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明
-
作者: Administrator
-
分类:地名
-
-
点击数:2122
长 山
“长山无山也有山,邹平不平亦有平”,这是多少年来当地群众的俗语,究其缘由,原来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
相传在很早很早以前,八仙修成正果,被玉皇大帝封为正神,他们非常高兴,当即谢过玉帝回蓬莱仙岛去了。一天他们商定要去拜访泰山之神,顺便游览号称“五岳独尊”的泰山风光,说去便去,众仙驾起祥云来到空中,突然见一股闪闪发光的脉气在地下缓缓蠕动。仙人们正在奇怪,忽听吕洞宾说:“此乃长白山之脉,此脉经辽东半岛过渤海海峡即分为两股,一股与崂山、沂蒙山、泰山相连。一股沿北路走历山(千佛山)会于泰山,但此脉从渤海至历山一段则伏于地下,地表全无形迹。”众仙听了都说:“我们何不借此行之便找几处好地方,将此龙脉抬出地表,造几处山峦美景,以利众人?”众仙一致赞成,于是站立云端四下观望。见渤海湾银光璀璨,水天一色。如果在海里长出些山峦海岛,与蓬莱南北对峙,遥遥相望,那真是锦上添花。于是众仙施展法术,不多时,几座宏伟的高山连同几处美丽的海岛便出现在银浪翻滚的渤海海峡,名之谓长山岛、小长山岛等,与蓬莱仙岛南北对峙。之后,众仙调转云头,沿着地下脉气,乘着夜色,向着历山方向而去。走着走着,众仙被下面的景色迷住了,月光下只见波光粼粼的泷水(注:孝妇河)蜿蜒北流,形成了九曲十八弯,那涓涓清流的米河,那纵横交错,相映生辉的溪水如练如织,那一片片白杨绿柳如茵如烟,好似“十里飞花五里莺,三分微雨一分晴”的江南景色,只可惜没有山峦风光点缀,不然此处真可谓洞天福地,世外桃源,堪与那蓬莱仙境媲美了。众仙越看越高兴,于是落下云头,选好孝妇河南不远的地方,趁天不明准备造山。
正巧当地一位老汉早晨起来拾粪,正走着,忽见前面红光一片,光影里有八个人围在一起谈论,一位年轻的女子问:“这山叫什么好呢?”有位长者说:“既是长白山之脉,还是叫长山好。”说话间,老汉感到平地逐渐隆起,脚下有块石头顶着脚板,似乎仍在往上钻,老汉奇怪的很,拿起拾粪用的铁铲对着脚下的石头敲去,说了声:“我看你还顶不顶我的脚!”只听当啷一声脚下的石头不动了,前面的红光消失了,那八个人影也不见了,老汉走上前去一看,就在那人影所在的地方,矗立着八块高大的石头。有人说那石头就是八仙留下的纪念,也有人说那是八仙坐过的座位,俗称八仙石。老汉正在好奇地端详着这八块围成一圈的比自己还高的神奇的石块,突然,村里的雄鸡报晓,天逐渐亮起来。老汉向周围一看,大吃一惊,自己站的地方已经变成了一座山丘,四周河流、村庄都在脚下。再向南望去,远处峰峦叠翠,云雾缭绕,好一片连绵起伏的高山峻岭,这就是跨越邹平、长山、章丘、淄川四县境内的长白山脉。据说,老汉破坏了长山的造山,若不,也会长出一座高山。造山虽不成,但长山却因而得名。
孝妇河南一里外那片没有长成高山的丘陵和八仙石的故事,在当地民众中却广泛流传。明洪武二年,人们在阜顶建起了风云雷雨山川坛,俗称“南神坛”。历任县官每逢年节都要来此叩拜,祈求风调雨顺,一方平安。那八仙石俗称“八缀”,成了长山县城附近的八景之一。到1953年,原长山县政府在阜顶修建革命烈士陵园,把八块高大的石头刨出移走,毁坏了这一具有美丽传说的自然景观。
南北朝刘宋孝武帝时,在於陵县境内的孝妇河北岸置广川郡,其城“面山临水”,到了隋朝开皇三年(583年),郡废,移武强县(原於陵县)入广川郡废城中。开皇十八年改名为长山县,距今已有一千三百九十多年的历史了。
1956年建置改革,长山县并入邹平县,原长山城及城关区改为邹平县长山镇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