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之邹平县是由原邹平、长山、齐东三县合并而成,算来不过五六十年而已。而原邹平县的历史却非常悠久,西汉时代的邹平县、梁邹县、东邹县、高苑县、於陵县、东朝阳县、菅县,几经拆并分合,逐渐演化为后来的邹平县。隋代邹平县隶属齐郡。唐代隶属淄州。宋代隶属淄州,并析临济县并入邹平、章丘二县。金代袭宋制。元代隶属济南路,并析邹平县之齐东乡置齐东县。明、清两代隶属济南府。民国初隶属济南道。1950年隶属淄博专区。1953年隶属惠民专区。1956年并长山入邹平,1958年并齐东入邹平,改隶属淄博专区。1961年隶属惠民专区。1992年以后隶属滨州地区或滨州市。
至于老邹平的版图如何、村镇几何?惟问诸《县志》。
据康熙版《邹平县志》记载:“茅檐蔀屋,村落纷绮,人烟绣错,齐固群萃州处之乡,况熙熙皞皞久被皇风哉!邹邑统以六乡,乡有里,里有村。《旧志》(所云里社),分列八方,殊淆里甲。兹各提其纲而系之所属,其中市镇、桥梁悉为详注,版籍瞭如指掌矣。邹平旧有八乡:曰伏生,曰长白,曰醴泉,曰梁邹,曰仁义,曰会仙,曰齐东,曰青城。自明洪武十二年,割会仙、齐东二乡益齐东县。十六年,又分梁邹乡之半益齐东县。十七年,割青城乡益青城县。邹之里社减矣!于是即所存之五乡内,摘出城郭编户,增立坊廓一乡,为六乡,共编户五十七里。坊廓乡编四里,城里、四关属焉。安家庄属南关,河西张家庄属西关。”
兹抄录邹平县村镇(里社)于下:
一、坊廓乡(城区)
四里所辖村镇有:东关、西关、南关、北关、安家庄、张家庄。
二、伏生乡
●伏一里领六村[井窥斋按:今在高新街道,县城东北。]
东范家庄、西范家庄、南范家庄、北范家庄、七里铺(村中有 张长白先生祠、村东有白条河桥)、牛家庄(接长山界)。
●
周家庄、景家庄、乔木庄、代庄、李家庄、孙家庄。
●
碑楼庄、贺家庄、会仙庄、郎君庄、郭庄、曹家庄、樊家庄、石家庄、崔家营、鲁家泉、黄家营、崔家庄。
●
韩家坊(有大集)、大李家庄、小李家庄、张家庄、张家山、马家庄、韦家庄、高家庄、南韦家、王家庄、十里铺、刘家庄、成庄、接官亭。
●
东赵家庄、樊家洞、小山前、芦泉、冯家庄、石家庄、井家庄、丁家庄、王家庄、孙家峪、象山前、西赵家庄、上娄庄、下娄庄、聚仙庄、吉祥庄、郭庄、秦家沟、黄家河滩、贺家庄、郭家洞、书堂(范文正公读书处)、柳家庵、三官庙。
●
柳泉庄、樊家庄、小杨堤庄、段家庄、韩家庄、车家庄、蒙家庄、禾家庄、杨家寨、马家寨、高家庄、刘家庄、唐家庄、于齐庄、松园庄、朱家堂(接长山界)。
●
鄢家庄、黄山前、侯家庄、见埠庄(有白条河)、伏虎庄、吕家庄、盖家庄、逯家庄(有集)、月河庄(有白条河)、代庄、杨家庄。
●
黄鹂庄、小店镇(有集、镇西北有伏夫子祠)、董家庄、苏家庄、崔家庄。
●
魏家庄、南村、郭家庄、木王庄、宋家庄、杨家庄、刁家庄
●
颜李庄、西颜李庄、张家套。
●
官庄、韩家店(有集)、孙家庄、邱家庄、白家桥、王家庄、碱场店、李家庄、辛庄、赵家庄、张家庄。
●
大杨堤庄、鲍家庄、北逯家庄、陈家河堐、太和庄、王家庄、平原庄(魏平原县城)。
●
韩家庄、小庄、永和店、刘家寨、杨村(村南有猪龙河桥)。
●
刘家道口、纪家庄、董家庄、释家道口、高家道口、省庄、毛张庄(有孝妇河桥)。
●伏十五里领八村[井窥斋按:今在韩店水库西北。]
颜家桥(有小清河桥)、释家套、姚家庄、冯家庄、耿家庄、旧口(有集、汉梁邹县城)、丁家庄、张家庄。
三、长白乡
☆
滕家庄、北辛庄、城子庄、后城子庄、收子庄、马庄、言芳庄、西河庄、后马庄。
☆
萧家庄(有集)、小王驼庄、小言庄、开河(有小清河桥)、王家庄。
☆
上口(有小清河桥)。
☆
大王驼庄(有集、村南有小清河桥)、李家庄、交东庄。
☆
北牛家庄、解家庄、崔家庄、南牛家庄。
☆长六里领六村[井窥斋按:今在韩店镇西北。]
东白家庄、西白家庄、波踏店、西韦家庄、霍家庄、小官庄。
☆
仓廪庄、邢家庄、左家庄、十户庄、刘楷家庄、二辛庄、窝村。
☆
王五庄、周家庄、罗家庄、信家庄、大陈家庄、时家庄、安上、顺和庄、刘家庄、陈玉平家。
☆
成家庄、张家庄、潘家庄、苏家桥、孔家庄、孟家坊、步王台(赵台城)、十户官庄。
☆
吕家寨、堐镇(有集、即古堐店镇)、杨家庄、言家庄、郭家庄、张家庄、孙家庄。
四、醴泉乡
◆
浒山铺(倚山沿水)、马步店、耿家庄、刘家庄、钟家庄、东窝陀、陈家庄、徐家庄、郭庄、滑庄、涌泉庵。
◆
西窝陀、董家庄、赵家庄、代庄
◆
宋家庄、成家庄、高家庄、许家道口。
◆
孙家闸(庄南有小清河桥)、东闸子庄、柴家桥(有小清河桥)。
◆
颜家集(有集)、韩家庄、西张官庄、重兴官庄。
◆
明家集(有集)、兰芝里、田家庄、耿家庄、东张官庄。
◆
段家桥(有小清河桥)、大张官庄、高家庄、曹家庄、宋家集、辛德庄。
◆
田家庄、马庄、桥子庄、刘家井、郑家庄、粉张庄。
◆
于家庄、王家庄、宋家庄、菅家庄、吴家庄、左家庄、大碾庄、罗圈庄、辛桥、王少唐家庄。
◆
杨家庄、王家庄、程和铺、丁家庄、郝庄、河沟庄、辛梁镇、魏家庄。
◆
青阳店(明章皇后故里、有集)、韩家庄。
五、仁义乡
▲仁二里领一村
仁马寨
▲仁三里领一村
南贾寨
▲仁五里领五村
孙坊庄、贾庄、王家庄、于林、高家庄。
▲仁六里领五村
宫家庄、胡家庄、张王庄、胡家店、徐家庄。
▲仁七里领二村
岳家庄、魏家庄、张家庄、李家庄、王家庄、田氏庄、毛家店。
▲仁八里领一村
刘户庄(龙虎庄)、段家庄。
▲
花沟镇(有集、东梁邹故址)。
▲
沙高庄、马家庄、徐家庄、大庄、侯陈庄、李家庄、宋家庄、冯家庄、官庄、高家庄。
▲
田镇(有集)、石槽。
六、梁邹乡
★梁一里领十一村[井窥斋按:今在孙镇东南。]
冯家庄、党家庄、蔡家庄、刘家庄、李家庄、高家庄、张家庄(井窥斋按:张临故里)、王家庄、五户庄、陈家庄、顺和庄。
★梁二里领十一村[井窥斋按:今在孙镇东北。]
东南四庄、中南四庄、西南四庄、杨家庄、安家庄、赵家庄、腰庄、宋家套、郑家寨、老牙赵庄、复兴庄。
★梁三里领八村[井窥斋按:今在或孙镇东北,或在高青县境内。]
辉里庄(有集)、龙桑庄、车郭庄、小刘宋庄、三户庄、曹家庄、潘家庄、小三户。
★梁四里领九村[井窥斋按:今在高青县境内。]
陈家庄、吕家寨、贾庄、杏行、后石门、郭家庄、吉祥庄、小辛庄、前石门。
★梁六里领六村[井窥斋按:今在孙镇附近。]
范家庄、都路平、大里庄、孙家镇(有集、即汉隋唐邹平古城)、北辛庄、高唐寨。
★梁七里领四村[井窥斋按:不详何处。]
打鱼李庄、于家庄、何家庄、官庄。
统观诸村,今择其要者,闲说如下:
孙镇与旧口
孙镇是汉晋隋唐邹平县旧城所在,而旧口是汉晋梁邹县及南北朝刘宋时代东平原郡旧城所在。
平原村
平原村曾是北魏时代的平原县与隋代济南县的县城。
高青县境内东南有高城镇、西北有青城镇,二镇曾经是过去高苑县和青城县的县城,因此该县以“高青”二字名之。有人介绍高青县说:高青为“三府四县”之地,东南部为高苑县地,属青州府;西南部为邹平县地,属济南府;西北部为青城县地,东北部为蒲台县地,皆属武定府。而严格说来高青乃“三府五县”之地,因为西南部分属邹平和齐东县二县。《邹平县志》之记载足以证明:今高青县县城田镇迤南及花沟镇一带当年确系邹平县之辖地。
里八田
故里辛家寨东北六里即邹平县里八田村,前几年曾是邹平县郑马公社或里八田乡的驻地,“郑马”之名源自里八田附近郑家、马庄二村之名,而里八田之名则源自明清时代邹平县之“乡里”区划。里八田原名田家庄,当年曾隶属醴泉乡之醴八里;而里八田东南十几里处亦有一田家庄,则隶属于醴泉乡之醴六里,因此分别以“里八田”与“里六田”名之,加以区别。
张临
长白乡之得名源自长白先生张临之故里所在,而张临之雅号则源于邹平县南部之长白山,长白山乃泰沂山脉之余脉。张临之故里在孙镇南张家庄,张临的老爸张克忠,元代泰定二年因功封邹平县子。张氏父子皆葬于张家庄之祖茔,今墓碑难寻,其事迹惟寻诸县志所载。
猪龙河
邹平境内有猪龙河,桓台境内也有猪龙河,东猪龙汇入孝妇河,西猪龙汇入马踏湖,一东一西,且二水同名,不亦奇哉?
上口与旧口
邹平境内旧口村和上口村皆与水有关。
上口应为旧小清河、杏花沟、黛溪河交汇之处。清代康熙年间山东巡抚张鹏《重浚小清河议》云:“夫浒山泺,环南山约二十余里,受众山之水,今增漯河之水归之,其势不得不汹涌澎湃、横溢无涯,遂于泺之尾出环河沟,复趋小清河故道。行八里至对门口,又会邹平之沙河,合二为一,其势益悍不可御,竟穿小清河故道,折而之北,决河一道,亦平地溢满,而邹平东北之地遂遭水患矣。”“上口”在清代应称之为“对门口”,清初小清河以漯水为上源,漯水汇入浒山泺,出浒山泺沿杏花沟东北行,在上口之南又汇黛溪河,直奔陶唐口,而由段家桥折而东北行的小清河故道遂渐淤废。黛溪河旧称沙河,在上口汇入杏花沟,至今犹然。清初治理小清河,章丘挑浚万家口至段家桥段小清故渠,邹平挑浚由段家桥开始、经宋家庄、经上口、经郭家口、至陶唐口段小清故渠,使小清河上源——漯河之水,不再入浒山泺。郭家口在何处?今迷失其所在。窃以为:邹平境内小清河故渠与杏花沟本是两条河流,小清河夺杏花沟之后,小清故渠渐废,而杏花沟遂以小清为名。至清末小清河道北移,杏花河又恢复旧称。
而旧口村为梁邹县故城,所以称之为旧口者,是因为过去孝妇河、猪龙河在城西相汇。另有白条河,又称月河,源于南山之涧,流至城南柳泉庄、见埠庄二涧合流,且有泉出涧中,曲流至黄山东南,行径如月之半规,所以又称之为月河。又北流经城东七里铺,东折北流汇入猪龙河。月河村因濒临月河而得名。
段家桥
今邹平境内之段家桥村,有人考证系《酉阳杂俎》的作者段成式的故里,明清时代曾是章丘县十八个镇之一,每逢阴历四、九之日有大集,《章丘县志》有记载。而《邹平县志》则记载段家桥属于邹平辖地,但不见有集市之记载。段家桥村介两县之交,行政隶属之变更在所难免,然究竟何年划拨邹平县?则未见诸记载。
醴十里
故里辛家寨迤北诸村,于今皆邹平之地,而过去则或隶属邹平、或隶属齐东,若丁家庄、郝庄、程和铺、小魏家、辛梁镇等村,过去隶属邹平;而程和铺迤北的小张家、田李斯等村则隶属齐东。原邹平县醴泉乡之醴十里诸村犹如东来巨楔,揳进章丘与齐东之间,楔子之北即齐东地,楔子之南即章丘地。方圆五六里地之区域并无“榫卯”迹痕,所谓屋舍相望、鸡犬相闻,且世代通婚,然居民口音却存在细微之差别,可见行政区划之印痕,竟然亦能渗透进人之血脉。
青阳镇
邹平青阳镇是明宣宗朱瞻基的皇后孙氏的故里。孝恭章皇后孙氏是永城县主簿孙忠的女儿,少年时因貌美被选入皇宫,以后由嫔而妃、由贵妃而皇后,逐步成为“母仪天下、左右政柄”的大人物,死后葬于北京十三陵之景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