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平地方名吃:台子火烧

 

 

台子既是村名又是镇名,着实有点奇怪。据 《齐东县志》记载,清光绪十八年因黄河水灌城,衙署变为废墟。之后,齐东县城迁到黄河大堤上。为防水患,便将大堤加高、加宽,形成高大宽阔的土台,故名台子。又据民国《齐东县志》记载,该村当时叫作“台子街”。现在分为台东、台西两个行政村。

 

近几年,这里因为“台子火烧”被批准为市级“非遗”而遐迩闻名。台子火烧,又叫“千层香油麻汁火烧”,是有着百余年历史的齐东名吃。该手艺经台子镇张氏祖传至今,现已传至第四代。

 

台子火烧的前身为“天津大火烧”。明清时期的天津,被称为天津卫,为当时中国第二大工商业城市和北方最大的金融商贸中心。天津的饮食业在这样的背景下也飞速发展起来。天南海北各种名吃荟萃天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津门风味小吃,“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耳朵眼炸糕”现在被赞为“津门三绝”。而在当时“一品香”糕点、“狗不理”包子、“天津大火烧”则是最受普通大众和客商欢迎的“三大主食”,享有盛誉。

 

“闯天津卫,到天津赚钱去!”曾是近代山东一带穷苦百姓的谋生之路。台子镇台西村的张照吉迫于生计, 十三岁时就跟随他人“闯天津卫”学手艺、谋生路。张照吉自幼聪明机灵、心灵手巧,他来到“天津大火烧”铺当了学徒,学习大火烧手艺。因为聪明好学,很快就掌握了大火烧的制作手艺,后来渐渐成长为火烧铺的顶梁柱。十六岁时,因家中老人去世,张照吉离别天津,回家继承家业。

 

回乡之后,张照吉决定重拾自己的火烧手艺,在家乡开一家火烧铺,把“天津大火烧” 在自己的家乡传承下来。他根据自己多年总结的经验,对“天津大火烧”的制作工艺进行了改良。在外形上适当缩小,使其更显精致;在配料上调整搭配,使其更能迎合本地大众口味;在工艺上加以改进,降低制作成本,使其快速走向大众。改良后的 “天津大火烧”, 在当地被称为“台子火烧”,很快风靡乡里。

 

台子火烧的主要配料为:调和面、麻汁、香油、花椒粉、大料和小茴香。新出炉的火烧外皮酥,里瓤成层,层层清晰,吃起来皮香酥,瓤松嫩,不外加任何菜肴,也会吃得满口流香。最大的特点就是“外酥里润、香咸可口”。

 

 

其制作工艺讲究配料和看火候。首先讲究和面,火烧采用半发面,不能是死面,也不能是发面,更不能酸,要把面调和成半发面;然后是配料和擀面成型。和好面后,将面团分成几段,再把每一段均勻的分成若干面团,每一个面团就是一个火烧的用料,将面团用擀面杖均匀地擀成长形面片,然后将配好的料均勻的涂到面片上。配料一般为麻汁、香油、 花椒粉、大料和小茴香。最后将配好料的面片从左到右卷起,将两端包严,揉成团,用樹面杖擀成宽椭圆形饼,一个火烧就成型了。

 

最后的工序就是烘烤了。烘烤的炉子是特制的圆筒灶,灶上放一平底铁锅,锅内有特制的带网眼的篦子,火烧就放在这个特制的篦子上烘烤。每锅可一次制作14个火烧。烘烤工艺的关键是掌握火候。炉火必须要用木头烧,用现在的炭火或电烤箱并不能打出火烧的特色风味来。看火候是保证火烧“外酥里润”的关键,要达到“黄嫩”的标准才能出锅。

 

品尝正宗的台子火烧,最好就是刚出锅的,保证香酥可口。放的时间长了,可把火烧放到微波炉中加热回烤,同样可以基本恢复火烧的正宗酥香口味。

 

台子火烧声名鹊起,他人竞相仿做,台子街上也陆续岀现了多家火烧铺,较出名的还有台西村的王姓火烧,被当地百姓称为“台子火烧王”,口味细嫩,与张家火烧略有不同, 但现在仍以“张家火烧”为台子火烧正宗。

 

台子火烧的手艺,百年来以家族继承的方式传承下来。张氏家族,不分男女,人门后即为一家人,但仅限于家庭成员,亲戚朋友之间则不师传。现家族中有祖传“杏木擀面杖”和椟木案板各一块,一圈圈瘦去的年轮,一道道深深的切痕,生动的向人们讲述着百年台子火烧的历史。

 

作者:王生华  转载自《邹平地名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