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墓碑文浅识

研究员 石正太

梁漱溟墓,建成于1989年10月,是我县黄山上的一个重要景点,也是滨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所以,这里也是爬山锻炼和登山游览者常去的地方。但凡登临者,都会驻足对墓园里的12块墓碑进行一番观览。我发现,由于碑文上有许多繁体字、异体字、草体字和不规范的简体字,碑文上的句子也是文白相间,且用了很多典故,再加上都没有标点符号,致使部分观赏者难以正确阅读和理解。作为邹平人,我们都有弘扬邹平文化之责,故而在此不揣浅陋,谈谈自己对于碑文的粗浅认识,以便“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同时也对碑文的题写者做些简略介绍。

 

1、梁漱溟先生之墓

走进墓园,正面便是赵朴初先生题写的墓碑——梁漱溟先生之墓。赵朴初先生生前是中国佛教协会会长,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和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著名学者、诗人,对古体诗、词、曲均有很高的造诣。上世纪60年代,他的一组“哭三尼”词曲曾风靡全国、倾倒全国(三尼指美国前总统肯尼迪、印度前总理尼赫鲁、前苏共中央总书记尼基塔·赫鲁晓夫)。

有个小学生曾经指着墓碑上的梁字问我:这是什么字?我告知以是姓梁的梁字。小朋友说,写错了,梁字上面的刀背上缺了一点。我对小朋友的认真、执着表示赞赏。中国历来有“写家笔下无错字”之说,但从语言、文字的规范化要求来看,为了不误人子弟,我还是吁请书法家们在书写自己大作的时候尽量规范一些,对楷书的题写更应一丝不苟。

2、梁漱溟先生生平述略

这是镶嵌在墓园北墙上的碑文,严格来讲,应该称为梁漱溟先生的墓志铭,过去一般都刻在墓碑的背面或正面。但现在是创新的时代,这样设计反而愈益显得庄重,与周边环境更为协调,视觉效果更佳。

碑文共分7段:

第1段:“先生1893年生于北京,祖籍广西桂林(其曾祖、祖父皆为清朝进士,父亲曾为京官),“卒于1988年,享年九十有五”(与毛主席同年生而多活12岁)。

第2段:“先生尝言:自有知识以来,便不知不觉萦心于一个人生问题,一个社会问题或中国问题。先生正是毕生忧国忧民,不谋衣食利禄,为此两个问题而思索,而行动。”(尝言,曾经说过的意思;萦心,缠绕、牵挂于心,也即牵肠挂肚之意。)

第3段:1911年,先生顺天中学毕业后,加入中国同盟会,从事革命活动。后潜心佛典,独得心悟,以《究元决疑论》之发表,为学术界所瞩目。1917年,应蔡元培先生之聘,任教北京大学。1921年出版了成名之作——《中西文化及其哲学》,独树一家之言。”(中国同盟会是孙中山创建的革命党,国民党的前身,旨在推翻清朝的封建帝制,建立民主共和国。潜心佛典一句,是说梁漱溟先生沉下心来,深入研究佛教经典,得到了与别人不一样的感悟和收获。1917年时,蔡元培先生任北京大学校长,他治学主张兼容并包,聘任有真才实学,但并未上过大学的梁漱溟担任大学讲师,可谓慧眼识珠。有句名言,世界上第一个大学刚创立时的教授肯定没上过大学,由此可见人才与学历并不能划等号。《中西文化及其哲学》中所指的西方,并非欧美,而是印度。)

第4段:“先生根据自己对中国文化、历史的见解,提出由农村入手,图中国民族自救的主张,并为此作出不懈努力。1929年出任《河南村治学院》教务长,1931年创办《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于邹平。先生躬率同仁、同学,以邹平为实验县,深入农村,从教育入手,设乡学、村学。发扬人生向上伦理情谊、我民族固有精神;普及文化,移风易俗;通过组织合作社,培养人们民主政治生活习惯;吸收运用科学技术,发展生产。不数年,成效昭著,方期扩大实验,讵料1937年日寇入侵,工作被迫中断。”(这一段重点叙述梁先生在邹平搞乡村建设实验县的工作,其中的“躬率”,是亲自带领之意;“方期”是正准备之意;“讵料”是谁料想、没想到之意。)

第5段:“抗战时期,先生以促进团结抗日为己任,1938年赴延安访问;1939年巡视敌后,历尽艰险;1941年参与创建民主同盟;1946年参加政治协商会议及和谈,为促成和平建国而殚精竭虑。当见内战终不可免,遂专事著述与讲学,并于1948年创办“勉仁文学院”。先生一生,著书不辍,主要著述有:《乡村建设理论》、《中国文化要义》、《人心与人生等》。”(这一段叙述的是梁先生自抗日战争至解放前的主要经历。1938年梁先生经西安到延安访问,历时16天,其中与毛主席交谈了两个通宵,因为毛主席习惯晚上工作,白天休息。1939年,他经过豫东、皖北、苏北、鲁南、鲁西南又到河南,历时8个多月,到敌人后方——我们的抗日游击区巡视,其间在皖北会见了新四军的重要领导人彭雪枫同志;1941年,他与张君劢、黄炎培、左舜生四人共同发起组建了民主同盟,现在简称民盟,1948年他又退出了民盟而成为单干户;1946年的政治协商会议和国共和谈,他是作为国、共两党之外的第三方的代表参加的,这里的政协是老政协,而不是现在的政协。他创建的“勉仁文学院”地址是在重庆的北碚。著书不辍,即著书不间断的意思。)

第6段:“纵观先生一生,胸怀博大,诚如先生自励之语: ‘吾生有涯,愿无尽,心期填海力移山’。其治学为人,确如先生所言,独立思考,表里如一。”(这里的移山填海,正是先生胸怀博大意志坚强的表现。移山的典故出自《愚公移山》,不必说了。填海的典故出自2200多年前战国时期的《山海经》一书,说炎帝的女儿在东海淹死,变为精卫鸟,每天衔西山的木石来填东海,想把东海填平。后人便把精卫填海用以比喻复仇的决心和不畏艰险、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执着精神,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曾有“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的诗句来歌颂这种精神。)

第7段:“先生视邹平如桑梓,三十年代携家眷来邹平工作,解放后又两度来此,联系不断,地方人士对先生亦多缅怀,故将先生骨灰,安放于邹平之黄山,以为永久纪念。”(桑梓是故乡的代名词,最早见于《诗经·小雅·小弁》一诗中,说“维桑与梓,必恭敬止”,意为看到桑树与梓树,最容易引起对父母的怀念而产生崇敬之心。古时候,我国人民喜欢门前种桑树,一是因为可以就近采桑叶喂蚕,二是因为桑树喜阳;而屋后或院后习惯栽梓树,因为梓树喜阴。因而便把桑梓比喻为故乡,这种说法甚至影响到了日本,因为日本受汉文化的影响很深,连他们的字都是借助汉字而创造的。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有员武将,名叫西乡隆盛,曾写过一首诗:“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死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后来毛泽东同志离家从事革命工作时留给父母的信中,曾把这首诗稍作改动,即将“男儿”改为“孩儿”,将“死不还”改为“誓不还”,以示自己献身革命事业的决心,这样的改动更为切合孩子的身份和口气。)

下面简略介绍一下这块墓志铭的作者和书写者。四位作者均是梁先生的学生。

第一位李澂(澂音成)。研究院时期的学生,民盟成员,全国政协文史委员会研究员,曾整理出版了《梁漱溟年谱》一书。

第二位徐树人。江苏吴县人,曾任河北东光县县长、邹平实验县县长、国民党撤退时任重庆某银行主任,在其主使下保全了银行的档案和1500两黄金,献给了国家。最后任重庆市文史馆馆员。

第三位张俶知。俶字有两个念法:一音办事处的处,即开始的意思;二音惕,与风流倜傥的倜通用。在这里应该读作处。俶知就是开始知道的意思。他是1927年的中共党员,北大哲学系的学生,在四川丰都(俗称鬼城)搞地下活动时,因身份暴露,便转来邹平投奔他在北大时的老师梁先生,曾任研究院调查部户口调查委员会委员、研究院教务长,抗战爆发后随梁先生四处奔走,解放后任中学校长、四川省文史馆馆员。

第四位是田镐。研究院研究部学生。研究部招收的都是大专、大本以上毕业生,所以其毕业学历都相当于现在的硕士或硕士以上。毕业后曾任实验县民政科长,他主持的“邹平实验县乡村调查报告”曾被商务印书馆出版,一个县的调查报告能被出版在当时是绝无仅有的。他还曾任国民政府行政院长张群的秘书达八年之久,因而解放后没有工作,生活拮据,梁先生每月资助他40元达20年之久,直到给田镐落实了政策。师生情谊如此,被传为佳话。

这块墓志铭的书写者丁振来,1989年时任海军政治部副师级干部,著名书法家。

 

3、梁先生墓侧碑碣

梁先生墓侧碑碣东西各三块,我们先从东侧往南看起。

第一块碑是由启功先生题写的。启功先生是清朝皇室后裔,全名为爱新觉罗·启功。生前为北京师大著名教授(与现在的女名人于丹同校)、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著名金石学家、文物鉴定专家。他的书法独树一帜,称瘦劲体,过去叫瘦金体,为北宋徽宗皇帝首创,笔划细瘦刚劲,自成一体。启功先生的瘦劲体在继承中又有创新发展,变得有骨有肉而刚劲依然。现在电脑上打出来的瘦劲体汉字就是启功先生的瘦劲体,所以启功先生的这块碑文还是不可多得的书法精品,曾见有人前去拓印。(请注意,开拓的拓,在这里应念床榻的榻音。)这块碑文是一副长联,上联是“绍先德不朽芳徽,初无意作之君、作之师,甘心自附独行传”,其意思是接续、继承、传播过去圣贤们不朽的、美好的东西,本来就没想当什么领袖人物和导师,而是甘心把自己比附、归附到独来独往的单干户一类。“独行传”三字,应是取义于《史记》中的《游侠列传》,这些侠士们喜爱仗剑独行,闯荡江湖。梁先生1948年退出民盟,实际上成了无党无派的单干户。下联是“愍众生多般苦谛,任有时呼为牛、呼为马,辣手唯留兼爱篇”,意思是同情、怜悯普通百姓的多苦多难,并为此而奔走呼喊,不管别人说他什么,他都全然不顾,而留下辛辣的议论、老辣的文章,体现了一种兼爱的精神。兼爱,是春秋战国时期墨家的主张,即“我爱人人,人人爱我”之意,与儒家的仁爱和后来基督教的博爱都有相通的地方。这里的“任有时呼为牛、呼为马”一句,还当另有所指,是原出于《庄子》一书的典故,意即不管别人说我什么,我问心无愧。解放后,梁先生看到工农差别、城乡差别有愈来愈大的趋势,便说出了“工人在九天之上,农民在九天之下”的话,毛主席因而严厉批评他是“挑拨工农关系,用软刀子杀人”,梁先生因而在全国政协会议上与毛主席当面发生了争执,这件事在后面几块碑上也有所反映,现暂且不提。总起来看,启功先生在这块碑上是把梁先生当墨家来评价的,因为墨子在先秦的诸子百家中是侠士的代表,其学说的核心就是兼爱,这副对联上下联的最后三个字“独行传”和“兼爱篇”就特别肯定地强调了梁先生的墨家特色。碑文的最后题署是“后学启功敬挽”,后学是自谦之词,指没有直接师从关系,后进的学者或学生。

墓东第二块碑是程思远先生题写的。程思远长期追随抗日名将、国民政府原代总统李宗仁先生。中国抗日正面战场的第一场大战台儿庄战役就是李宗仁指挥的,上世纪八十年代曾被拍成电影《血战台儿庄》,现在台儿庄建有“台儿庄战役纪念馆”,被确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65年,程思远跟随李宗仁从美国经法国返回祖国,后任全国政协副主席。这块碑的碑文是“潜心儒学,一代宗师。探索人生,无所畏惧”。意即赞颂梁先生潜心于儒学研究,堪称一代宗师。宗师是指思想、学术、技艺等方面受众人尊崇而奉为师表的人。又因梁先生著有《人心与人生》一书,对人生问题做过深入研究探讨,故赞之以“探索人生,无所畏惧”。很显然,程思远先生是把梁先生当作儒学大师来评价的,这与启功先生的看法不同。在这块碑文上,儒学的儒字写成了左边一个单立人,右边一个于字,这属于不规范的简体字,不少人都读成了“行学”,行学固然可以讲得通,但在这里它就是个儒字。《汉字简化方案》第一稿确实公布过儒字的这个简化写法,但正式公布时又废止了这种写法。

墓东的第三块碑是由沈醉题写的。沈醉原是国民党陆军少将,1949年随卢汉在云南起义,云南得以和平解放。他长期在国民党特务组织军统工作,小说《红岩》里的特务严醉的原型就是沈醉,1949年他在云南任军统少将组长,军统总头子毛人凤多次指使沈醉暗杀卢汉和若干爱国民主人士,但沈醉并未严格执行命令而最终走上了起义的正确道路,算得上回头是岸,但解放后仍被关押,1959年被特赦出狱,任中央文史馆馆员、全国政协委员。沈醉题写的碑文是:“正气傲骨,赤胆丹心;一代宗师,举世皆钦”。与程思远一样,沈醉也是把梁先生当作儒学大师来评价的。“正气傲骨”一句,大概是指“四人帮”在召集全国政协中梁漱溟等著名学者开会,要这些人“批林批孔批周公”时,梁先生坚决不发言,逼急了,最后说了句“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表现了决不向“四人帮”的淫威低头的凛然正气、高风亮节。傲骨一词,还出自鲁迅先生的名言:“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碑文的最后题署是:“为怀念亦师亦友、当代大儒梁老漱溟前辈而作”

再看墓西的三块碑。北头的一块是梁先生在研究院时的学生陶天白题写的。陶天白题写碑文时任新疆奎屯市政协副主席。他曾任张治中将军的秘书,张治中是国民党陆军上将、抗日名将。他不愿打内战,与毛主席交情甚厚,在毛主席赴重庆参加国共和谈时,张治中曾对毛主席提供了多方照顾,毛主席甚至住在了张治中的家里。1949年国民党南京政府派往北京的和谈代表里面就有张治中。张治中在和谈破裂后再也没有回南京。解放后,他担任了国防委员会副主席。陶天白题写的碑文除了前面的题署“漱溟吾师千古”外,正文可分三大段:第一段“邹平履霜,桂林步月,重庆雾浓,燕山云霁”16个字,概述了梁先生从事社会活动的主要经历。履霜指不平凡的日子;步月指梁先生在香港主办《光明报》(即现在《光明日报》的前身),1941年,香港被日本占领,他被迫从香港撤回内地,在老家桂林住了一段时间;重庆雾浓指国民党政府在重庆的一段黑暗日子;燕山云霁指全国解放,云开雾散,用燕山指北京。第二段“五十年受教深恩,愧无报答,嗣后鲰生当继晷,觉悟重农”,是作者的自我表白。嗣后即以后;鲰,音邹,意为小鱼,是作者以小鱼自比的谦词,小学生也;(鲰生有两种含义,一为鄙视人的贱称,意为小人,鄙陋之人;一为对自己的谦称,《西厢记》中就有“叹鲰生不才”的句子。)晷,也叫日规,是古代按照日影测定时间的仪器,可以引申为标准、规范之意;继晷,是指作者愿以梁先生为榜样,继续从事梁先生未完成的事业;觉悟重农,是指作者愿意继续提高认识,更加重视农业、农村、农民,即“三农”。第三段:“朝话示变要义,探做人心崇道,百万字研哲遗篇,多有创见,执中国是不言文”,是作者对梁先生学术成就的评价。“朝话”指梁先生在乡村建设研究院时每天早晨对学生的讲话,多是讲人生之道、处世之道、家庭婚姻、个人修养等,充满哲理;“示变要义”是指透过现象看本质,指哲学问题;“探做人心崇道”,是指探索做人的崇高道德规范,这在梁先生的著作《人心与人生》中有深入的论述。梁先生遗存下来的百多万字的研究哲学的著作,其中有很多创新性质的见解,这创见,就表现在“言人之欲言,言人之不能言,言人之不敢言”。执,是执牛耳的简称,古时候诸侯结盟,割牛耳而饮其血,称为歃血为盟,因由主盟者拿着盛牛耳朵的盘子(一说由主盟者亲手割牛耳取血),所以称主盟者为“执牛耳”,后来用以比喻某方面的最高权威。“是不言文”,是指别人因各种原因不便公开说出来的话、不便公开发表的文章,但心里都有数、默认梁先生的观点。前后联系起来,是说梁先生的学术水平,在大家心里是居于权威地位的。

下面我们看西边中间的碑。这是贾亦斌题写的。贾亦斌曾任民革中央主委,全国政协副主席。碑文前面的题记是“谨摘录旧作贺梁漱溟先生从事教学科研七十周年’诗二句。正文是“门生早已满天下,巨著何啻遍域中”。首句很好理解,门生即学生,古时也把学生称为桃李,“桃李满天下”指学生散布各地;巨著,指篇幅巨大、内容丰富的著作。“何啻”,是不仅的意思。啻读音为斥;域中,指国内。由于碑文是行书,有不少人把域中读作了城中。此句连起来,是说梁先生的巨著不仅在国内广泛流传,在国外也很有影响。如从1986年开始,前后有160多位美国学者来我县考察访问,其中就有不少学者是专门研究梁漱溟先生的乡村建设理论的。

下面我们看西边的第三块碑。这是吴祖光题写的。吴祖光是著名剧作家、全国政协委员。说到吴祖光,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但说到电影评剧《刘巧儿》和《花为媒》,几乎无人不晓。《刘巧儿》和《花为媒》的主演新凤霞,就是吴祖光的夫人,吴祖光也是《花为媒》的编剧。通过《花为媒》这部电影,还让我们对剧中阮妈的扮演者赵丽蓉留下了深刻印象,发现了她的喜剧人物潜质,致使后来赵丽蓉在小品舞台上大放异彩,轰动全国。吴祖光题写的碑文是“十丈红尘,千年青史。一生襟抱,万里江山。” 红尘,是佛教用语,如看破红尘、脱离红尘、远离红尘等。红尘,指人世间,与佛教的清净世界相对立。  流行歌曲《潇洒走一回》中也有“红尘滚滚,痴痴情深,聚散总有时”的歌词,都带有佛教印记,因为梁先生曾研究过佛教,所以在这里用佛学语言来表达。青史,即史书。因为古代用竹简写字、记事,竹简为青色,故称史书为青史。另外,青史也称汗青,因为竹简是用青竹烤去水分做成的,烤时竹子上会冒出水珠来,像汗一样,所以古人也称史书为汗青。 南宋末年,民族英雄文天祥《过零丁洋》一诗中的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大家都耳熟能详的。襟抱,指胸怀,抱负。连起来,是说梁先生在人世间的作为,是可以名垂青史的。因为他一生可以说是胸怀祖国,忧国忧民。这块碑文,还有一个奇巧之处即藏头对。每句话的开头都是数词,连起来就是十千一万,堪称绝对,功力非凡。

4、台阶两侧的碑文

说完了园内的碑文,我们再看墓园台阶两侧的四块碑。

东面南头的碑,是冯友兰先生题写的。冯友兰是全国著名哲学家、北大哲学系一级教授,全国政协委员,河南省唐河县人。作为山东人,我们可能对他的妹妹冯沅君更为熟悉。冯沅君曾是山东大学副校长、省妇联副主席、省文联副主席,初名恭兰、淑兰,笔名沅君、淦女士,五四运动时为学生领袖之一,上世纪二十年代便已声名鹊起,蜚声文坛。她1922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北大国学研究生,专攻古典文学,三年后又以第一名成绩毕业,1935年又与她的丈夫陆侃如双双获法国巴黎大学文学院博士学位,夫妇二人都是山东大学一级教授,都曾任山大副校长,二人合著有《中国文学史简编》、《中国诗史》等名著,毛主席的书桌上就经常摆放着《中国文学史简编》一书,冯沅君还和游国恩、王起教授合编了《中国文学史教学大纲》,作为全国各大学中文系的通用教材。冯友兰的二弟冯景兰为全国著名地质学家,所以冯友兰与冯景兰、冯沅君兄妹三人号称冯氏一门三杰,可谓享誉全国、影响世界。现在我们来看碑文。

这也是一副对联。上联是“钩玄决疑,百年尽瘁,以发扬儒学为己任。”“钩玄决疑”是指探索精深的道理,决断疑难的问题;“百年尽瘁”,指一生竭尽劳苦的意思。下联是“廷争面折,一代直声,为同情农夫而执言。”“廷争”,封建社会指在朝廷上争论,这里指的是梁先生在全国政协会议上与毛主席发生争辩一事;“面折”,是指封建社会大臣们当面向皇上奏本,叫做上折子,这里是指当面向国家领导人呈送上书面意见;“一代直声”,可以有两种解释:一是指正直的名声,二是指率直的谏议、直实的言论,即实话实说之意。在梁先生这一代人中,他素以直言敢谏而著称;“为同情农夫而执言”,是指梁先生长期从事乡村建设活动,对农民有深厚的感情,往往为了农民利益而坚持自己的观点,发表意见,提出建议。

再看西边的一块碑文,这是袁晓园女士题写的。她是江苏武进县人,与中共早期领导人瞿秋白是同乡,1901年生。说起她,大家可能比较陌生,而说起台湾女作家琼瑶,在中国几乎是家喻户晓。琼瑶是位高产作家,她有多部小说被拍成电影或者电视连续剧,尤其是《还珠格格》,可谓人人皆知。袁晓园是琼瑶的大姨,琼瑶是袁晓园的三妹袁行恕之女。我国上世纪50年代风靡全国的长篇小说《新儿女英雄传》的作者之一袁静,是袁晓园的四妹。袁晓园可谓是传奇式人物。她出身于书香门第,其外祖父、伯父都是清朝的翰林,父亲是银行家,家学渊源。她本人聪颖异常,儿童时期家里设私塾,不让女孩子学习,她在窗外旁听,而回到家里她竟然能当上小先生,辅导正式上私塾的弟弟们。后来民国建立,她才得以正式入学。她一生创造了若干个第一:大学毕业后参加国民政府的中文秘书应征,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她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录取;第二,她是中国第一位女外交官,曾任国民政府驻印度第一大城市加尔各答的领事馆副领事,她曾留学法国,精通英、法、阿拉伯语,1947年联合国秘书处招收秘书,她又以第三名的成绩被录取;第三,她诗、书、画皆精,1997年12月15日以96岁高龄在南京金陵饭店举办个人诗书画展,引起轰动;第四,她1985年以84岁高龄别夫离子,主动放弃美国国籍,返回祖国大陆,而当时国内正流行出国热,很多人千方百计为获得美国国籍或绿卡而到处钻营,所以她被称为第一个主动放弃美国国籍的中国大陆人。归国后,她任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监察委员、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会长、国际汉字研究会会长、六所大学的名誉教授。

我们现在来看她题写的碑文,这是一组四六句子。“柏松永劲,明月胸襟示范”,是赞颂梁先生像松柏一样永远苍劲,其胸怀像明月一样光明磊落;“金石弥坚,高风亮节长存”,是赞颂梁先生在治学、为人上的示范作用和高风亮节,比金石还要坚强,必将长存于世。

现在,我们看台阶东侧北头的一块碑文。这是张岱年先生题写的。他曾先后任教于清华和北大,是全国政协委员、著名哲学家。现在的中青年人,更熟悉的恐怕是先生的女儿、当代著名作家宗璞,她与现任全国作家协会主席的铁凝和作家王安忆,并称中国当代文坛女中三杰。张岱年题写的碑文是一副对联,上联是“善养浩然之气,有学有守”,首句是孟子的话,同时也是一个与邹平有关的典故。是说梁先生注重个人的修身养性,一身浩然正气,既注重学习别人的长处,也注重发扬我国固有的优良传统。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在《陈仲子赞》一诗中写道:“至矣於陵,养气浩然”。张岱年在这里借用这个典故,既赞颂了梁先生,也是对邹平的一种肯定。下联“宏扬中华文化,立德立言”,是说梁先生在宏扬中华文化方面,既以身作则,树立了道德楷模,也留下了闪耀着思想光辉的言论和著作。古时人们讲究士人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要做到三立,即立功、立德、立言,著名相声大师马三立之名即取之于这个意思。

再看最后一块碑文。这是全国政协委员、首都图书馆原馆长、2009年1月16日刚被国务院聘任的中央文史馆馆员任继愈先生题写的,也是一副对联。上联是“廷议天下兴亡,旷世难逢此诤友”, 指梁先生在中央会议上发言,议论天下兴亡、治国安邦之策,敢于实话实说,当代很难碰到这样直言敢谏的朋友;下联是“学究华梵同异,薄海痛失一代师” ,是指梁先生在治学上,深入研究中国传统哲学与古印度哲学的共同点和不同点。现在梁先生已逝,海内外都很痛苦地失去了这位一代宗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