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平的民间游艺

 

王海波

 

       民间的竞技、杂耍,是人们在生产劳动之余所进行的以消遣休闲、调节身心为主要目的的民俗事象,多在节日期间出现,即老百姓所说的“扮玩艺”。这些活动,与传统手工技艺、戏曲曲艺、民间工艺美术等民俗一样,与人们的社会生产、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是历史形成并世代传承的,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长山芯子

 

     (上世纪80年代邹平元宵节文艺汇演中长山芯子表演   摄影 李卫)

 

       长山芯子是一种很独特的民间传统杂耍技艺,最早可追溯到明清时期。据传是长山人在恭迎泰山奶奶回娘家的社火祭祀上,看到点燃的蜡烛,由蜡芯上火苗的摇摆受到启发,结合龙灯、獅子、竹马、旱船等表演,逐步研制而成,故称之为“芯子”。也有人讲芯子是长山人受京剧表演启发而创造出来的。清代诗人李振声对芯子曾有过细致的描述:“楼阁层层耸绛霄,半天霓羽奏仙韶。近束莲底花犹好,掌上分明静婉腰。”(《百戏竹枝词•台歌》)

        芯子有单人芯子、双人芯子、多人芯子等几种规格,其结构是民间工匠精心设计制造的木质框架,依规模及剧情不同,装饰成亭台楼阁、石桥、彩虹、山川、云端或花卉等造型,精雕细刻、造型优美。随着运输工具的发展和现代技术的应用,巧手的艺人们又研制出了车载芯子、旋转芯子等多种新的形式。

        芯子上的角色一般由5 - 10岁的儿童装扮,都是在全镇各村精心挑选出来的,既要扮相俊秀,又要体形轻巧,还得有能一站一坐几个小时的吃苦耐劳精神。踩芯子虽然是一件苦差事,但长山的小孩最大的梦想就是踩一回芯子,这是其个人和家庭的一份荣耀。小演员上装非常讲究,头饰就分为古装头和大头,角色分文武,比如扮文角要戴古装头,扮武角要戴大头。衣服要求宁可穿破不能穿错,什么角什么年代穿什么衣服,都要求非常严格,如文角要求花衣花裙,武角要求战衣战裙等。

        芯子故事主要取材于中国传统的民间传说、神话故事以及老百姓身边喜闻乐见的故事,如《西厢记》《吕布与貂蝉》《罗成卖绒线》《八仙过海》《贵妃醉酒》等。其中长山甘埠村的芯子最为出名。

 

东峪车子灯

 

(上世纪八十年代邹平元宵节文艺汇演中“车子灯”的表演  摄影 李卫)

        西董街道东峪村是原长山县著名的革命根据地,属长山县第八区(简称长八区),被称为“小延安”,车子灯就是那个时期由来自延安的部队文艺工作者传授过来的。东峪车子灯是一种群体表演的民间舞蹈,主要道具是“车子灯”,由上下两个彩色圆灯笼、轴承、主轴、小轴辘、光源组成。现在的表演形式为八名男子推灯,八名女子扇灯,一人指挥,另配有两套锣鼓队伴奏。表演中,表演者面部均化妆,男子头扎红布包头,身穿艳丽的服饰,整个装束要表现出刚毅帅气的阳刚之美。扇灯者由中青年女子担任,头扎缀满五彩鲜花的八结彩绸(也称花冠),身着合体光鲜的统一舞蹈服装,一手拿五彩花束,一手持软沿幻彩折扇,在锣鼓点的伴奏下,随指挥的手势、眼神,与推车子灯的互相配合。整套表演由碎步、踏步、 旋转、跳跃、转身等动作组成,刚柔相济,边舞边扇,有推有舞,相得益彰,煞是好看。整个车子灯舞蹈分列时如行云流水,似瀑布挂川,合列时若水乳交融,像蝶入花丛。

        表演形式有:

        跑四门,有四车灯暂立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另四灯分别 绕过转“8”字形。

       劈四门,其他四灯绕门灯时,绕过一圈,本门车灯同时加入表演队伍,去劈另一门,直到劈完后连成一线(也叫跑灯),此时推灯者直做前后运动,扇灯者原地做踏步摇扇状。

       剪子股,表演成剪子股的穿花造型,灯拼成盘长形,扇灯者依次绕灯,边舞边绕,接反向运动。

       另外还有灯戏蝶、蝶戏灯、柳树行、大地开花、鲤鱼翻身、反串行、穿灯阵等花样。

       为了增加演出的趣味性和娱乐性,过去表演车子灯时还加进了一些幽默、滑稽的快板表演,以烘托演出效果。

 

于张七巧图

 (上世纪八十年代邹平元宵节文艺汇演中“七巧板”的表演  摄影 李卫)

 

        西董社区于张村的七巧图(俗称七巧)为该村已故木匠于廷连 老人独创,至今已有近百年的表演历史。

        清末民初时,自幼从事木工手艺的于廷连爱好文艺、爱动脑筋,经常在闲暇时随手捡起一些做家具剩下的边角废料任意拼凑 组合把玩,无意中拼成了一些诸如动物、器皿、牌楼、家什的象形图案。经多次反复组合,竟能摆成几十种惟妙惟肖的几何造型,这使于廷连非常振奋。之后他将每个图案都记录下来,画在纸上,并根据图案形状分别取上与之吻合的名字。于廷连的木工手艺日臻娴熟后,他精心设计的七巧图也逐渐增加到了 72种变化。某一年的春节前,他召集起村里的玩友们展示他的研究成果,大家如获至宝。于廷连便与全村玩友精选上乘的白杨干木材,亲自制作了七巧道具(至今仍使用,从未更换)。

       七巧图分别由两个大三角、两个小三角、一个中三角、一个正方形、一个平行四边形(俗称米面)组成,总面积约为两平方米,一 律铆榫框架结构。木架做好后,刷三遍桐油防蛀、防腐蚀。七巧图的裱糊,一开始皆用毛头纸裱糊,然后通体喷清水,以使纸面平整。 最后由画匠在各组合上画荷花、翠竹、丫腰葫芦、山水等各种彩色图案。后因纸张遇风易破,遂改用漂白纱布裱糊,增强了道具的牢固性。为了解决蜡烛在表演中容易倒立、流烛引发火情的问题,艺人们开动脑筋,将原来固定在底部的烛台,改装至中部,并绕蜡烛的旋转半径,裹一层白铁皮,使烛油、火点始终与纱布隔离。20世纪90年代以后,于张村七巧图照明全部改为两个1号电池和2. 5V电珠,使这一传统节目更加精彩。

       七巧图七块图案由七名青壮年男子各持一块,引灯者为总指挥,另配12名女子,各执一个绘有祥云图案的云彩灯,象征每个月都风调雨顺。表演中男演员扎红色头饰青锦金豆箍,身穿橘红色武士衣;女演员戴花冠,穿水袖长衫,红缨穗花鞋。随着锣鼓点的缓急和引领者的示意,云灯表演者上下舞动云灯,做穿花表演,进行下一个图案的组合。组合完成后,云灯分列两旁,边舞边摇摆, 七巧图表演者则将组成的象形图案,举起展示,并旋转360°让四面观众皆可欣赏。

        于张村七巧图自1983年起,连续14年参加邹平县元宵节传统节目文艺汇演,均获奖。

 

古城情景竹马

 

       “古城情景竹马”是一项元宵节期间以扮玩杂耍为主要形式的民间娱乐活动,约形成于清代中叶,鼎盛于清末民初,是原长山县及周村一带三大著名杂耍之一。

        作为传统杂耍,竹马在长山、周村一带早年玩者甚众。由于古城村人习武成风,参玩竹马者多身怀武艺,特别是“总领队”,更是武艺超群,“飞脚”能打到数米之高,从而使这一融合了传统武术的杂耍更具观赏性,古城情景竹马由此独树一帜。

       “竹马”是用竹篾根据马的形状扎制而成,或裹绸布或糊数层厚纸于骨架外,彩绘后上涂桐油,马脖系铃铛,下用白布围裙围裹, 上画做奔驰状的马腿,以颜料描绘后栩栩如生。竹马大小不一,大者达两米余长,扮玩前系于玩者腰部。表演者可多可少,队形复杂,如“长蛇阵” “十字阵”等,场面威武壮观。竹马表演多由打击乐器及笛号伴奏,表演者边演边走,观众边追边看。

        竹马队一般由九匹“马”组成,每匹马有两人,一骑一引,另有一人在前,为“总领队”,一打旗者殿后,共20人。扮玩者均着满族 人衣帽,节目亦以清朝为背景,九位骑马者,为首者称“老汗王”,身份为清朝顺治皇帝,另八人则分别代表八位皇子(亦有八位皇爷之 说),表演内容为顺治皇帝带领八位皇子“狩猎”。

        竹马队上路或开演前,先由数人手舞“火起熘”打头阵。所谓 “火起熘”,乃是绳索两端各系一个拳头大小、装有已燃木炭的圆形铁笼。作为竹马的组成部分,“火起熘”负有“开路”或“开场”的重要任务,如与其他杂耍队伍相遇,双方便通过表演“火起熘” 一较高低,败者自动让路。古城“火起熘”有大有小,有长有短,铁笼大者如碗,绳索长者五六米,且玩法多样,难度极高,周围百里鲜有敌手。较有代表性者一曰“二龙吐须”,乃以牙咬住绳索中段,以头部舞动之;二曰“金丝缠葫芦”,则是将绳索绕于脖上,靠肩膀晃动而带起“火起熘”,每于此时,如火龙飞舞,煞是惊艳。

        开场成功后,数十人手持“云彩灯”上场,并迅速分站成四门, 众多儿童则手持“荷花灯”分站四角,在震天动地的锣鼓声(锣鼓队 由十二套锣鼓组成)中,手持灯笼的“总领队”带领竹马队登场亮相。玩法一般为四种:跑四门、剪子股、串树林、折返身。“跑四门”分设东、西、南、北四门,玩耍时,两匹竹马为一组,“老汗王”居中。 在“总领队”带领下,八位引马者腾挪跳跃,连续表演“打飞脚”“就地十八滚”等高难度动作。“跑四门”中各组有各自的跑动路线,但跑动步法完全相同。跑完四门后,紧接着改跑“剪子股”。“剪子股”与“折返身”类似,均是在“总领队”带领下,往返奔跑,除“老汗王”外,其余八匹马19人均须动作一致,步伐整齐;两者只是跑动形式及路线不同,且“折返身”多在路上行走时表演。之后“云彩灯”队伍又分站成“树林”状,“总领队”带领众“竹马”在“树林”中疾步穿行。

        抗日战争爆发后,“古城情景竹马”停演,这一享誉数百年的传统杂耍几近失传。改革开放以后,农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村民们经过挖掘、整理,恢复排演了这一优秀的传统杂耍,“竹马”才得以逐渐恢复生机。2009年,“古城竹马”被滨州市人民政府批准为第二批滨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中兴龙灯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邹平元宵节文艺汇演中“龙灯”的表演   摄影 李卫)

        中兴龙灯流传于邹平县黛溪街办中兴村一带,大约起源于清朝的光绪年间,迄今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经过几代龙灯艺人在艺术上的传承、借鉴和完善,中兴龙灯发展成为有独立艺术风格、较为完善的民间舞蹈形式,主要在重大节日或纪念日里进行表演,以烘托吉祥、和美、纳福、求财的节日喜庆气氛,具有很高的健身、娱乐和观赏价值。

        中兴龙灯是一项由打击乐器伴奏的龙灯舞蹈,有一套完整的表演套式。表演前还要经过一套严谨虔诚的祭祀程序,祭拜龙王,祈求真龙降福于民间。中兴龙灯的表演具有很强的故事性,由多个故事情节连贯而成,如正四门、返四门、金铰剪、钻龙门、二龙戏珠、二龙盘柱、夜叉探海、老龙回宫等,既可以选择几个情节表演,也可以一气呵成连贯演出。中兴龙灯尤其适合在晚间演出,舞者表演在灯光、焰火、云彩灯的映衬下,犹如两条活灵活现的华美真龙徜徉在祥云之间,时而各展雄姿,时而相互嬉戏,再配以专门为其编配的趣锵有力的打击鼓乐,给人一种强烈震撼的视听艺术享 受。   •

        中兴龙灯的表演道具,由中兴村龙灯艺人自行绑扎和绘制而成,与“龙灯”相配套的灯具有龙珠、龙门、云彩灯等,也是手工绑扎与绘制,与时下商店中销售的龙灯具有本质上的区别。制作出的龙灯、龙珠、龙门、云彩灯均配以灯光,造型优美,形象逼真,古朴典雅,栩栩如生。原来的龙灯道具在“文革”后荡然无存,改革开放后,为了挖掘、传承和发扬这一古老民间艺术,中兴村组织龙灯艺人进行编排整理,重新摸索制作了龙灯、龙珠、龙门、云彩灯及相关配套设施,使中兴龙灯这一民间艺术奇葩得以重淀异彩。

        中兴龙灯在民国期间曾由当时梁漱溟主持的山东省乡村建设研究院推荐给山东省政府要员,进行汇报演出,受到高度赞誉。改革开放后,中兴龙灯恢复了生机,多次在节日期间参加县镇两级文艺演出,得到了各级领导和广大观众的好评。

 

虎斗牛

 

        黛溪街道办事处三义村的传统舞蹈项目“虎斗牛”,始于清朝中后期,是老百姓为表达对丰收的喜悦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热望, 在正月十五前后进行闹玩的一种杂耍表演。虎、牛的扮演者需要身手敏捷、机智幽默,整个表演乐感强烈,动作诙谐夸张。演出时每组六人共十二人互相替换,加上配套的锣鼓队最少要有二十人参加,场面宏大,很有气势。“闹虎斗牛”原本和民间“迎土牛”一样,是用来庆贺丰收的仪式风俗。后来随着邹平县城商业的繁荣发展,城里西大街和西关大街为中心的老商业街区,商馆云集、店铺林立,于是邹平各商家每逢年节,都会争相邀请各村的传统节目前来表演,三义村的“虎斗牛”因为欢腾热烈、内容丰富而颇受商家欢迎,逐渐演变成为一种民间的舞蹈形式。

 

聊斋俚曲《八仙过海》

(街头巷尾的聊斋俚曲表演 图片来自网络)

 

         《八仙过海》杂耍剧是临池镇柏家村独有的民间传统节目,形成于清朝康熙年间。乡音俚曲属于地方戏曲里的稀有戏种,而俚曲《八仙过海》相传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的遗作。原剧本被临池镇柏家村男女老少以杂耍剧的形式编制成民间传统节目,并且凭着通俗易懂、格调清新别致的特点,在当地上演了三百多年。在内容上,从庆寿、赴会、过海、斩虬、骂海,到菩萨说和,内容极为丰富,首尾贯穿,情节生动,文有吟诗,武有鏖战,格调清新,通俗易懂, 耐人寻味。有民谣为证:“柏家庄,两头尖,人人都会唱‘八仙’ ”; “山南头,柏家庄,出门就是神仙腔”;“卧牛山,两头尖,柏家庄里出 神仙”……

         但这一民间艺术剧本却在“文革”时期毁于一旦。这本稀世名作的失传,使当年剧中铁拐李的扮演者柏承峻深感痛心。事隔四十多年,身残志坚的柏承峻老人决定重修《八仙过海》,他凭着其超人的记忆力,历经三个寒暑,终于使剧本得以完整再现。2007年, 聊斋俚曲《八仙过海》被滨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列入首批滨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作者:王海波,就职于邹平市文化馆,地方文化研究学者。本文转载自其主编的“邹平历史文化丛书”《邹平风俗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