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清河独流长运千年,历经沧桑。许多历史人物与其结下不解之缘,为其铭记历史,安澜畅流,消除水患,奉献了卓越的智慧与贡献。小清河历史的流光波影里,泛映着他们功德的名字。

一、    郦道元,奠定小清河承继济水地位

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河北省涿州人,著名地理学家、文学家。郦道元出生官宦世家,其父郦范曾经做过平东将军和青州刺史。郦道元承袭其父永宁侯爵位,先后在平城(北魏前期的首都,在今山西省大同市)和洛阳(北魏都城于公元493年南迁至此)担任过骑都尉、太傅掾、书侍御史、御史中尉和北中郎将等朝内官职,并担任过冀州镇(今河北省冀县)东府长史、鲁阳郡(今河南省鲁山县)太守、东荆州(今河南省唐河县)刺史、河南(今洛阳)尹等地方官。郦道元做官期间,“执法清刻”,“素有严猛之称”,故颇遭豪强和皇族忌恨。北魏孝昌三年(公元527年),郦道元在奉命赴任关右大使的路上,雍州刺史萧宝夤受汝南王元悦怂恿派人把郦道元一行围困在阴盘驿亭(在今陕西省临潼县东)。亭在冈上,没有水吃,凿井十几丈,仍不得水,最后力尽,和他的弟弟郦道峻以及两个儿子一同被杀害。

《魏书》卷八十九说:“道元好学,历览奇书。撰注《水经》四十卷,《本志》十三篇,又为《七聘》及诸文,皆行于世。”郦道元一生勤于读书和著述,但除《水经注》外,其余著作都已亡佚。

郦道元从小热爱山水,跟随父亲在青州时,多次游历山东。做官以后,留心勘察水流地势,阅读了大量的地理史籍。他发现古代地理书《水经》,虽然对大小河流的来龙去脉作了记述,但时代更替,城邑兴衰,有些河流改道易名了,并没有人加以补充和说明。郦道元决意给《水经》作注,他在作了大量的实地考察、查阅求证、核实研究工作基础上,终于撰写出了地理巨著——《水经注》,《水经》原载大小河流137条,1万多字。《水经注》释注大小河流1252条,30多万字,比《水经》原载河流增加近10倍,文字增加30倍。《水经注》详述了每条河流的源流、地理状况、曾经发生的历史事件、典故、故址,水工等。尤其是对济水的考订和记述十分详实,仅泺口以下,就详明城邑、故址、诸山、河流、湖泊、泉水及祠庙等七十余处,每座故城、遗址的历史渊缘,历史典故等等都有详尽有据的解释和出处,如著名的公会齐候于泺、鞍之战、舜耕历山、耿弇战张步、齐桓公过谭、胡公徙薄姑、齐景公与晏子遄台论和同等,均以详实、确切而丰富的佐证资料确立了济水的流经流向,奠定了后来小清河承继济水的历史地位。

《水经注》的文字优美生动,有许多山水胜景的描述,如云大明湖:其水北为大明湖,西即大明寺,寺东北两面侧湖,此水便成净池也。池上有客亭,左右楸桐,负日俯仰,目对鱼鸟,水木明瑟,可谓濠梁之性,物我无谓矣。再如华不注山:单椒秀泽,不连丘陵以自高,虎牙桀立,孤峰特拔以刺天,青崖翠发,望同点黛。因此,《水经注》不仅是一部地理名著,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

 

二、刘豫,开挖小清河第一人

《齐乘》云:“源,曰趵突;流,曰泺;东导,曰小清。古泺水自华不注山东北入大清河,伪齐刘豫乃导之东行为小清河。自历城东迳章邱邹平,又东迳般阳之长山新城,又东迳高苑,至博兴合时水,东北至马车渎入海,曲行几五百里。”

《齐乘》,元代于钦纂修。齐,指山东,“乘”即志,这是山东现存最早的一部志书。于钦(1284~1333),字思容,益都(今山东青州)人,官至兵部侍郎。延祐六年(1319),他奉旨赈恤山东饥民,后又任益都田赋总管。于钦任职山东期间,“周览原隰,询诸乡老,考之水经、地记、历代沿革,门分类别,为书凡六卷,名之曰《齐乘》”。

《齐乘》为元代名志,文字简洁,体例严谨,考核精当。更为重要的是,于钦生于山东,做官于山东,官阶较高,谙熟乡土掌故,对其辖境内一条重要河流的开挖者及史实,应当比较了解。所以,后世之《山东通志》及州县诸志书都采刘豫说。

刘豫(1073——1146年)字彦游,景州阜城(今属河北)人。北宋元符中(1098)进士,政和二年(1112)召拜殿中侍御使,宣和六年(1124)判国子监授河北提刑。是被写进《宋史》叛臣传的重要人物。

金军南侵时,刘豫弃官避乱于仪真(今江苏仪征)。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任济南知府。同年冬,金军攻打济南,刘豫在金军的利诱下,反谋杀害了主张守城抗金的宋朝名将大刀关胜,投降金军。

南宋建炎三年(1129)三月,金兀术徙任刘豫知东平府,充京东东、西、淮南等路安抚使,兼诸路马步军都总管,节制大名开德府、濮滨博棣德沧等州,以刘豫儿子刘麟知济南府。黄河以南,使刘豫统辖管治。

宋建炎四年(1130)九月,刘豫被金人立为“大齐”皇帝,建都大名(今属河北),宋绍兴元年(1131),迁都于汴京(今河南开封)。对此《金史》列传及宋史《叛臣传》都有记载。《金史》列传载:“诏曰:今立豫为子皇帝,既为邻国之君,又为大朝之子,”“天会八年(1130)九月戊申,备礼册命,立豫为大齐皇帝,都大名,仍号北京,置丞相以下官,赦境内。复自大名还居东平,以东平为东京,汴州为汴京,降宋南京为归德府,降淮宁、永昌、顺昌、兴仁府俱为州。”[1]统治河南、陕西之地,配合金军攻宋。南宋绍兴七年(1137年)被金帅完颜昌废齐朝政权,黜为蜀王,刘豫僭号八年,废时年六十五。皇统元年(1141),赐豫钱一万贯、田五十顷、牛五十头。二年,进封曹王。迁居临潢(今内蒙古巴林左旗附近)以居之。“六年(1146)(宋绍兴十六年,另说十三年),薨。”[2]。

刘豫叛宋降金,在位主政期间,横征暴敛,口碑恶劣,自然下场与结局也不甚好。然而,刘豫做齐王期间,征集数万民工筑下泺堰,导泺水东流入济,疏挖济水故渠,开通小清河及航运,在山东河流水利史上留下了影响深远的一笔。

 

三、唐澞,治清功著,始开支脉沟

唐澞,(约1423——1488)字源洁,福建闽侯县尧沙村人,少年时耕作负薪,励志勤学。当地传说,闽侯县瓜山有一个叫郑仲雍的官宦世家,其女未嫁。唐澞十八岁时,其老师向郑家推荐:“是儿聪明非凡,异日必成大器,可婿也。” 郑闻此不胜欣喜,婚议遂定。议姻之后,唐澞却多年未举,郑家顾虑其以后受贫,悔婚欲退之。郑妻把欲退婚约的事告于女儿,女儿却曰:“贫何病焉!”,由于女儿态度鲜明,退婚之议遂不再提起。唐澞赋诗云:

耕耘樵採苦劳身,

夜半攻书学古人。

驷马不乘桥不过,

不登科甲不成亲。

了  明正统丁卯(1447年),唐澞登乡闱春秋魁四名。翌年(正统戊辰,1448年),赴春闱登进士第,授南京户科给事中。澞奏归毕姻,适其父病逝,服满始迎娶成婚。景泰壬申(1452年),唐澞起复,授户科给事中。天顺戊寅(1458年),他弹劾户部失职违法,忤逆权贵而被锦衣卫刑六载,几于濒死。癸未(1463年)升广东参议,分巡高、雷、廉、琼四府,兼肇庆七州县。后以丁继母忧,奔丧还家。服阕,改山东参政,分守青、登、莱三郡。

因为,小清河水患不断。成化九年(1473),参政唐澞力请修之。上允,山东巡抚牟俸悉从便宜划策。唐澞遂利用青黄不接的时节,征饥民以夫动工,他“躬任其责,焦劳靡宁,拥节宵征,相视地形,令水工准高下,循刘豫时开挖的故道疏浚,皆复其旧,又多置闸所,水大则开闸分流,以杀其势。旱则闭闸,以利蓄水灌溉。自历城浚至堰头,入至乐安,小清通矣。自张秋浚至平阴之滑口,大清通矣,大小清既通,水循故道,退出邹平等邑膏腴可耕之田数万顷,浚通水路五百二里,民用大悦。于是青船入济,济船入于张秋,东西转输之人大称曰‘便’”。[3]博兴居民半移今天之湾头店。由于,这次治理卓有成效,参政唐澞治理小清河彪功志籍。

支脉沟,后改名支脉河(1967年)。明成化九年(1473)至十一年(1475),唐澞治理小清河的时候,从薛渡口开减河一道,自薛渡口滚水坝分小清河洪水入陈恺沟下泄。因此沟以支分古百脉水(今章丘绣江河)为目的,又称支脉沟。支脉沟由此始名,使小清河上游之水有所归。由此,支脉沟已有五百余年的历史,唐澞当属始开支脉沟第一人。

四、博令李元伟,创意三河分流入海格局

小清河地势南高北卑,两岸邻邑之间利益差别巨大,高苑、博兴人民倍尝河患带来的灾难。开通支脉沟以渲泄小清河之水,历来为居南岸的新城所坚决主张,为居北岸的高苑、博兴所竭力反对,以致终明一代,支脉沟不复议开,小清河亦久废不治。

清代,在康熙五十七至五十八年的大规模治理中提出了一系列的科学治水方略和思想,这些治水方略和思想闪耀着博兴人的智慧和思想。时任博兴县令李元伟深谙小清河整个流域与博兴的利害关系,不讳邻邑历史积怨,正视河患现实,力排众议,在《请开支脉沟预备河详文》中借阖县生员众口致书详陈情由:如果只开挖小清河,上流七邑诸河的水就会汇集博兴,而下流只有小清河一线之河,实在难以泄泻。况且不开挖支脉沟,新城县民仍会盗决军张口,因而小清河北岸的洪灾就不会消除;不开挖预备河,新城县民仍会盗决乌河堤,而小清河南岸的洪灾也不能消除。

他晓夜筹思,主张:把七县千山万壑之水分为二道来解决,章丘、邹平、高苑及长山、新城迤西之水,聚于清沙泊,下开支脉沟至乐安燕儿口入海,这样来自西南的洪水就有出路了,由此,小清河北的水患就解除了。淄川、临淄及益都迤西,长山、新城迤东之水,聚于麻大湖,下开田家口由预备河入淄河归海,这样来自东南的洪水就找到出路了,由此,小清河南的水患就解除了。其中,仍以小清河为干流,以融汇南北之水,分解水势,如此河水就似人身脉络贯通了一样,只要周流无阻就不会生病,河患就会解除。因此,上游既然不可与其争,莫若开支脉沟以防备军张道口之决口,开预备河以防备乌龙河堤之决口。与其每年疏筑聚讼纷纷,我们为什么不以被淹之地开挖一条河,以图一劳永逸之计呢?

李元伟将上述情由和主张请呈于山东巡抚李树德及济东道参政申大成,申大成即受命亲自踏勘河道、相形度势,在深入研究明成化九年开支脉沟的治理经验和清康熙二十五年张鹏关于小清河干流上游段于军张口建立石闸、开浚支脉沟的主张后,深为李元伟的诚恳、魄识和顾及通局赞赏,同时,他访得乐安祝家庄以下有一预备河,为明代乐安兵科乡绅孙儒忠为泄洼地之水所开,可通淄河以入海,康熙年间故道湮塞。若开通预备河以疏麻大湖所积南山之水,通过淄河入海,不失缓解小清河上游及诸支流之水的有效途径。因此,李巡抚及申大成最终悉纳李元伟意见,决议“从此开河一道,俾孝妇河之水,接预备河入淄河归海”。

工程实施时,朝廷及巡抚考虑两河同时并举民力难以承受,檄令当年先开支脉河,次年再开预备河,分期实施,可是工程未浚六成,总理者济东道参政申大成又擢调贵州。关键时刻,山东巡抚李树德遂以七邑所未完成河工、军张口建闸事宜和预备河开挖工程全委以博兴县令李元伟总理督导。李巡抚在《饬委事照》中赞赏说:“该县(指博兴李元伟)留心地方,素有经济,首先急公,已将八十里之支脉沟挑浚如法,本督院深为嘉奖。”以知县之职委以如此大任,可见李巡抚对李元伟能力的赏识。

李元伟接委重任不敢怠慢,其在碑记中称:“不敢自恤,奔走于烈日暴雨、星月风露之下,凡两阅月而告成。是岁七月大雨孝妇、大清诸河横溢,独小清一河清晏无虞”,甚是欣慰。从此小清河中下游形成了小清河、支脉沟、预备河三河并行入海的格局。这一入海格局的创立在小清河治理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重大事件,是小清河步入根本治理的重大转折点和重要基石。知县李元伟不仅是这一格局的最初创意者,而且是这一格局的最终总理实施者。

小清河治理之后,李元伟惮心竭虑,总结和升华以往经验,上呈“河工并建闸善后事宜六则”,为巩固小清河治理成果和发挥河道工程长久效益提出了系统的管理原则和方略,已雏具现代河道管理思想的萌芽。

1、他提出:修茸之功宜勤也。河身经久不修易于淤塞,大修不如常修,常修用力少,成功易。尤其小清河新浚之后,挑土积于河岸两侧,河身均系沙性,不无淤塌之虞。因此他建议:“请于每岁三四月农隙之时,委官一员,督各县修浚其淤浅坍塌之土,俱令置堤外帮宽,不得补缀崖旁,其冲坍窄薄之堤尽令坚筑帮起。”这实际是现代河道管理中广泛采用的一项重要的岁修原则。早在三百年前,李元伟就提出这一原则,实为难能可贵。

2、他提出:盗决之禁宜严也。他详细分析了小清河盗决猖獗的原因:有欲报睚眦小隙而竟决河淹人,亦有恐此岸决而盗决彼岸,亦有贪捕鱼虾小利而决口者。认为此等奸恶如不严处,终为河患。他请“出示严禁。嗣后即遇淹没冲决,亦应报官,设法渲泄,不许决堤贻害别处。并令各县印捕官出具印结,不时查禁。倘有决口,责令立时堵塞。须穷究,按律重处。”这可为我们先人以法治河思想的先导之议。

3、他认真分析了小清沿岸诸湖存在的历史原因和湖泊蓄洪滞洪的巨大作用。由于湖区时旱时涝,涸出时地亩不免为湖滨人民耕种亦“固无足怪”,问题是有民贪图无粮无价(古代湖地是免征赋粮的)之地,试图据为已有,或为使湖水早日退出,竟不顾后果辙肆盗决,酿为河患。不仅致使湖泊蓄洪功能丧失,反成水害。因此他“恳乞饬行各县清丈原日湖泊地亩,……立石为界。此后涸出之地仍许照常布种。如筑堰决堤,即于各种地之家究问拟罪赔修。”此议于民于河合情合理,既保障了湖泊的蓄洪功能,又兼顾到沿湖民生,实为以蓄滞洪思想的措当之举。

4、他认为蓄泄之制宜定也。他从万家口滚水坝“水小归河、水大分注”的实践得到启示,对新竣军张口闸的管理,他“请仍照原议于水发之时下闸数板以制其以往之势,但恐不详明定制,新城有反执水大下板为词,伏恳饬定则制,依时启闭。”制度先行,依制管水,邻邑之间就会减少争执和猜忌,使水工设施充分发挥其节制水势的作用。以制度管理河道,这是李元伟对小清河历史经验总结升华而来的极宝贵的河防设施的制度管理思想。

5、对新开支脉河,李元伟深虑新筑之土疏松,难以抵挡汛期洪水的冲刷而重新淤积,他特别提出:新河之防宜固也。“请责令原浚之县于每年正月闭闸,三四月修浚,亦如修浚小清河之法,并于窄者宽之,浅者深之,务令深宽如式,如此修筑三四年。”

6、对军张口闸的看守提出具体管理意见。他说:闸口之看守宜慎也。他分析闸口失于开放则恐上流壅滞,失于防闭恐下流冲决,其军张口因累岁冲决恐新筑之土不坚,因此他已将闸建于西偏旧堤之中,可谓用心良苦。他“请行令高苑古令就近派夫于闸东帮宽新堤,高筑月台。以便建立营房。再令高苑县择诚实二人看守。每年五月上堤,九月下堤,其余责令不时巡查或招近地穷民男妇长住其上看守。启闭则责成有归。”他还提醒上宪:至于各县每年疏浚河工应作何记注功过,以分勤惰。这里实际上提出了对河道治理应奖罚分明,进行考稽核查的意见。李元伟为大局惮心竭思,为根除小清河水患千方百计,显示了一个封建官吏的事业心和为官胸怀。

客观来讲,此次治理工程的瑕疵也是客观存在的,就象历史上其它数十次治理都曾有不同程度的缺陷那样。但李元伟正视邻邑积怨,敢于担当大局,突破历史囿绊,创意三河泄洪格局,继而总结提升历史经验,提出河道管理的六则思想和措施,其卓越的魄识、智慧和历史贡献,都应当为历史铭记。

 

五、盛宣怀,奠定现代小清河规模

光绪十二年(1886)盛宣怀任登莱青道时,高苑博兴乐安洪灾频发,“时有发棠之请,乃输吴越之粟,以赈青齐。岁糜三五万金,补救一时,无计长久。”[4]光绪十五年(1889)夏,盛世宣怀查勘受灾各县河道情况后,禀请山东巡抚张曜修浚小清河。他们议定采取劝捐助款,以工代赈的方式,高苑以东至海由盛宣怀负责,自新城西到玉符河口由张曜负责。据光绪十九年一月盛宣怀亲撰《修浚小清河记》碑载,施工前,先委知县何景贤测量地势,光绪十八年(1892)春,以候选知府徐金绶、南绅候选训导严作霖总负其责。根据地势变迁,旧河不合者,则凿开新河,由母猪沟循小清河南经石村至博兴金家桥心,计140余里,并挑浚预备河30余里。工程未浚张曜猝死于黄河。新任山东巡抚福润又委盛宣怀接任挑浚上游小清河,由新城西,北穿高苑清沙泊、经长山、齐东、章丘、历城、至省城东北黄台桥止,计150余里。全河一律深通,分段实施,用员绅百数十人,用夫数十万余名,历时三年始竣,总计修浚400余里,耗70余万金之多并全为募捐而来。至此断航170余年的小清河全线复航。据《清史稿》载:全河一律深通,船只可从羊角沟海口直达济南黄台桥。

盛宣怀受请书写碑记时已奉调天津海关道,或许记忆有误,或许工程口径有异,或许实测有差,碑记与前述清光绪《山东通志》·小清河考所述工程年代和数据不尽一致。但这次总的治理工程规模和成效是客观存在的。由此,基本奠定了现代小清河的规模,小清河的航运亦迅速兴盛繁荣近百年。

盛宣怀(1844~1916),字杏荪、号愚斋。江苏武进人(今常州市),秀才出身。同治九年(1870)为李鸿章的幕僚,12年(1873)任轮船招商局会办,光绪六年(1880)电报局总办。光绪七年(1881)办上海织布局。光绪十二年(1886)授登莱青道。光绪十九年(1893),调津海关道。同年,又受李鸿章委派,筹办华盛机器纺织总厂。光绪二十二年(1896)接办张之洞汉阳铁厂,兼筹芦汉铁路。光绪二十四年(1898),开办萍乡煤矿,后连同大冶铁矿合并成汉冶萍铁厂矿公司。1900年,参与英美策划的“东南互保”活动,订立《东南保护约款》。光绪二十八年(1902)任工部左侍郎,会办商约大臣。宣统二年(1910)中国红十字会成立,任会长。同年,任邮传部尚书。次年,为皇族内阁邮传部大臣,武昌起义暴发,后被革职,逃亡日本。

盛宣怀是近代史上洋务运动的重要人物,贬多于褒而属于有争议的人物,但在小清河治理上有卓著成效和贡献,为小清河历史所标记。

 

六、胡渭、黄仪,为小清河历史正名

小清河本济水故道,清地理学家胡渭《禹贡锥指》卷十五,曰:

济水,自东平以下,唐人谓之清河。至宋,又有南、北清河之名。南清河即泗水,北清河即济渎。南渡后,北清河又有大小之分,盖自刘豫导泺东行始。《齐乘》以大清河为古济水,小清河为刘豫所创,志家皆沿其说。黄子鸿(名黄仪,生卒不详,与胡渭、闫若琚同时代人——编者注)非之,曰:‘以《水经注》、《元和志》、《寰宇记》诸书考之,济水最南,漯水在中,河水最北。今者,小清河所经,自历城以东,如章丘、邹平、长山、新城、高苑、博兴、乐安诸县,皆济水所行;而大清河所经,自历城以上至东阿,固皆济水故道;而自历城东北,如济阳、齐东、青城诸县,则皆古漯水所行;蒲台以北则故河水所经。盖宋时,河常行漯渎,及河去,则大清兼行河、漯二渎;其小清所行断为济水故道也。’渭按子鸿此论,足正三百余年积传之谬。盖清河所行本济、漯,不知何时从历城东北决而北入济阳界,与漯水合。而清河之名,遂被於漯。据《水经》‘漯水经著县故城南’,‘著’即今济阳,而县南有大清河,是知大清即‘漯’。其水自历城入济阳,乃近世之所决,非唐清河入海之故道也。济阳之流日盛,则章丘之流日微,故刘豫堰泺水使东以益之,其所行者,实济水故道也。而《志》家反以济阳之大清河为古济,舛错殊甚,不有子鸿,其谁正之!然大清自历城入济阳,及滨州以东入海之道,不知决于何年,意者宋熙宁时,河尝合北清河入海,始开此道。其后金明昌五年(1194年),河复由此入海,久而后去,流溢深广,此大清之所以浩浩,而小清之所以屡浚屡塞也与?”

胡渭《禹贡锥指》最终以黄仪之卓识而回归小清河为郦道元《水经注》所考定济水故道。自此以后,近代山东通志、民国水利专家、现代辞书均采此说。因此,胡渭、黄仪对于小清河的历史地位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胡渭(1633——1714),初名渭生,字朏明,一字东樵,浙江德清人。明崇祯六年生于德清县北界文昌坊(今广场路)。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撰《一统志》,聘为协修,广泛接触地方志乘。三十六年,撰《禹贡锥指》20卷。《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价:“宋以来......注《禹贡》者数十家,精核典赡,此为冠矣。',梁启超说:“《尚书》里头的单篇,最复杂的是《禹贡》,胡(朏)明著《禹贡锥指》,是为清代研究古地理之首。其中导河一章,博考精思,对后世研究黄河变迁颇有价值。此外还著有《易图明辩》、《洪范正论》、《大学翼真》等。四十四年,康熙南巡,御书“耆年笃学”4字赐之。五十三年正月初九卒。

黄仪,生卒年限不详,当前除《清史稿》外,所能看到的资料不多。现将《清史稿》列传及《禹贡锥指》略例中有关他和胡渭及阎若璩事迹的片段,录抄如下,以使读者对这几位于小清河有特殊贡献的人物,有所了解。

《清史稿》卷四百八十四·列传二百七十一,云:

黄仪,字子鸿,常熟人,精舆地之学。尝以班固地志所载诸川,第详水出入,其中间经历之地,备著於水经,然读者非绘图不能了,乃反覆寻究,每水各为一图。凡都邑建署沿革、山川险易皆具焉,条缕分析,各得其理。阎若璩见之,叹曰:“郦道元千古后一知己也!”徐乾学修一统志,黄仪与阎若璩、胡渭、顾祖禹任分纂,皆地学专家。黄仪又订正晋书地理志。兼工诗词,著有纫兰集。

《禹贡锥指》略例,云:

昔大司冦昆山徐公,奉敕纂修大清一统志,馆阁之英,山林之彦,咸給笔札,以从事己。巳冬,公请假归里,上许之。且令以书局自隨公,於是僦舍洞庭,肆志搜讨,湖山闲旷,风景宜人,时则有无锡顾祖禹景范,常熟黄仪子鸿,太原阎若璩百诗,皆精于地理之学,以渭之固陋相去什伯,公亦命翻阅图史参订异同,二三素心,晨夕群处,所谓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者,受益多不可胜道。渭因悟禹貢一書先儒所错解者,今犹可得是正,其以为旧迹湮没无从考究者,今犹得补其罅漏。

 

--------------------------------------------------------------------------------


[1] 《金史》卷七十七·列传第十五


[2]《金史》卷七十七· 列传第十五

 


[3] 《历城县志》清乾隆三十八年刻本·明大学士刘珝《大小清河记略》


[4] 盛宣怀撰《修浚小清河记》,(碑,现存山东小清河航运局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