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齐东县城的盛衰变迁
导视:邹平县的历史源远流长。现在的邹平县是五十年以前合并了原长山县和齐东县的部分版图而形成的。现在的长山镇保留了原来长山县的许多历史信息,常常为人们津津乐道。原来的齐东县包括现在的哪些乡镇?齐东的县城原来在哪里?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曾经发生过什么样的故事?如今它在何方?
台子镇中心小学副校长王生华同志多方搜集地方文史资料,为您讲述《一段被湮埋的历史――齐东县城的变迁》,《邹平史话》即将播出。
五十多年前,在我们美丽的邹平县境内,曾经并存着三个县城。分别是:邹平县城、长山县城和齐东县城。今天,邹平县域面积在半个世纪以前分属于邹平、长山和齐东三县。齐东县是指哪里呢?齐东县城又在何处呢?
齐东县旧县城在今天邹平县台子镇境内(台子浮桥以东400米黄河河道中心偏南处),天旱水少时古城遗址残存还依稀可见。她历经元、明、清三朝建设;拥有640年历史;有“小济南”之称;经济、文化繁荣;曾经养育了元代状元王文烨、明代进士能臣张梦鲸、清代著名将领李化龙、女诗人郝秋岩等历史名人。这座城市今天没有了。这座历史名城究竟经历了哪些盛衰往事呢?
建城
古代,齐国有条河流叫济水,当时是全国“四渎”之一,是国内大河。史书中多有记载(《尔雅·释水》说:“江、淮、河、济为四渎。四渎者,发源注海者也。”,《史记·封禅书》:"四渎者,江、淮、河、济也。" 长江、淮河、黄河、济水皆独流入海,故名渎。《三字经》:曰江淮,曰河济,此四渎,为水记)。位置在今天黄河中下游流经的地方。(见下图) 在今河南荥阳附近从黄河南岸分出,大体上与黄河平行向东北流,在今博兴附近注入渤海。今天的济南因之得名。唐宋时期谓济水为北清河,金元时叫大清河。(也有济水上游称大汶河中下游称大清河之说)河宽30余米,水深20余米,河道弯曲很多,有“十里没有弯,必定有神仙”的说法。水流平稳水质清澈,河中鱼虾肥美、鹅鸭嬉戏。诗人杨雨润的《秋夜大清河泛舟》这样写道:新秋雨露多,水涨大清河。漫有乘舟兴,还宜对酒歌。中流箫鼓劲,夹岸树烟罗,月色知人意,瑶光满碧波。大清河景色之美、夜色之美、繁荣之美可见一斑。它是一条东盐西运、西物东输的重要黄金水道。金太宗天会元年(1123年)在大清河南岸的赵岩口(今台子境内,当时就是小有名气的水码头)设齐东镇,受辖于邹平县。元宪宗二年(1252年)以齐东镇设齐东县。元、明、清均在此设立县城。多数时间受辖于济南府。
繁荣
齐东县城是当时一个重要的水陆码头。东到渤海湾,东南到青州,西南到济南直到中原地区,北连武定府直到京津地区,南接章丘,且有一条官道(台子镇尚有官道、官道里两村)从此通过,交通条件十分便利。山东的布匹等物资经水陆到辽东半岛,把东北的粮食、药材、木材等物资运往齐东再转运中原、南方等地区。(史书记载,清乾嘉年间山东已形成好几个商品布输出区,如济南府齐东县每年从“布市”上汇集棉布数十万匹,“通于关东”;章丘、长山、邹平所产棉布多先汇集到周村,然后转贩东北。周村的布匹批发市场在此时兴起。)总之,这里财兴物繁,南商北客,市情繁华,河中船只白帆点点,有“小济南”之称。(小故事:有一年,朝廷把齐州一年的军饷一次拨付到位,济南无法承兑银票和所需零钱。有人提议到齐东县试一试,结果,圆满解决了这一难题。从此“小济南”的美誉传扬开来。)
据记载,城中公署修缮完备。坛庙若干。牌坊、节表多达22处。城内主要坛庙有:先农坛、山川雷雨坛、邑功坛、社稷庙、城隍庙、关帝庙、文昌庙、马神庙、八腊庙、刘猛将军庙
龙王庙、土地祠、芒神庙等。城东门处,有一巨大学宫,供奉着孔子及其弟子、孟子等历代先贤。学宫旁边建有东皋书院,每天书声朗朗,一派太平繁荣景象。此外还有:玉皇庙、三官庙、东岳庙、大王庙、增福庙、太尉庙、于公祠、李公祠、观音阁、九圣阁、真武阁、行香寺、玉泉寺、观音堂、白衣庵、碧霞宫等分散在齐东县各地。城内外有魏城阴雨、昌阳仙迹、壩水托蓝、故台夕照等八大景,尤其以东城门处东皋晓月为最。城东张梦鲸(1569-1630字仲鳞,号九纯,别号华阳。明末著名大臣。)旧宅与李氏(?)花园交相辉映,景色宜人,是当时的旅游胜地。
解说1:经过六百多年的建设发展,齐东县经济繁荣,文脉昌盛,还养育了许多文化名人,为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诗词佳话和历史遗迹。如今,通过那些残存的建筑,我们还能够了解到他们的故事。
台子镇中心小学副校长王生华为您讲述《一段被掩埋的历史――齐东县城的变迁》,《邹平史话》正在播出。
诗人李炳炎在《吊旧城》一诗中写到:全城团聚压齐州,簇簇楼台绕四周。莫挽狂澜从北倒,可怜胜景付东流。玉龙悲啸乾坤转,波浪奔腾日月浮。试看当年歌舞地,夕阳天外起沙鸥。描述了当年的胜景以及河水淹没城池的惨象。
齐东县城中还有一座标志性建筑叫文昌阁,也叫魁星楼
其底座是正方形,共三层(实为二层),高20米,位于城中心的十字路口。底层四面是青砖拱形门,拱门宽3米余,高4米余,来往车辆从拱形门下通过。二、三层四面均六柱五门,工艺精美造型雄伟(见上图)。相传,修建魁星楼是为王文烨。王文烨,(字章甫,齐东县人,生卒年月不详。)元至顺元年(133O)中左榜状元。授翰林国史院修撰。(《元史》纪第34卷文宗之三中记载:“三月戊午,廷试进士,赐笃列图、王文烨等九十七人及第、出身有差。”王文烨累官至枢密院判)。王文烨自幼跟随舅舅在青城长大。清乾隆年间(1763年),青城人在青城十字街为其修魁星楼。齐东人得知后亦在齐东县城十字街为其修魁星楼。相传二楼一模一样,砖木结构,三重檐、塔式,内供魁星。因黄河水患,齐东旧城淹没,魁星楼荡然无存。以前黄河大堤以北有一座特殊建筑叫文笔峰,占地60多平米,高达7米,远看像一只巨大的毛笔,人可顺台阶旋转至顶部。修建年代不详,相传也是为王文烨所修。城东南5公里处还有一处陵墓建筑叫将军坟。规模巨大、规格极高。据老人回忆说,陵墓占地十余亩,周围石马、石羊、石猪、石狗若干。通往陵墓的路都用青石板铺就。这座陵墓的主人是谁呢?是明末万历年间的进士张梦鲸。张梦鲸,齐东县人,为官清廉、勤于政事,其政绩曾被评为“卓绩天下第一”,深得皇帝的褒奖和器重。在河南省西门豹的祠堂旁边,修有张梦鲸的祠堂,被当地人称为两“神君”。张梦鲸被奸臣谋害后,崇祯皇帝附尸痛哭,追封其为“兵部左侍郎”,赐“金顶御葬”。1946年,陵墓建筑被毁。
解说2:一百年前,那是一座繁荣兴旺的县城;一百年后,它却成了荒凉的黄河滩涂。齐东县城是怎么变成这样的?它曾经遭遇过什么样的灾难?
众多谜底尽在《邹平史话》之《一段被掩埋的历史》,台子镇中心小学副校长王生华,正在讲述出。
老年人回忆说:齐东县城旧址方圆很大,东西约7华里、南北约6华里。东西门各有一个石质的大牌坊。解放初期,旧城的牌坊、转角楼(俗名钻天锥)遗迹尚存。1954年,惠民专署派人将牌坊、转角楼全部拆除,将砖石运往惠民县黄河修筑了大坝。转角楼建筑高大坚固,成圆锥形,下底直径约4米,高达26米。1956年旧城村民郭丙凡等人从河底泥沙里扒出铁狮子两个,铁钟两个,无偿送往高青县田镇。1973年黄河断流,河水干涸,旧城、教场两村青年在河底泥沙里扒出很多砖石,郭新明还挖出圆木桩一根,木桩长5米,直径0.4米,木质依然坚硬。当年的建筑材料及规模可见一斑。
1252年(元宪宗二年)建县之初,分为4乡46图。1379年(明洪武十二年)把邹平县的会仙乡划归齐东县。1462年(明天顺六年)划为9乡51图,即正德乡、青城乡、嘉会乡、固均乡、临清乡、会仙乡、梁邹乡、坊郭乡、齐东乡。1493年(弘治六年)割章丘县的临济乡划归齐东县。1503年(弘治十六年)县域面积又有所扩大。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北至黄河,南到刁镇北部,东至青城中部,西到码头镇西部。县域大约南北长20公里,东西宽35公里,县域面积最大时约496平方公里。明朝隆庆年间齐东县辖一万六千七百二十九户,人口十万二千二十人。清朝宣统时达二万六千七百三十二户,人口十一万九千五百七十八。
被迫迁址
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泛滥,在河南省的兰考县决口,黄河夺大清河河道入海,大清河不复存在。由于黄河水量巨大且流速极快,对河两岸冲刷厉害,岸堤坍塌严重,开始威胁齐东县城的安全。光绪十年(1884年)清政府为保齐东县城不为水毁,在县城以西9公里处修筑了一条近2000米的南北大坝----梯子坝,目的是防止黄河河道南移,确保齐东县城安全。(见下图)
到了光绪十八年(1892年)黄河水再次泛滥,冲毁梯子坝300余米,河道南移,县城被淹,仅存东南一隅(台子乡志载)。1893年部分县衙和居民迁至新城(今台子镇院新村东)。相传,清政府想把县城立于此,当时已建成护城河和土圩。因法场无法选址(风水先生言),还是另有隐情(无记载),继续建城工程中止。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齐东知县康鸿达奉准迁城于九户镇。(邹平县志载)至此,繁荣长达640年的齐东县旧城长眠在黄河滩涂。
解说3:齐东县城的湮没,是天灾,还是人祸?关注齐东的历史,对于我们今天弘扬传统文化还有哪些重要的价值?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应该以什么样的视角来审视我们的过去,又应该以什么样的目光来谋划未来?台子镇中心小学副校长王生华为您讲述《一段被掩埋的历史》,《邹平史话》正在播出。
衙署、庙宇移建九户而居民商贾多未迁移(良田、水陆码头、人烟凑集,商民籍以谋生,故恋恋不舍)。后水势围困日甚,商民行商困难,四方离散者不可胜数(青岛、东北诸城多有“齐东路”之由)。1894年夏在知县宫耀月的劝说、支持下,商贾王念林联合二十余户集资买下绳刘村东十四亩地,半作土场半筑土台,土台上修建居所,修理店面街道,设立集场。随后有迁来之户,准许其在台东展宽修筑联为一气,设立长福镇,并与台北河岸建立码头。(新立长福镇碑记----宫耀月盖闻安土重迁,自故为然。莫不谆谆告诫,以定民志,是出于不得已也。齐东旧城,濒临黄河,屡被水患,自光绪十九年衙署、庙宇移建九户,而居民商贾多未迁移。良田此地,水陆码头,人烟凑集,商民籍以谋生,故恋恋不舍也。后水势围困日甚,码头即将坠废,居贾星散行商裹足,而居民四方离散者不可胜数。丙申春余来视事,目睹情形,劝众亟思计焉而瞻望徘徊,皆有费忍轻去之。思阅一年丁酉年夏,伏汛盛涨,危险异常,茫茫一水,托足何方?而极思迁之意,由此而决然莫为之倡,则众志弗齐。经酋事王念林等妥筹办法,为众志所信从,遂即派王念林等管理其事,一经联络立志者二十余户,亦可自成一村。余遂亲诣该处,勘定地基。在绳刘庄大堤根随即丈明亩数。各户凑上地价分给各地主。计地十四亩,有一半作土场,半筑土台。当经禀明上。筑台之后,各按所定地基摊钱拈阄分占,修理店面街道,设立集场,嗣后有绩迁之户,准其复于台东展宽修筑连为一气,并于台北岸建立码头,以通商贩。由此水患即免而商情日盛。数年之后,元气渐变,以兴年之旧业,岂非旧城之大兴哉?是为记)。这就是今天的台东、台西和城关诸村的来历。县城南端的城民地势偏高,离河稍远受损较轻,没有搬迁,人称“旧城、教(校)场”。
县城于1894年迁至九户到1950年迁出,始终处在战乱之中,经济社会很不繁荣且史料记载较少。1950年4月齐东县址又有九户迁往麻姑堂,隶属惠民专区。1952年县址又迁往魏桥。1956年又迁往田镇,把高青县并入。1958年9月齐东县大部划归邹平,另一部划归博兴,恢复高青县。至此齐东县一词不复存在。
曾经繁荣的齐东古城被黄河吞噬了,看起来是天灾,作者认为更是人祸。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内忧外患就困扰着腐败的晚清政府,治理黄河的费用大打折扣且层层克扣,防祸意识淡薄等共同淹埋了这段繁荣。惋惜的同时更应引起人们的反思。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和人民把对黄河的恐惧变成了依赖、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母亲河。勤劳质朴的人们传承和发扬了老齐东县重农重商、重礼兴学的优秀传统。齐东文化是邹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齐东文化遗存是我们构建新时期邹平新文化的物质基础和精神源泉之一。
今天,我们回顾这段历史是让她告诉未来,今天的我们完全有能力办好黄河的事情。把我们的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