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  溪” 之  名  的 由 

 

       黄山、黛溪是邹平县城的山水坐标与代指,鹤伴、醴泉、会仙、月河、白云、摩诃、杏花、凝岚、莲花、玩湖等山水之名浓缩着邹平山水丰厚而美丽的文气。

        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邹平县城从梁邹故城(今韩店镇旧口村)迁移到黄山脚下、黛水之滨,依山傍水,风光旖旎,至今已历885个春秋。邹平旧志图考,从汉魏晋、宋魏齐隋到唐宋,皆无黄山、黛水之名。伴随着新邹平县城的出现,金元明清图考,标上了黄山、沙河之名。沙河即黛溪的原名,康熙年间邹平山水诗人张实居《长白竹枝词·十二》为证:

                      哑 妇 口 西 野 水 生,相 公 山 下 暮 云 横。

                      沙 河 北 去 皆 榆 柳,一 带 长 堤 是 旧 城。

        《长白竹枝词·九》又云:“于兹北与虎岩齐,右枕黄沙水一溪。”于兹山北是虎头岩,即黄山,两山右枕的溪水,满河黄沙是其特点,故俗名沙河。用“黛”(古代妇女画眉所用的青黑色颜料,后代称妇女眉毛)形容沙河秀美的也是《长白竹枝词》,其四云:“摩诃窈窕翠如屏,下有长溪似黛青。”山如翠屏,水似眉黛,妩媚窈窕,令人陶醉。萧亭诗人写《长白竹枝词》时,大约三十岁左右。但最早将“沙河”称“黛溪”的不是张实居,而是他的妹夫王士禛(1634——1711),新城人,字子真,一字贻上,号阮亭,中年又自号渔洋山人,康熙朝诗坛泰斗。王士禛的外祖父是邹平鲁泉孙氏,岳父是邹平西张氏。士禛自幼往来于新城、邹平之间,对邹平的山山水水十分熟悉,著有《长白山录》。早在顺治十三年(1656年)丙申,士禛二十三岁,《自撰年谱》云:“春,与邑高士徐夜东痴同游长白山,凡柳庵、上书堂、醴泉寺诸胜皆至焉,刻《长白游诗》一卷。”诗篇有《清明后三日邹平西郭赋诗》《宿十一叔山斋晓起即事》《生生蓭僧为恒禅师乞铭》《栗溪往柳庵溪路中作》《柳庵晓起同徐五东痴饮溪中作》《由柳庵踰西山最高顶至醴泉溪上拜范祠》《醴泉观先曾祖大司徒公题名》《谒誌公像观唐碑》等十几首,其中一首题为《自石桥寻黛溪遂至摩诃峰下》,第一次把邹平的“沙河”称为“黛溪”。诗云:

           日 落 山 气 凉,清 流 自 逥 转。

           穷 源 不 知 劳,渐 忘 溪 路 远。

           幽 石 各 奔 峭,修 树 亦 婉 孌。

           遥 睇 径 难 测,逥 瞩 途 屡 变。

           寂 歴 众 山 响,萧 条 晚 风 善。

           微 径 暮 樵 出,悬 崖 归 鸟 见。

           须 臾 夕 霏 收,残 阳 四 山 徧。

           新 月 忽 清 扬,余 霞 自 舒 卷。

           稍 觉 葛 衣 轻,幸 藉 孤 筇 健。

           平 生 丘 壑 人,兹 言 庶 能 践。

  此诗详述了探寻黛溪源头的时间流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景色丰蕴醉人,是人不厌山,山不厌人,山水与人融为一起。但愿平生能做一个拥抱山水回归自然的“丘壑人”,谁能真正践行呢?康熙二十年(1681年)辛酉之秋,士禛的内兄张实居,字宾公,号萧亭,因中年遭遇不偶,家道中落,遂割断尘缘,毅然走进了摩诃峰北大谷中,弹琴赋诗,啸傲风月,成了真正的“丘壑人”。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张实居在山中隐居三年多,写有《杂感二首》,其一曰:

                                        卧病萧 条 黛 水 边,樵 风 牧 雨 已 三 年。

                                       梦 回 忽 觉 秋 衾 薄,鸿 雁 一 声 霜 满 天。

        这是张实居第一次把“沙河”称“黛水”,与渔洋山人默契相合,不过该诗景象萧索,心情过分沉重。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九月,王士禛因父匡庐公病重,请假速归。到家之日,父已捐馆十日。丁忧三载,与内兄实居往来甚多。他曾到大谷中拜访内兄的隐居之地,赋有《访宾公大谷山居》《柳庵同宾公宝蓭作》《题张宾公采芝山堂》《长白杂诗八首同宾公作》等诗。长白杂诗之七题为《黛溪》,王士禛第二次把邹平“沙河”明确称为“黛溪”。诗云:

           策 杖 寻 源 去,灵 溪 一 径 穿。

           湍 飞 时 激 石,花 闭 屡 通 泉。

           初 日 光 斜 照,文 鱼 影 倒 悬。

           他 年 皈 白 社,终 倚 黛 溪 偏。

        溪水的源头在哪?沿着灵溪一径,就可寻到。溪水无言,却有灵性,可谓灵气十足。飞瀑激石,叮咚若磬,落花飘流,正可上溯泉眼。清晨的阳光,斜照着清澈的溪水,文鱼的影儿是“倒悬”着,呈垂直状。中午的阳光垂直照射,鱼影儿在水底是平躺着。观察细致入微,有新发现,新学问,新情趣,新享受。诗人更加迷恋上了这里的青山秀水,萌生了“他年皈白社”(白社指隐居之地),最终选择要来黛溪岸边。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秋,王士禛清廉服官四十五年,罢归桑梓,是年七十一岁。四十五年四月,他来到于兹山王氏别业,休憩于夫于草堂,真的实现了当年“终倚黛溪偏”的夙愿。《年谱》云:“闭门著书,不以一字通朝贵,门无杂宾,惟与张萧亭实居、历友笃庆诸君,茗饮焚香,往来倡和,积成卷轴。”编有《古夫于亭杂录》,夫于(即扶余)族、夫于国、夫于邑、夫于亭的历史信息藉此残存一息。今日夫村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是邹平最古老的村庄之一,但愿不要在城镇化运动中把它人为地毁灭掉啊!      

        “沙河”改名“黛溪”,始于王士禛和张实居兄弟二人,属于私人作诗的审美行为。特别是王士禛,在康熙一朝,位列台阁,以刑部尚书致仕,虽然不无可以称述的政绩,却是以诗而享盛名。他标举神韵,诗作清新俊逸,朝野风雅名士众口交誉,尊为诗坛泰斗;后进之士多入其门,私淑执弟子礼者几遍天下,至如《四库全书总目》所说:“当康熙中,其声望奔走天下,凡刻诗集者无不称渔洋山人评点者,无不冠以渔洋山人序者。”萧亭先生的诗,渔洋山人遴选评点,并为之作序,采入内府,编入《四库全书》,传留于世。黛溪一小小河水之名,尽管不是政府行为,在邹平域内却产生了不小的影响。黛溪之名,真正叫响,被人们广泛认同接纳,还是百年后嘉庆年间的几个人完成的,一是知县李文耕,一是邑人张吟修父子。

        嘉庆十四年(1809年),滇南人李文耕以进士知邹平县事,不久以终养告归。十九年起补邹平,政绩非凡,县人为立生祠,刊有十二德政碑。《邹平县志·建置考》载曰:

        “黛水俗曰沙河。南出长白山回路谷合山泉,北流又北合大谷二十四村之水,又北经县西郭外折而西北。县西郭为登、莱、青三府大路之冲,从古无桥。嘉庆丙子春,滇南李文耕复斋先生来知县事,为作石桥。西郭之有桥自先生始,而桥以黛名亦自先生始。”

         李文耕知县修建西郭外石桥,命名“黛桥”,很显然是吸纳了先贤渔洋先生和萧亭先生的创意。与此同时,嘉庆年间邹平诗人张吟修,字文田,号菘园,钟情诗文,初学渔洋,复追放翁,均得其神似,著有《草菘园诗抄》若干卷。其中有《雨后步至黛溪》三首、《同成心圃黛溪南岸看桃花》,把黛溪一带的风光描写成邹平的绝妙之景。他的儿子张暻,笃学嗜古,善吟咏,工书法,著有《一角山房诗抄》,其中《黛溪野渡》云:

                       郭外斜 阳 晚,人 归 竞 渡 河。

                       酒 旗 前 店 映,花 担 小 桥 过。

                       水 浅 鱼 曾 少,宵 深 蟹 火 多。

                       柳 梢 新 月 吐,隔 岸 听 渔 歌。

        在李文耕、张吟修父子等文人学士推而广之下,“黛溪”终于取代了“沙河”之名。山水无言有大德,山水无言有大美。邹平的山山水水积淀着至善和至美。遥想当年,邹平县城曾是: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广而茂盛,松篁交翠,鸟兽相亲,真个是“桃花源里人家”(张实居的叔父张万斛,曾于黛溪旁美井庄建有“药圃”,自署其门曰“桃花源里人家”)。

 

                                                        ( 为文友溪河子和空谷米兰而作    2013年1月25日)    

(本文转自一勺流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