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独具地方特色的历史佳作

——简评《邹平通史》

 

王 红

 

        据笔者有限识闻, 至今尚未见到古代关于州县通史之类的著作。 八十年代, 我国地方志编纂, 空前繁荣, 成果辉煌, 但就地方史这一领域, 特别是县级行政区域的通史, 也尚未见到面世的著作。 1999 年 5 月由中华书局出版的曲延庆编著的《邹平通史》, 可以说填补了国内地方史的这项空白, 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邹平通史》作为一部地方史, 以中国通史为背景、为轴线, 又比较突出地写出了邹平历史的特色, 我认为, 这便是《邹平通史》的主要成功之处。

        一、浓墨重彩, 凸现邹平的文化特色和人文优势。

       《邹平通史》在以政治变更为主线, 以经济发展和文化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前提下, 较好地把握了邹平历史的文化特色, 突出了文化教育的传承和地方人文的优势。 邹平地处黄河下游, 依山傍水, 交通便利, 土地肥沃, 是东夷部落先人聚集繁衍生息的地方。 作者根据全国及邹平大量历史资料, 详细记述了邹平远古时期的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等几个阶段的具体表现, 时间跨度约五千余年。 特别是代表邹平悠久历史文化的丁公遗址和丁公陶文的发现及研究成果, 记述展现的尤为详尽突出。 置于书首的丁公陶文照片, 点睛醒目, 闪射着远古文化的独特风采。 丁公陶文的发现, 一下子就把邹平文化的起源推到了我国文字出现前八九百年。

        接着,《邹平通史》承接着一条地方文化发展的纵线, 详细记载了秦汉之交伏生传《尚书》 , 魏晋之际刘徽注《九章算术》 , 五代田敏校刊雕印九经, 北宋范仲淹在邹平苦学成才, 明代张万钟著《鸽经》 , 清代马宛斯、成等儒学大师播芳四海, 张实居 、郝秋岩等墨客骚人彪炳文坛。 代代人才辈出, 对华夏文明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就连隋末农民起义首举义旗的王薄, 也与众不同, 摒弃宗教迷信的宣传, 而以民间歌谣的独特文化方式号召鼓动民众, 从而使邹平文化承传发展的脉络十分清楚明晰。

        邹平文化传统的重要基础是历代重视教育, 从伏生传书授徒, 代代血脉相连, 至元代兴办优生书院、长白书院, 到明清两代则遍地开花, 范公书院、梁邹书院、会仙书院、东皋书院等十几处。《邹平通史》在明清时段, 单设两节, 着力记述了邹平的教育, 揭示邹平崇文重教的独特风貌。

        《邹平通史》自始至终抓住邹平文化传承和人文荟萃这一根本性特点, 真实勾勒了素有“ 文化县” 之称的邹平历史形象。 

 

       二、别出机杼, 特写邹平的豪门巨族, 挖掘了历史的最深层面。

        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社会, 其统治的基础是官僚地主阶级。 作为封建统治的最基层— 县, 地方官僚地主阶级的影响和作用是巨大的。《邹平通史》作为县级地方历史,

        注重突出把握了对封建社会这一基础的记述。 根据资料, 特在汉代时段单列专章详细记述了伏氏家庭的兴起。 在明、清时段列专章记述了一些地方豪门巨族的发家史和仕途发迹史。《邹平通史》还在近代篇中单列一节记述了县内的地主资本工商业。《邹平通史》果断而独创性地记述了地方的豪门巨族, 不仅突出了邹平地域特色, 同时也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盘根错节的宗法制特征, 较深刻地挖掘了中国历史的最深层面。 缺憾是理性观念的深层掘进不够, 因而对这些豪门巨族上下左右方方面面的具体情节梳理不够明晰。

 

       三、实事求是, 突出记述邹平的乡村建设运动。

        20 世纪 30 年代, 山东乡村运动建设时期, 梁漱溟等人在邹平建立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 搞邹平实验县, 这是

        近代史上邹平独有的历史事件, 不仅对邹平、对全国乃至对世界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作者不唯上, 不唯书, 坚持实事求是, 单列专章五节,  详细记述了邹平乡村建设运动的历史过程及内容, 客观评价了邹平乡村建设运动的历史实践及得失, 使邹平这段独特历史及丰富资料得以保存。 这对中国近代史研究有着特殊重要价值, 是非常宝贵的。

      《邹平通史》作为个人著作, 自由度较大, 作者敢于冲破思想禁区, 客观公正地还历史一个真实的面貌, 从而弥补了《邹平县志》留下的某些缺憾。 随着时间的推移, 《邹平通史》详尽记述乡村建设运动这一重大事件的史学眼光, 必然会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赞赏 。

       《邹平通史》 , 体例新颖, 资料丰富, 考订翔实, 实事求是, 突出了邹平的地方特色, 实是一部开创性地方史乘之作。 它是 1992 年中华书局出版的《邹平县志》的姊妹篇, 两书珠联璧合, 互为补充, 不仅为邹平县史志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惠泽桑梓大业, 同时也为全国地方史志开辟了新的天地, 拓宽了视野, 探索出了许多值得重视的经验。

                                                                                   (作者系中国文化学会理事 , 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