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平长山"芯子"
长山"芯子"的起源可追溯到明清时期,自光绪年间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主要集中在甘埠村一带。每年从正月初三,长山人就开始张罗着迎泰安奶奶回娘家,自此日开始至正月十五返回,长山便开始一年一度精彩的社火祭祀表演。据传是聪明的长山人看到点燃后的蜡烛,由蜡芯上火苗的摇摆受到启发,并结合龙灯、狮子、竹马、旱船等表演,逐步研制而成,故称之为"芯子"。
黛溪中兴龙灯
黛溪中兴龙灯共有2条,一条蓝色,一条绿色,舞龙的道具包括龙身、神珠、龙门等,龙灯讲究自己扎,自己画,龙衣色彩自己染,不用市场货。中兴龙灯龙头较大,龙身较粗,龙身共七节,舞龙时龙头需5人轮换,龙尾需34人轮换,中间五节每节需2人轮换。
高跷是一种双足踩着木跷做舞的杂耍形式。木跷高矮不一,矮者一、二尺,高者五、六尺。踩高跷又分文武两种,文者重于踩和扭,武者主要是特技表演,要求演员具有较高的武功,如肩上驮人、单腿跳步、后折腰、劈叉坐地跃起、翻筋斗、跳凳子等。一般二三十人为一队,踏着锣鼓节奏,边踩边舞,变换队形。舞者多扮演"唐僧取经""八仙过海""梁山伯与祝英台""哪咤闹海""白蛇传"等传说故事中的人物。
用竹木扎成船形,外罩彩绸或布,船上插莲花蓬。表演者居其中,用布带将船系于腰部,装假腿盘放船上。船顶用彩绸围饰。一般由两人表演,一人扮渔妇,渔夫划浆,渔妇坐船。一般表演节目有荡舟歌唱、与风浪搏斗等。
剪纸
剪纸,流行于邹平市东部长山、焦桥和北部孙镇、九户一带。春节到来,家家户户在门楣、窗楣甚至屋梁和墙龛粘贴七色罗门钱(俗称骡马钱、萝卜钱),预卜来年人财兴旺。罗门钱多用祥云、梅花、紫荆、双鱼、圆铲等吉祥与祝福的图案,并刻上"吉星高照""天官赐福""人财两旺"等字样,微风吹动,轻飘拂摇,呈现出一种欢乐祥和的气氛。其制作过程多用未经着色的原生纸,刻纸用宽窄不同、大小各异的凿子十余种,在木质的底板上涂洋腊,将大摞的纸切成长方形,抻平压实,铺在底板上,用铅笔或者炭条在罗门钱草样上打上九宫格,选取不同刃口的凿刀,以枣木槌击凿入纸,然后再以刻刀"搜边",最后把原生纸放进盛满各种颜色的热锅里,漂染成花花绿绿的颜色。
窗花品种极多,以大红单色为主,间亦有半剪半染五彩并用的。形式多随民居窗子的格式而变化。棂子窗花,适应狭长窗棂。单幅多为长条形,但农村剪纸能手,在窗棂上兴起了许多变化:四个角各用三角形图案装饰,名为"窗角"。正中以四、五幅长条作品拼成一个大幅,起统领作用,名为"窗心"。其余空间或花鸟,或人物,或鱼虫,或走兽,随意点缀,名为"小花"。
古城竹马
临池镇古城情景竹马形成于清代中叶,鼎盛于清末民初,乃原长山县三大著名杂耍之一,是一项元宵节期间以扮玩杂耍为主要形式的民间习俗。扮玩者均着满族人衣帽,节目亦以清朝为背景,9位骑马者中,为首者名称"老汗王",身份为清朝顺治帝,另8人则分别代表8位皇子(亦有8位皇爷之说)。
西董东峪村车子灯
西董东峪车子灯来源于革命根据地延安。抗日战争时期,负有山东"小延安"之称的东峪村是抗日战争时期著名的革命根据地,是胶东红色走廊的重要枢纽。东峪人民曾在这里护送过徐向前等高级干部,奔赴抗日前线。车子灯就是在那个时期由来自延安的文艺工作者传授而来的。
车子灯舞
车子灯舞主要流行于西董街道。传说该舞最早起源于隋朝,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年的历史。车子灯布料颜色以大红、紫红为主,以绿、蓝相衬。车子四面留有四个小窗。四周还根据活动不同内容,写有"喜""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五谷丰登"和"六畜兴旺"等字样,有的则描龙绣凤,或绘成色彩艳丽的海浪、太阳等图案。
西董于张村七巧图
"七巧图"为于张村已故老木匠于廷连所创造,至今已有近百年的表演历史。"七巧图"表演所用的道具俗称七巧,分别由绘有瓜果花草的2个大三角、2个小三角、1个中三角、1个正方形、1个平行四边形木板组成,总面积约为2平方米。以这7块木板为道具,编排出"七巧图"舞蹈。
李氏五谷画、蛋雕
五谷画,顾名思义,是用平时常见的小米、绿豆等五谷杂粮作画。这是好生街道(原好生镇)的一位普通农民李艳考独创的绘画艺术。
玻璃、木板、纸盒是画布,镊子、牙签是画笔,种子是颜料。大自然中随处可取的谷、黍、芥麦、稻谷、芝麻、绿豆等农作物经过李艳考的巧手设计、精心粘贴后,就变成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绘画作品。五谷杂粮的天然色泽和质感经过精心的搭配,表现出不同于其他绘画品种的独特韵味:朦胧而不失精细,生动而又质朴。
目前,"五谷艺术"制作工艺已申请国家专利,以其浓郁的乡土气息,步入高雅的艺术殿堂。经过多年的探索,李艳考的五谷画,不仅具有中国传统的绘画特色,而且还融入了西画绘画风格,给人们耳目一新的感受。
长山门笺
长山门笺,剪纸艺术形式之一,又称"过门笺""门笺""罗门钱""骡马钱"。门笺一门有五张,结构为长方形,由膛子(中心花纹),边框(上、左、右)和穗子(俗称牙子)三部分组成。门笺的膛子可分为两大类,一类膛子由花、鸟、龙、凤、鹿等纹样组成;再一类,门笺由图案衬托着吉祥的文字组成。由于门笺悬挂在门楣下,要承受一定的拉力,因此门笺和边框、穗子之间必须像网络样紧密相连。门笺构思巧妙,衔接自然,富于线条韵律装饰。
五色纸门笺通常为大红、绿、黄、粉红、蓝紫(或蓝)。贴门笺时,顺序不能乱,喜事全贴红的,丧事全贴蓝的,灶上贴黄的,牲口槽、水磨上贴蓝紫不贴红的。即"头红二绿三黄,四小红,五子(紫)登科"。
虎斗牛
"虎斗牛"是一种具有娱乐群众、强身健体、增强合作性与协调性的集体舞蹈,具有浓厚的北方地方文化特色。流行于黛溪、黄山、韩店、九户等镇街。传统舞蹈项目"虎斗牛"历史悠久,清朝光绪年间就有正月十五张灯闹虎斗牛的记载。著名学者王庆云(清拔贡)曾撰写邹平城关的民间舞蹈项目三义村"虎斗牛"的文章。
台子舞龙舞狮
台子舞龙舞狮
舞龙也叫"耍龙灯""龙灯舞"。龙用草、竹、布等扎制而成,龙的节数以单数为吉利,多见九节龙、十一节龙、十三节龙,多者可达二十九节。还有一种"火龙",用竹篾编成圆筒,形成笼子,糊上透明、漂亮的龙衣,内燃蜡或油灯,夜间表演十分壮观。舞龙的动作千变万化,九节以内的侧重于花样技巧,较常见的动作有:蛟龙漫游、龙头钻档子、头尾齐钻、龙摆尾和蛇蜕皮等。十一节、十三节的龙,侧重于动作表演,动作有:龙翻身、龙盘房等,金龙追逐宝珠,飞腾跳跃,时而飞入云端,时而入海破浪。配合龙珠及鼓乐衬托,成为一种集武术、鼓乐、戏曲与龙艺于一身的艺术样式。
台子舞狮属北派狮舞,以表演"武狮"为主。配以特有的锣鼓伴奏,常用的伴奏曲目是《闹龙舟》《九龙翻身》《四丁柱》等。
西董花杆表演
西董花杆表演由抗日战争时期来自延安的驻东峪八路军文艺战士从陕北秧歌演化而来。其表演刚柔相济、动作整齐划一、团队协作性强、舞姿优美、演奏合一、变化多样,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精神。表演队形有川行舞、行进舞、跳跃舞、棋子块、龙门阵、手巾条等多种形式。
西董尚庄狮子舞
西董尚庄狮子以其表演历史悠久、威武大气、观赏性强,技艺高超,无人敢斗而闻名。尚庄狮子头硬、耐撞、灵活、凶猛,狮头用三十六层毛头纸裱糊而成,所用纸浆密度大,结构紧凑,狮首坚硬如铁,特别耐磨耐碰撞。
长山云彩灯
长山云彩灯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行走表演有"串柳树行子""大翻云""小翻云"等;场地表演有"单十字梅""双十字梅""剪子股""正斗""反斗""蝴蝶""十字梅带格达"、摆字("四个山字""天下太平"等大字)、"十六块云彩灯盘柱""三十二块云彩灯盘柱"等。
民间舞蹈
邹平市内流传的民间舞蹈主要有腰鼓、秧歌、花杆、花棍等,多为青少年男女列队进行表演。一人用大钹击打节奏指挥,队员们按拍节做舞变换队形,整齐有序。近年来又增添了花环、大头舞等舞蹈。
跑驴
跑驴
跑驴活泼健康,富有乡土味。驴的道具分前后两截,系于舞者腰部前后,下面围饰绸布,以遮住腿脚。一男一女扮演,女的骑驴,男的赶脚,相互唱和。动作忽急忽缓,边舞边唱,伴以驴颈下的一串铃声,情趣横生。表演有"跑驴""惊驴"等情节。几十头小毛驴组成跑驴队,更为活泼可爱。
狮子舞
狮子舞
狮子舞 狮子一般由两人扮演,一人扮狮头,一人扮狮身,外面罩以狮衣,装扮成一只大狮,称太狮。由一少年扮演小狮子,称少狮。两狮美其名曰"太狮少保"。逗引狮子的叫狮子郎,手拿绣球引逗狮子做舞。狮子表演分为文狮、武狮两种。文狮表情细腻,柔和而稳重,做搔痒、舔毛、抖毛、打滚、抢球等动作,着重刻画狮子温驯可爱的性格。有太狮、少狮者,着重刻画母狮子对幼狮的抚爱,富有生活情趣。狮带崽、生狮崽尤惹人喜爱。武狮着重武功技艺,表现狮子的威武雄壮,勇猛矫健,有跳跃、跌扑、腾翻、直立、走梅花桩、窜桌子、叠罗汉、滚绣球等动作。
龙灯
龙灯
龙灯普遍流行邹平市境各地。用竹蔑扎龙架,装上龙头,外面糊纸或绸布缝成圆筒,饰成龙的形象。龙体内置蜡烛或彩灯,下面装有木柄,舞者手持木柄挥舞。龙前一人持彩绸"宝珠",施放烟火,引龙戏舞。四周以云灯配舞,夜晚舞动,格外壮观。龙灯表演节目主要有"垛龙""龙打滚""龙摆尾""浪中游""龙闹海""跳龙门""龙盘柱"等。龙灯耍舞时,灯火闪耀,鞭炮齐鸣,龙在万点火花中滚进滚出,显得金光灿烂。龙灯队常为双龙齐舞,配以锣鼓,气势更为壮观。焦桥、长山、孙镇等乡镇的龙灯尤佳。
(转自网络 作者:凡人俗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