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长山、邹平王氏同宗考

本宗王氏素有“长山为东支,邹平为西支”的传说,由于历史文献可见资料的匮乏现在依然难以弄清原因。

   邹平(鄢家庄)、长山(大由庄)王氏认同宗发生于大清乾隆辛丑年间(即公元1781年)。依据是《梁邹王氏谱》中前修谱族叙记载:“迨元末有益都路都总管讳  者,吾家宗谱内一讳字为蠹鱼食去,不敢书,自此吾家始有谱。即以都总管为鼻祖云。有族祖讳佩璋言:王氏宗谱,原邹平国子生耿君所作,原文被兵火失去,犹忆其大略数行……至元,王氏世职於益都路,元末有益都路总管王宣,明太祖兵北下沂州,死之。下皆称公,亦未详,公为称谓、为名号,逃居滨州,后迁邹平青城镇。后洪武三年,改青城镇为青城县,遂有分居青城者,青城邹平一沠也……”。而长山官庄族谱中记载:“宣子三:顺、平、让。平乏嗣,顺居长山,让居邹平”。

当时因朝代(元朝)、父名(王宣)、居住地(沂州为官)相同,而王宣之子王让又有迁居邹平的记载,所以两家就确定了同宗关系;又因讓(今简作让),所以在认同宗之后,邹平修谱后就有了邹祖谓讓“讳为蠹鱼食去左旁,右存一襄字”的说法。

  奇怪的是乾隆年间邹长联宗后,长山王氏嘉庆二十三年版《王氏族谱》中却没有任何记载,而且谱叙中也没有留下只言片语。

  长山世祖王宣为宋末元初人物与邹平的世祖王宣为元末明初人物,虽然名字相同但所处时代大约相差七八十余年,结论从两位世祖王宣而论肯定是不同的两个人(详见:元朝两始祖:姓王名为宣,今朝梁邹地:王氏缘不源介绍)。很显然以王宣和王让作为邹长联宗的依据,从时间上来说缺乏必要的历史参考条件。

本人在这里也提出几个论点供参考

1、邹谱叙中记载:原王氏宗谱为邹平国子生耿君所作……”在古代请名人和其它外姓文化人代写族谱序文的现象比较常见,但有一个缺点外姓人毕竟对王氏源流及人物传承等方面了解不够全面,所了解的内容除了王家人提供的信息外,大多从一些书籍上借鉴利用,比如粤稽王氏源流,有琅琊太原二沠,而在齐青者,皆琅琊之后。余家琅琊苗裔也。琅琊自王望称鼻祖,历秦、汉、晋、宋,二千八百年间,名公辈出,代不乏人便是从书籍中借鉴而来。文中所述琅琊王氏鼻祖为王望,王望字慈卿,东汉时期历史人物,官至青州刺史。据考琅琊王氏始祖为秦末王元,(秦大将王翦--王贲--王离--王元/王威)秦朝末年,王离被项羽战败。为避秦乱,王元王威举家由陕西频阳迁居山东琅琊皋虞村(今临沂诸城一带),王元称为琅琊王氏始祖;其弟王威后迁居太原称为太原王氏始祖,只有王元可以称之为历秦汉晋宋两千八百年间,其后名公辈出,代不乏人。故而耿珺所言全信度不高。

   2、邹谱叙中记载:“有族祖讳佩璋言:王氏宗谱,原邹平国子生耿君所作,原文被兵火失去,犹忆其大略数行……至元,王氏世职於益都路,元末有益都路总管王宣,明太祖兵北下沂州,死之。下皆称公,亦未详,公为称谓、为名号,逃居滨州,后迁邹平青城镇。后洪武三年,改青城镇为青城县,遂有分居青城者,青城邹平一沠也……”因原王氏宗谱被兵火失去,序文中仅凭王佩璋一人记忆其大略数行。再结合请外姓人耿君所作的序文,其可信度就大打折扣了。所以仅凭王佩璋记忆中的元末益都路总管王宣,明太祖兵北下死之。来作为梁邹王氏上源节点(孤证),缺乏有力的参考数据支撑。

3、据雍正四年即公元1726年《长邑城东王氏谱》谱叙中记载:“厥姓氏始审渊源,谁知支分派晰,同出一脉,而敦亲睦族,以致亲亲之道也,最可憾者元末明初两支徙居青邹。景泰三年讳琰改姓赵,更名荣,移籍郓城,后裔绵绵,代有达人,岁时伏腊,弗得列于祖宗之旁,我祖宗能无隐痛乎?”

早在邹长联宗(乾隆辛丑)五十五年之前,长山谱叙中便记载着元末明初有两支王氏徒居青邹,这里所指的青邹便是青城和邹平两地;而且还同时记载景泰三年谓琰改姓赵,更名荣,移籍郓城。其可信度千真万确,外迁郓城南赵楼的赵氏一族至今都和大由保持着宗亲关系。

4、另据雍正四年《王氏重修族谱后序》中王宏叙述:至于郓城一支癸丑春十七世谓可化曾开寄一纸五十年未音信,莫通且道里辽远,徽名力础,故仍其旧附于编末,青邹两支密迩,长邑合叙较易,彼皆另有谱源流自晰,无庸更详;主要提到了郓城一支曾联系未见回信和青邹两支已另立族谱的情况。

此处再一次提到:长山王氏族人在雍正四年续修谱时,曾经也联系已经外迁的青城和邹平的两支宗亲合谱,但因青城和邹平两支王氏不仅相处的非常融洽而且都已经另立族谱,并且彼此之间谱源流比较详细,与长山合谱很容易,暂时不用更详。也就是说在雍正四年时外迁青邹的两支王氏都承认与长山王氏是同宗关系。

5、 长山王氏谱中没有明确说明迁徙青邹两地的王氏世祖是谁?谱中所载:第八世王顺、王平(乏嗣)、王让(后不可考),而并非是“让”居“邹平”。这里的记载应该是准确的,之所以选定王让作为乾隆年间邹长联宗的依据,完全是根据邹谱所载:吾家宗谱内一讳为蠹鱼食去,不敢妄书。而“让”字的繁体写法为“言+襄”字,这便成了乾隆年间修谱后出现的“讳为蠹鱼食去左旁,右存一襄字”的说法,而实际外迁青邹的另有其人。另据长山王氏谱中记载外迁的(1)、王顺子三:友亨(不可考)、致亨、道亨(原谱载寄居邹地未详)为第九世,王道亨原谱载寄居邹地未详,由此可知九世王道亨(元朝初中期人物,约生于1275年)有可能才是外迁邹地之人。但他外迁的时间应该是元朝中期,大约公元1300年之后,元明时期的青城属于邹平县青城镇,当初外迁邹地不是指邹平鄢家村,而是青城镇贤孝村(后称小位家庄)。谱中虽然记载王道亨和大哥王友亨(谱载后不可考)兄弟二人失去音信,与外迁青邹两地的为兄弟二人相符,但是近年来考证王友亨的后裔在莒南县板泉镇王家岭村。

(2) 、六世祖王青之子王仙(本县社长原谱载后不可考),《忠显昭先之碑》碑刻记载王仙二子一女。两个儿子的下落也是后不可考,兄弟二人也成了外迁之人,也符合元末有两支迁居青邹的条件。但由于族谱中没有留下相关记载,在此有必要提出来供参考。

二、青城王氏考

据《青城重修族谱叙》记载:“迨元朝间有始祖王通兄弟二人同迁于济南府邹平之青城镇东小位家庄,即古所谓贤孝村也。明洪武三年青城镇改为青城县,遂有邹平、青城之分、则靑与邹原为一派有由来已久矣……”。王通兄弟二人中另一人是谁?就成了邹平王氏本源研究中的最为关键的人物,但是由于青城那边老谱缺失,仅有民国年间所修《青城王氏谱》但是其中却有一篇《王氏族谱重修叙》(为乾隆三十八年十三世孙王方书所书)谱叙文记载:“余家先世琅琊人,远祖不可考。始祖兄弟二曰“通”、曰“某”(某即不知名讳的意思),同迁于济南府邹平之青城镇东小位家庄,即古所谓贤孝村也。”也明确说明上源无考。从此谱叙修时间(公元1773年)可知还早于乾隆辛丑邹长联宗之前四年的时间。这是可见的青城最早的王氏谱叙文,从“王氏族谱重修叙”“重修叙”而言在此前还有老谱,只不过王通上源和兄弟为某公是谁同样没有记载。

青城王氏比较珍贵的资料是原在青城东乡小位家庄北谕葬茔中左侧石碑记载着的《青城王氏宗派图》,并在《青城王氏谱》中有载相传至今。始祖谓王通,子四:五公(皋)、七公(全)、八公(元)、九(智)公名讳及孙子辈情况均有记载。此碑所刻内容为第四世重孙子辈中的某人整理而成。宗派图中世系婚配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可谓比较详细。此图约为大明前期所立,据推算比明成化六年邹平鄢家庄所立《故朝列大夫王公墓碣铭》之碑还要早几十年(大约一至二代人)。

明朝前期,在青城小位家庄北立有一块石碑,上面刻有《王氏宗派之图》,图中有载始祖谓王通。邹平鄢家庄的明朝成化六年所立《故朝列大夫王公墓碣铭》碑阴世系图所载始祖为高祖/考妣(即早已去世的高祖爷爷和奶奶名讳都已失考)、长山大由庄的元朝至元十八年所立《王宣忠显昭先之碑》碑文中有载始祖是四世祖高苑县酒税都监王善均是最早记录各支世系源流出处,都是非常重要的历史文献资料。

邹平梁邹王氏考

《梁邹王氏谱》的最初修撰,大约为明朝成化六年间(公元1470年),即王贲离世前后这段时间。据明成化六年三月由孝子王玺、瑁、琭、瑾、瑄、璘、婿刘钊为父亲王贲所立《故朝列大夫王公墓碣铭》中所载:此碑碑文是由乡贡进士张凤骞撰写和监生耿珺书篆的碑碣。墓碑前面篆刻誌铭,墓碑背面载有世系图。据乾隆五十六年谱叙文中记载:“世系图中上溯始祖,下及曾孙,前后七代,间叙旁支,其预为后世计。知其本源,全都记载的非常详细,原碑文载有重孙五人但是名字皆不可辨。”也正是在这段时间前后,还曾经请监生耿珺专门为始修的《王氏宗谱》作了叙文,那个时候族人世系图即是碑阴所刻自高祖(考妣)--大公/二公/六公--子岩--贲--玺、瑁、琭、瑾、瑄、璘、婿刘钊--孙二十三人--曾孙五人(名字不可辨)等世系。现在可见的道光甲午版卷首《梁邹王氏碑阴世系图》很显然是后人在修谱时在原明代《碑阴世系图》的基础上加以完善而成的,使之支分派别、源流自晰。(见附图)

《梁邹王氏谱》的第二次续修是康熙三十五年(即公元1696年),据上次修谱已经过了226年,约十代人,子孙已繁衍至六七百人。而且大多数都往上接不上世系。遂由十三世孙王启喆开始领修族谱。他在《前修谱族叙》中说余家系出琅琊,汉唐晋宋间,名公辈出,代不乏人。然世远年湮,其详莫稽,迨元有益都路都总管  谱中讳字为蠹鱼食去不敢忘书,余家有谱昉此,即以此为吾家之鼻祖云有族祖讳佩璋言:王氏宗谱,原邹平国子生耿君所作,原文被兵火失去,犹忆其大略数行,曰:王氏世系琅琊王氏之后。王先有孝子王祥、异母弟王览,祥生五子,览生六子,官皆至公卿。晋时有二十八侯,十八驸马,所谓王谢子弟即此也。后以政绩著者,名人甚多。至曦献辈,又以文墨著顕。至元,王氏世职於益都路,元末有益都路总管王宣,明太祖兵北下沂州,死之。下皆称公,亦未详,公为称谓、为名号,逃居滨州,后迁邹平青城镇。后洪武三年,改青城镇为青城县,遂有分居青城者,青城邹平一沠也

梁邹王氏本源研究最值得注意的是第一位节点人物是王启喆,他所说的话非常讲究实事求是:(1)、肯定了本族系出琅琊这和明初《故朝列大夫王公墓碣铭》中所载“王贲公晋右军王羲之后,世家青城……”相同,因为王羲之是琅琊王氏代表人物之一。

(2)、“宗谱内迨元有益都路都总管  谱中讳字为蠹鱼食去不敢忘书,余家有谱昉此,即以此为吾家之鼻祖云”。叙文中所指宗谱应该是他二十岁时,伯父王及申交给他,并嘱咐其一定要珍惜收存的,一纸早已零落不堪的王氏宗谱。其《王氏宗谱》大部分内容所载由于历经战火均已失去,仅剩的这一张也残缺不全。比较有价值的信息是“迨元有益都路都总管  谱中讳字为蠹鱼食去”。成了寻根求源的关键线索。

(3) 、由于已经不知道益都路都总管是谁?就听族人王佩璋说:“原王氏宗谱乃邹平国子生耿珺所作,原文被兵火失去,尚且还记得其中数行内容,大概是这样写的;王氏世系琅琊王氏之后。王先有孝子王祥、异母弟王览,祥生五子,览生六子,官皆至公卿。晋时有二十八侯,十八驸马,所谓王谢子弟即此也。后以政绩著者,名人甚多。至曦献辈,又以文墨著顕。至元,王氏世职於益都路,元末有益都路总管王宣,明太祖兵北下沂州,死之。下皆称公,亦未详,公为称谓、为名号,逃居滨州,后迁邹平青城镇。后洪武三年,改青城镇为青城县,遂有分居青城者,青城邹平一沠也

      王佩章可能是见过原《王氏宗谱》,据他回忆:(1)、本宗是出自琅琊王氏。(2)、入元朝,本宗王氏世职于益都路,到了元末王宣任益都路都总管之职。在明朝的官兵打到沂州的时候,王宣公死于战乱。这就与王启喆所说的元朝有益都路都总管  谱中名讳被书虫所蚀,有共同点,都是元朝在益都路作都总管不谋而合。(3)“至元,王氏世职於益都路”。“世职”一词释义为世代承袭的职位,也就是说进入元朝以来,本宗王氏曾经有好几代人在益都路做官,没有依据,《碑阴世系图》中倒是记载大公有一支后人迁居益都路。由此可知王佩璋所回忆起来的事不一定都属实。(4)元末,明兵攻打沂州的时候,王宣公战死。据此说则明确说明了,这位王宣是1367年官封淮南行省平章政事,加封沂国公的王宣,明史上都有所记载。所以这位王宣就成了梁邹王氏本源研究比较关键的第二位节点人物,这也就是王学、王振华二位老师历经几年的时间,去研究查证的根本原因,事后通过推论得知元末沂国公王宣为扬州兴化任功入赘王家,次子名为王宣。其结果是现在梁邹王氏一族完全否定了系出琅琊王氏,全都成为了兴化任姓后裔。

《梁邹王氏》第二次续修谱期间,还曾经委托赐进士出身的邹平人士成晋征,字昭具撰写过族谱叙文:按晋史有太傅王祥,世居琅琊,其族甚繁,至曦献辈,又以文墨著顕,遂有琅琊王氏一派,孟望族也。至元有益都路都总管王宣,迁扵邹平之青城镇。明兴,其裔子岩生贲,任阶州知州, 以先人爱邹平山水之秀,徙居黄山下,遂为邹平鼻祖

此叙文中将王启喆和王佩璋所说的话合二为一,本宗王氏系出琅琊和至元有益都路都总管王宣。成晋征作为一名外姓人,虽然 才华出众,但要给其它家族代写叙文,必须向王启喆和王佩璋等人了解情况后,集思广益才能落笔成章,没有特别提出有参考价值的信息。

第三位节点人物是王贲,王贲字文明。生于洪武三十年正月十九日(即公元1397年),卒于成化六年(公元1470 )正月初六日,享年73岁。年少时就考取秀才,后七次考取举人都不就,后经地方政府以贡生举荐到太学(朝廷最高学府),在吏部的选拔考试中,名列前茅。授奉训大夫,曾任阶州知州,山西大同同知,加封布政司参议。所以称之为参议公。王贲以邹平山水之丽,遂从花沟镇刘天师庄迁居邹平之黄山脚下(今鄢家村),为迁居邹平安家落户的第一人。王贲的父亲为王子岩,爷爷为六公,两人的墓均在花沟镇刘天师庄。

2016年4月18日,王振华、王学等人曾驱车前往高青县花沟镇天师庄寻找六公墓碑,在天师庄族人王泽春、王传利、王允义等人的协助下,找出六公 墓道碑一通。此碑为清末同治四年九月由王方理、王世法等带领族人所立,同时还立有王子岩题名碑一通。六公墓道碑上没有记载六公的名讳,本来想通过六公来找出上源关系的计划成为泡影。王氏谱中关于王子岩的信息记载较少,但从同治年间为他重立题名碑而言,王子岩应该曾经考取过功名,若不然也不会有后人为他立题名碑以示后人。当然同治年间所立是因为原先的 题名碑早已毁坏的缘故,但是从明朝至清同治年间历经几百年,肯定还有族人知晓原题名碑上的碑文内容。

王贲生年七十三岁,去世前连重孙子都有五个了。(1)、他会不知道自己的爷爷六公叫啥名吗?(2)、他会不告诉自己的儿子和孙子自己的爷爷叫啥名吗?(3)他的儿子们为他立碑时为啥只写六公而不写名讳?(4)、如果以大公二公三公…等称谓是有什么隐情,不方便明说的话,为啥青城那边的王氏宗派图从王通以下的世系名讳却都标注的非常明白呢?

7、邹平与青邹两家王氏自古相传是一家人,却是各修各的谱。虽然不存在连谱情况,但最有力的佐证有以下几条:(1)是王通之子为五、七、八、九公,与迁邹世系的大、二、六公看似为叔伯兄弟;(2)是二公墓在青城贤孝村。(3)是字辈传承相同。就字辈传承而言邹平王氏在第二次修谱时便拟定了“世守传毓允,泽淑延锡鸿”十个字辈,在此之前已有“启元赐方”四个字辈,启为第十二世。(4)邹平始祖墓也在青城小位家庄。

在此特别提出一个疑问“三公、四公”是谁?三公、四公从兄弟排行上而言肯定与青城和邹平其他七位祖公有血亲关系?“三公、四公”的父亲又是谁?与王通和某公又是什么关系?关键是邹谱和青城王氏谱中始终没有关于“三公、四公”父亲的信息记载。

8、《梁邹王氏谱》的第三次续修是雍正六年,即公元1728年。距上次二续修谱今32年的时间,这次续修谱十二世孙王启迥撰写谱叙中记载:“余家世居青城镇,继移花沟,后乃徙居邹平。洪武三年,改青城镇为青城县,始祖墓即在邑东三里庄,古所云贤孝村也,残碑断碣,痕迹存。始祖之下在邹则有大公、二公、六公,大公无考,二公之墓仍在青城,六公之墓在邹城北花沟镇。谱序甚明,而在青之谱,则有五公、七公、八公、九公,似邹与青之原为一派,有由来矣,特以家谱废缺,终难详载。”

据王启迥所说邹平梁邹王氏“世居青城镇,(六公和儿子王子岩)继移花沟(刘天师庄),后来(王贲)乃徒居邹平。洪武三年,改青城镇为青城县,始祖墓即在邑东三里庄,古所云贤孝村也”。再次说明邹平王氏始祖为青城王氏,与第二次续修谱提到的王启喆所言“后迁邹平青城镇”相同。而且指出“(始祖)墓在邑东三里庄贤孝村”,与青城始祖王通同在一个村庄祖茔。

查阅明天一阁藏书《青州府志》,在元朝这个朝代,没有关于益都路总管王宣和王佩璋所说的曾经有好几代人在益都路为官的人员记载。包括元末沂国公王宣和儿子王信曾在沂州守城,抗拒明兵。尽管沂州城属于益都路管辖范围,但在《青州府志》上也没有记载。就连长山王氏七始祖元初开国勋臣王宣,曾在沂州担任忠显校尉拜军都总把之职,以及八世祖王顺曾担任沂郯管军校尉也同样没有记载。可能是文官府志上大多数有记载,武将则记载的很少一样。金天会九年(公元1131年)改青州为益都府,初属山东路,下辖六县;元初改为益都路。明清为青州府(今青州市)。沂州就是现在的临沂,郯城是临沂的附属县城。

论点:假设元末沂国公王宣与益都路都总管不可能是同一个人的话,所有的考证和推论都将付之东流。

本人认为正本清源固然没错,但在没有见到相关记载的情况之下,单靠某一条记载信息推论而取得的结果给人感觉有点不真实。宁可上源找不到,也不能轻易过早的下结论,毕竟寻根溯源意义重大。就像现在全国人口最多的三槐王氏,始祖王言的上源是属于琅琊王氏还是属于太原王氏,虽然各有各的文献记载,但是还是在为此而争执不休,始终下不了结论。

在家族文化研究和正本清源方面一定要注重依据和参考历史文献上的记载。

温州谱牒专家王俊海正在进行人类家族基因DNA对比认证,而且复旦大学已成功对曹操家族基因关系进行了区分对比认证(见《曹操家族藏在DNA里的超时空生命记忆》一文),这也是近年来比较科学的一种寻求上源的方法。其实全国各地现在有许许多多的姓氏,因为家谱缺失而找不到上源,给子孙后代留下了永久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