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平孝道文化
导视:孝,是中国传统思想中最重要的一端。关于孝的传说有很多,在邹平,也流传着不少与孝有关的故事,一个“孝”字,对于齐家治国有着怎样的意义?古今一“孝”,这其中的内涵,又发生了怎样的新变,有多少不同?山东省青年作家协会理事张传远为您讲述《邹平孝道文化》,邹平史话,即将播出。
孝妇河是我们邹平的一条重要河流之一,它流经长山镇、高新办、焦桥镇注入小清河,关于孝妇河名字的由来,有一段感人的传说故事。同样在邹平,流传着许许多多的像孝妇河这样的神话和传说,这些传说既丰富生动,家喻户晓,又折射着种种仁爱宽容、忠孝节义,天人合一的儒家思想,在今天,我们用发展的眼光来看中国传统下的孝道文化,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来说,仍具有积极作用和进步意义。
孝是中华民族由来已久的道德传统,在中国最古老的汉字甲骨文中,就出现了孝字,据此推断,至少在殷商时代,中国人就有了孝的观念,这个时候的孝,仅仅是一种以自然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家庭伦理道德,是孝敬父母,侍老奉亲,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善行和美德。后来逐渐被儒家学派及封建统治者发现了孝亲在家庭和社会中的意义,进而将孝道演变为一个充满政治内容的道德范畴。从“善事父母”发展引申为“孝治天下”,从“事于亲”上升到“事于君”的高度,从“以孝图治”的理论升华到“以孝劝忠”的理论,并且成为封建统治阶级治理天下的为政之本。《孝经》第一章开宗明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之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亲。”这样,孝亲与忠君成为人的立身之本。孝,也就从孝父母演绎为忠天子,在家为孝子,在朝为忠臣,孝为忠先,忠为孝果,忠孝两全成为人生最完美的道德境界。“ 埋儿奉母”、“卖身葬父”等“二十四孝”的故事更是将中国的“孝道”文化演绎到了一个极致。
孝经
埋儿奉母
卖身葬父
邹平是华夏文明的一方重镇,深受齐鲁文化的侵润。孝道文化在邹平有着深厚的土壤。这种孝文化的传播方式,主要是以劳动人民的口碑相传为主要载体,并且世代相传,常盛不衰。
解说1:围绕着一个“孝”字,人们生发出许多的传说故事,孝妇河,就是一个故事的源头,古往今来,孝的形式有很多种,关于孝的故事,也远不止孝妇河这一个。山东省青年作家协会理事、滨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张传远为您讲述《邹平孝道文化》,邹平史话,正在播出。
邹平的孝子孝妇传说,在古今历史上,有许许多多,但影响比较大的主要有三个:一是“孝妇河”的传说,二一个是孝子董永的传说,三是红庙高大姑的传说。
相传,从前博山八陡村有一农家女子叫颜文姜,嫁给了博山凤凰山下一户人家,出嫁那天男人暴病而死。婆家人骂她是“扫帚星”,说她八字硬,妨死了男的。从此婆婆对一进门就守寡的颜文姜,张口就骂,抬手就打,让她吃的是猪狗食,出的是牛马力。但是心地善良的颜文姜没有半句怨言,对婆婆依旧恭恭敬敬,好心侍奉。上炕剪子下炕刀,给一家人做了棉的做单的,做了吃的做喝的,真是从早忙到晚,夜里还推磨到四更。颜文姜总是这样日接月,月接年,从年头到年底,苦苦地忙活着。
那时候,凤凰山前没有甜水,要喝甜水须到十里外的石马村去挑。到石马村,翻山越岭不说,中间还要走一段很长的山石路,要多难走有多难走。但是颜文姜为了让一家人能喝上甜水,不管是三伏六月,还是严冬腊月,她也照样去挑。真是“天下就有那么一种蛇蝎般的人,一万个形容不尽他那些恶处”婆婆总是千姿百样变着法的虐待颜文姜,又生出坏点子:特为颜文姜做了一对尖底桶,叫她挑水用,这样,一担水上肩,路上歇息一下也不可能了。
颜文姜回到家里,悄悄把马鞭子放到水缸里,试了试果然灵验。从此,颜文姜再也不用翻山越岭去石马村挑水了。
世上那有不透风的墙?天长日久,婆婆就疑惑起来。问颜文姜,她也不说,于是婆婆只好恶口冷舌地把儿媳妇骂了个够,但还是解不了自己的疑心,越发觉得蹊跷古怪。
于是又生一计,这一天,婆婆忽然对颜文姜关心起来,蜜口甜舌地说:“文姜啊,你嫁到我们家已经三年了,还没有回趟娘家,限你两天期限,回趟娘家吧。”
颜文姜一听让她回娘家,心里甭提多高兴了。临走时颜文姜问婆婆:“娘,回去还捎带什么活路吗?”婆婆说:“活路不多,今天去,明天回,七双袜子,八双鞋。”颜文姜一听,心想,两天这么多活儿,还说活儿不多。但颜文姜盼娘心切,也顾不得活多活少,还是欢欢喜喜满口答应了。颜文姜回到娘家,母女相见,抱头痛哭,一把鼻涕一把泪,诉说三年别情。
说话间,到了第二天,赶回的时辰快到了,颜文姜却把婆婆嘱咐的活儿给忘了。于是,找来三婶四婶,七姑八姨,很快七双袜子八双鞋做了起来。颜文姜高高兴兴地回婆家了。刚到村旁,就听到村里哭声动天,乱腾腾的一片。颜文姜心想,不好了,急急忙忙赶到村里,只见村里大街小巷,洪水横流,墙倒屋塌。颜文姜三步作两步,赶到家里,跨到饭屋里一看,只见婆婆手中握着那只马鞭子,已经淹死在了水缸旁。颜文姜急忙从婆婆手中抽出马鞭子,向北一指,只见大街小巷的洪水,顺着她指的方向,哗哗啦啦的向北流去,流成了一条河,这便是孝妇河。
从此孝妇河向北流径淄川流入我们邹平县境内,河水清澈。从这以后不光是凤凰山前有了甘甜的泉水,就连沿河的人家也都能喝到甜水了。
孝妇河
人们感激善良、勤劳的颜文姜,便在泉水的上头修了个颜神庙。这也是“先有孝妇河,后有颜神庙的传说”。孝妇河的传说故事也千人讲了万人传。
博山颜神像
博山颜神庙
博山颜神庙
“孝妇河”孝感天地的传说之所以世代相传,群众、文人齐传诵,既是统治阶级的需要,也是百姓的自觉选择。“孝妇河”传说中的颜文姜出生在贫困之家,她对父母的孝铭刻于心,即使婆婆对她百般刁难,也不放弃孝敬自己的婆婆。终因至诚的孝心感动了上天,修成正果。这与贫家的磨练和困苦生活的激励,有着密切的联系,这种情形正暗合了民间百姓的潜意识。对于统治阶级来说也正是看到了孝的这种妙用,于是也极力提倡忠孝。
相传董永为汉代青州千乘人,千乘位于现在的高青县境内,南北朝时东迁至博兴,高青和博兴都是我们邹平的近邻。同时董永和我们邹平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着道不尽的缘分。董永本是一个农民,因他是一个大孝子,特别是“卖身葬父”后,闻名于天下,所以当时汉朝政府就按照《孝廉法》的规定,封他在於陵做了个地方小官,历史上於陵就位于现在我们邹平县临池镇古城村一带。董永逝世后也就埋葬在了於陵,现淄博市周村区韩家窝村仍有董永的墓地。
博兴董永塑像
博兴麻大湖董永塑像
周村韩家窝董永墓
传说,董永,家境贫寒,幼年丧母。父亲病逝后家中没有任何财产。为安葬父亲,董永特向当地财主裴翁借了一万钱。当时在借据上注明:“若无力偿还借款,情愿以身相抵,进裴家做奴仆。”董永葬父后,无力偿债,被迫去裴家为奴。在途中一老槐树下,遇到一年轻美貌女子,女子自愿嫁给董永为妻,董永遂携妻一同前往裴家。裴翁见同来二人,便追问其来历,董永做了解释。裴翁见有机可乘,故意表示说我不能养活闲人。董永解释说,妻子会织,可以为东家织布。裴翁又故意刁难说,若你的妻子一旬能织三百匹布,我可以同时释放你们;否则的话,她还是要离开这里。按常理来说,十天织三百匹布是不可能的,但是董永的妻子却依然答应了。期满时,董永的妻子如数交出了三百匹布。因有约在先,裴翁被迫释放了董永夫妇。回家途中,董永的妻子道破天机,自称自己是上天玉皇大帝的小女儿——七仙女,因上天被董永卖身葬父的孝行感动,特派她下凡解救其苦难,事已完结,期限也满,要回去交差。言毕,云雾四垂,忽飞而去。后来七仙女又下凡送子。
博兴老槐树
董永的传说故事表现了人们对董永的同情和美好祝愿。至于有的版本中出现的,玉皇大帝残忍的将董永和七仙女拆散,他们怒斥玉皇大帝的歹毒,共立天地同心的铮铮誓言,则表现了人们对统治阶级的反叛,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中,人们没有能力反抗,只好把渴望寄托在想象之中。夫妻恩爱,男耕女织、幸福安宁、自由自在,是理想的百姓田园生活。
另有传说这样讲,董永卖身葬父后,卖到博兴县城南锦秋湖边傅家庄傅员外家,锦秋湖就是现在的博兴麻大湖。傅员外只有一个十六七岁的女儿。成天大门不出二门不进,由丫环陪着在后花园的绣楼上读书、写字、绣花。一日董永干完活,无意之中走到了后花园。傅小姐早就听说董永是个孝子,今天从绣楼上看到董永,便有了爱慕之心。从此两个人你来我往,慢慢就产生了感情。再到后来,傅员外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孝子董永。婚后,董永和傅小姐恩恩爱爱,孝敬老人,日子过的红红火火。
博兴麻大湖(锦秋湖)
这则传说的故事比较真实,董永“卖身葬父”后,感动了当地的傅员外,遂收其为奴,傅家小姐感其孝行,由同情产生了爱情。傅员外深明大义,成全了这对青年男女。
相传高大姑为邹平县临池镇红庙村人,高大姑的父亲因不小心溺死大海之中,高大姑日夜哭喊,感动了上天,上天特意派一神人交给她一把勺子,嘱咐说舀干海水后就会寻到父亲的尸体。高大姑手持铁勺,一勺一勺的舀,夜以继日。上天终于被感动,父亲的尸体浮出,高大姑收殓起父亲的尸体,扶柩归葬故乡,自己也殉父而卒,乡亲们将其葬于父亲墓边的一侧。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至亲至孝”的高大姑,就在高大姑的家乡临池镇红庙村建了一个为世人瞻仰的红庙。现每年的六月初六为红庙庙会,每到庙会男女香客,络绎不绝,人山人海,盛况空前。
临池红庙
临池红庙
临池红庙庙会
这则传说的故事带有浓厚的神秘色彩,与愚公移山,挖山不止的精神有点类似,与董永“卖身葬父”的传说故事,也有异曲同工之处。即使是在父亲尸体杳无音讯的情况下,高大姑仍不放弃对父亲的孝,至贞不渝。同时也表现了中国传统“孝道”文化下的厚葬思想,几千年来一直深深的影响着人们。
解说2:孝,本来是一种发乎自然的行为,却因为不同的目的被赋予了种种含义,在中国古代,孝不仅是评价一个人品质的重要标尺,还一度成为选拔官吏的标准,那么孝的意义究竟在哪里?今天的我们,面对几千年流传下来的孝道文化,又该持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山东省青年作家协会理事、滨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张传远为您讲述《邹平孝道文化》,邹平史话,正在播出。
在中国传统文化下,孝亲忠君,人口皆碑;不忠不孝,世人不齿。这个时候的孝,已远远超越了家庭伦理范围,忠成了放大的孝,国成了放大的家。仅含亲情因素和原始状孝概念已经有了本质的变化,其中添加了许多浓厚的意识形态成分。
在此我讲一个“忠成了放大的孝,国成了放大的家”的典型例子,在我们邹平的历史上有一个传奇人物,他就是民间传说中“山西康百万,河南沈万三,比不上山东袁紫兰”中袁紫兰的孙子袁守侗,袁守侗官至户部尚书、军机大臣、直隶总督等要职,是朝廷一品大员,是乾隆皇帝的重要贤臣,左膀右臂。袁守侗的母亲去世后,他奉旨回邹平老家守孝,临离京时,乾隆安慰他,说:“汝夙孝,但不可毁而致遇,善守礼而养身,为国良臣,即孝也。”大体意思是说,我知道你向来很孝顺,但是一定要注意节哀,既要保持礼节,又要保重自己的身体,当好国家的栋梁,就是最大的孝。在这里作为一国之君的乾隆皇帝,将“忠成了放大的孝,国成了放大的家”。由此我们不难理解,在中国传统文化下的孝的政治地位和意义。
在此更值得一提的是,封建统治阶级者并将行孝作为推荐选拔官吏的重要标准纳入国家的政治制度,给规范家庭且仅含伦理属性的“孝”,赋予了更多法律意识上的形态因素。
在历代王朝中,当数汉代推崇孝道,上至天子,下至官吏都积聚民众进行孝道教化。不仅制定实施贬惩“不孝”的法律条文,而且制定实施褒奖“行孝”的具体规定。其中“举孝廉”,就是一项重要的组织制度,把“孝廉”作为选拔官员的一项科目,没有“孝廉”的品德者不能为官员。并且颁布了一部很重要的法律,叫《孝廉法》。《孝廉法》规定,虽则有博学宏词、贤良方正等科,唯以孝廉为重。公然将孝廉作为选拔官员的一项重要标准,合乎标准者被举为“孝廉”,由朝廷任命为官员。
前面我们讲到的孝子董永,就是因为自己至孝的行为,被汉朝政府推荐为於陵的地方小官的。因“举孝廉”而走上仕途还有一个重要人物,他就是我国历史上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操,曹操在带上魏王王冠,发的十二月己亥令中,有这么一句,他是这样说的:“孤始举孝廉,年少,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由此我们可知曹操也是一个孝子,他走上仕途也是因为自己至孝的行为。
曹操像
总之,在封建统治下,虽然统治者们扭曲了孝道本身的意义,但就其为老百姓的生产、生活提供安定的社会环境的实际效果看还是有其积极意义的。
不可否认,在封建制度下的“忠孝”,带有浓重的“愚孝”、“愚忠”色彩,应予以扬弃。
剔除封建糟粕,吸取道德精华,是现在发掘孝道文化的正确做法。例如在古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腐朽观念,早已为现代文明所摒弃,但是还有少数老年人抱残守旧,“留住香火”的观念严重,影响了计划生育国策的顺利实施。关于《二十四孝图》里的封建糟粕,鲁迅先生就做过专门的批判,用《狂人日记》里的话说 “在写满仁义道德的字里行间,写着两个字是‘吃人’!”,孝道文化一旦为封建统治阶级所利用,真的就是“吃人”的工具了。
《狂人日记》
《狂人日记》
孝道文化具有超越阶级、超越文化、超越时空的属性,也就是说,孝道文化不受种族的局限,不受阶级的局限,不受语言的局限,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为世界人民所广泛认可,我们可以打出“孝道”的文化品牌,不论是经商、求学,还是在外事活动中,都可以将我们邹平孝道文化的渊源和典故作为重点的介绍。我县的西王集团、天地缘酒业先后赞助了第一届、第二届中国演艺界十大孝子评选活动,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这说明孝道文化在我们邹平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也说明我县的企业家对孝道文化有着很深的认同感。
西王集团首届中国演艺界十大孝子颁奖典礼现场
天地缘集团第二届中国演艺界十大孝子颁奖典礼现场
要充分发掘孝道文化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的重要作用。在强调“以德治国,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用现代理念诠释孝道文化,对于形成健康安定的社会风气具有重要的意义,例如我们县在城镇和农村广泛开展的“十大孝子”、“好媳妇”、“好婆婆”等一系列评选活动,就是在弘扬新时代的孝道文化,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因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和谐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
“孝”是我们古老东方民族解决世界性人口老龄问题的一剂“偏方”,在我国通过宣扬孝道文化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比西方国家有着先天的文化优势。
人类已进入了21世纪,中华民族敬老孝亲的优良传统不但不能淡化,而且要不断的强化,并且要赋予时代内涵,有着悠久历史的邹平更应该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