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均安

 

       在我们青州云门山下,有一处被当地人叫做“洋鬼子林”的地方,曾是青州基督教会的墓地,这里也长眠着一批外国传教士。现在除了那两棵挺拔的百年古松树外已看不到半点墓地的痕迹,我们只能通过那些或扑倒在路旁荒草中,或已砸烂垒砌到房子上,或躺卧在院中角落里的几块或完整、或残缺的墓碑去认识和了解那些长眠在这里的外国传教士们。在一所房屋的墙角上,就垒砌着一块墓碑的残角,上面显示着“劳公仲氏讳均帮李提摩”等几个字,这就是为青州人民做出了很大贡献的著名英国基督教传教士仲均安的墓碑。

离英来华

        仲均安(Alfred G. Jones,1846-1905)是基督教新教在山东的传教士先驱之一。1846年出生于爱尔兰的威克斯福德郡,他由英国圣公会抚养成人,长大后经商,是当地一名成功的商人。因受到海外传教运动的影响,他决定去国外传教。先在圣公会神学院学习,毕业后他申请加入了基督教浸礼会,成为一名自费传教士。1876年,仲均安把生意委托给其代理人料理,自己不远万里,远涉重洋,于11月来到中国烟台学习汉语,开始了他在中国30年的传教生涯,是山东基督教事业的开创者之一。由于仲均安具有高尚人格和高深学问,仲均安后来为山东新教各教派所器重。1899年5月,他在中华基督教教育会会议上,当选为理事会委员。仲均安精通英语和汉语,在华浸礼会用了28年时间翻译了一本全中国通用的《圣经》,前后聘请了14名著名学者参与,仲均安是参与者之一。仲均安和李提摩太一起被尊为“浸礼会中国差会的共同创始人”。

青州赈灾

        从1875年开始,山东发生了严重的旱灾,持续四年,干旱程度为200年一遇。粮食大量减产,居民食无所依,饥民抛弃家园外出逃荒,出现了大规模的流民潮。前几年引起轰动的电视剧《闯关东》,就反映了当年的情况。据1875年《申报》报道,青州府“秋冬雨雪仍然欠足,麦难播种,农民失望,以致室如悬磬,野无青草”。连续干旱导致农田失收。据《光绪初年华北的大旱灾》一书显示:1876年青州一带的灾民只能以米糠、麦麸、树皮、草根、草籽等充饥。在官府赈灾的同时,民间也开展了赈灾。1875年英国基督教浸礼会派遣著名传教士李提摩太到青州赈灾。1877年5月,英国基督教浸礼会派传教士仲均安来青州协助李提摩太的赈灾工作,同时拨白银万两赈灾。李提摩太在自己的回忆录中是这样记叙自己和仲均安发放救灾款的:当我们打算在一个村子或城镇发放救济时,我们就把银子交给当地当铺,当铺负责把银子兑换成铜币,再雇十多辆小车把铜币运往需要救济的村庄。到达目的地后,叫饥民们成排成行的坐在一处空旷的场地上,男人以及怀里抱着孩子的的妇女们坐好了以后,我告诉他们我有一点点钱,如果大家能安静的坐着,我愿意把所有的救济金发给大家。第一次分发一小部分,然后再发第二次、第三次。人们都得到了救济金,没有一个人离开自己坐的地方。

创办孤儿院

        1877年底,李提摩太奉召到山西赈济更为可怕的灾荒。仲均安留在青州,一人负责英国浸礼会山东差会的工作。他负责与赈灾有关的账目和先前建立的孤儿院。孤儿院在离青州府城数十英里的大尹村的一所拥有绝大院落的房舍内,由于传说闹鬼,那儿荒废已久,没有谁敢冒险住在那里。当时人们对外国传教士不了解,从官府到民间,都有着严重的排外情绪。村民声言要放火焚烧他的房子,他打水的井里,被撒上了毒药。早晨起来一看,大门被杂物所堵塞了。院子里、屋里经常被扔进石块。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仲均安继续不断收留孤儿,前后达2000多人。为了抚养这些孤儿,仲均安向自己的亲朋好友、基督教会提出帮助,请他们捐款。仲均安自己在英国的公司也汇来了救济款。仲均安还教这些孤儿学习谋生的一技之长。孤儿们在这里被授以铁工、木工、纺织和制作绳索等技艺。仲均安还从国外订购了许多机器,从各种小玩意到威力巨大的手动机床,使孤儿们接触到了现代工业。还让孤儿们掌握了一种新的制毯工艺,形成了一个拥有多种工具的工厂。

创办培真书院

        为了传教方便,仲均安在偶园(原冯家花园)对面购买土地,建平房41间,分南北两院,南院为学校,北院为教堂(今城里拜主圣堂院内小教堂)。1885年,仲均安、怀恩光和卜道成在青州建立了一所培养本地传道人员的神学院,仲均安担任书院监督。这所名为“葛罗培真书院”的神学院培养了很多中国牧师。培真书院附设师范科,是山东最早的师范教育。仲均安为神学院付出了很多心血,还撰写了教科书和神学著作。1917年培真书院合并于广文大学堂,后来又合并于齐鲁大学,现为山东大学趵突泉校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仲均安是现在山东大学的奠基者之一。

引进现代纺织机器

        仲均安具有商人对经济的敏锐的观察力,他在呼吁传教士帮助中国人的同时,在青州府实施他自己称为“建立棉纺织工业的试验”。他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是:“救难与生财交济,更便者又莫机器局也,苟能设立学堂招考生徒,以工代赈,庶几稍慰于心”。当时青州一带民间妇女多为手工纺纱纺线,但生产效率很低。他想把英国的纺织机器引到青州,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操作。于是他在益都创建纺线局,他自己出钱购买机器,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操作。聘请技术人员,招收信徒学习机器操作,所有工人都是基督徒。当时青州民风未开,人们对西方机器并不熟悉,创建纺线局困难重重。仲均安率门下生徒,尽心力于纺线机器,经营四年,始得告成。试纺线自十二号至十六号均无不合格,门下生徒技术纯熟。1897年,纺线局正式开始营业。可惜,他们购买的所有机器在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中被一把火烧掉。六、改良棉花品种仲均安认为发展棉纺织业需要棉花,在创建益都纺线局的同时,他注意到当地的棉花品种不佳,质量较差,产量偏低。他引进西方优良品种,编译总结了种棉方法,从选种、治地、施肥、作畦、布种、时令、选料、松土、打头、拾花、收成和换种等方面系统地进行了说明。1896年试种成功,所试种洋种,桃大如鸡卵。每棵结数十枚,亦有过百者,超过青州原有棉花,推进了青州棉花品种的改革。仲均安将试种成功的经验总结成论文《山东试种洋种简法》一文,发表于1887年中国《农学报》,这是我国首次介绍洋棉及其试种经验的文章。

改良蚕种

         1898年,仲均安从欧洲购买了蚕种,他把西方的蚕种和养蚕技术介绍给青州贫穷的信徒。1899年春,仲均安将蚕种交给12名蚕农试养,结果非常成功。洋蚕产丝不仅多于本地蚕,而且蚕丝成色非常好。仲均安自信的说:“毫无疑问,这次试验是成功的,尽管中国人在尝试和接受新事物上比较迟钝,但是,我深信这些新蚕种会慢慢流行起来的”。为了推广新蚕种,仲均安写信给《教务杂志》,愿意无偿的把自己手中的蚕种分给其他地区的传教士,让他们帮助推广,以期让更多的中国人获得实惠。正是由于仲均安热心推广优质蚕种,青州后来成了山东最著名的蚕业基地,直到今天,青州还有一个叫“山东广通蚕种集团”的公司,还在继承着仲均安的事业,继续为繁殖优质蚕种而努力。

邹平赈灾

        1888年6月,黄河流域连日大雨,势若倾盆,临近黄河的邹平一带,发生洪灾,黄河河水泛滥,田地、房屋各有淹没,发生饥荒。浸礼会派人前往这里赈灾,同时开辟新的教区。仲均安夫妇于1889年来到邹平,他在这里一边赈灾,一边传教布道,将邹平建成了继青州之后的第二个大教区。他在邹平住了7年,这期间,他不知疲倦,勤勉努力,机智而充满活力的工作,为邹平救济穷人和布道开辟出了一片新天地。直到1896年,仲均安一家才回到青州府城。

安葬青州

        1905年7月,仲均安去泰山度假,在那里忙一些文字工作。他住在泰山上的一座小庙里,周围是小山坡。7月17日(星期一)晚上,泰山上疾风暴雨,一阵狂风撕裂了庙基,小庙坍塌,把仲均安埋在了里面,落下的一架房梁砸在他身上,正值盛年的他就这样去了。他的去世,对他身后的同事,尤其是对仲均安夫人和他的两个女儿、一个儿子是极为沉重的打击。朋友们将他的遗体运回了青州,按差会的仪式举行了葬礼。殡葬那天,一大群本地人和外国传教士冒酷暑为他送行,遗骸葬在青州府城外,照他的意思筑了一个华式的坟墓。后来,在他的脚后又建了一个坟墓,是他的老朋友、山东共合神道学院(校址青州)教授、齐鲁大学神学院首任院长、美国北长老会著名传教士方伟廉博士的,这是因为方伟廉博士与仲均安有着共同的处世思想,所以请求将他死后的遗体埋在他老朋友的脚后。邹平基督教会得知噩耗后,专门刻了一块碑并砌到教会墙里永作纪念。他的老朋友、著名传教士李提摩太于仲均安去世两年后,将仲均安的遗著出版,并为之写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