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邹平市码头镇地处中华民族母亲河——黄河之畔,历史悠久,曾为西汉时期朝阳县治所所在。所辖有七十二个自然村,或分或合为七十八个行政村。这码头镇自西汉时期,先后隶属于朝阳县(治所驻地)、东朝阳县、临济县(五代及宋金时又省临济析入邹平章丘县地)、齐东县、邹平县(市)。在这码头镇驻地北一里许有个李码村,原名鞠家井,后改称李家码头,现简称李码。该村现有耕地面积2920亩,户数356户,人口1364人,主要姓氏李,约占80/100,是原齐东县远近闻名的名村。在村北里许,有清武显将军李化龙陵墓。初时,陵园占地广大,周有围墙,有乾隆皇帝亲题碑文的皇封御碑,建有武显将军牌坊,通往陵墓甬道两旁按制排列着石人、石狮、石马、石羊等,颇为壮观,时称御葬园,现已匿迹。
李氏家族是齐东县自清朝中叶以来的名门望族、书香门第,对老齐东县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都曾产生过较大的影响。据《李氏族谱》记载:李氏家族原籍冀州枣强县,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迁齐东县,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始移于齐东县西南乡即今李码村。早期“素无谱考之”,后均以李才富为始祖,故其《族谱》所载主要是明末或自清以降的400多年间。据其《李氏族谱》粗略统计,自第四世至第十三世(清末民初)年间,共有邑庠生、文庠生、武庠生、贡生、邑增生、太学生、邑廪生、拔贡等30余人。又有武举人3人,奉政大夫、武显大夫、武翼大夫、千总等10余人。尤其第八世武显将军李化龙为国捐躯,载入《清史》。李化龙,由武进士跻侍卫班。乾隆二十六(公元 公元1761年 ),朝廷给其家中的诰命行述中称其谓:“蓝翎侍卫加一级。”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补授贵州都司,乾隆三十四年(公元1769年)皗游击,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诰封武翼大夫;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补陕西副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补授江南寿春总镇,(同年)八月调补山东登州总镇;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调补寿春总镇,(同年)十月调补贵州古州总镇,至五十一年(公元1786年)补授广东左翼总镇。五十二年(公元1787年)署理福建水师营提督,五十三年(公元1788年)征安南国至富良江阵亡。蒙赐御葬世袭骑都尉、恩骑尉,罔替晋封武显将军,命入昭忠祠。配高氏,诰封二品夫人。李化龙育三子,长子李毓桂,乾隆丁酉科武举人,原任沂州营都司,推升广义提标前营游击,诰授武义都卫。次子李毓兰,邑庠生,三子李毓芝,岁贡生。李化龙子孙后人第九世李毓桂世袭骑都尉,第十世李国栋世袭骑都尉,第十一世李堦世袭骑都尉,第十二世李修龄世袭恩骑尉,第十三世李炳璨世袭恩骑尉。
李化龙,字禹门,约生于 1731年,卒于1788年正月初五巳时。自乾隆三十二年从军滇省,先后参加大小金川之战、平台湾、征安南等战役,累著战功无数,是清乾隆时期战功卓著的著名将领。齐东县令周以勋在《李化龙传》中详细叙述其生平伟业之后言:“李氏为齐东宿望,而化龙尤以战阵著奇勋,国史书之,声施弈代矣。然作史体要详略互见。故就李氏家传,剪剔琐事,详述战功以补邑乘之所未及。观其临事设谋,经济伟抱,不区区以将略优也。乃以过桥失足,天夺其年。身虽淹毙,名已冠时矫矫乎一时之奇杰哉。”乾隆皇帝的“谕祭葬碑文”可以证明他的人生。长子李毓桂,字天香,禹门提督之子,乾隆丁酉武举,以父荫袭骑都尉,幼读书,识大义,果敢勇猛,有乃父风。李化龙在清越战争(1788—1789年)中战殁于越南北部的富良江畔,真可谓大丈夫立功塞外,战死疆场,裹马革以归。李炳炎先生在《李氏族谱·世泽汇编》中说:“太高祖禹门公,奇功伟烈,光垂青史,泽已深矣。”
李氏家族奉行精忠报国,耕读传家,诗书育人。李化龙之孙国栋,字念侨,性狷介,能诗文,下笔立就,惜不自捡拾,稿多散佚。李化龙三子毓芝之孙李培与其子李梅山,父子皆善诗文。清新城举人郑芳圃在《李雪堂墓碑》中曾如是评价:李培“天性孝友,才思淹博……为人朴厚,善拳术技艺,兼文武才。长于诗,遇物必咏,咏辄自抒其怀抱。凡世故之变迁,人情之险易,往往形诸吟啸,间有百篇遗风焉。”李梅山“性情好尚随人而异,性最爱诗而不喜集诗,每当月夕风晨,偶有感触,信手拈来亦随便抛去,以是生平诗稿多归散佚。平日于诗不常作,兴到时偶一为之,亦率性出之而已,粉饰雕琢不屑也。然音节自然,饶有天籁。”只可惜因年代久远,李氏先祖之诗作文稿无从考究了。
李梅山之子李炳炎,字辉庵,生于1867年,卒于1938年,号绣川山人,又号东野子,清廪生。山东官立自费师范学校毕业后,曾任教济南瑞本学堂、齐东县高等学堂。民国成立后,并兼任齐东县乙种蚕业学校教师、代理校长,曾被县长组织召集的社会各界公推为齐东县劝学员长,民国元年被选为山东省临时省议会议员。李炳炎热爱教育,以兴办新学为己任,先后在县治所九户和长福镇(今台子镇台西村)创办县立第一、第二高等小学,并任校长。他热心新政,在辛亥革命前后,利用教育身份,在集市、学校等地方适时做宣传演讲,以倡导新政,提倡新学,唤起民众。他还是山东乃至全国早期的职业教育开拓者,倡导富农工、强国本,在任齐东县乙种蚕业学校期间,为教学改革和培养合格的职业技能人才,先后到济南访学者高人,到周村考察调研蚕丝生产、仔细观察桑树种植与生长规律,期望家乡富农工、赶江浙,有些考察调研资料在其所著《东野轶闻》中可窥见一斑。他亦提倡古学,倡导古为今用,成立“尊经书社”,讲授四书五经。自谓“半今半古,半城半土,半文半武,半耕半读”,因号“李八半”,后人称“八半先生”。他德高望重,学识渊博,热心公益,清宣统元年应邀为袁馥村、赵仁村纂修的《齐东县乡土志》书写了跋语。他说:“自知爱国,必先自爱其乡始。欲爱其乡,必先自知其乡之山川人物始。”在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纂修出版的《齐东县志》中,任分纂并为之作序,《志》中收录了他搜集整理的许多齐东历史史料和趣闻轶事,县长方和亲赠“文明先导”匾额。
李炳炎胞弟李炳耀,字星华,号冷禅,生于1873年,卒于1958年。候选府经历,日本弘文学院普通科毕业,以教授劳绩奖七等嘉禾章。他早年求学日本,从事教育50年,与其兄伯仲二人皆为齐东教育界的著名爱国民主人士,著有《陈尘轩随笔》。抗日战争时期,侵华日军与伪政权曾以高官厚禄诱他出任政府官员,欲招共事,他不屑以答。据说,日本驻齐东县警备司令冈本亲自登门他亦避而不见,说“虽刀锯斧钺加于颈,也不能忘记我是一个中国人。”此正如《东野轶闻·双龙志瑞》中东野子所言:“忠孝俱为人瑞、家之瑞、族之瑞,亦国之瑞欤。”李氏家族前有为国捐躯之忠烈,近有爱国民主人士,是近代中国农村地区传统的书香门第之典范。
清末民国时期的李炳炎先生一生坎坷,面对山河破败的旧中国,受蒲松龄的影响,于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编著完成了《东野轶闻》一书,书中内容或来源于文献书籍,或亲历亲闻,或来源于访谈,或来源于民间传说,历尽艰辛搜集整理并经过精心考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旨在期望达“劝惩后人”,以利“人心风化”之目的。是书脱稿前后,以手抄本被广为传播,并成为齐东县及周边地区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如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说书艺人根据书中辑录的真实事件,将其编辑而成的《黄风传》写成大鼓书词,广泛流传于鲁北大地。
2018年,笔者与张光耀、王生华君将偶然得到的已故齐东县张湖镇姜连福先生(今台子镇店东村)所抄写的《东野轶闻》手抄本完成校注并出版。每每谈及校注过程,参与者颇多感慨。历时八年,走访调研,考察论证,七易其稿,艰辛自知,难以言表。《东野轶闻》素有“小聊斋”之誉,全书分上、下两卷,共计93篇。其内容既有人文历史,又有轶闻趣事,甚或鬼神故事。该书仿照史志和《聊斋志异》“论赞”的体例,以“东野子曰”的形式在篇目后面加述评语,以体现作者的立场和价值观。全书内容离不开齐东的普通百姓,接地气、诉民生,融故事性、趣味性和史料于一体,又力求真实的记录、补充和完善其历史资料或真实地反映记载作者所经历的历史事件。展读手抄本《东野轶闻》,字里行间扑面而来的是古齐东县厚重的历史神韵,从书中似乎能感受到在旧社会封建制度下社会的黑暗和人民所受的灾难,仿佛能听到作者面对封建腐朽没落社会制度所发出的那振聋发聩的呐喊,颇让人感慨!
《东野轶闻》一书的史料价值如是,《齐东李氏四子诗钞》的文史价值亦不容小觑。民国五年,李炳炎、李炳耀兄弟辑录出版《齐东李氏四子诗钞》四卷,其中《睡余轩诗稿》一卷为李培所著,《馥岩诗钞》一卷为李梅山所著,《退思斋诗钞》一卷为李炳炎所著,《且住为佳轩诗稿》一卷为李炳耀所著。民国十二年(公元1923年)山东历史博物展览会审评《齐东李氏四子诗钞》云:“三世四子,瓣香不绝。明白如话,似白香山。平易近人,似陆放翁。近世白话诗,当以此为先河。”面对失传许久的《齐东李氏四子诗钞》,幸有邹平年轻学者张朝等君殚精竭力,耗时数年校注完成并出版。今日展读《齐东李氏四子诗钞》校注本,除欣赏前人诗词文化大餐之神韵外,更能从诗文中窥见现在早已消失的许许多多的齐东历史文化,这必然也是对邹平市地域传统文化的有益补充。
时下,邹平市人民正在乘着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的强劲东风,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的新邹平而拼搏奋斗,抢救和整理传统文化也势必会在其乡村文化振兴中展现出新的风采。(九三学社滨州市委 王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