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平县内有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等五种宗教,各有信众和活动场所。县内民众与中国大多数人一样,虽以神为尊,却多无确定的宗教信仰。供奉神祇,只不过求神保佑,降福禳灾。县城中及各乡镇、村庄虽有各种庙宇,但所供多为俗信的神灵,与严格的宗教没有多大关系。因为战乱和各种政治运动,到文革时期各种宗教活动均已停止。1980年开始落实宗教政策,各宗教活动均都有所发展。

佛教传入县内,始于齐梁而盛于隋唐,金元之际,寺观多毁塌,元以后时有修复。明清以来,寺庙遍布全县各村,多者一村内有两三处。县内历史上,著名僧侣,宋齐有庄严,唐有仁万,金有圆本,元有惠因、维赏,明有圆湖、维电、正寿、重湘、隆观、祖兴、觉新,清有纯兴、卓锡、悟进、成脉、成清等。

南北朝齐梁时期,庄严法师在长白山黉堂岭创建寺宇。该寺三面环山,东(南?参见圆仁记)侧山峦怪石嶙峋,似巨龙飞舞,故名龙台寺。唐中宗景龙二年(公元708年),齐州正智寺都维僧仁万和尚为寺院住持。时有义净法师奉勃于京城大荐福寺广演经律,勒取仁万至京师翻经院担任校勘,归赐宝函一藏供奉本寺。寺圮,仁万上表中宗重修。寺成,南岩有泉水涌出,赐名“醴泉”。唐玄宗先天间(712年),仁万圆寂,葬醴泉寺南之龙台。北宋时佛事犹盛。

醴泉寺在齐鲁一带影响很大,对邹平乃至中国的文化发展有很大贡献。北宋时范仲淹寄读醴泉寺,留下了割粥断齑、窖金遗僧等佳话,后成一代名相,其“先忧后乐”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后世为纪念范仲淹,在寺内建“范公祠”,一庙之内,人神共享,很有特色。范仲淹对邹平文化的影响极其深远。邹平精神概括为“先忧后乐,创新超越”,邹平旅游宣传以“范公故里,山水邹平”为号召,均有范仲淹的影响。范仲淹也成为历代歌咏的对象。张实居《山中述事·其二》:“忆昔空山画粥吟,安危事业已身任。至今涧水多悲响,似识当年忧患心。”《长白竹枝词·其五》:“书堂路自象山分,犁箭南来半入云。野老相逢谈往事,流风解说范希文。”从诗中看,解说范仲淹的故事已经成为邹平民间的风俗了。

明末名臣张梦鲸(1569~1603),乡试两次不中,于是发愤图强,负荆到醴泉寺苦读,声言“此乃我破釜沉舟之处”,青灯黄卷,刻苦攻读,终于中癸卯科(1603年)举人,庚戌科(1610年)进士。张梦鲸在风雨飘摇的明末政坛,多有建树,被崇祯帝视为“肱股大臣”,后因操劳过度,死于勤王的行军途中。

醴泉寺在中日朝韩的文化交流中也起过重要作用。唐代日本僧人圆仁于唐开成五年(840年)曾经到过醴泉寺,据其后来所著《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记载,醴泉寺在当时就有新罗院,说明当时醴泉寺的对外交流已经很频繁,规模很大了。一直到民国年间,醴泉寺新罗院尚有僧舍20余间,但多用于接待香客了。2004年醴泉寺重建时,也恢复了新罗院,以示对这段文化交往史的尊重。

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有僧舍四、五十处,较著名的如大云寺、唐李庵、面山院、龙泉寺、南北寺等。明万历间僧维电住持“真如寺”,香火颇盛。顺治时佛寺坍塌不整,僧侣多他徙,只留寺院佛图。清康熙时僧卓锡在摩诃山启建禅林,造“万佛殿”“大悲阁”。卓锡精于佛理,得皇家礼遇,被“亲王礼请北去,数月还山,而问道者愈盛。”至清乾嘉时寺院倾圮不存。清季至民国间,为衣食谋,僧侣寄身寺宇者多不谙佛理,佛教渐趋衰微。民国间有士绅韩纯一、宋河清等在大云寺倡议创立佛教会,有会员50人,定期聚会拜佛诵经。会员配戴圆形教徽。1945年佛教会自行解散。民国年间,全县约有僧尼80余人,靠庙产及化缘做祭为生。建国后各村庙宇改办学校或为公共所用,僧尼自愿还俗,佛教活动停止。

2007年以来,县内陆续申请登记了醴泉寺佛教活动场所、唐李庵佛教活动场所和临池镇古城村无名寺佛教活动场所等,佛教活动有所恢复。现在佛教信徒2000多人,主要分布在魏桥、青阳、西董、临池、黛溪、黄山、高新等镇办,也有不少到外地参加佛事活动的。

邹平道教历来兴盛。传说彭祖高徒白兔子在武夷山学道之后,来山东长白山修行。经过长年修炼,最终得道成仙,也成为彭祖那样的长寿之人。他平时出游就乘坐一只白兔,故人称“白兔仙翁”“长寿白兔公”。所以“白兔公”成为邹平历代吟咏的题材。张实居《长白竹枝词·其二》:“群峰只有会仙高,俯首平明见海涛。旧事仙人乘兔去,山中鸟兽雪为毛。”张实居《长白竹枝词·十八》:“雕窠谷上乱云屯,白兔仙人古洞存。洞外坪田三百六,春来风物胜桃源。”张吟修《黄山兔柴怀张忠定公》诗:“百年黎老失闻见,物换星移景色变。还忆仙人白兔公,柴门流水长惓惓。”

有记载的道教活动可以上溯至晋朝,产生了许多著名的道教人物。著名道教人物,晋有元阳子,隋有由吾道荣,唐有李元枝,金有张志道、郭道安、徐福贵、朱崇口。明有郑道兴、李道春、王玉山、王玉川等。

元阳子,长白山人,曾于伏生墓石函中得《金碧潜通》一卷,皆蝌蚪文字,细加注释,又演为《还丹诀》,后修真于华阳宫十九年仙去。著《元阳子解》,现书失传。传说在山时人不见其饮食,惟昼夜燃香,香不用火而气味可达于城市。由吾道荣,琅琊沐阳人,入长白山修道,颇有名气。隋开皇初征授上仪同三司谏议大夫、沐阳县公。唐李元技,居泅水南天花桥,少读书不第,乃游四方,59岁还乡,应考获中,值妻死,遂弃家游于黄山西峪,后结茅于兹山。

黄山有“碧霞元君祠”,为县境内最大宫观,建于明朝,清代重修。康熙三十年(1691年),道人柴元贞在黄山东岭建玉皇阁,香火颇盛。张实居《长白竹枝词·其七》云:“黄山钟鼓半天闻,岭上香烟结彩云。翠盖珠幡争赛社,虎头岩畔礼元君。”从中可以看出当年香火之盛。清代尚有道徒30余人。绕黄山有庙地数十亩,生活来源一半靠道徒.种地自养,一半来自进香者的布施。流传既久,道徒中多有不奉行道规者。有的在民间行医,看阴阳宅,以符篆惑人,演为巫觋。民国间全县有道徒约28人。解放战争时期,黄山碧霞元君祠被毁,道徒四散。

道教毕竟是中国的本土宗教,所以对邹平民俗的影响至为深远。邹平的庙会文化、节庆文化、风俗礼仪、民间禁忌等,无不深深地打上了道教的烙印。

近年道教活动有所恢复。现有道教信教群众1500余人,主要分布在西董镇、临池镇等。自主自发的活动较多,尚无固定正式活动场所,其中长生苑、白云观两个道教活动场所正在申请办理中。

基督教传入邹平在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当时滨县一带黄水为患,英国传教士仲钧安等以倡议赈灾为名来邹平境内布道。在邹平南门里租用民房,一面施赈,一面传教。光绪十四年(1888年)发展到受洗礼信徒140人,听道者千余人。俟后向县境南部发展至东赵、南洞、郭庄,东至长山、苑城,北至临河、孙镇、蔡家、九户、张平庄、桑家、八孟湖(后三村现属高青县境)等地。相继在九户、孙镇、蔡家、坡庄、东道、马庄、礼参、苑城、张平庄、孙家等地建立了小教堂。英国传教士蔚兰光等除在县内布道外,还经常到周村大集布道。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由英浸礼会传教士仲钧安主持在邹平城东门里大街南侧建筑了一座规模较大的基督教堂,作为传教中心。胶济铁路改线后,周村成为交通要道,教会逐渐将活动中心由邹平转向周村。英浸礼会在山东教区曾设四个大段,邹平教会被划为西段。下设邹平、齐东两个堡。1920年成立了中华基督教会,邹平教会遂改为中华基督教会山东大会邹平区会。英浸礼会在邹平除传教外,还办过学校、医院及其它事业。1905年,英浸礼会在邹平县城南门里开办“光被学堂”,招生37名,英国教士蔚兰光任校长。课程设《圣经》、算术、语文。1913年夏,学校迁往周村,改名光被中学。此后,在邹平还有教会所办儿童道学班1处,在坡庄设有一个小学班。

1889年,英浸礼会仲钧安在邹平办一处诊所,由英国教士商德成主持药房。1898年,商德成调往周村,医院由英国教士巴德顺接任。为扩建医院,在邹平东门外强征土地。1900年,义和团起事,捣毁医院,英国教士30多人逃离邹平。1901年,义和团被镇压,传教士重返邹平再建医院,定名为“施医院”,巴德顺任院长。设有病床10余张。另有传道员对病人进行传道。1915年“施医院”全部迁往周村与其它诊所合并,更名为“复育医院”。

1938年英“浸礼会”在邹平办“贫儿教养所”,经费来源于“华洋义赈会”救济的l万元。负责人夏光传,殷玉新、刘瑞亭、李升和、王玉珍(女)、王世恩担任教职,共收学员100余人。课程有耶稣生平和语文、常识等文化课。教养所共开办两年,用完经费后结束。

英“浸礼会”在邹平发展过程中,作为基督教的一个支派——耶稣家庭于1938年在齐东,1940年在小郑家(今属高青县)先后发起。它源于1921年间以灵恩派领袖人物荆奠盈等在泰安马庄组织的耶稣家庭。信徒人家,必须卖掉所有家产,叫破产人家。人家后,绝对服从家长命令共同劳动,共同生活。1952年耶稣家庭革新时先后解散。

文革期间,基督教停止活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落实宗教政策。1981年山东省召开了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1984年5月又两次在济南召开全委会。邹平基督教牧师王佐前出席了会议。同年7月9日,邹平基督教会订出了《邹平基督教爱国公约(草案)》。从此邹平基督教开始了正常的宗教活动。

1986年县政府牵头与有关单位就城里基督教堂的地界、房产归属共同签署了协议,落实了宗教房地产政策。1987年12月,成立邹平县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由王佐前任主任。1988年,城里基督教堂交付教会使用,省拨款3万元,帮助教会维修教堂。1989年10月,举行邹平县城里基督教堂复堂典礼,省、地、县有关领导出席了复堂仪式。2001年10月。邹平县人民政府公布“基督教堂”为第四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被县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从县财政预算中列8万元为教堂加固维修经费。西董镇无影山基督教堂,始建于1993年,占地2.6亩,是邹平城里基督教堂之分堂,属邹平县基督教三自爱国委员会管理,目前宗教活动也较多。

基督教现有信教群众约7500人,其中女性信教群众5800余人,年龄在50岁以上的6680人,中青年信教人员312人,下岗职工信教40余人。现有宗教教职人员14人,其中牧师2人、长老7人、执事3人、神学生1人,神学函授生5人。

天主教。天主教传入县内,约在1920年。1927年,美籍神父傅德辉经齐东县杨公勤等人引进,由桓台县邢家到刚斧寨传教。陆续在小清河沿岸布王、孙镇等村庄发展教徒30余人。1934年,因购地建教堂,遭到当地群众极力反对,遂转向坡庄。1935年,天主教周村教区出资在刚斧寨村北建教堂8间,占地面积234平方米。

1930年,周村教区天主教徒费方彪(德州人)到邹平县东言礼一带传教,借为人治病,发展教徒。1937~1938年,由美国神父罗海亭主持建天主教堂,建礼拜堂6间,宿舍4间,占地300平方米,有教徒三、四百人。东言礼教堂还创办一个诊所,由费方彪主持为教徒治病。创办一处学校,有学生30余人。

1934年,天主教由刚斧寨传入坡庄,教徒不断增加。陆续发展到孙镇、大三户、孟家坊、党里庄、霍坡等村。1937~1938年,由周村教区拨款在坡庄村北建教堂一座,神父楼一座。时值日军入侵,美籍神父靠国际关系保护教民,发给教友每人一个盖有天主教印章的黄色布条,出入带在身边,可免日军检查,一时入教者甚多。同时教会也用救助穷人子弟上学等方法吸引人们入教,教徒发展到六、七百人。

1938年,周村教区在邹平北关购民房建教堂,先后在崔家庄、韩家、张家庄、十里铺等周围村庄传教发展教徒。经常参加活动的有100余人,节日大占礼时约有400余人。美籍神父罗海亭则经常来往于邹平至周村之间。教堂设小学1处,有学生150余人,后并入北关小学。

1941年12月,太平洋珍珠港事件爆发后,县内美籍神父全部被拘留于潍县集中营,经济断绝,天主教由此衰落。1946年后停止活动,教民星散各村。1980年后,又有少数旧教徒去周村天主教堂参加活动。

现在县内天主教徒约80人,主要分布在西董镇马庄村、孙镇坡庄坊子村、孙镇村、码头镇路家村。信徒一般每星期在聚会点聚会一次。农历重大节日或天主教节日时,部分信徒到淄博市周村区天主教堂做礼拜;码头镇部分信徒到惠民县姜楼镇天主教堂活动,农忙时很少聚会。

伊斯兰教。又称回教、清真教、天方教等。一般认为伊斯兰教是在唐永徽二年(651年)从阿拉伯传入中国的。当时主要是一些来中国的阿拉伯商人,士兵和阿訇。

伊斯兰教何时传入邹平尚无确切记载。齐东民国县志说:“回族莫不奉教。其教以求长生、说天道为宗旨。教规甚严,虽妇孺亦知恪守。故日与汉人间处而不能同化焉。邑内除赵奉站有一二家外,他无闻焉。”由此看来,邹平回教的传入应该与回族人进入邹平同步。

县内现有伊斯兰教穆斯林220名,主要分布在黛溪办事处、台子镇、码头镇,由四个大的回民家庭形成。他们没有固定的活动场所,多数在自己家中诵经,举行宗教仪式。几个家庭之间基本互不联系,又距离较远,未形成规模。

作为外来宗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对地方文化的影响非常有限。皈依这些宗教的人多属弱势群体中人,社会能量有限,所以现在还看不出它们对深层文化的渗透程度。

(转载自会仙老友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