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志成书社”和“醒民文化社”


王玉凝

 

       “志成书社”1933年开设于原齐东县城九户镇南街路西, 经理是爱国华侨王辑五先生,后因时局变化,迁移于西街路北,改名“醒民文化社”。

       王辑五先生,九户乡杜家村人,1922年至1931年侨居日本名古屋市经商,为市中区华侨委员会领导人之一,并担任该地区华侨公助会长。1925年加入中国国民党,被选为名古屋市市中区中国国民党党部常务委员。他曾和侨胞在市中区开设华侨共济食堂,为侨胞的旅居提供便利。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挑起了侵华战争,侵占我国东北三省,东三省人民遭受涂炭之苦,祖国大地岌岌可危。王辑五先生激于忧国忧民的爱国义愤和“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心志,毅然携眷回国。

        1932年春,辑五先生回到了文化教育极度落后的家乡九户。当时家乡农民受封建剥削和土匪张鸣九部骚扰,生活极度贫穷落后。辑五先生深感欲救国必先唤醒民众,要想实现这一目的,应先从文化教育着手,启发农民的思想觉悟,激发学生们的爱国热情。为此,辑五先生决心创办文化书社作为革命事业的基础。1933年他变卖了家中部分财产,在九户镇的南街路西开办了“志成书社”,取意革命救国有志竟成之意,在齐东尚属创举。由于条件的限制,“志成书社”规模不大,门头和内室只有四间,后来又在路东租赁两间,为石印机机房。“志成书社”的开 办,得到县当局的赞许和当地知名西医丛羡廷大夫的支持。因资金不充裕,辑五先生自任经理,侄子王亮楹担任采购,另雇用了会计、营业、徒工各一人,印刷工人二名。

        “志成书社”开创的目的在于启发农民和知识分子的觉悟,便于开展爱国斗争。书社多以销售五四运动以来的白话文和时代的进步书籍为主,如《鲁迅选集》、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学说》、巴金、郭沫若、郁达夫、丁玲、冰心等新的小说选集等。为满足读者的要求,也出售些知识广泛的地理历史书籍,如《世界地理新编》、《中国版图详解》、《东周列国志》、《春秋史话》、《三国志》及历代各种史书、演义、古典小说、诸子百家、名人传记、诗词、外国小说名著等。此外,学生用的课本、 纸张、笔墨均一应俱全。当局禁售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书籍也在暗地少量出售。

        由于书社运筹有方,货值充实,适合时代和当地人民的需要,取得了农民、学校知识分子的称赞和拥护,书社成了这一地区的知识宝库,生意日渐繁稠,购买者络绎不绝。同时,书社也成为王辑五先生结识联系爱国人士的场所。

        后来,王辑五先生感到“志成书社”铺面窄狭,影响业务的发展和接触广大革命同志,遂于1934年冬搬到本镇西街路北,设门头四间,内院房屋八间,作为设备宿舍客房之用,同时又增添了石印机一台,工人几名。

        九一八事变以后,日本帝国主义加快了对中国侵略的步伐,国事日靡,内忧外患,农民深感国家危亡在即,知识分子在被压抑的情绪下,更是苦恼万分。人们只能噤口于无声处交头接耳地传递个人对时局的忧虑和不满,不敢大声呼喊救国, 以免受到“抗敌”、“抵制外侮”和不满南京政府的罪名。王辑五先生目睹国内政局的混乱和政府妥协投降心急如焚。遵照孙中山先生要求中国之自由平等,必须唤起民众的教导,他取“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喻,将“志成书社”改名为“醒民文化 社”,作为当地人民的革命先声,以期唤醒民众,求中国之自由平等。“醒民文化社”的改称,引起了当地知识分子和爱国群众的关注。齐东县各学校的校长、教师趋往书社和先生来往,如九户镇的完小校长巨佩芝、王子馨、徐香甫、孙林亭、张雪庵,刘家镇学校校长李一村,弭家学校张莲溪,还有郭锡九、曹得敏等,经常到书社客室集会,议谈国家大事。

        由于“志成”、“醒民”的影响,许多抱有爱国思想的农民,也与文化社频繁往来,找寻救国道路。为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和文化程度,先生不顾传统的旧观念,商得杜家村民的意见,举办了杜家村第一任女子初级小学(1936年我曾在此教书一年),该校一直支撑到七七事变,后因抗战而被迫解散。

       七七事变后,全国人民掀起全面抗战的高潮,书社也开始翻印被禁锢的革命书籍和有关抗战文件、材料,开展地下工作。如,给曹家码头复兴中学印教读课本,给九户学校张雪庵印所编的语文课本、算术千解等书,转印孙家镇驻军一八一师抗战部队的抗战布告。同时,书社也自印“决心不买日货”、 “抵抗外侮”、“唤醒民众起来抗敌”、“万众一心保卫国土”等抗战传单。

        不论是“志成书社”、还是后来的“醒民文化社”,在当时是一个地方上新颖的文化书局,在地方上颇有名望,在激发民众 爱国热情和反对日本侵略的斗争中起了推动作用。日军侵入山东后,辑五先生毅然拿起武器投入抗敌斗争,后来献出了生命,时年39岁,解放后人民政府追认为烈士。

 (转载自邹平文史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