节奏的敲打木鱼铜钹,此时的景象可想而知。

        这些景象已不复存在,这些壁画、塑象,根据庙内碑文的记载也是光绪年间几经修葺的复制作品了。

 

   庙的周围

 

        庙的西侧,是从山门绕向西,登九级台阶,进入另一个院子。这里真谓“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院子里北房三间,西房三间,全是僧人的禅房,布置的室静兰香,确与俗人不同。因历代僧人多注重植树,使整个院子在一片密林之中。林中以荆树最多,所以在圆形的门额上,题有“荆寨”二字。

        就在密林中,还有一条弯曲的小路,通往西山口,可以直达醴泉寺,就是范文正公少年读书的名寺。

        如果,站在院子门前的台阶上,向东眺望,下临万松山,与邹平城的黄山遥遥对峙,十分壮观。若逢农历十五日的晚上站在这台阶上,就会很自然地联想到王昌龄的诗句:“月明见古寺,林外登高楼,南风开长廊,夏夜凉如秋。”这种情怀,不身临其境,实在难以领略。因为旁边的禅房里,不知有多少和尚曾在黄卷青灯下苦度春秋。

       东侧是一段石崖,下面按行种有杏树、梨树,树下僧人,种瓜、种豆、种菜,以供庙上菜食,完全自足。春风一吹,杏花红、梨花白,相继掩映着这古刹的黄墙青瓦,再有氤氲青烟, 真是别有一洞天地。久居闹市的俗人恐怕无法想象这种神秘的境界。

        石崖下的一株文冠树果,树龄约在2 0 0年左右,是珍奇的树种。走遍全国各地,见多识广的人,不到这里也很难见到这种珍奇树木。

        山门的南边,约有2 0步左右有一株挺拔的桧柏,挺挺直立,高达丈余。树冠宛如华盖。几乎看不出树叶,只是墨绿色一团一团的簇成一个圆形。树下有一口井,井深两丈,井水清冽,用来泡茶,其味甘美,这也是庙上的主要水源。

        庙的北面,是北山阳坡,也有一片密林,沿小路可登山顶,向北望去,尽是平原,一览无余。晴朗的日子里,可以看到小清河上的白帆点点,又是另一番情趣。

 

   庙上的最后阶段

 

        唐李庵几经沧桑,几兴几衰。香火盛时人们也不知它有多少僧人,只有四通碑文,还模模糊糊的记述着它重修几次的情景。又因僧人时聚时散,文字的记载已无从可考了。尤其是民国以后,多处战火之中,香客渐稀,僧人渐少。只有最后一任主持僧法号仁贵,他掌握全部庙产,当时还多是前任主持所创的物业。牛四十多头,羊百余只,四亩大田。春种秋收,仁贵尽雇工帮忙。但他不善经营,挥霍无度,庙产多糟于他手,石樊鲁山村农民,多对他评价很低。

        他的师弟,法号仁义,比他年轻十来岁,曾两次进京受戒,此人眼界宽、知识广,后来也不留恋这个小庙,于1 9 4 2年再度进京受戒,一去不返。仁贵到1 9 4 5年时,身边还有一个徒弟,法号圣传,大约2 5岁。他似乎也看到,庙上凋零的前景,遂挟带部分细软,奔走他乡,此后杳无音讯。仁贵已是7 0多岁的人了,生活也有困难,他早已不再恪守佛门的清规戒律,只顾苛延残生。后来庙产尽已,他于是弃庙而走,委屈栖身于姜家洞村,住了一段时间。于1 9 5 1年圆寂于牛山坡,身后十分萧条。

       解放后庙、林尽归林业部门管辖,由于措施不很妥善,庙内文物几乎荡然无存。现在大殿摇摇欲坠,两厢业已坍塌,院墙断壁残垣,唯有庙前那一株古柏傲然挺立在乱石之中,经受着风雨的考验。它那斑驳的树干上,似乎还隐隐约约的记述着古庙的兴兴衰衰。

 

(本文撰写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