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时对小清河的治理

翟伯成

昔日小清河码头

 

盛宣怀《重修小清河》碑刻

 


  小清河的形成,应追溯到古代的济水和唐宋时的清河。小清河,原为济水故道,后因其南之济水于历城县境内决口,一支夺漯河故道东流,后改为北清河。另一支仍为济水故道,改称南清河。1130—1137年(金天会八年至十五年),南清河水量日微,改称小清河。小清河发源于济南西郊睦里闸,从历城区北柴家庄东北入境,流经高官寨镇、水寨镇,从水寨镇小贾庄入邹平县。过境河段长18.8公里,流域面积1651.6平方公里,是章丘的一条大河,也是山东中部的一条大河。
  小清河在伪齐刘豫时期,导泺水东行,至济南东郊堰头,筑堰使泺水分流,北支入大清河,南支入小清河。据清道光十三年《章丘县志》载:“明朝成化元年(1465),县人陈恺倡议开沟泄小清河水。至成化二十三年(1487)竣工,章丘、齐河两县咸受其惠。”
  嘉靖十二年(1533),因中上游淤堵,两次疏浚。嘉靖之后,泺水注入大清河,章丘段失去水源,小清河又逐渐湮废。据《章丘县志》记载:“唯漯河仍循故道行,故土人谓漯河为小清河。”由于明末政治日趋腐败,小清河久废不治,泛滥成灾。进入清代,顺治四年和康熙五年,漯河决于万家口。于是,山东巡抚亲临查勘进行疏浚,并建灰坝于万家口,历两年建成,沿河筑堤以束其势。此后,康熙二十七年至三十三年(1688—1694),又开万家口,洪水注入浒山泺。自此以后,万家口以北的小清河故道尽淤,在章丘境内,漯河不再注入小清河,遂由浒山泺至邹平之柴家桥西,再趋小清河故道东行。咸丰五年(1855),黄河决于河南铜瓦厢,夺大清河,小清河又遭侵淤,章、历诸河皆不能复入大清河。此时,清朝政府正忙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对黄河决口尚不能复堵,更谈不上治理小清河了。
  在泛滥了30年后,光绪年间,开始对小清河大加治理。光绪九年,曾用银12万两,采用调用民力,给予补贴的办法,分别治理了上下游。光绪十七、十八年,又进行了治理。中断了170余年的小清河,从杨绪沟直至历城的黄台桥,全线恢复了通航,这是历史上一次比较成功的治理。晚清洋务运动代表人物之一、中国近代工商业的开拓者,当时任分巡山东登莱青道的盛宣怀撰写了《修浚小清河记》,详细记载了治理的情况。此后,光绪三十年、三十一年,在历城睦里庄西建设一水闸,“定清明落闸,霜降提闸”,引玉符河水与柳塘河合流,经香闸村东、过林家桥入小清河,至此,小清河的上源已经形成,直到建国后,小清河章丘、济南段仍保持这一面貌。
  到了民国时期,对小清河的治理频繁。民国初年,许多有识之士倡议治理小清河,机构上亦曾设有“小清河疏浚工程事宜总局”,除编了一本查勘小清河报告书外,其他均未见诸实际。
  民国十四年(1925),开挖了工商河。市区北部低洼涝碱地区拟开辟北商埠。于是,人工开挖了工商河(当时名引河),长6600米,河口宽53米,底宽9米,深4-6米。其目的,一是排除积涝,二是小清河通航船只可直达成丰桥和金牛山下。水利专家张含英先生归国后,于民国十八年(1929)春,在济南市新东门外护城河畔建成全省第一座水力发电厂,利用东护城河上水位落差发电。
  民国十九年至二十六年(1930-1937),山东建设厅下设小清河工程局。著名水利专家李仪祉先生曾于民国二十年(1931)乘小船,从济南出发,到羊角沟海口对小清河进行了一次视察,就治理航道设置船闸和小清河等问题,提出了具体实施意见。特别是他主张治理要上下游并重,防洪、航运、灌溉兼顾,改变了几千年来单纯的治水思想,把治理河水的理论和方略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工程局参酌先生的意见,重新拟定“整理山东小清河工程计划大纲”。民国二十六年(1937)8月,黄河在宋家桥(属长清县)溃决,水沿小清河下行,淹没了济南商埠一带及张庄飞机场,小清河干流遭淤塞。
  从20世纪50年代末,随着工业的发展,小清河上游污染严重。1977年章丘段展宽,河堤上宽300米,下宽100米,为济南以东唯一的泄洪河道,兼有灌溉、航运之利。